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客堂:怎樣才能在三四線城市開一家火爆的餐飲店?

喊了這麼多年「逃離北上廣」,可總有人一頭扎進一線城市的洶湧的人流中,對於廣大創業者而言,同一線城市的高租金、高成本、強競爭相比,逐步發展起來的三四線城市成為了餐飲創業者眼中的香餑餑。

大城市一般流動人口多,口味繁雜,所以餐飲品類也就呈現多樣化趨勢,而在三四線城市多為本地常住人口,羣體固定,特色與口味也比較穩定。

尤其是近兩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三四線小城市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有些小縣城甚至可以媲美一線。


像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餐飲大佬都將目光投降了三四線城市,但是在三線城市開餐飲店,如果沒那麼大名氣和品牌,怎麼做才最賺錢呢?

1、小城大店

大城市寸土寸金,開餐廳很大一部分成本都在房租上,這點三線城市就很有經營優勢了,租金相對低,因此在三線城市開餐飲店選址的時候可以選擇大一點的店鋪。而且,小城市的顧客不喜歡等位,如果店太小,餐位不夠的話會流失客流,大店能夠保證足夠的餐位,提升客流,顧客會更願意停留。

當然,小城大店還必須考慮選址在居民區、商圈、學校食堂、寫字樓周邊等客流大的地方,才能保證有充足的人流量。

2、物美價廉

在三線城市開餐飲店,好喫的味道和親民的價格是必不可少的。

據權威數據統計顯示,78.6%的小城市顧客認為人均消費在25到50元,是最容易接受的。

因此,餐飲創業者除了要保證自家菜品口味受歡迎之外,還要在餐品的定價上下功夫:顧客熟悉原材料價格的菜品,可以減量降價,顯得比市場價更實惠,反之,則可以定價貴一些。

一招制勝:

打造爆款菜是餐飲行業一招制敵的訣竅,業內有人將爆款菜稱之為「能喫的廣告」。需要注意的是,爆款菜可以是一款獨特的餐點、一款超低價的套餐,但無論怎麼變化,爆款菜都不是為了賺錢,是負責把顧客引到店裡來。

打造出一款具有地方代表性、性價比超高的爆款菜,在三線城市用不了多久就可能迅速躥紅。店家也不用擔心爆款菜定價低會賠本,這個菜負責把顧客引到餐廳,利潤可以從其他菜品中獲得。

在三四線城市餐飲創業有什麼優勢?

要是講劣勢,當然能講很多,但是今天只談談在三四線城市做生意的優勢。

第一條,信息的慢傳導效應會讓每個品牌有機會過濾掉雜音。

其實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天然具備信息上的優勢,每天會被push大量產品的觀念,而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用戶,雖然也有移動互聯網,但是沒有被各種服務和品牌過多的「洗」過,相對來說,媒介廣告營銷成本會更低。

第二條,市場廣闊性更大。

在三四線城市開拓市場,競爭性不會太激烈。不會有補貼,不會有紅海廝殺,周邊市場經濟條件差異性不大,能夠快速完成周邊市場擴展和測試。

第三條,服務降維打擊能力強。

如果把海底撈的服務降維到三四線城市,能形成很強的競爭力,當然也不是照抄照搬海底撈服務就能把火鍋店開好,我們也見到很多在三四線城市把大品牌火鍋店開垮掉的。

所以基於以上推論,我認為在三四線城市做品牌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生意機會:品牌加盟。

搜索——鎂客堂,回復「創意」倆字,送你《門店100 個創意促銷方案》和《手把手教你每天自動添加300個微信好友》電子書兩份,我的其他案例更精彩,更有趣!


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正逐漸被發掘,未來很有可能成長為新的增長爆發點。

來,先看下這3個在三四線城市開餐飲店的「致命拷問」:

能用一二線城市做餐飲一樣的套路麼?不能!用了就得死!

把持續吸引新客流作為關鍵行得通麼?不行!用了就得死!

堅持「味道為王」,只重品質可以麼?不可!用了就得死!

怎麼樣?是不是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到底為什麼「用了就得死」?認真看,給你心服口服的答案。

以下是在三四線城市做餐飲,必須要堅持的「三不三要」原則,想要在三四線城市做好餐飲,就一定要堅持這個原則!不信你就試試看!

