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故事的精彩,情節的構思、冒險的驚現、人物的深刻(強子這傻屌除外)我認為查文斌一點也不弱於無邪小哥這些經典人物,蔪封山的扶桑,昆崙山的仙池,地獄一般的九重寶塔,每一段冒險都是那樣的精彩,但最終這本書就如同泥牛入海一樣毫無聲息,究竟是為什麼?


咳咳,先說一句,最後一個道士第三部8月12日在火星小說上線。

關於這個問題,因為我沒有看過盜墓筆記和鬼吹燈(只看過網劇),所以只針對最道來說吧。

在我看來,最道和盜墓筆記、鬼吹燈是兩種類型,前者算是道士類的文,後者算是盜墓類的文。最道第一部整本書都是寫的平凡道士查文斌與自己命運的抗爭。

其實我最初接觸到這類神神鬼鬼題材的小說是《茅山後裔》,後來也看了《民調局異聞錄》,但是總感覺差了一點什麼,看完之後並沒有什麼印象。然後我在隨便亂搜的時候隨便看了幾章最道,就陷進去了。伯爵的文筆不能說很好,但是平白的敘述式文字能夠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我看到查文斌救姑婆的時候,我都能大概想像到靈堂的樣子,整個過程是怎麼做的。就是因為這種文字的力量,看完最道後,我做了好幾次神神鬼鬼的夢,每次都被嚇醒,出一身冷汗。

但是也可以說是最道激起了我對道士類小說,對道教的興趣。在最道里,伯爵不僅僅是在寫查文斌的故事,也敘述了關於道教的一些知識,比如口訣、風水等。伯爵自己也說過他在寫作的時候也是在圖書館查了很多資料。所以寫出來會讓人覺得道士查文斌是真真正正存在的(雖然據作者說真的有查文斌),儘管小說寫的和現實有一些玄幻,但是查叔、超子、大山、夏憶包括第二部的風起雲、葉秋這些人的人物形象、關係都得到了很好的塑造,尤其是第一部的結局,一直讓我意難平。

啊不好意思,我好像跑題了(*/ω\*)

最後一個道士為什麼不火,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想知道。個人覺得可能有下面的原因吧:

1、創作時間晚了。這三部書的創作時間按前後順序排列的話應該是鬼吹燈、盜墓筆記、最後一個道士。雖說在我心中前兩者和後者的分類是盜墓類和道士類,但是這兩種類型的小說的具體界限是什麼也是有點模糊不清,畢竟他們都下墓了不是。鬼吹燈上線時間最早且故事精彩,它差不多就相當於贏在了起跑線,這為它打下了堅實的羣眾基礎,它剛上線網劇的時候我就聽見我身邊好多長輩說,他們那個時候都是在廣播裏聽的鬼吹燈。盜墓筆記應該也是參考了鬼吹燈的。所以我感覺最道有一點生不逢時吧。說起來這三本的人物設定都挺像的,有了前兩部書的珠玉在前,看多了這類的,讀者未免會有些疲憊,或者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2、設定。最道的中心人物是查文斌,相當於寫給他的傳記。第一部寫的大概是查文斌三十多歲到消失的時間段(之所以用消失是因為文中並沒有交代他是為了破除自己天煞孤星的命而自殺還是如第二部中去了風起雲那邊,我個人傾向於自殺),主角消失了自然故事也就完結,所以會讓人覺得查文斌的故事完結了,就像我當時也絕對沒有想到會有第二部,甚至今年要開始第三部,而第二部就是寫了查文斌二十歲左右到第一部的三十多歲的時間段。而且我覺得第二部相比於第一部更玄幻一點,但是懂一些的會覺得第二部好於第一部,我還是認為第一部經典吧。

3、廣電總署不讓印書。這個就看截圖吧,伯爵自己說的,順序是從下往上。

4、平臺問題。最道是在磨鐵上開始的,伯爵開啟了磨鐵的道士流。據伯爵自己說,當初他把最道的版權賣給了平臺,最道火了以後,有投資方想將它影視化,但是平臺就拿著他的版權漫天要價,所以也就糊了。現在伯爵也是打算自己把影視做出來(不是最道),但是最近上頭又管的緊了,這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所以影視也是沒戲了。

emmm…我大概就能想到這麼多了吧_(:з」∠)_


寫的太過於神話和繁瑣了,查文斌是有九條命嘛?死了又復活,太扯淡了,看到一半真的看不下去了,搜了一下有人說大山死了,我棄了


肯定是寫的不如那兩部唄,這書的近乎於直白的說教太多太多了。


這本書,違規的地方太多了


語言功力不行,看了開頭,太囉嗦,不忍卒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