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現在已經11年了

按照美國以往10年左右一次的金融危機,11年已經顯得有點長了,是不是新的一場危機正在路上?


2008年出事的衍生產品叫MBS,這一次很明確會出事的是CLO,全稱是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

打包進CLO產品中的triple B評級的企業債中,目前有約1.5萬億美元的債券其實是垃圾債偽裝的triple B。

這幾年,美國企業發行的企業債並沒有被用於擴大再生產,而是基本都拿來做股票回購了,用來支撐管理層套現跑路,這也是美國股市連創歷史新高的根本支撐因素。

引爆的時間不會像08年那樣長達24個月,應該是在5到12個月之內。

讓我們大家拭目以待,看哪些公司會被陸續downgrade。


首富之子為何淪為老賴?

ofo登共享企業為何宣布破產?

不是說危機還在路上,而是我們都在危機之中卻沒意識到。

所有人都會有這麼一種感覺,危機一定要有失業,危機一定是災難,危機一定是浩劫,像科幻片一樣,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一定是一大堆人上街遊行訴求,一定是有人家破人亡,新聞報道鋪天蓋地的宣傳。

但事實上呢,要結合國情來看,國內所有的經濟活動,歸根到底都能轉化成為土地+人+勞動的模式。

我們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有土地為依靠,有土地做支撐,也就意味著除非土地兼并到極端,成千上萬人都流離失所時,以土地為支撐的經濟模式才會破滅。身邊我們就能找到示例,HK。

hk現在這麼亂,你說跟高房價沒關係嘛?未成年人的低智商,教育水平低智化跟他們每人只睡10來平的小房子沒關係嘛?在那麼閉塞擁擠的環境下,年輕人每月的工資70%上交房租,這些人對世界有何希望,他們的三觀只看到了剝削,只看到了仇恨,誰能利用這種仇恨,誰能利用這股積攢10來年的怨念,誰就能引發一次社會震蕩。

但是如果說降低房價,安撫這些年輕人,是不是就沒事了。那麼你就錯了。

如果降低房價,攔腰斬斷一半,更大的社會動蕩就誕生了。那個時候暴徒就不是這些無腦的熱血青年。而是一個個更難伺候的大媽大爺拖家帶口的鬧事。97年的hk就是前車之鑒。97年的經濟危機,伴隨著高房價,房價暴跌,社會矛盾前所未有之激烈。97年的回歸是個節點。如今同樣是個節點。引用毛爺爺的話說,叫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扯的有點多,但是想說的是,中央一系列限貸限購,限這個限那個,目的是什麼,目的是維持咱們的經濟不發生體制性崩潰!

國內房價不跌,城市就不會有危機,城市沒問題,農村自給自足更沒事。

經濟模型中還有人+勞動的因素。人的因素不是太大問題,因為國人的血脈之中,就留有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這種奮鬥精神,讓我們在短時間內一舉崛起。論勤奮,論奮鬥中華民族絕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沒有之一。

都說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那試問,改朝換代之際整個國家的人民都會被屠殺嘛?有可能,但不是絕對的,

其實還得感謝國家擁有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一套閉合的工業產業鏈。以至於在全世界都蕭條的時候我們能夠依然可以立足自有,生生不息。才能繼續享受當下的太平盛世。


又回頭看了一遍經濟周期理論,2019年最直觀的感受是流動性危機,借貸盤全線崩盤,說明大多數人手中得錢和信用都透支幹凈了,流動性危機之後資產價格會觸底,鶴崗5萬買房只是開始,垃圾股開始崩盤,投資資產最好的年份預計在2020至2023年之間,購入崩盤房產(投資邏輯是看區域人口是否有增長趨勢,只要區域人口能持續增長,房產價格上不封頂,畢竟通脹始終在持續性增加),2024至2025年可以投資股市,預期A股會開啟一輪大牛市,這就是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機會。今年還有一個趨勢是資金的盲目投資和通脹,常規資產沒有收益率的情形下,球鞋也能成為投資品,而豬肉價格則被直線推高,資金被擠到狹窄領域的結果便是,越來越多人想投資民生經濟,但事實的真相是目前持有現金觀望才是最好的韭菜。這輪韭菜離賣房生活已經不遠了。


請大家跟我念:

