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kz zst,发现耳机听音乐时右耳偶尔能听见电流声,而左耳就听不见,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简直抓狂


其实这种电流声叫做底噪,是普通电子设备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浅显的讨论一下底噪的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 信噪比 和 耳机灵敏度这两个概念

信噪比

信噪比,英文名称叫做SNR或S/N(SIGNAL-NOISE RATIO),又称为讯噪比。是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杂讯的比例。这里面的信号指的是来自设备外部需要通过这台设备进行处理的电子信号,杂讯是指经过该设备后产生的原信号中并不存在的无规则的额外信号(或信息),并且该种信号并不随原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狭义来讲是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功率与同时输出的杂讯功率的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讯越少。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杂讯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

也就是说,这个电流声是来源于你的播放设备,由于大家平时用的播放设备往往是手机或者电脑,音频模块做的马马虎虎,信噪比一般不高,再加上内部结构复杂而紧凑,屏蔽结构做的十分粗劣,外界电磁干扰更让总底噪十分严重。

耳机灵敏度

耳机的灵敏度(dB/W)通常是指输入功率为1mW的杂讯电压时,在扬声器轴向正面所测得的声压大小。灵敏度是衡量耳机对音频信号中的细节能否巨细无遗地重放的指标。灵敏度越高,则扬声器对音频信号中所有细节均能作出的响应。作为Hi-Fi扬声器的灵敏度应大于90dB。

灵敏度又称声压级,是耳机是否容易推动时相当重要的指标,是指给耳机施加1mW的输入功率,在喇叭正前方能产生多少分贝的声压值。灵敏度的单位为分贝/瓦/米(dB/W/m),一般以100-110为中灵敏度,100以下为低灵敏度,110以上为高灵敏度。灵敏度越高所需要的输入功率越小,在同样功率的音源下输出的声音越大,对播放设备功率要求越小,也就越容易推动。

也就是说,耳机灵敏度越高,对播放设备要求越低,声音细节越丰富。在普通手机,电脑等小功率播放设备下,灵敏度越高越好。

底噪悖论

上面我们说到,耳机灵敏度越大,越容易驱动音频信号中的细节。而我们平时用的普通手机电脑等提供的音频信号当中掺杂了大量的底噪信号。由于高档耳机优秀的忠实回放性能,这些不好的信号也会被耳机播放出来,形成我们听到的电流声。如果播放设备不变,要想解决底噪问题,只能降低灵敏度(比如使用阻抗棒)不过这样做虽然没了底噪,但是会严重损坏耳机的换能效率,导致手机无法有效驱动耳机,破坏耳机的HiFi性能。

所以,如果你的耳机有底噪,一说明你的播放设备信噪比低,二说明至少在你的手机下,你的耳机可以回放比较多的声音细节,耳机性能优异。而不是耳机出现质量问题哦。

本文参考百度百科等相关文献


这个问题从耳机出现到现在就一直存在,耳机是无源设备!不会自己发出所谓「电流声」,动动脑子想一想


电流声一般不会是耳机引起的,电流声大多是前端播放设备引起的,比如直插电脑主机,而引起电流声的原因有很多。


电流声和耳机无关,

自行百度

底噪


很多人已经说了原因了,我就来说一下解决方法吧!tb搜索「阻抗棒」,买一只一般就好了。


插在手机或者电脑都会有底噪,可以看看耳机灵敏度和播放器的信噪比 灵敏度>信噪比就会有底噪的出现了


如果是一只耳朵听得到,那就退货,耳机的问题。底噪是两个耳朵都可以听到密集的沙沙的声音。我对底噪很敏感,买耳机买播放器最先关注的就是底噪的问题。

补充,别买阻抗棒,改变声音难听。

一般不是hifi的安卓手机都有底噪,灵敏度高的耳机会听到底噪。苹果手机底噪控制的很好很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