三不三要鋼鐵原則:

不把重心放在獲客能力上,而要放在持續留客上!

不能單純注重味道和品質,而要重點放在設計上!

不僅從成本角度考慮選址,而要最大擇優選好址!

接下來,到底為什麼要堅持「三不三要」原則?我們挨個細細說!

一、不把重心放在獲客能力上,而要放在持續留客上!

三四線城市的特點在於人口基數不大,消費圈比較小,而且較為固定,一般做的好的餐飲店主要都是靠回頭客和口碑推薦做為營收主力的。

你會發現,在三四線城市的餐飲店,很多顧客都跟老闆很熟,甚至變成了朋友。所以三四線城市是典型的存量市場,也就是「人情市場」。

這樣的特點就決定了,想要在三四線城市做好餐飲店,就一定要足夠瞭解當地的需求,增強顧客的認同感和復購率,也就是「不把重心放在獲客能力上,而要放在持續留客上!」

如果能留住客,自然也就能獲客!一定不要捨本逐末!要將提升顧客的粘性作為第一要義,這樣做比不停的想方設法拉新更有效!

二、不能單純注重味道和品質,而要重點放在設計上!

做餐飲,堅持產品第一,味道為王,本身沒有錯,但如果只是單純的做好產品,做好味道,而忽略了研究用戶,研究菜單,研究營銷等,那就是錯!

如今對大多數餐飲而言,「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經行不通了,除非是百年老字號,或者很硬核的餐飲品牌,比如海底撈,比如全聚德。普通的餐飲品牌,要想活下去,味道和品質做好是最基礎的事情,其他很多因素同樣需要重點關注,比如:

產品要如何聚焦,鎖定記憶點和傳播點?

菜單要如何設計,纔能有效提高客單價?

裝修要如何設計,才能讓顧客放鬆隨意?

客戶要如何培養,才能提升他的復購率?

毛利率如何把控,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

體驗感如何把控,才能獲得好評和口碑?

……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精心設計的!現在人們喫飯,不光是要喫得好,還要感受好,體驗好!所以「不能單純注重味道和品質,而要重點放在設計上!」

三、不僅從成本角度考慮選址,而要最大擇優選好址!

在三四線城市,做餐飲單店經營,成功與否,70%以上要看選址!幾乎可以說「選址定成敗!」,如果選址有問題,店鋪的存活率和存活週期絕對高不到哪去!

拿早餐經營來講,做早餐,最重要的幾個點,按優先順序順序分別為:快捷性、性價比、產品口味、店面環境。

人們選址在外面喫早餐,第一一定是為了方便快捷,尤其是上班族,上班路上買份早餐,考慮的順序是:

首先是不能遠,最好是能順路就買了!

其次是一定不能慢,因為慢了就遲到了!

再者是不能貴,一份早餐7塊錢以上就是貴!

最後是要好喫乾淨,乾淨不用多說,早餐最能對比出好喫與否了,兩家一比,就能知道誰家的餡包子更好喫,誰家的豆腐腦更地道!

言歸正傳,我們把落腳點放在第一點——位置!如果是上班人流多的順路和反方向,那一定是順路的那一邊,早餐生意更好!因為很少有人會跨過馬路對面去買飯,流失的都是時間啊!

所以,其他餐飲品類也是如此,如果你把店開在了主流商場的另一側,如果你選的地點根本沒有什麼自然流量,如果你把店開在了商場偏僻的角落,租金是低了,但是沒人來光顧,一切不都是白費!

所以一定要堅持:不僅從成本角度考慮選址,而要最大擇優選好址!

總結

以上三點,就是在三四線城市做餐飲,一定要堅持的「三不三要」,只有做好這三點,纔能有機會獲得長久的發展!

有人說,在小城市開餐飲店,碰的也是運氣,運氣好,就能多賺錢,其實不然,比運氣更靠譜的是實力!精心的思考、設計和佈局之下,店鋪怎能經營不好?!

原創不易,喜歡請贊一個!


雖然三四線城市工資水平不高,但是比起一二線城市有天然的優勢,要不然德克士也不會在三四線城市開始反攻一二線城市。所以筆者就從餐飲的經營模式和營銷模式這兩個方面來跟大家探討!

