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8歲,肝癌晚期,按時間線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也包括一些思考,希望對需要的人有些幫助。

2015年下半年遭遇人生重大變故,年底全身體檢無大病。

2017年中在A醫院偶然發現早期肝硬化,多髮結節。1年時間硬化,應該是受到了底子薄/過往乙肝病毒損傷/生活習慣/996加班/情緒的綜合影響,是一次多因素的累積爆發。

自此開始服用抗病毒藥恩替卡韋,並定期複查,包括3個月一次腹部彩超和血液相關檢查(含甲胎蛋白)。後來短暫換到B醫院問診,在B醫院按醫囑做過一次核磁,未見異常。 數月後因距離原因又換回A醫院。

2018年工作不順,年初做過肛瘺手術。術後經常性腹瀉,查過胃鏡腸鏡,未見異常,醫生判斷過於焦慮緊張,出現腸激惹。

另外1年時間之內肛瘺創口未完全恢復,時常出血,曾懷疑糖尿病凝血差和腸道相關癌症,檢查後全部排除。有可能和腹瀉有關。但是更擔心是肝臟影響,但肛腸科醫生和肝膽內科醫生都不置可否。

有時我也在想,現在的西醫分類是不是都太孤立了?是不是忽視了體系化的東西?畢竟人是一個完整複雜的系統。

2019年中期開始,自認為病情穩定,驗血變成3個月1次,B超變成了間隔4-6個月。這段時間腿部出過皮疹,失眠多夢,常見噩夢,體質也有減弱。同時因為失業有些焦慮。另外,有時會莫名焦躁。

我遇到過兩次頻繁噩夢的時期,一次是妻子在去世前,彼時她還未發現腫瘤,但已經在生活中表現出異常和焦躁,一次是我自己。用科學來解釋就是外在或內在的反饋在潛意識中的投射吧?

事後總結,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也是極其明顯的。另外,皮疹這種皮膚病,在免疫力低下時常見,我們都遇到過,要慎重。

2019年12月18日,還是在A醫院,複查甲胎蛋白正常之內,彩超顯示結節也未有明顯變化,彩超醫師也沒有多說什麼。我感覺他們這類三甲專科醫院,見的太多,反而失去了敏感性。反而後來查出晚期時和我說,應該早做一個核磁,我滿腦袋問號,為啥當時沒人和我提?

也是同一天,一個女孩在超聲診室哭鬧,認為醫生沒有把她的結節當回事。然後可笑的是,旁觀的我完全沒有把這個事當成一種警示,也沒有意識到這種事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也是同時段,我接到一個電話,著急離開醫院,所以也沒有深究。恐怕,就算我留下再追問醫生,也不好說結果會怎樣?

12月18日,我應該是錯過了早期發現腫瘤的最重要節點。

2020年3月,在家辦公的我突發奇想,想做一套蝙蝠俠的盔甲,完成一個心愿。然後付諸行動。

2020年3月,出現腿部瘙癢,癢到晚上撓醒。多年前曾為此就醫,醫生說皮膚乾燥,抹點護膚霜就好。同一種病症誘因多樣,誰知道呢?

2020年3月,出現小便深黃泡沫。對於我來說,這種情況也不算太少見。

2020年3月,右肋下劍突位置出現疼痛,在家附近看過一個二級醫院的老專家,檢查一通說神經痛,唯獨沒想到是肝。

2020年4月,又出現疼痛,去A醫院拿葯,指著自己的右肋下劍突位置問醫生我這疼,會不會是肝的問題,醫生問我平時壓力大嘛?我說大。他說,胃吧,壓力影響沒事。然後我就走了……

現在馬後炮的說,這麼多的癥狀都指向一個問題,居然誰都沒看出來?

很可惜,是沒看出來。

我自己是因為疫情和工作忙不想再花時間排隊檢查,或者說潛意識裡就以為自己不會成為那個倒霉蛋呢?

而醫生們呢?

2020年4月,我又錯過了一個發現腫瘤的機會,彼時發現也許還能多一些機會。

2020年6月,和父親出現衝突,突然間情緒釋放,不願壓抑。

2020年7月,閃出一個念頭,如果是不好的情況呢?

