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粥作为我国一种传统食品,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粥的不仅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养生」,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随著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富裕,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生、营养师、控糖达人不建议糖友喝粥。揍不死可以「养生」吗?

粥的升糖指数(GI)并不高,为什么不建议喝粥?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米粥的升糖指数=69,要明显低于馒头、米饭、烙饼等主食,为什么反而不建议喝粥呢?

1.糖友常见误区:单凭GI选择食材

这是糖友经常会出现的误区之一,因为选择适合糖友的食材,GI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不能只看GI,还与食物血糖负荷(GL)有关(这里不做深入解释,如果感兴趣,可以留言,咱们下期讲讲应该如何利用GI、GL挑选食材)。

举个简单的例子:西瓜的GI=72,但100g的西瓜含碳水化合物5.5克,每天吃200g对餐后血糖并没有明显影响。

2.粥更容易被肠胃吸收,快速升糖

由于在煮粥的时候,时间较长,淀粉经过高温熬煮,分解为更容易被吸收的短链碳水化合物,糊化的越厉害,分解的短链化合物越多,肠胃吸收的就越快,会使餐后血糖短时间快速升高,引发血糖波动。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认为: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

3.粥不是很「压饿」

经常喝粥的人们会发现,粥到来的能量较低,去趟卫生间,就会感觉肚子空空的,会有饥饿感,需要额外摄入多余的热量来填饱肚子,容易造成摄入热量超标,对血糖控制不利。

糖友该如何正确喝粥呢?

喝粥不利于控糖,糖友就不能喝粥了吗?当然不是,针对粥的吸收快,升糖快,「不压饿」等方面,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改变,比如让粥的吸收慢一些,让餐后血糖平缓一些,让粥可以「更压饿」。

1. 避免白米粥,适当加一些杂粮

糖友在煮粥的时间可以适当加一些小米、玉米、燕麦、荞麦、薏仁等升糖指数较低的粗粮,可以降低粥的GI,粗粮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延缓肠胃对粥的吸收,从而平缓升糖速度。

2. 做一些蔬菜粥、瘦肉粥、杂豆粥

糖友在煮粥的时候,可以添加蔬菜、瘦肉、杂豆等,食材多样,既可以丰富饮食,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肠胃的吸收速度,豆类、瘦肉可以为身体补充优质蛋白质,增强饱腹感,从而延缓血糖升高。

3. 不妨「懒」一些,煮的时间不要太长

一般来说,煮的时间越长,糊化的越彻底,越容易被肠胃吸收,不利于血糖控制,所以糖友不妨可以「懒」一些,煮的时间不要太长,保持食物颗粒的完整性。

4. 喝粥前,可以先吃蔬菜、肉类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注重用餐顺序,蔬菜优先,再吃肉蛋,主食最后。

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干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500克/天)/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有利于糖友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5. 放凉一些再吃,进食的速度慢下来

粥可以放凉一些再吃,调查研究显示:主食类放凉了再吃可以减慢消化速度,延缓升糖速度。

在营养学上,淀粉被分为「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三大类。其中,抗性淀粉在体内的消化速度最慢,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大多穿肠而过,带来的热量极少。主食冷却的方法正好可以促使产生更多的抗性淀粉,进而达到减慢消化的目的。

吃饭的速度慢一些,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因此,细嚼慢咽可能有助于患者减少进食量。

总结:

糖友在饮食方面,其实并不存在什么饮食忌口,只是有一些食物可以多吃,有些食物适量吃,有些食物建议少吃一些,就粥而言,可以偶尔吃,适量吃,但不建议糖友把粥作为主食,如果不是肠胃不好等原因,应尽量少喝粥。


尽量不喝喝以大米为主的粥:白米粥、皮蛋瘦肉粥、南瓜粥、鱼片粥、蔬菜粥、水果粥,它们都是以大米作为主料,消化吸收快,喝完后血糖迅速上升,对控制血糖极为不利。

可以喝以粗杂粮为主的粥:八宝粥、红豆粥、燕麦粥、大麦黑豆粥等,主要以粗粮杂豆类为主料,纤维丰富,饱腹感强,血糖上升速度较慢。

可供糖尿病人熬粥的粗杂粮

选择以下粗杂粮来熬粥,不仅口感多样,在营养保健等方面略胜一筹,而且饱腹感强,血糖生成指数也较低。

杂豆类:如红豆、豌豆、芸豆、绿豆、蚕豆等富含淀粉的豆子;

杂粮类:如燕麦、荞麦、小麦粒、大麦粒、黑米等;

薯芋类:如红薯、山药、紫薯、芋头等含淀粉的薯类。

煮粥时,在充分煮熟的基础上,要注意尽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不要熬得过于软烂。豆粒和米粒的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也越慢。

不过,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宜食用杂豆类,可选用杂粮。


糖友可以喝粥,杂粮粥较好,能增加膳食纤维,降低升糖指数。

熬粥时粗细搭配。粗粮包括两类:一种是未精加工的糙米、全麦等,一种是杂粮,如玉米、小米、黑米、大麦、燕麦、荞麦及各种杂豆。

「十谷米」包括糙米、黑糯米、小米、荞麦、芡实、燕麦、莲子、麦片和红薏仁等,适合糖友。

少加工的黄米、黑米、小米、粟米、荞麦、薏米、稻米、玉米、裸麦、高粱、青稞等都是不错的全谷物,每天吃90克全谷物,能改善血糖、血脂、血压,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等。这些适合糖友做杂粮粥。

粥不要熬得太烂。粥熬得越烂,糊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升糖。

食物升糖指数一般粗粮低于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低于精致糖;多种食物混合低於单一食物;烹调时间延长升糖指数增高。


能,对于粥来讲,要比正常的大米饭升高血糖要快。粥煮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升高血糖,大米粒儿是一粒儿一粒儿的米饭,相比较不容易升高血糖。


能。粥/稀饭虽是半流质食物,但粥的主要原材料都是主食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淀粉,淀粉在长时间炖煮的过程中会发生糊化,升糖速度明显加快,饱腹感又不强,很容易让我们吃进更多食物,可要是不吃,又饿得慌,这血糖当然很难保持稳定。

因此,煮粥不要煮很久,尽量加些硬点的杂粮在里面,有助于减缓吸收,保持血糖稳定。


大夫不建议喝粥,升糖快!


白米粥可是糖尿病患者的毒药。


不太建议哦,我妈妈得糖尿病的时候,医生建议不要经常吃,因为更容易被吸收,血糖反而升


能吧,孕期测血糖临界点,大夫说让我少喝粥。


有影响,是稀饭。粥有很多种,看需要喝什么样的,如果是五谷杂粮粥就有助降低血糖和血压,防癌,等,比方俺做的十谷五味粥,就是药膳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