永遠不會

永遠翻倍


BDC,CLO

或許危機爆發的時候就是這兩個詞為世人所知的時候


有可能會發生,具體看抄作,畢竟現在老百姓手上有錢,物價變化也暫時不怕,這個時間足夠國家調控


2008年金融危機的成因

2008年金融危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學界討論最多的幾個關鍵因素如下。

首先,是貨幣政策的問題。

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美聯儲為了避免經濟衰退,推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先後六次降息,使得美國長期維持著1%的歷史低利率。這就導致過多的資金流向了房地產市場,使2001年到2006年間的美國房價快速上漲,出現巨大房地產泡沫。

其次,是「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

從柯林頓政府到小布希政府,都積極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要求金融機構為那些沒有購買能力的低收入群體提供信貸支持,讓他們能夠享有自己的房屋。尤其是一些國會議員,他們要求「房利美」和「房地美」通過購買金融機構的住房貸款來支持這一目標的實現,導致很多沒有信用、沒有償付能力的人群獲得了住房貸款,也就是「次級房貸」,從而導致銀行的基礎資產暗藏大量風險,這也大大推動了房地產泡沫,並最終通過「次貸危機」引爆2008年的金融危機。

因此,房地產泡沫就是這次危機的首要原因。

再次,就是美國金融體系本身的問題。

我們之前談到,因為銀行擠兌恐慌引來了經濟大蕭條,所以美國在1933年推出存款保險。這項創新降低了擠兌風險,但同時鼓勵了銀行去冒險。這直接影響了2007年之前、房地產泡沫形成過程中銀行的房貸發放行為,讓它們取於冒險、通過高槓桿追逐利潤,卻忽視市場扭轉時可能引發的風最後,也是我們之前談到的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初期,銀行持有太多流動性差的貸款。

所以,為了增加住房貸款的流動性,美國先是建立二級住房貸款市場,讓銀行隨時可以轉手賣出去住房貸款;後來又把這些住房貸款打包、做資產證券化。再後來,又有華爾街公司推出專門投資住房按揭貸款證券的基會產品,專門針對特定投資者發售這些基金的份額等等。這一系列創新就把原始出資人和資金的最終使用者之間的交易鏈條拉得過長。先是貸款經紀商把錢貸給要買房子的家庭,並把貸款合同賣給銀行;銀行再把貸款合間轉手賣給「房利美」,「房利美」再轉手賣給「吉利美」,由後者打包賣給住房按揭貸款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再賣給投資者等等。

你會發現,整個鏈條中的每一方都賺一些手續費和傭金,但每一方都不為貸款最後是否成為壞賬負責。

因此,最初的借款方是否有還款能力,根本沒有人去管;「委託代理」鏈條過長,風險就被不斷地放大。

從最後的兩點中,你可以看到:在美國歷史上,每次金融危機之後都會有改革和創新;這些改革和創新固然對解決上次危機有效,卻也同時埋下了新危機的種子。

最殘酷的是,這些新問題的種子在短期內是看不出來的,只有等到下次危機來臨時才能知道!

這也就是金融危機歷史不斷重演的原因,儘管每次危機的形式都是跟上次不同,也正是由於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金融危機時期,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沒有救市;所以當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時,美國政府幾乎毫不猶豫就去救,包括後期推出的好幾輪「量化寬鬆」刺激政策。

這樣的舉措,當然能夠有效避免擠兌和經濟大蕭條的歷史重演,但你是否考慮過:這樣做是否又埋下種子,為新的危機做鋪墊呢?

今天的要點:

1、始於2007年的次貸危機,到2008年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這是1929、1933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引發許多美國金融機構倒閉,重望全球金融格局。

從中讓我們再次看到,沒有什麼老店「大而不能倒」的。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起因很多,與全球經濟失衡有關,但最主要的原因跟1930年代大蕭條的原因一致:都是之前的房地產泡沫太大!這次房地產泡沫是「911」後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鋪墊的,也跟多年推行的「居者有其屋」政策密不可分。

3、實際上,1930年代開始的一系列金融創新,包括存款保險、二級住房貸款市場、住房按揭貸款證券化,都是為了糾正造成1930年代銀行危機的原因而做的。

但是,這些創新帶來道德風險,鼓勵金融機構去冒險,為這次危機做了鋪墊。

而這次美國政府積極主動救市,也是為了避免1930年代政府不作為引來的擠兌危機。因此,我們能看到,這次的危機沒有蔓延太久,造成的後果也沒有之前那麼嚴重。

但是,這樣做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可能也為下次危機埋下了種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