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看對游牧民族征服過,和談過,甚至還建立了萬里長城,但到最後一個王朝還是被打敗,北方游牧民族真的就不可能像南方少數民族一樣被徹底同化統一么?如果各位穿越回古代如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古典王朝解決不了,因為問題在於自身。

為了穩固政權,古典王朝的趨勢就是不斷深化執政基本盤,也就是聯合農業地主階級。而氣候條件決定了北部草原無法採用傳統農耕方式。說穿了一點都不複雜,就是農業無法鋪開的地方,傳統王朝就難以統治。不是國家對付不了游牧民族,而是農民對付不了。大草原無法耕種,牧民們野火吹又生,打跑一代又來一代。甚至連殘暴的「人滾地留」都不好用,農民在草原生活一兩代也變成了牧民,一樣要兇猛的南下。

所以對策超級簡單,但絕對無法做到:就是不要「僅僅」做農耕王朝了。漢唐對西域的經營,一半在於氣候溫暖,另一半在於貿易利潤。至於元和清,根本就是二元帝國,國君同時是草原的大汗和農民的皇帝。傳統帝國的很多問題都可以採用這個對策解決,不要只做農民的皇帝,還可以做山賊馬賊的大汗,海賊的海賊王(笑)。比如大清,或者大英。

但是這一點會遭到地主階級的強烈反彈。人口最多,財政支柱,他們有理由要求更多的主導權益。包括宋的內卷,對遼金元的滲透腐化,都是農耕地主作為主導階級的強勢表達。就連大清回復了貴族制度,用八旗+官紳納糧來打壓地主的政治權利,也堅持不了太久,最後地主們心照不宣的東南互保了。

所以這個問題再往深挖一步,就可以看出,核心在於「點歪科技樹」。如果說近代科學有難度的話,至少要引入競爭而不是「獨尊儒術」。商人有楊朱管子,技工有墨子魯班,學術背後是一個社會階層和經濟模式。穩定而內斂的僅僅是儒學+農耕而已,商人沒有這個缺點。想要更多的國家利益,就必須收納更多不同經濟模式,而不是在農耕一棵樹上弔死。當國家可以讓不同經濟模式各自發展和互補的時候,它的能力就更加多樣化。反過來,把農耕以外全部貶斥為奇技淫巧,那就不要埋怨化外蠻夷難治。

用大明做例子,整個朝廷都搞不定北邊,除了開局強勢往後都在不斷收縮。但諷刺的是,區區山西一地的商人,竟然就能搞定,而且勢力範圍遠達西伯利亞,比整個大明朝廷都牛。說明不是華夏費拉,而是土地主階級費拉。北邊如此,南面也一樣。大明忠臣忙著火燒船圖,大航海時代是啥?能種地嗎?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阻止華夏北上西進南拓呢。

所以說,華夏想要回復勃勃生機活力,就必須把儒學+農耕,從「唯一」主導的位子上拽下來。它做個多數派無妨,但不能乾綱獨斷了。所以新中國強忍著痛苦的工業化革新,是一個偉大的飛躍,是起死回生的千年大計。無論怎麼歧路亡羊,我們都不能在走回頭路,讓鄉賢們再回來指手畫腳了。


游牧民族入侵,是全世界的問題,核心就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對抗。

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工業文明。

游牧民族南下,不是民族問題,實質上是經濟體系的問題。

游牧是草原最佳生存方式和經濟體系。

生活在草原,你只能搞游牧的畜牧經濟+少量的種植業。

游牧經濟非常脆弱。

草原的人口承載力就那麼大。

就需要向外擴張來爭取更多的求生機會。

所以會有打草谷。

從南方農業地區獲得更多的生產資料。

所以,對於草原。

中原地區要做到的,1.讓草原絕望的軍事力量。那麼游牧民族才會乖乖聽你的話。

2.便捷的草原到中原地區的交通基建。可以讓物資低損耗的運到草原。

2.足夠的商品交換,保證在草原生活的人,可以基本生活無憂。

這些,都是工業時代之後,才能達到的。


此計甚毒,有損陰德,僅供娛樂,請勿模仿!!!