有些時候,人的潛意識好像要更准,重大轉折之前總歸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這類事在我家人身上已經發生過三次。

而且我始終認為,人是最精密的儀器,很多高級機器都有自檢功能,人能沒有么?人能不知道自己哪出了問題?

我認為之所以很多人感覺不到,是因為這種功能是「低級」功能,就像彙編和Java的區別,底層的東西隱藏太深,解讀太難,而且人這種生物,受到的信息衝擊太大太多,掩蓋了深層自身報警。

所以,潛意識來的時候,是不是要重視一下?

2020年7月29日,在A醫院做B超時,醫師問我哪人幹嘛的,我直接問,不好的吧?多大了?冷靜的讓醫師有些尷尬,估計他們心說,這對話不按劇本走,接不下去了啊。

從上次彩超結節到發現巨大腫瘤,一共7個月,就是這麼快。

2020年8月確診肝癌晚期。

直到現在,我離開A醫院到北腫之後,我的甲胎蛋白都是正常的!

…………

說說早期都有啥表現吧,或者說,總結一下我的教訓。

1.不要迷信甲胎蛋白。

這也是我寫本篇文章最大起因,因為太多患者,甚至醫生,都只強調早期肝癌可以通過甲胎蛋白髮現。

但是從沒有提甲胎蛋白有相當比例的患者是不敏感的,這會導致部分患者和曾經的我一樣,忽視影像報告的重要性,誤解甲胎蛋白沒事就是沒事,這就是我所說的「不要迷信」。(本段於2020年11月28日新增,同時我刪掉了文章開頭那句「不要迷信甲胎蛋白!」和「高危人群B超半年或一年一次太久」,因為有人可能並沒有認真看完就急著下結論)

我認為甲胎蛋白是應該查,而且必須要查,但它不應該是唯一的標準。同理,單獨看CA199等腫瘤指標物也會出現遺漏。我認為血液檢查應該是一個整體。

另外,有知友提到異常凝血酶原,很可惜,我之前根本沒聽說過。希望有需要的朋友一併重視。

最近在看肝癌治療規範和指南,想了一下,還是決定搬運一下CSCO 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0的相關內容。1.1注釋c「約30%的肝癌患者AFP水平正常,應檢測甲胎蛋白異質體,還可聯合a-L-岩藻苷酶、異常凝血酶原和微小核糖核酸等」。2019肝癌診療規範也有類似內容。還是一個知友說的好,沒事可以多看看指南和規範,這是最好的科普,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有很多收穫。(2021年1月6日新增本段)

2. 像我這種生活壓力大,肝硬化並帶有結節的高危人群,6個月一次B超間隔時間太長了!

再短一些!並且應該和醫生一起關注一個較長時間段的變化,而不是只看上次的,這樣容易被溫水煮青蛙。

3.定期做核磁!定期做核磁!定期做核磁!

試想一下,一個高頻次的B超篩查,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來發現快速變化的病灶,它便宜高效,假設它可以達成80%的預防目標。但如果結節始終按兵不動呢,定期核磁就能把剩下的20%目標完成,而像我這樣的案例,最要命的就是那20%。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B超發現的是長大的腫瘤,核磁能發現的是還在按兵不動的腫瘤,要解決這兩者,是不是後者更有優勢?

4.管理和疏導自己的情緒,我身邊已經太多因情緒生重病的人。

5.生活習慣不好,工作壓力大時,對某些人群是非常不利的。

6.不要無視醫生,也不要迷信醫生,都是凡胎肉體,他一個念頭到了也許就能救人一命,也許他那根弦沒搭上就會耽誤一條命。

7.還是應該多一些醫學知識,有些質疑精神。有些醫生老抱怨患者從網上瞎看醫學知識,他們可曾想過,這是為啥?

8.我雖然一直在同一個醫院,同一個科室看病,但是總是那麼3-4個醫生老來回換,換的勤,就沒人能從「心理」上去「跟蹤」我的病情發展,也沒人把我當成責任。

9.上面三條你細品,其實是有點矛盾的。是。有的人一直在一個專家那看病,結果就被忽視了,一換人就發現救命問題。有的人就信任一個醫生,然後千秋萬代。到哪說理去?

