现代社会普及教育,为什么感觉没有出现伟大的文学家?


因为你既不懂文学,也不关心,所以你的「感觉」都是错的


要看如何定义「伟大」。

一般意义上,对文学家是否「伟大」的定义,需要更「广泛且深远」的认可和影响

深远」的认可,不仅需要在当世,还需要在后世。

广泛」的认可,不仅需要在作家所处的语言范围和社会,还需要在其之外的社会。

而如果再谈到「影响」,就更加浩瀚了。

本人也没有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这个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

所以,我就不自量力,简单地谈一下我自己对于「深远」、「广泛」和「影响」的理解。

1,影响。

文学及其作品的影响,维度很多。我们只谈其中较为明显的一点,举个例子:

但丁、薄伽丘等人定义了现代标准的义大利语;

普希金等人定义了现代标准的俄语;

鲁迅等人定义了现代标准的汉语;

……

他们,肯定会被称之「伟大」。

2,深远。

刚刚提到的但丁、普希金、鲁迅等……因为其的影响不止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后世,所以,这就是深远的一种体现。

当然,还有一类作家,他们的作品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影响不大,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也可以称之为「伟大」。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曹雪芹、兰陵笑笑生等等等等……

只举一个小例子:

菲茨杰拉德。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成书、出版发行,到他死去,几乎没有什么销量。没有销量就代表著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而到他死去后不久,世界大战爆发,他的作品突然受到了社会空前广泛的关注。

为什么

原因深远复杂。所以只说其中的一个小点:

菲茨杰拉德较为完美地代表了他所处的时代,且精准地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突出特征,且能形象具体地描绘出那个时代……

但是,

所处在那个时代的人,体会不到。

因为,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对这个时代感同身受,因而觉得稀松平常,没什么大不了。

然而,

后世的人想要追忆那个遥远的时代,菲茨杰拉德就是最完美的路径

同样能代表那个时代的还有欧亨利等等等等……

相反

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只在当世流行一时,而被后世甚至当世迅速遗忘,那么,只能称其为「畅销」。

3,广泛

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能引起和作者所处的小范围的社会群体的认可,尚不足以称其为「伟大」。

但是

如果其能得到除此之外各个社会群体的认可,就可以称其为「伟大」了。事实上,所有我们现在称之为「伟大」的作家都有这个特点:

不胜枚举,只举两个吧: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几乎只发生于一个小县城,后世称之为「约克纳帕塔法」体系。这个体系的思想认知也很小,代表了美国式清教徒。

然而,他的作品却在时间的长河中被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宗教信仰的读者所接纳。

比如,他还影响了万里之外的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也是如此,一生几乎都生活在一个小镇里,但是作品却被全世界认可。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

因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是反映一个时代这么狭窄了。而是反映一个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

人性。

所以,文学即人学。

总之,回应一下问题:

这个时代有没有「伟大」的文学家?

让时间检验,

让后人评判,

让全人类定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活跃的文学形式是不同的。同样,如今文学的轼微,更多只是狭义的人们理解意义上传统形式文学——诗歌、小说、戏剧不如巅峰时期那么兴盛。但广义上,以图像、影像为重要载体的文艺形式在蓬勃发展。

文学的发展跟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意识形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简单梳理下不同类型文学的兴起:

古希腊时期,神话是最重要的文学,人们真正相信,人和神共同生活于平行空间,因此神们有血有肉,会犯人类同样的错误。

中世纪时期,史诗和英雄传奇极为流行,并发展至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人们以传唱的形式,将这些传奇故事一代代保留,期间,作者往往隐藏在幕后,由于文字是贵族的专利,这些传奇故事多有内核,而确定的文字版本流传下来的较少。

小说的流行可以说是市民阶层高度发展的产物,随著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在城市中,许多贵族妇女不再从事生产,转而享受闺房之乐,这也让一批迎合女性心理的爱情小说家得以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故事中,对于小人物性格和个性的塑造开始变得重要,「文艺复兴发现了人」,某种程度上正是一种高度的概括。这个过程中,印刷术显然也有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不必再听游吟诗人的咏唱,只要识文断字,就能自己阅读,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此后,小说成为文学的正统,其他形式似乎都有那么点多余了。以至于出现了登峰造极的作家。创造的经典在流行度和传承性上都超越了时空。

直到影像出现,文学变成了一种附庸,负载于作品的剧本很难说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同样的问题也拷问了现当代的作家们:许多人不甘心变成这种附庸,而希望用更加独特的展现形式去展现文学之所以称为文学的「唯一性」,更注重探索人类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和隐秘的内心。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先锋的文学开始以表现思想性和哲学性为担当,可读性大大降低。

例如,法国新小说流派罗博格里耶等人、伍尔夫、普鲁斯特的意识流等。

这就是为什么,你我往往看不懂那些后现代的文学作品,但却为学院派所津津乐道。

可以说,当代并不是没有优秀作家,但时人受到的干扰过多,即便优秀,也很难「出圈」,只能在学院派的圈子活跃。文学大师受追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谢邀

「文学家」一般是后人对在好几种文体上有突出表现的前人的称呼,没有称呼同时代的人为文学家的,除非你百年了,或者别人调侃你:

「你可真是位文学家呀」


普及教育,不是出现伟大文学家的前提。伟大的文学家,更不是普及教育能够造就出来的。就好比中文系还出不了几个作家。

现在的教育,能够做到不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就已经不错了。学校只要质量,家长狠抓分数,这样的教育能出伟大的文学家?

整个社会都被求取金钱、权力、地位、个人优质生活的价值观所导向,这样的土壤能出伟大的文学家?整个作家的圈子都体制化了,不入圈子的人又被主流圈子所排挤,这样能出伟大的文学家?

在写作表达上,有些东西你涉及到了,审核不通过,没法出版,这样能出伟大的文学家?优质的作家要写点东西都只能转弯抹角、打擦边球,这样能出伟大的文学家?

曹雪芹写一本书,十年修改,五次增删。现在的网路作家们日更万字,有点名气的小作家都想著如何写出马上能出版的书,尽快地名利双收。大家都这样,就是不想当伟大的文学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伟大,被判死刑,临刑前才被赦免,从鬼门关走了一回。发配苦寒之地服役十年,终身被癫痫病折磨,被贫穷和债务缠绕,不得不远走国外躲避债务。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这样的日子都能够忍受,而把心思专注于他的艺术上。这就是伟大的作家。现在有人想过这样的生活吗?

伟大的人物,必然清楚自己的使命在何处,必然有自己的信仰。有了这些,才能够忍受各种现实生活的极限。这样才能深刻地领悟人性与大千世界,写出撼动人心的作品。

天才,是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大众,就是轻而易举地被这个时代所同化了,很轻易地就丢失了自己的本色、本性、本真。没有这些,何谈伟大?不过千篇一律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