(歷史上只有美利堅用過這種類似計策)

給牛餵食牛腦子,給羊餵食羊腦子

把前者喂出瘋牛病,把後者喂出羊瘙癢症

然後把這些牛羊通過贈送,上貢,貿易等手段輸送到草原,

或者也可以將牛羊腦子混合製成飼料撒在匈奴鮮卑突厥人的草場里

食用這些病羊病牛會讓草原民族也染上朊病毒,人類的應該叫庫魯病

等庫魯病引起草原恐慌的時候,再派名醫帶上特效藥進草原進行醫療援助

特效藥很簡單——原產雲南東南亞地區的罌粟蒴果提取物

只要單于左右賢王可汗大汗頭領酋長都喜歡上這種特效藥

草原可平定矣


前提是要確保一點就是中原王朝的經濟人口怎麼說也要達到明朝的生產力,不然生產力太次的話那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不能指望李世民這樣人口少還能打成這樣的神君的這種小概率事件。

首先先要大棒加胡蘿蔔政策,把敵人內部親善我們的人拉過來,剩下的那些狠狠地打打到喪失抵抗能力,最好的情況下廢掉他們的正統一脈,打垮了草原之後應該採取對草原分而治之的方略,把各個部落分別拴在他們被分封的草原上,擅自大規模離開就是圖謀不軌,絕對不能允許草原恢復游牧來讓他們有機會崛起新的可汗的可能性。

然後對草原採取貿易政策,大力從草原採購羊馬之類的草原特產,反正這些東西也是中原需要的,一定貿易來栓住草原的胃來防止草原叛亂,然後加強草原和中原的往來,不管是聯姻還是輸入漢化之類的手段能用的全都用上,同時迅速向草原方向修路以及在通商城市修堡壘以保證中原對草原的武力壓制,加大他們反叛成本的基礎上讓他們盡量不會被饑荒之類的事情逼反。

軍事上還可以採取徵召草原壯丁從軍,把他們拉到草原之外的地方分別駐紮來削弱草原本地的軍事潛力,同時還要加大經略東北和西域的力量,決不能允許西域東北這兩個地方出現能夠連接草原的強權勢力,也可以說是這樣來孤立草原的游牧勢力。

在這樣長期保證壓制草原的基礎上加大對草原貴族的拉攏分化削弱,在他們無法形成力量的情況下逐步的在草原進行編戶齊民設立郡縣加強中原對草原的絕對控制力。

總的來說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浩大的工程,這不光是對北方草原的壓制,更是要對東北西域等地的全面壓制。


無法解決。在冷兵器為主的農耕時代。

這就像海盜問題無法解決,墨西哥偷越美國邊境販毒的問題一樣。

本質上是一方很窮,但是有馬,這玩意就是古代戰爭的超級配置。

另一方有錢,偏偏步行為主。這個真沒辦法。只能搶。

何況正常的交易中,都是北方吃虧。你不讓人搶劫,都給你擼禿了,只有搶,能夠維持個體面的生活。

中原如果兵強馬壯那也還好。雙方能夠維持體面的和平。怕的就是遇到陣痛期得轉型,或者內部矛盾。再趕上天災人禍。

趁你病,要你命。這個誰不在這個時候干票大的。誰真是傻了。

你去打他,就跑。不打,任由他養馬,煉鐵,生孩子,就會壯大自己。

歷史上雖然北方民族確實取得對中原的勝利,其實時間大都很短暫,且以破壞性為主。

只是你干他一百次,贏了,只是延續了統治,他都不算輸。而他只要干倒你一次,就是歷史性的恥辱。

這玩意,真的是太坑爹了。

中原王朝是以一個朝代為標誌。比如明朝300年,只要有大敗就是載入史冊的恥辱。

而北方民族是以一個領袖為標誌。只要這個部落領頭干倒了中原一次,就是歷史性的人物,哪怕之前已經被干垮了18個部落。

北方的300年只要贏一次。就夠了。

南方的300年,不能輸一次。

這個,怎麼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