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治療學專業是理學學位,不是醫學學位,考研也不考醫師資格證,中山大學2017年已經取消康復治療學本科了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也是為臨牀學開設的~而且康復科也不受國家和人民重視,在醫院屬於賠錢科室~


首先,所謂坑,應該是故意隱瞞欺騙而產生的困難。如果誰故意隱藏關鍵信息而引人加入,那麼可以理解為坑人。

我們可以在網上收索一下關於康復治療的信息,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關於康復治療是否隱藏了關於理學學位、關於執業範圍的信息,與問題涉及的問題貌似沒有出入,所以應該談不上設坑這樣的問題。

那麼下面可以說一下康復治療學這樣的專業是否值得設置或建設,是否值得有人去選擇。

我是2002年畢業的康復治療專業學生,並且一直從事康復治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經歷了康復治療在我國發展的一個快速階段。可以說,康復治療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極大的差異化。有的地方發展相對快速、有的地方發展相對滯後。各地經歷的問題各異。但是整體來說,康復治療發展正在加速。

問題中涉及有的學校取消了康復治療專業,但是原因並不是康復治療專業坑太多,而是大學整體發展戰略的調整。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正在開辦康復治療專業(或升級為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專業)。

關於「坑」的說法,我想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不滿:一方面覺得社會認可度不夠、一方面在就業難度上。

關於社會認可度,我想這是這個專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經歷的。作為一個從1980年代後才逐漸在國內發展的專業,雖然發展到現在已經有30年,早期的拓荒者已經開始退休。但是需要認識到,真正意義上的康復專業發展應該是最近十多年,一個考量指標是最近十多年,國內康復治療教育的發展才真正在一定意義上達到了康復治療的基本標準。(這裡需要說的是,康復治療教育的標準只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而已,並非說前十多年的發展是不達標的。這裡只是以今天的標準來判斷過去的發展狀況。)要贏得社會的認可需要有幾個關鍵:①足夠的康復治療師、②足夠符合專業基本標準的康復治療師、③為社會做出的貢獻、④傑出的專業發展人、⑤立體的發展模式(康復治療專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康復治療專業)形成。目前國內在第①和②方面不斷發展,奠定了基礎,在③方面,目前的貢獻還是不夠的,在大部分地區還沒有真正意義的康復治療,第四已經可以認為出現,但是數量不夠,第五,相關行業的發展還嚴重滯後。

誰能夠享受專業發展的紅利?只有致力於專業發展的人。

在就業困難方面,一方面在於目前專業發展在體量上過度,且相當的專業教育缺乏專業度,另外,人才需求的拓展尚未相應拓展。

以前我曾經質疑專業人數過度拓展的問題,但是後來發現這並非純粹錯誤。因為很多人也關注到,越來越多的非專業人士正在進入康復治療領域,可能是專業治療、可能是投資、管理或者其他。其實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康復的發展過程中。近幾年,我發現很多優秀的康複發展人都沒有康復專業學習的經歷,而同時也有很多被認為缺乏優質康復治療培養的人正成長為康復領軍人。

正如很多人的觀點,不是專業好不好,而是人對不對。

最後,康復治療這個專業需要取消嗎?我想,當到醫院看到康復治療師讓無數的患者重返健康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很多缺乏康復治療而經歷無助的時候,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答案。

由我來說,我只會認為康復治療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好,中國需要更多的康復教育。


作為2016年入學的剛畢業的最後一屆中大康複本科生我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這個專業坑不坑取決於個人的選擇。我不是覺得康復不好我轉專業考研神經科學。我是想從根本解決康復的問題才轉專業的。我們班大把考研大把成功的也是繼續本專業的。我們剩下一半的同學工作了,也很好啊,每天朋友圈也很幸福,各種出差學習重點人才培養,怎麼就,坑人了。都是態度問題。那你說電焊專業坑人麼,電焊你試一下火箭相關的電焊?人家技術創新和發明多多了,可是就是一個大專學生勤勤懇懇工作學習得到的結果。所以坑不坑都是個人問題,我從來都不後悔讀康復專業,因為他給了我很廣的思路。。

