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很強烈的意識,覺得自己要給自己買一套房子,哪怕面積不大,但是要有自己的容身之地。買房主要是自己住。是否推薦購買?購買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當然可以買,去年買的買,也是小白,今年交房之後遇到一些問題,簡單說一下。

1.拿房的時候會交不少錢,物業費加維修基金加稅費大概相當於總房價百分之四到五。幾萬塊的樣子,比住宅多不少。

2.水電費比較貴相信大家都知道,其實這點可以接受,但是注意部分商業公寓採用集中供暖供冷,比如市政供暖供冷,比如分體式中央空調。有的按流量計費,有的按照電費計費。你能想想一臺兩萬多瓦的中央空調就你一家在用的時候開一晚要多少錢嗎,即使幾家商量好一起開一個月保守僅空調費一千多。所以一定注意,贈送中央空調的都是坑!最難受的是這種公寓一般不能自己後期加裝掛機空調。

3.隔音問題,我深深被這個問題困擾,我買的是全玻璃幕式的公寓,玻璃幕中間會有鋼架結構,這簡直就是傳聲筒,樓下聲音在夜裡安靜的環境你能聽的很清楚。此外,公寓牆體一般都不厚,空心磚,隔壁房間看電視的聲音晚上都能聽見,會比較困擾。至少我住習慣住宅搬到公寓住了幾晚晚上都被噪音困擾。當然,這一點在裝修的時候可以花個一兩萬做好隔音,但是額外的支出會比較心疼是不是。

4.剛才聊到裝修,天坑又來了,現在由於國家要求或者提倡,越來越多的房子都是裝修交付了,好不好看個人需求了。我買的是裝修的,號稱精裝。交付的時候三米八的層高給我吊頂吊到兩米八,因為上面會有消防管道空調管道,loft也一樣,不要被合同上的層高迷惑,實際層高會低不少,樣板房不要過分相信。不過裝修交付會省去很多麻煩,至少省掉兩萬加的硬裝費用,但代價有就是剛才說的隔音或者其他方面的需求後期加上去成本會更高。

5.其他好像也沒啥了,居住體驗比較像酒店,住習慣了家裡再住公寓需要適應。也該說說好的方面,公寓的位置肯定會比較好,配套會更加完備便捷。比如我住的樓下是公寓自營的商業街加商場,隔壁是融創的文旅,有商場有遊樂園,另一邊也是一家商場加公寓。點外賣是真的快,買東西也超級快,不過錢花的也特別快哈哈。

綜上,公寓的居住屬性只要你肯花錢改善,比如做好隔音,任性花錢開空調,享受便利的消費體驗,當然可以買。我買的話其實不是自己住,也打算租出去收取定期租金,目前租金能到月貸款金額一半,房價也大致上漲一兩千,但考慮各種雜七雜八開支比如後期各種轉讓稅費和首付的機會成本的話,實際上目前來看我肯定是虧的,但長期持有也很難說。

總之,在資金有限或者限購條件下,如果你是一位追求日常生活舒適度,並且不太計較較高的物業費,水電費空調費,願意為居住體驗花錢裝修改造的,或者你是一位願意接受較長週期回報,並且不在意短期損失和收益波動的長期持有者,你適合購買。反之不建議。

ps 公寓一定要看地段,商業為王,儘可能選稍微大一點的開發商,商業和物業有所保障,某些不知名的開發商的千萬謹慎


剛好擁有37平住宅(70年產權)跟39平LOFT公寓(40年產權)。可以簡單說一下。

房子除了能住,比較關鍵的就是學區以及落戶問題。我畢業後回老家發展 浙江沿海三線小城市。父母市區各有一套房子。母親的房子的學區屬於本市TOP1的雙學區小區。所以我買LOFT的時候沒考慮落戶以及學區問題,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在本事新開樓盤基本都是2W+的時候 1W2買了套39平的LOFT公寓打算自己住。這套loft有學區,可落戶,民用水電(物業費可能高一點但是面積小了)

由於LOFT的特殊,說說只有39平,但因為5.1m層高以及隔層還有贈送面積,使用面積肯定是大於70的,應該住起來還挺舒服的。前些天住過40平南北通透的住宅。感覺真的太小了。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居住體驗肯定是比不上LOFT,但是因為是住宅性質脫手是比較好脫手的。

