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故事的精彩,情节的构思、冒险的惊现、人物的深刻(强子这傻屌除外)我认为查文斌一点也不弱于无邪小哥这些经典人物,蔪封山的扶桑,昆仑山的仙池,地狱一般的九重宝塔,每一段冒险都是那样的精彩,但最终这本书就如同泥牛入海一样毫无声息,究竟是为什么?


咳咳,先说一句,最后一个道士第三部8月12日在火星小说上线。

关于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看过盗墓笔记和鬼吹灯(只看过网剧),所以只针对最道来说吧。

在我看来,最道和盗墓笔记、鬼吹灯是两种类型,前者算是道士类的文,后者算是盗墓类的文。最道第一部整本书都是写的平凡道士查文斌与自己命运的抗争。

其实我最初接触到这类神神鬼鬼题材的小说是《茅山后裔》,后来也看了《民调局异闻录》,但是总感觉差了一点什么,看完之后并没有什么印象。然后我在随便乱搜的时候随便看了几章最道,就陷进去了。伯爵的文笔不能说很好,但是平白的叙述式文字能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看到查文斌救姑婆的时候,我都能大概想像到灵堂的样子,整个过程是怎么做的。就是因为这种文字的力量,看完最道后,我做了好几次神神鬼鬼的梦,每次都被吓醒,出一身冷汗。

但是也可以说是最道激起了我对道士类小说,对道教的兴趣。在最道里,伯爵不仅仅是在写查文斌的故事,也叙述了关于道教的一些知识,比如口诀、风水等。伯爵自己也说过他在写作的时候也是在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所以写出来会让人觉得道士查文斌是真真正正存在的(虽然据作者说真的有查文斌),尽管小说写的和现实有一些玄幻,但是查叔、超子、大山、夏忆包括第二部的风起云、叶秋这些人的人物形象、关系都得到了很好的塑造,尤其是第一部的结局,一直让我意难平。

啊不好意思,我好像跑题了(*/ω\*)

最后一个道士为什么不火,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想知道。个人觉得可能有下面的原因吧:

1、创作时间晚了。这三部书的创作时间按前后顺序排列的话应该是鬼吹灯、盗墓笔记、最后一个道士。虽说在我心中前两者和后者的分类是盗墓类和道士类,但是这两种类型的小说的具体界限是什么也是有点模糊不清,毕竟他们都下墓了不是。鬼吹灯上线时间最早且故事精彩,它差不多就相当于赢在了起跑线,这为它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它刚上线网剧的时候我就听见我身边好多长辈说,他们那个时候都是在广播里听的鬼吹灯。盗墓笔记应该也是参考了鬼吹灯的。所以我感觉最道有一点生不逢时吧。说起来这三本的人物设定都挺像的,有了前两部书的珠玉在前,看多了这类的,读者未免会有些疲惫,或者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2、设定。最道的中心人物是查文斌,相当于写给他的传记。第一部写的大概是查文斌三十多岁到消失的时间段(之所以用消失是因为文中并没有交代他是为了破除自己天煞孤星的命而自杀还是如第二部中去了风起云那边,我个人倾向于自杀),主角消失了自然故事也就完结,所以会让人觉得查文斌的故事完结了,就像我当时也绝对没有想到会有第二部,甚至今年要开始第三部,而第二部就是写了查文斌二十岁左右到第一部的三十多岁的时间段。而且我觉得第二部相比于第一部更玄幻一点,但是懂一些的会觉得第二部好于第一部,我还是认为第一部经典吧。

3、广电总署不让印书。这个就看截图吧,伯爵自己说的,顺序是从下往上。

4、平台问题。最道是在磨铁上开始的,伯爵开启了磨铁的道士流。据伯爵自己说,当初他把最道的版权卖给了平台,最道火了以后,有投资方想将它影视化,但是平台就拿著他的版权漫天要价,所以也就糊了。现在伯爵也是打算自己把影视做出来(不是最道),但是最近上头又管的紧了,这个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所以影视也是没戏了。

emmm…我大概就能想到这么多了吧_(:з」∠)_


写的太过于神话和繁琐了,查文斌是有九条命嘛?死了又复活,太扯淡了,看到一半真的看不下去了,搜了一下有人说大山死了,我弃了


肯定是写的不如那两部呗,这书的近乎于直白的说教太多太多了。


这本书,违规的地方太多了


语言功力不行,看了开头,太啰嗦,不忍卒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