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支空降兵成立於1950年9月,而之後的所有涉及地面作戰的局部戰爭中,中國都不掌握制空權——而這恰恰是成建制運用空降兵所必須的。

===========3月7日補充=============

汶川地震,第一批進入災區的解放軍就是傘兵傘降進去的。從應急動員、快速響應的角度來說,已經相當於實戰水平了。

另外,新中國的第一支傘兵部隊(名稱很有趣:空軍陸戰第一旅)成立時是從全軍抽調的戰鬥英雄、模範基層軍官,後來又併入了起義的國民黨傘兵第三團將近400人。所以嚴格來說,他們只是沒有作為傘兵參加實戰,但是本身其實大多是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老兵、精銳。

還需要提一提的是,我一開始是把中國傘兵理解成解放軍傘兵了。如果把國民黨在大陸執政時期也算進去,在抗戰時,中國傘兵是有參加過實戰的。1945年,陸軍第5集團軍的傘兵團由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從昆明空運,進行過3次空降作戰。

1945年7月12日,在廣東開平、羅定日軍佔領區傘降180人,對日軍進行游擊襲擾活動。並於1945年8月3日,夜襲南江口,殲滅日軍數十人。

1945年7月18日,在廣西丹竹機降3個傘兵隊,與地面部隊配合,一度佔領丹竹機場,並襲擊日軍補給基地。

1945年7月27日,在湖南衡陽西洪羅廟地區傘降180餘人,先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擊毀3輛軍車,擊斃日軍6人,後又襲擊台源寺日軍據點,殲滅日軍數十人。


先說結論:參加過。

兩山輪戰期間,發生了越南特工越境炸毀我軍進口反炮兵雷達,據說某大佬當說:「敵人能過來,那我們能不能過去?」於是各軍輪流將師偵查連與均值軍直偵查連組成偵查大隊進行偵查滲透作戰,其中第七大隊就是有空十五軍組建。

以下摘自百度:

第7偵察大隊,輪戰時間;1985.3.25-1986.5.28。

由空降15軍組建,共669人組成,其中:

一中隊161人(43師偵察連);二中隊167人(44師偵察連);三中隊167人(45師偵察連)。

作戰方向:1462高地——2段1號界碑,正面約63km(猛硐)。

戰果:偵察作戰142次;俘敵5名,斃敵191名;摧毀火炮2門;駐兵房24棟;電台1台;高射機槍5挺;觀察所1個;繳獲部分軍用物資。

傷亡:傷10,亡6人。

說實話當年我國沒有大運,大傘,所以空降兵只有56沖手榴彈40火,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都是靠錘鍊戰鬥員身體來提升戰鬥力的,所以當年可以說個個都是高達,尤其是在當年的華北大演習中大放異彩,李良輝副軍長用大紅傘第一個落地,簡直無敵,可惜一直沒有制空權啊,所以沒用過。好不容易到汶川地震國家需要他們了,結果由於軍隊經商,軍隊需要忍讓等一系列問題,戰鬥力大幅下降,最後只從各單位湊出來那麼幾十個會跳翼傘的(因為在那種危險地形中跳傘需要精確控制落點,翼傘需要很高的技術),所以最後只有汶川十五勇士,而不是三百八百什麼的。後來據說某十五軍將軍和已經退伍的李良輝將軍吃飯,談起這件事,李良輝還因為沒有成建制的部隊跳傘,沒有營團級主官跳傘把那位將軍罵了一頓。

以上故事來自道聽途說,望各位自行判斷真實性,我不為其真實性負責。


不上溯,只說PLA傘兵部隊:有小規模實戰。

成立晚。空軍陸戰一師改名傘兵師是55年,15軍+傘兵師改編為空降軍是61年,直到70年代才有初步空降作戰能力。

戰爭少。這個不需要多說,半隻手就能數得過來,空降兵成立後沒有直接的用武之地。

無最佳使用條件。兩場自衛反擊戰縱深淺,政治上和戰術上均無動用高機動性、高攻擊性傘兵的必要,尤其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熱帶雨林地形極其不適宜空降。

最重要的是空降兵的重要性。原15軍作為全軍戰略預備隊,部署在中原腹地,具有全軍唯一的快反作戰能力。能夠及時對諸如蘇聯入侵的境況做出反應,比參戰更重要。

所以傘兵部隊沒有空降作戰記錄是可以理解的。現有的也只有組建偵察大隊和調集高炮營參與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記錄。


也不想想共和國到什麼時候才能掌控戰場制空權的。


傘兵要飛機,飛機要制空權,沒有制空權就是個人肉罐頭。


沒看過《三毛從軍記》嗎?空降敵後數十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