經營模式

經營是重中之重,有很多人建議說將一二線城市火過的或是正在火的東西拉倒三四線城市套用就可以了,其實未必,消費羣不同消費理念也不同,餐飲不能蠻幹!

1、產品——合地合時的緊跟流行

大家都有追趕流行的心理,理想狀態下將大城市正在備受追捧的產品直接進入三四線城市,然後迎來一批更加火爆蹙擁的年輕人流。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像在上海很火的某奶蓋茶,前提是經過互聯網發酵+媒體宣傳+KOL推廣的情況下,如果直接將模式套入到東北某城,先不論當地人口味是否習慣,就是互聯網發酵這項就很難做得到。

所以,最保險的做法是結合大城市美食潮流的趨勢下,將他融匯為當地的特色,可在環境或服務上做創新。因為小地方人口比較穩定,外來人口少,口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單一,可能接受度也沒一二線城市那麼廣。

胡桃裏餐廳消費場景契合三四線城市

胡桃裏音樂餐廳大多開在三四線城市,而且每年的營業額都在增長,是因為胡桃裏本身的消費場景既符合本地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又是從北京來「流行的」音樂餐廳,這種優哉遊哉享受生活的消費場景很適合這裡小年輕需求的生活樂趣。

2、規模——可控制範圍內不宜過大

在小城市開餐廳,過於大型、過於獵奇、過於新穎的餐廳最好不要考慮,因為實在是不好控制。

三四線城市外出就餐與家庭文化相關

小城市的消費很多是跟家庭文化相關,過於新穎和獵奇的餐廳不適閤家庭聚餐,比如一些奇奇怪怪的主題餐廳(便所餐廳、鋼鐵俠餐廳)這樣的餐廳裏會有一家人選擇聚餐嗎,估計會很少吧。不過也不是不可以,開在大學城旁邊就不錯,吸引年輕羣體,但是客單價會低。

所以三四線城市投資總額不宜過高,高坪效精裝修高毛利,而且菜品種類不宜過雜,這樣會比較容易好控制,也會把利潤率提上來。

3、定價——整體來說物美價廉

原本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就沒那麼高,所以儘管消費意願很強,當他們還是習慣上的精打細算,所以菜品的定價要低一點,就拿一線城市上海和三線城市泉州來說,在大眾點評上對比,蜀九香和海底撈這兩家火鍋店,泉州人均要比上海低50~70左右的價格。

海底撈泉州上海人均對比

蜀九香泉州上海人均對比

對於餐廳來說可以多將首推菜換成暢銷、利潤高的菜品;在定價上可以將消費者原本熟悉的菜品價格低價,但是新奇的、尤其是有其他元素的則可以定價調高。

三四線消費理念與一二線城市大有不同,關於價格,一定程度上來說物美價廉還是比較有長久生命力的。

營銷模式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特點,不同於一二線城市消費著對於廣告宣傳和互聯網信息的敏感程度,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於廣告接受途經和比較容易接受的宣傳途經不同,具體營銷也不能一味照搬,而是根據城市特點來。

1、打折和優惠,會顯得更有誠意

三四線城市的餐飲市場普遍來說廝殺沒有一二線市場激烈,而且人均消費要低,因此對於價格會敏感很多。適當的打折和優惠,會顯得更有誠意,即意味著餐廳願意融入消費羣體,那麼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也會增加。

而且他們更加註重產品的性價比,是否是花這樣的錢就能享受到這樣價值的產品,很可能還是導致他們能否產生再次消費的原因。

花20的能享受人均100的環境

但是一二線城市又不一樣了,餐飲競爭激烈,打折優惠已是常態,消費者對這種信息已經不再有多大敏感度,對於已經見慣了「新鮮事物」的他們來說,如何讓他們感到更新鮮纔是最好的引起自發營銷的模式。

2、更注重口碑傳播

三四線城市外來人口沒有那麼密集,生活節奏沒那麼快,還是很典型的人情社會,所以他們在消費上傾向於熟悉的人「帶領」,即會信任熟人的口碑推薦。

關鍵性意見領袖會讓人更加信任

有意思的是,每個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傳播者,他們在某間餐廳消費價格公道菜品好,臨走還有禮物拿,會主動去跟周邊人去分享宣傳,然後會影響更多人成為同樣的接受者+傳播者。

