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问我这个问题,我反问无人机技术厉害还是飞行员开飞机厉害?

他说都厉害。

我回无人登月巡回更厉害,因为发射之后任何人类能解决的问题都要提前预计好,而且太空状况复杂,要无延迟读回分析无延迟解决……

孩子问阿波罗能把人带上去再带回来,为什么我们不带一个生物再带回来,证明我们又能解决又能带生物?

我说因为人道主义,而且多一份会动的重量多一份不确定因素。

孩子说,所以还是不能带人呗?

……

怎么回答?


你这回答就有问题了。

明显是载人更难啊……

哪有什么人人道主义这种说法?

你在开玩笑?

载人之前,无人系统必须成熟,这才叫人道主义。

人的操作总是会出错的,人无完人,但是计算机操作一旦成功一次,那么第二次到地第无数次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另外,无人探测出问题,顶多损失点脸面,在国际上,最不值钱的就是脸面,但是载人探测出问题,那可是实打实的人命,除了丢脸,还涉及到人权问题。

所以载人宇航视野永远比无人宇航困难得多得多。

在无法确保载人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永远不可能载人。

这的确是以人为本,但绝对不是说「载人比不载人简单」。

这恰恰说明了载人的难度之高。

所以,你别想歪了。

无人探测只要解决自动化技术基本上就可以,但是载人探测,除了解决自动化技术外,还要解决太空维生、医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无数复杂的问题。

在这一大堆学科里,自动化技术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就登月这个问题来说,总体上讲载人登月的难度肯定要大于无人登月。简单做下比喻的话,就像航模飞机和载客飞机一样。

从结构上来看,无人飞船与载人飞船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唯一明显的差异,也是最重要的差异就是载荷不同。无人飞船只需要搭载需要的仪器即可,而载人飞船是要有人的,这样就会增加许多的载荷,对于航天飞船来说,载荷的增加就涉及到许多的技术问题。

首先是火箭的问题,比如我们发射嫦娥5号,整个飞船的重量为8.2吨,这样的话我们目前最大的长征5号火箭就可以胜任,长征5号可以将9吨的载荷送入地月轨道。然而,如果是载人的话,这个载荷是远远不够的,参考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登月飞船,总重在45吨左右。显然长征5号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就需要更大型的火箭,我们目前研制中的长征9号火箭可以将约50吨的载荷送入地月轨道,因此只有有了大型火箭,才可能将人送上月球。

其次,载人飞船还需要考虑生命维持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等,这些都需要逐一解决,当然也必然会占据一定的载荷。这些都是需要技术上解决的。

至于说飞船的操作,实际上对于飞船来说,有人与无人的差异并不大。就算是有人飞船,实际上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飞船也是不需要人员操作的,飞船都是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轨道飞行就可以了。有人飞船需要做的不是操作飞船飞行,而是要做一些科学实验和观测,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操作飞行。

因此,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对比的话,肯定是载人飞船的技术难度更大一些。


如果把这个问题换成:到底是已有载人登月返回厉害还是未来载入登月返回厉害?就已经相当于问:是在黑白电视上看登月厉害,还是在5G手机上看登月厉害。

更何况问题主这种更加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两个时代,不同项目的事情,混在一起比较。航天专业人士,看到这类问题,是要绕著走的。因为类似问题,本质上不是技术科普问题,而是舆论科普问题。


无论是火箭技术,还是通信技术。无论是机电科技,还是新材料技术。它们都在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结束的时候,伴随著那个登月时代,而终结换代。

我们见证过黑白电视机时代的载人登月,但我们至今仍旧未能见证5G手机时代的载人登月。然而,嫦娥五号无人登月,之所以是迷你版载人登月技术预演,因为,这是新时代里,最接近载人登月的一次历史见证啊。


你不能因为战列舰的装甲更厚,舰炮更多,口径更大,每发炮弹装填药量更巨,就说南昌不如大和吧?两个时代的东西,咱们直接拿来比较,没有实际意义。

更何况,南昌和大和,所处时代的作战体系,也天壤之别。

同样,现代航天和上轮登月时代,整个航天体系也大变样了。

尽管技术有传承发展,但科技也是有代差的。之所以在航天领域,看上去并不明显,恰恰因为中国做的足够没有代差,以至于舆论铁幕,无法像之前其它领域做过的那样,通过强化代差宣传投入,来贱格化中国,从而助力延缓遏制甚至扩大局部差距。


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原住民体系对殖民体系,一旦进入无代差科技发展通道,是怎样的历史逆转,是怎样的转型正义,是怎样的人类进步。

摆脱殖民思维(无论是殖民者还是被殖民者,以及臆想两者),用原住民倡议下的人类共同体思维,重新审视科技发展的实际具体情况,提前同步未来人。


无人登月需要极强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

载人登月需要极强的机械、热力学、材料学、流体力学之类的技术。

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之前的进步基本遵循著摩尔定律,但其他学科的产品性能的进步速度对比摩尔定律的速度可差太远了。


人类是先有自驾汽车还是自动汽车的?就是在今天自动驾驶的汽车也还难以普及推广开来。

那中国为何先实现自动驾驶的无人登月呢?实质只在于还不能造出足够大的火箭,而且,无人机和有人驾驶的飞机哪个作战成本更高?

有人觉得制造出土星五号那样的火箭就能载人落月了,你这是先设定美国登月是真实的为前提,但若那是假的呢?

也许,要达到阿波罗那样规模的三人地月间航行,就是采用土星五号这样的火箭运载,也得在外太空进行至少三次以上的拼接,绕月飞行器达到近两百吨,才能实现落月并返回。

否则,那只有招募志愿者,到月球宣誓主权后,长眠于月球,因为,一个人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成本可能得超过百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