第二,中大取消康複本科本來就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沒有博士點影響升學率所以取消的。我在京都大學讀書現在,研究科裏也有康復出身的日本人,京都大學本科,夠厲害的學校了吧,人家照樣有康複本科啊,還是細分專業那種。不要說人家發達國家,康複發展不一樣。是,這是現實,但是中國也在發展,很有潛力,為什麼不是早早入局做未來大佬而在這裡說這個專業坑人?賺不賺錢真的是政策問題。重不重視(國家和個人)是態度問題。現在國家是重視的,但是真的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國家政策的變化是要有過程的。醫改那麼多年,不是也是一個過程嗎。

最後,我想總結一下,既然被迫選擇了一條道路,要不就找到這條路的有意義的地方,然後愛上他;要不就早點下車找別的路。不過什麼路都有坑…


但是康復確實可以幫助到很多很多人呢,有時候往往不需要手術的病人,卻會被醫生忽悠去做手術,為什麼呢?因為賺錢啊,所以受醫院重視。康復科賠錢,是因為國內康復還沒發展好,中山大學取消可能是因為缺乏康復教育的人才吧。

報考前你就應該知道這個專業是不是醫學學位,考研跟考醫師資格證是兩碼事,請不要胡說一通。


說實在的,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真的是那個啥,我真的沒想到知乎上還有「取消XX專業」這類問題。

第一,就專業而言。

這個專業並不是用來坑錢的,也不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產物,是社會經濟自然發展出來的產物。主要是針對大環境經濟良好的情況下,人們在解決了生存問題的情況下,開始考慮解決生活質量問題而發展出來的專業。主要對接臨牀醫生,以恢復患者各項功能為目的,其中包括:運動能力(坐臥站走,跑步,跳躍等),作業能力(娛樂,生活,職業),言語(聽說讀寫),吞嚥(喫飯喝水)等。

其專業性雖不說特別高也不是是個東西就能學的。康複本身在全世界都是前途的專業,要看和誰比。只是國內更重要的事情更多,國家沒有特別的支持。

第二,就社會而言。

康復是一個促進患者功能恢復的專業,可以讓患者更好回歸社會,減輕家庭負擔,減輕社會壓力。

一個卒中患者差不多會帶來三個勞動力的喪失:一是卒中患者本身,二是需要一個人全天候貼身照顧的人(無論是家人,還是保姆,還是護工),三是為了養活這兩個人而賺錢的人。較好的康復效果可以讓社會只損失一個勞動力,甚至不損失勞動力(有很多病人預後很好,但需要良好的治療纔行,比如:關節部位的骨折,輕度的周圍神經損傷等。)。

第三,就組織而言。

康復是患者家庭和社會的過渡,補充了臨牀醫師對於患者功能恢復方面的缺陷,也降低了患者在臨牀併發症出現的概率,可以讓整個醫療團隊更好的運轉,減輕醫護在臨牀上的壓力。

而且康復科的理療真的賺錢!

第四,就家庭而言

降低家庭負擔,促進家庭和諧,提高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安撫家屬心情。

第五,就個人而言。

因為康複本身發展的不完善,所以給了很多人更多的機會(高考分數要求低),讓一般人有更多的出路。但同樣的,高學歷的人才也就更為稀缺,在不完善的職業領域內也更為容易出頭(看看隔壁臨牀)。

而且好的治療師真的很稀缺,幹好了混個小康沒問題,還受人尊敬,就當今這個年代,誰家裡沒幾個老人?

所以,我只能說能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既不瞭解專業,也不瞭解社會運行,只會紙上談兵。


98年的,20年剛畢業,已經工作半年,今年邊工作邊考研的,在山東魯南某市的頭牌醫院做康復治療師,覺得很後悔,四年下來我只不過是個技師,我還不如專科就做這個,和我現在沒有任何區別(沒有看不起專科的意思),已經考研去運動人體科學,打算以後讀博做老師了。

我覺得康復治療學也不能說坑人只能說在現在的國內形勢下康復治療是在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但還是有許多的人不瞭解這個行業,我經常被人叫按摩的(13號技師過來一下,哈哈),主要是行業裏等級無區別,專科本科研究生在醫院做的事情差不多(別槓,槓就是你對),我們醫院有康復醫師研究生,治療師研究生暫時還沒有,工資漲幅不大,我老師比我早工作十年了,每個月比我多不超過5k。

與其說康復治療學的對與錯,不如說醫院對康復治療師的待遇好與否

總而言之,得加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