10.發現瘙癢皮疹,小便發黃,大便不規律,肝區疼痛,焦躁不安,情緒變化,夢多失眠。對於我這種類型的高危人群,這些足夠讓人重視起來。

11.說了一圈,有時不得不服,要看命。

12.很抱歉,我不是醫生,不能給大家過多解答。所以有問題還請及時就醫檢驗和檢查,用體檢和更多正確的知識給自己增加安全感。希望有乙肝基礎病的朋友們,戰術上重視,心態上平和。(2020年12月7日新增本段)

祝大家好運健康。

……………………

我發現這個主題已經上了熱推,也發現很多人認為肝癌早期並沒有癥狀。

我想就這個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希望能引發大家思考。

先拋結論,我認為有,但太隱秘,不夠直觀,不夠量化,還易草木皆兵。

1.醫生和家屬並不是患者本人,患者本人是否早期就有某些感覺,你們並不知道。

2. 患者本人個體差異巨大,包括體質差異,基礎病差異,敏感性差異,性格差異。

不同的人很可能因為體質和基礎病,所以早期癥狀並不相通。

另外,因為敏感性差異,有人可能會很早就在潛意識中出現反饋,並且通過情緒,行為,執念等表達出來。比如我去世的妻子,肺癌,去世前2年就已經出現夜間躁動的癥狀。有的人可能因為不夠敏感,因為性格,或者因為各種其他外界信息干擾,容易忽視潛在變化。

3.表現出來的早期癥狀不夠明顯,或者上不得檯面,或者可能的誘因太多無法追溯,或者無法量化測量定性。

4.患者本身受知識儲量影響,想不到,說不清。

5.隱秘癥狀不能得到及時關注有可能也是受心態影響,比如患者本身心態,家屬心態,甚至醫生心態影響。

越是隱秘且不可量化的東西越容易引起過多焦慮,越易使部分人群草木皆兵。有的患者可能會在焦慮的同時選擇逃避檢查,逃避焦慮。

有的家屬也會有同樣逃避的心理,不去想就不焦慮,並且會影響患者本人。

還有的家屬會因為患者年齡小體質好,忽略和「開導」。甚至醫生本身也會有同樣的想法。

說了這麼多,很多人會認為等於沒說。

我不這樣認為。

對於整天容易焦慮的人來說,我認為有想法就做檢查,無非是抽幾管血,花點時間看醫生,保持好的心態,不查永遠不知道。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這也說明普通人定期體檢的重要性。

對於高危人群來說,不管是什麼基礎病,查一查也應該是計劃內的事,說不定就因為一次心血來潮的檢查獲得第二次生命的機會。

…………

有人問那就更新一篇關於後續治療的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8629345?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如需轉載請私信告知】


作為一個肝膽外科醫生,明確的告訴你,很遺憾,肝癌早期沒有癥狀,不要指望有什麼癥狀來提示肝癌的出現,一旦出現了肝癌的癥狀,對不起,晚期了!

那麼怎麼才能早期發現肝癌呢?先來看一個例子。

一個患乙肝多年的病人,因為知道自己有乙肝,也清楚乙肝是肝癌的危險因素,雖然醫生建議每3個月到半年查一次,但是因為自己比較謹慎,所以就每個月查一次彩超、甲胎蛋白、肝功能。

最近檢查發現甲胎蛋白升高90,但是彩超正常,沒有看到肝臟長東西,為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可能,所以建議繼續繼續觀察,一個月以後再次複查甲胎蛋白升高至200,彩超仔細尋找仍然沒有看到肝臟佔位。

病人非常緊張,遂進一步行增強CT,未見腫瘤,但是在右葉可見一低密度結節,7mm左右,報告未提示腫瘤,但高度懷疑癌變可能!遂繼續行增強磁共振檢查,清楚的顯示該位置已癌變,最終確診為小肝癌!這個病人非常幸運,能夠這麼早的發現肝癌,也得益於他自己對自己病情的了解以及重視,再剛剛腫瘤長出來就及時的發現了,並進行相應的治療,這種肝癌治療後5生存率接近100%!

所以,想早期發現肝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定期複查。不要指望什麼肝癌的表現或癥狀,出現了也就是晚期了!