公寓我還沒賣過,所以也不知道脫手方不方便,但是通過之前查閱的資料,好像公寓在脫手的時候由於稅率啥的確實挺不容易脫手的

每個城市loft是否有學區,是否能落戶,是否民用水電,層高是否有5.1m都是不同的。所以希望你自己調查清楚了再決定是否購買。

如果我在外地發展,我肯定是優先考慮70年產權的房子。

投資:住宅>公寓 自住:loft公寓>住宅

那種只有一層的單身公寓就算了,還不如買小面積住宅。好好去二手中介瞭解一下。

能早點上車就早點上車。我第一期買的1W2,後面就變1W6+了。雖然錢沒到手,但看著它增值或者說自己少付了4000每平米還是挺開心的。

槓精退散。家裡預算確實有限,真有錢 誰不想買大平層或者排屋呢。我也不想說因為我自己的房屋問題把六個錢包都掏空。至於說買的房子配不配結婚生子我壓根沒考慮。我父母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當完房奴了。沒必要我的一己私利再把他們拉下水。我接下來買大面積住宅只靠自己。

說白了當今這個房價,就是拉著你上牌桌上玩一局。有些人拉著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親也要上牌桌玩一局。我只想量力而行,被割就被割了。反正這麼點就是我願意上牌桌玩的籌碼。房價愛咋咋地。能不能結婚也愛咋咋地。快樂做人


首先說下是不建議,因為後期變現流動性會比較差,比住宅要差。並且跟不上普漲,可能住宅漲100%,公寓只能漲30%,而且前面那句話要記得,流動性比較差。一般買公寓我只推薦超有錢的朋友買,100-200萬,放10年都無所謂的那種。如果是僅剩不多積攢的錢,扔在公寓裏,後期結婚小孩要換房那可就難過了。

當然要買也可以,你需要記住一句話:不是這個產品應不應該買,而是你能不能買。取決於人並不取決於公寓這個產品。如果你是資金充裕的客戶,那就可以往下看,下面有買公寓的幾個準則,如果你是把畢生積蓄都拿出來了,我勸你去買個理財,回報率是一樣的,務必要慎重。

好,現在你是可以買公寓的人了,請記住幾個準則

1、買小不買大,面積越小越好,越小意味著後期總價約低,越容易出手,公寓本身就是價格敏感形產品,價格低非常重要。超過50方的謹慎。最好20方-30方左右。

2、買loft不買平層。注意!大部分公寓產品都是loft,到時候交易的時候平層公寓有天生的劣勢,得房率低,可利用空間小等。切記!層高能在4.9米以上極好,是優質的。

3、沒有地鐵口直接pass!50米以內地鐵上蓋,可以買!像杭州未來科技城EFC歐美金融城,直接連著創景路,之前買1.25萬,現在2.5萬,價格可能是隨便掛的,但是2萬多是可以成交的。600米以內也可以買,步行5-6分鐘,最舒服。大於800需謹慎,1公里以上根本就不叫地鐵房。

4、民用水電有則最好,沒有請挑靠譜物業。民用水電有可以大大降低生活成本,既然是價格敏感形的產品,所以必須要解決成本問題。大部分公寓是商用的,所以民用水電會在交易的時候比較有優勢。另外商業的話,大部分物業代繳,充卡啥的,物業不靠譜這個價格可能就不好了。到時候記得成立業委會搞定物業。

5、遠離市中心,不要買!一定要在中心繁華的地方,附近商超綜合體、醫院等都要有。工作通勤要方便,周圍人口多,有產業。沒人到時候租都租不出去。

6、價格,核心地段,我說杭州供參考。110萬左右,未來都還有機會。

滿足這6點,可以選擇考慮入手!


推薦,本人某偽一線城市一套住宅兩套公寓,本來是三套公寓,後來賣了一套。在沒買住宅前一直都住的自己買的公寓。以下談談感受,公寓居住的優點在於外界打擾少,足夠私密,雖然公寓居住密度極大,但是噪音,鄰居騷擾基本沒有。再者公寓基本都有綜合體配套,可以說休閑娛樂非常方便,基本就是十幾步路的距離。這些都是住宅比不了的。目前因為有小孩了搬到大點的住宅居住,噪音,油煙,物業沒事找事,推銷亂敲門,搞得我焦頭爛額。

在大部分人都認為公寓不好,那是因為投資收益沒住宅高,拿的出幾百萬購房的人是不會太在意民用水電商用水電費區別。另外我只是善義的提醒大家,如果你們都覺得公寓不好,為啥還是有大把的公寓賣的出去?買的人又都不是傻子,傻子哪能賺錢買房?

最後提醒樓主,我雖然推薦,但是買公寓還是要看地段的,不是較核心區域地鐵口附近還是不要買了。


千萬千萬。能買住宅就買住宅 哪怕是小點的。都不要緊, 公寓慎買。 別被精緻沖昏了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