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師對應正廳,正師到副軍是一大坎,類似地方正廳到省部級,因為省部軍才算是中管幹部。

副軍對應二線副省(比如省政協副主席),但其實一般副軍肯定會升正軍,正軍相當於一線副省部級,之前的武警水電部隊改為國企,一把手正軍是副省部級,師級轉為正廳。另外省軍區司令或者政委總有一個是省委常委。野戰軍軍長地位高於省軍區司令。

正軍到副大區又是一個坎。副大區就是中將了,基本是二線正省部級。正大區則是上將,假如是戰區司令員,統領1/5的海陸空軍隊。根據黨媒報道規律,正大區和省委書記地位相差不多。

中央軍委委員是准副國級,遜於國務委員,但高於正省部級。軍委副主席是副國級,享受正國待遇。


相當於副省級。

各省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都是正軍級,一般都是少將軍銜,貌似省軍區政委(有的省是司令員和政委)還是省委常委。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省委書記兼任省軍區第一政委。改開後省委書記改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而省軍區的政委一般都是兼省軍區的黨委書記。

所以正軍級對應地方的副省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看行政級別的話大致如下吧。但行政級別與黨內地位還是不同的。大部分人不太了解部隊的機構,它們的資源和份量。畢竟地方對民眾影響更大。

正軍在黨內相當於副省,可以排在副省之前,也可排在副省之後。

行政級別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圖標

更新:

查看一下19屆「兩委」的名單,不難發現有不少副戰區職已選為中央委員。紀委委員中的軍方人士基本都是正軍職。

軍隊中央紀委委員密集調整 交叉任職態勢明顯_手機網易網?

3g.163.com圖標

一般而言,擔任中央委員的大都是地方正部級,擔任中紀委委員的大都是地方副部級(如各省紀委書記)。所以黨內而言,實權正軍與實權副部一致,副戰區可比肩正部。例如劉振立、徐安祥,就是副戰區級的中央委員。

再看看之前公安和武警系統里的正軍級「局長」。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他們相當於正廳,其實這是錯誤的。公安現役部隊改革後,已經明確了他們為副部級。比如徐平、馬金棋、陳定武等。


以下說說我的觀點:

正戰區----正省部級----省委書記、省長

副戰區---強勢副省部級---省委副書記

正軍級----強副省部級----省委常委

副軍級----弱副省部級----省人大副主任

(一般地級市市委書記要退之前,會擔任省人大副主任之類的閑職副省部級,可見副軍級的待遇跟地方上強勢正廳級差不多)


在政治待遇上可以做簡單比對,正軍相當於地方正部。淵源是這樣的:在建國初期,軍隊不少幹部需要轉到地方工作,當時使用的轉任標準是團對縣處、師對廳局、軍對省部。在後期的實踐中,也有少數軍隊領導轉到地方任職,也基本沿用了這個標準。例如,原總後政委劉源1992年從河南省副省長轉任武裝警察部隊水電指揮部第二政委(軍職)。現在不少上面下發到下面黨政軍系統傳閱的文件,在定傳閱範圍的時候也會明確到「縣團級」等等,顯然是將團和縣作為一個級別對待。所以,可以說在政治待遇上是可以做這樣的比對的。但如果對兩者之間的實際影響力進行簡單比對,那就有點關公戰秦瓊了。


副省副部。


XY!

首先,要說明的是:軍隊和地方,是兩套不同的行政級別體系!

雖然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縣團級…地師級…省軍級…類似這樣的辭彙?!

但嚴格意義上講,這些是不標準的,甚至是錯誤的!

首先說建國前後先後建立了6大行政區,都有代表中央的六大局、軍政委員會行政委員會或人民政府以及平級的大軍區共同管理。

當時的部長要高於省長的,雖然我沒見過什麼明文規定,但你看一看開國時的部長陣容,比較一下,大概能得出個模糊結論?!

後來文革時期曾經短暫恢復後又取消了…

大概也有以上的原因,所以六大局的頭面人物對應的大概是正部甚至直升副國?!

所以某些稱呼,模模糊糊的延續至今,但已經不是那麼正規了~

六大局級別的取消就出現了一個原來軍政大致對應的一個斷檔?!…大概吧…

如今,按照省軍同級,現實生活中倒是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某省軍區司令員或政委兼地方省委常委,以此類推→市…縣…

或者某個省的省委書記兼任某省軍區的第一政委,這也不稀奇!

很常見吧?!

但是呢?!

省軍區或正(集團)軍級,向上一格副大軍區,向上兩格是正大軍區,還有各總部以及軍委…

那正(副)大軍區,和省(部)級之間怎麼論呢?!

按照傳統或者坊間:省、軍、部同級的概論的話~「矛盾」似乎就出現了?!…嗯…

所以,現實生活中,軍隊和地方只能是大概按照傳統以及相關制度,非正式的延續過去的叫法→比如省部軍級,模糊的按平級看待,但正式文件里肯定不這麼說!

和平時期地方肯定要略高於部隊,直轄市或少數經濟大省更不用說,都是(政治局委員)副國級!