遇到癌症早檢的問題,我是一定回來答的。哪怕一分的好處也沒有,我也要把我的這些癌症早期篩查的知識科普出去。不枉自己念了十來年的醫學。

直到昨天,還有一些做癌症科普的自媒體,找我,想把我以前寫的那些幾萬贊的癌症文章,錄成視頻。我全部都答應了,從來沒要過一分錢。

先說答案吧,肝癌早期是沒有任何癥狀的,一旦有明顯癥狀了基本就是肝癌中晚期了。這話不限於肝癌,還包括很多其他消化道的癌症。所以千萬別想著靠癥狀去甄別肝癌,如果你是高危人群,乙肝患者,一定要記著定期去查彩超,甲胎蛋白和肝功能,三月做一次最好,最壞也要半年一次。

千萬別等癥狀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癌症篩查必須做專項體檢的。下面這篇文章會詳細介紹,並給出一個不同年齡段,不同風險人群,不同家族病史的癌症早期篩查的具體方案。

下面說說這篇文章的由來,我本身只是行業相關,因為在行業里,才深刻理解中國體檢意識的薄弱,以及體檢行業的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想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癌症的早期篩查,從沒有想過,文章能引來那麼多臨床醫生,甚至包括中國醫科大影像學專業的博士醫師,以及許多癌症病人和病屬的點贊和支持。

從事的行業特殊,每天都和各種健康問題,體檢報告,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打交道。

見過很多人每年體檢,花的錢也不少,每次體檢報告上各項指標沒有任何異常,

可是癌症一查出來為什麼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很簡單,因為,90%的人做的是假體檢!!!!!!

咱們一般人做的這些體檢項目想查出早期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的早期癌症,幾乎不可能。

這是我電腦里,三四年下來存的上千份體檢報告的的樣本。

這些人提供給我的體檢報告,絕大多數都是長這樣的,

這些體檢報告的檢查項目,只是最最最基礎的檢查項目,都是由身體基礎項目檢查+實驗室檢查+功能影像學檢查三大項組成。

身體基礎檢查項目包括:體重,身高,血壓,內外科,耳鼻喉,眼部,口腔等,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乙肝五項,血脂血糖等,

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x光,B超(包括肝,膽,胰,脾,腎,甲狀腺,前列腺/子宮附件)等影像學檢查。

這種普通體檢,只能讓咱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重要器官運行是否正常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對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篩選比較有用,對於中晚期比較嚴重的癌症會有一個指示作用,但是你要拿它去篩選早期的癌症尤其是腸胃消化道的癌症,十個裡面得有九個會被漏檢。

早期癌症的篩選,必須做專項體檢的。

借這篇文章,保貝就給大家認真聊一聊,癌症體檢篩選最常踩的坑,再用自己職業真實經歷的事情給大家講明白為啥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最後幫大家出一個不同年紀的人到底應該做什麼樣的癌症專項體檢的方案,多久檢查一次最好,以及檢查一次大概要花多少錢。

一、癌症體檢篩選最常見的坑

坑一:體檢項目對癌症沒有針對性,不管男女老幼,不分家族病史,不管既往病史,不分職業性質,所有人都開一模一樣的體檢套餐。

中國體檢的這個怪現象,是有歷史舊賬可尋得。早幾十年,防疫站是承擔體檢任務的主體,目標也很簡單,就是評估人生長發育是否符合常態,有沒有傳染病等等。由於體檢目的單一,為了方便他們索性就設計了一個統一的套餐,

時間一長,這種套餐的觀念就逐漸固化延續下來,等到後來的大型商業體檢機構進來之後,發現套餐可以快速的實現規模效應,又沒有醫療風險,他們就乾脆把套餐使勁包裝加一些普通體檢項目,讓咱們誤以為它又大又全,肯定精確。

聽明白沒?我們現在流行的這一套體檢,它最早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檢查你身體的健康狀態,根本不是針對癌症設立的。這種一刀切的常規體檢,就是說白了就是懶省事掙快錢,然而對於癌症早期篩選,沒卵用。

