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成功,印度將第一次登陸月球南極。印度和中國差距究竟多大?是否會在未來趕上或超過中國?


20190907更新

快要在月表降落時失聯。

我勸印度的同志還是要更腳踏實地一些。

事實證明印度用的美國的測繪,而且整合失敗了。

———————————————以下原答案———————————

既不用褒也不用貶。

中國玉兔一號的重量是140公斤。印度此次準備在月球著陸的登陸器,如果成功,也只有27公斤(發現有意思的了沒?不論GDP還是其他,印度很多東西都是照著中國的1/5來走)。

這麼小一玩意,能有多大作用?

所以說,不用褒。

我早說過,印度幹事,就像是別人蓋樓房,他在旁邊搭個茅草屋,然後說:我也是有房子的人,而且是別墅。

為什麼不能貶呢?

畢竟能往月球發火箭和登陸器的國家,目前只有三家。印度如果成功了,就是第四家。

這種火箭發射技術是可以嚮導彈和軍用上轉移的。至少證明印度的州際導彈技術又有提高了。

如果成功的話,有可能證明印度的測控能力也有了本質的提升。

這種測控技術要求極高,所謂三點測距,需要地面上的至少三個雷達站,在極廣的範圍內分布。中國當年是出動了多艘遠望號測量船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東北和西北的雷達站,再加上租用南半球澳大利亞地面雷達站,才得以實現著陸器降落過程中的精準控制。

印度國土不算太大,放不下滿足這種需求的兩個雷達站。同時也沒有先進的測量船。到底是要依託澳大利亞、本土乃至美國或歐洲的地面雷達完成,或者是整體外包給外國的公司來做,目前不得而知。如果是後者話,倒是跟印度的測控能力沒什麼關係。

反之,如果印度依靠本國的技術成功完成了這次測控,那簡直逆了天,一定會是舉世矚目的大事件。

拭目以待。

評論區說印度測繪租用NASA,我無憂矣。

相關回答:

印度「月船 2 號」登陸月球失敗,失敗原因可能是什麼?有什麼影響和教訓??

www.zhihu.com圖標

Congratulations (恭喜)」,華春瑩回應說,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報道,對印度發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表示歡迎。華春瑩表示,探索和利用外空、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並且也應該為全人類謀福利。中國也一貫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並且積極開展有關的國際交流和合作,我們願意與包括印度在內的有關各方共同努力,為推進外空的探索造福人類作出貢獻和努力。

————————————————————————

太空這麼大,即使是全人類,也應該容得下。


以印度的技術水平來說,研發團隊做的很漂亮 。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印度近年來的深空探測項目多少似乎都帶有一絲冒進之風,箇中原因多少有點值得深思。

要知道印度的航天技術還有很多短板,各項技術基本都停留在有了但性能在掌握了這些技術的國家中全球墊底的水平,更要命的是有很多技術屬於大框架勉強有了但關鍵技術缺門的情況,比如說這次發射的GSLV3,雖然CE20攻克了氫氧上面級技術(儘管據傳有烏克蘭技術援助),但還不能實現二次起動,實用價值大打折扣(也因此這次月船二號是先進入GTO再利用自身動力慢慢升軌到逃逸軌道)。同時由於同樣的原因入軌精度墊底,高達50km的近地點高度偏差在全世界運載火箭中無出其右,連金大將的光明星都比它精度高……至於印度運載火箭祖傳1%不到的屑載荷係數,不黑也罷,反正有曹縣幫它墊底,人家起碼能飛起來。

此外還有本次月船二號搭載的月球車,重量只有27kg(應回答指出修正)且因技術原因暫不能攻克同位素熱源,因此工作壽命只有落月後一個月晝,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同時卻放出了要在月面表面行駛200米的豪言,不知這樣的「飆車」能帶來多少科學和技術上的意義。(當然其仍然搭載有科學載荷,不過既然本身壽命就短,與其瘋狂飆車倒不如像當年的旅居者那樣,就在著陸點附近好好找幾塊石頭抵近觀察出幾篇論文,比片面比誰開的遠顯然更有意義)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並且敬佩印度的工程師們盡全力用手中少得可憐的現有技術搭建出了一套雖然令人目不忍視卻勉強堪用的體系並實現了既定目標,但是與此同時,也不得不引人深思,比起現在就用這個拼拼湊湊勉強堪用的體系開展應用類活動,是否還是先老老實實打好基礎把體系發展完善扎牢,再來投身應用,效率會更高一些。

=9.7更新=

離月表還有2.7km時姿態失穩開始布朗運動愛的魔力轉圈圈,滾到1.2km徹底LOS了,此時指控大廳熱烈的掌聲還沒落...大寫的尷尬。

回去仔細一看,造成布朗運動的最可能根本原因還是三哥基礎技術不紮實還沒把科技樹點完就強上。Vikram著陸器因為三哥沒有點出可節流大推力發動機科技樹,在下降段依靠著陸器底部的5台800牛發動機(有節流,但節流能力只有70%【一說87%】,相比同類發動機至少10%的節流能力基本等於零)的開關數量來控制推力,開關位置來控制姿態...這麼複雜的設計不出問題就見鬼了。

勝敗乃兵家常事,好好點完科技樹再重新來過吧,至少比以色列探測器剛開始動力下降就失聯了要強。軌道器爭點氣,別像月船一號那樣沒兩年就失效變太空垃圾了。


首先恭喜印度,這是印度航天進步,是亞非拉第三世界進步,更是全人類航天進步。

大國有規模優勢,可以集中全國資源辦大事。這是那些發達小國難以辦到的。比如歷史上蘇聯,中國崛起,也是發揮自己人口多國土遼闊資源豐富優勢。

而且印度工業雖然不及中國,但比中東非洲等其他第三世界好很多。畢竟之前有蘇聯與西方扶持,印度現在可以搞核彈,搞導彈火箭衛星,還能自己生產一些重工業產品。(儘管質量一般)。

但目前為止印度和中國比差距懸殊,短時間趕不上。印度要全面崛起,必須解決國內很多矛盾問題,如普及義務教育,興建基礎設施,發展工業製造業,土地改革,廢除種姓制,男女平等等等。


印度的太空計劃有點趕鴨子上架,被中國逼的,而中國的太空計劃就如同五年計劃十年計劃一樣,全都是有長遠目標和規劃的,比如載人航天,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從實驗到太空站,既不受外界干擾,也不被國內不同聲音左右,就是按自己的計划走,探月也一樣,從開始就是奔著月球基地出發的,最近不是中俄歐三家討論月球站開會了嗎?

印度從飛機到航母到太空,都有一種擔心被中國拉開距離,想要證明自己和中國是同一檔次的想法在裡面。

不過印度航天確實搞的不錯,成功率也高,技術水平相對於印度的經濟水平屬於非常好的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