而戰爭時期,比如民國,北洋軍閥時期的督(都)軍比省長要大,雖然是平級。而土地革命抗戰解放戰爭時期,國軍的某軍長兼某個省主席,就是土皇帝軍長在省長之上,因為槍杆子出政權,比如王家烈…

但是,某正軍級的,如果調到地方,見過的資料上顯示的,多任副部長或副書記副省長,大概是這樣!

最後背書: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的公僕是不在乎級別高低的,都是為人民服務嘛!


縣團級,地師級,省軍級,可見軍隊的軍級對應著地方的省級,建國之初全國被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六大行政區,對應著軍隊的大軍區級,但沒過多久,六大行政區即被撤銷,各省黨委直接對中央負責。於是軍隊和地方到了地師級以上就對應不上了。

正軍級單位包括集團軍(軍)、省軍區、直轄市警備區等。正軍級一般授少將軍銜。省軍區受軍委國防動員委員會和省(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雙重領導,說明軍級實際上是低於正省部級,省委常委有一位是省軍區的政委,如果是正軍職幹部轉業到地方大部分是任副省級職務。可以得出正軍級約等於副省級。


如果按待遇和級別,正軍級相當於地方的正部級。

但是,同級別下,軍隊首長和地方領導在一起,都會低於地方領導。

以省軍區為例,司令員和政委,根據其擔任該職務的資歷,會有一人進入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其在常委會排名一般居中或靠後。由此可見,進入省委常委的正軍級,排名低於省委書記、省長的正部級領導,也低於副書記、常務副省長等副部級領導,但是高於一般副省長、人大政協等副職的副省級領導。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戎裝常委雖然有投票權,但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形式的體現,切記不要生硬的和地方級別進行比較。因為,現役軍人和轉業軍人的級別,是兩個事情。


比地方幹部來說,軍隊幹部生活待遇高,政治待遇低。在實際行使職權上說,互不隸屬,互不掌握人事財政權,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要避免一種單純的視角,去簡單地比大小,好像是老虎吃狼狼吃羊,軍長管師長師長管旅長。

表面上或許很平和,但職位到了權力未必到,權力到了權勢未必到,有權有勢事兒也未必能得以推進,沒有頂天的官兒,副職架空拱走正職也不少見,誰級別高?同單位尚且如此,那不同系統的比較豈不就只是一點點面子上的事兒么?


軍—部級—省

師—局級—地

團—處級—縣

營—科級—鄉

連—股級—村

排—辦事員

一般來說對應關係是這樣的。


上述講得都不對。在軍閥混戰的動亂年代,軍長與地方省長對等;在和平年代,還不如一個經濟發展地區的鄉長鎮長,從職權與管轄來講。


幫人幫到底,一次性解決您的疑問。

正/副軍=普通正/副省部級。理由:地方上一線正省部,大多在黨中央還有職務——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而正軍這一級,無黨中央職務的太多,因此只能向那些同樣在黨中央無職務的副省級領導看齊。

正/副戰區=當選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的省部級。例如各軍種和五大戰區司令員、政委,都是中央委員, 剛好對應大部分國家部委主要負責人、省委書記、省長的黨內職務。而許多副戰區級軍種司令員,剛好和許多常務副省部一樣,當選候補委員。

換句話說,在一個戰區領導班子里,省軍區出來的正軍級首長,就像省委省政府班子里,排名靠後的副省級領導一樣。


正軍到地方給副部級,副軍給正廳級。參照:武警水電部隊整建制轉業中國安能的安排。


軍委副主席上將-政治局委員 副國級

軍委委員上將-副總理 副國級

正大區級上將 -國務委員-副國級

正兵團級中將-正部級

正軍級少將-副部級

推導完畢

--------------------------------------------

十大元帥是行政bai三級,享受政治局委員待du遇;十大大將是行政zhi四級,享受副總理級別待遇。自大dao將以上可算作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可以可配備警衛、秘書和保健醫生、廚師、勤務員。補充:1、十大元帥與十大大將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北京懷仁堂隆重舉行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及授予勳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發命令狀,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1955年9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布命令,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1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授予55人上將軍銜,授予175人中將軍銜,授予801人少將軍銜。2、其他軍銜行政級別:上將是行政五級,享受國務院秘書長待遇;中將是行政六級,享受部長待遇,自中將以上都是高級將領,少將行政七級,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正軍級享受正部級待遇,省軍區司令員或政委擔任戎裝常委,接受地方黨政雙重領導,戎裝常委出席黨務活動,按入常順序排名;出席政務活動,排在常務副省長之前。

軍委副主席:副國+

軍委委員:副國

大軍區級:正部級+

副大軍區級:正部級(新疆建設兵團副大軍區級,明確正部級單位)

正軍級:正部-


其實關公戰秦瓊,很難說的很清楚。

相當於正部副部之間吧,更接近大副部。到不了正部級的配屬和地位。


舉我知道的兩個例子

原公安部交管局局長楊均,副部級,平調到海警學院當政委,授少將正軍。

原公安部邊防局局長陳定武少將,在邊防改制後任公安大學黨委書記,副部級。


省軍區司令或政委,一般是省委常委


軍委主席--國家級

大軍區級--沒有對應

軍級--省部級

師級--地廳級

團級--縣處級

營級--鄉科級

連級--科員

排級--辦事員

大概就是這樣子吧,不一定完全準確。軍隊比地方多出個大軍區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