而且口碑宣傳是成本最低、效果傳播最好的營銷方法,尤其是在這樣人口穩定、典型人情社會的三四線城市,效果更明顯,傳播更集中更快。

具體可以這樣:找附近廣場舞的領隊、或是小區的樓長人員較好的老太太等,抓住這樣的消費領袖心智,幫助餐廳宣傳(政府官員,本地名人也不錯);送超值的小禮品等,會讓人覺得除了菜品還有意外收穫,這樣的東西帶出去也便於展示(鑰匙扣、掛曆、零錢包等)。

3、宣傳,要接地氣

三四線城市消費者沒有像一二線城市消費者那樣廣告賞析能力,他們更傾向於直白的宣傳,那些看似高端文藝的描述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端著,不接地氣,與本地生活遠遠脫節,除非餐廳是專供本地達官貴人。

而且他們對品牌的認知渠道跟一二線不一樣,一二線的消費者來說只有互聯網上大批量曝光纔是有名氣的,他們相信只要是能「看得到的」就是好的品牌——大型戶外廣告,電視廣告,本地論壇,朋友圈子等。

接地氣,迎合當地人的消費口味才能迅速讓廣大受眾認可,抓住用戶的消費需求,做簡單的事情,傳遞簡單的信息,自然變現也會變得簡單許多。

小結:

三四線城市多,人口綜合也比一二線城市要多很多,整個消費前景更不用說,這樣不妨是給眾位餐飲人的一個機會。一二線城市就那麼多,人口已經在分流稀釋,可是競爭卻越來越大,三四線城市將來發展也會更快,不妨將目光轉向此,進行降維打擊。

但是也不一定就意味著,只要在一二線火的拿到三四線就一定更火,每個城市特點不同,南北文化差異也不同,還是要根據當地特點來做,在合適的地方,做適合的事。

想了解更多餐飲資訊,請搜索:豬八戒真經網_專業的行業資訊和內容導購平臺-豬八戒網。


線上:噱頭+熱門公眾號炒一下+活動

線下:排隊+服務+特色

長久留客:口味+環境+服務+獨特


三四線城市將會成為餐飲市場新的增長潛力點,但這裡的挑戰也非常明顯。

如何俘虜小鎮居民,這裡有4個技巧

機遇與挑戰並存,鮮花與荊棘俱在。那麼,該如何耕耘三四線城市呢?小編分享幾個技巧。▼

- ? -

簡單粗暴的打折送券活動,引流效果更好

在河南許昌有著多年餐飲經驗的趙先生告訴編者,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高,不全是壞事。

在做引流和營銷活動時,越簡單粗暴的活動,引流效果越好。諸如滿減、折扣、送消費券,這些看上去很老很土的方法效果往往是最好的。

有老闆總結中山開店的教訓時也提出:選品時就需要注意,一定需要符合「平靚正」的特點,即價格要平價、外形好看、味道要好。

- ? -

提早註冊商標,高開高打迅速建立品牌

為了防止被李鬼截胡,三四線品牌經營者一定要提前註冊商標,用法律武器武裝自己。同時需要用「兇猛」的推廣,迅速建立消費者的品牌認知。

與一線城市多樣化的品牌相比,三四線的品牌更少,所以率先建立品牌認知就更為重要。可以集中財力物力,找到原點社羣和頭部媒體,做集中性的推廣,成為區域內消費者品類認知的NO.1。

- ? -

用好淡旺季,多品牌、多品類互補

三四線城市餐飲消費有十分明顯的淡旺季。每年的暑假、春節、十一、五一期間,客流的爆發極為明顯,而每年的3、4、9月份則是客流較少。

針對這一點,大品牌可以建立多品牌輪換戰略。旺季時,推出符合大眾消費需求的正餐品牌;淡季時,可推出一些適合做滿減、折扣的品牌,以此帶動客流量。小品牌可以針對淡旺季增加適合的經營品類。

- ? -

多渠道合作,把供應鏈效益最大化

如果是有實力的頭部品牌,可以迅速佔領市場、多點佈局,然後養大供應鏈。對一般的餐飲企業,則可以採用聯合同類商家進行集體採購,主動提前聯繫當地生鮮零售商等多種靈活方法。


關注小編微信訂閱號:BOSS餐飲 ID:sh-ynd,第一時間為你解答餐飲相關知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