下面保貝以這幾年的職業經歷,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做這樣的體檢,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首先很多癌症病屬都知道,大多數癌症其實在早期並沒有很典型的癥狀,經常表現為低熱,經常疲勞,消化不良,食慾下降,持續體重減輕以及腫塊,如果你沒有癌症專項的體檢和活檢結果的支持,僅靠普通體檢或者體表的輕微癥狀就讓醫生去確診,幾乎等於痴人說夢。

說兩個真事情。

一個和我年紀大小差不多的朋友的孩子,一歲半的時候經常腹瀉,發燒,走路老是累走不動,一開始送到縣醫院,基層的醫生年輕沒有經驗,檢查了一下說是缺鈣,吃了一個月的鈣片,沒用。送到省會兒童醫院,主治的醫生也是剛做媽媽,見的多又加上天生的母愛,讓孩子抓緊做腹部B超,照了一個多小時,肝腎佔位,腎母細胞瘤。整整耽誤一個月!

還有一個是聽理賠部門的同事講的,大爺腹痛腹脹,醫生讓做個胃鏡,大爺閑麻煩難受,和醫生理論不做。一個月後,吃不下東西,便血了,癥狀非常明顯了又拉來,胃癌晚期。同事去核保閱卷的時候,醫生給同事說,胃癌最典型的臨床表現就是腹痛。但是沒有胃鏡,沒有活檢,單純從腹痛就說人家是胃癌,缺少病史,缺少證據,誰也不敢啊。畢竟,吃撐了都還會胃脹胃痛呢。

上面這倆還是病人已經有癥狀,且醫生臨床經驗豐富的。

要知道有的癌症早期甚至沒有任何癥狀,比如肺癌,胸腔給了肺內腫瘤完全足夠的生長空間,肺癌早期的人開始並不會有任何異常,吃飯呼吸和正常人一樣,直到腫瘤長大壓迫到胸腔了,侵犯胸膜了,才會有胸疼,這時候再去醫院往往不是早期了。這種情況的早期發現,通常都是其他身體異常了,去醫院體檢帶出來的,如果沒有定期的專項體檢(比如低劑量CT查肺癌)它的早期發現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方面完全考驗醫生超敏銳的觀察力,另一方面能查出早期的概率,和「上帝在擲色子」差不多。

再說一個真事情。

這個就是我們知乎網友的現身說法,媽媽牙爛了個洞,去醫院補牙。牙補完了,醫生多說了一句,看你媽媽舌頭上潰瘍的有點太對勁,要不你帶她做個活檢吧。結果,早期舌癌。媽媽只是切了一點舌頭,目前定期複查,一切良好。

你知道,我看完後咋想的嗎?

有時候醫生的一念,可能會改變病人的往後餘生。

如果換不那麼明銳洞察的醫生補的牙呢。要知道,這個網友說當時媽媽手術住院整個病房可都是口腔癌晚期,舌頭全切那種。

說到這裡再幫大家延申一下吧,

即便是定期專項的癌症篩選,也只是說可以大大提高一部分癌症早期篩選出來的概率。比如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肺癌,胃癌的高危人群,只要你符合篩選標準,確實可以實現早發現,早治療,但是,也不是全部癌症都可以,有的癌症它天性狡猾。

再說一個真事情。

一個30出頭的年輕女客戶,孩子那時候應該還不滿1歲。當時胃鏡也照了,照了兩次,發現異常。但是病理活檢出來卻是正常的。醫生出於強烈的職業操守,一定堅持要她再做一次,窄帶成像的內鏡,客戶不願意,說病理都出來了,還有什麼好查的,你們當醫生也不要太黑了,轉身就把醫生給投訴到醫務部去了。醫生不放棄,頂著醫院壓力病人的罵,苦口婆心堅持讓病人做,成像取了兩塊活檢,最後終於在其中一塊上發現了早期印戒細胞癌。

這客戶給我說了幾次,就希望孩子將來長大了,當醫生。

舉了這麼多例子,明白沒。現階段癌症之所以早期篩選難,無非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大部分人沒有做定期專項癌症篩選,做也是做的我說的那種假體檢大套餐。

第二個原因,很多癌症早期確實比較狡猾,沒有明顯癥狀,等病人和醫生意識到的時候,十有八九不會是早期了。

第三個原因,和醫生的特性,比如豐富的臨床經驗,敏銳的觀察力,以及一顆強烈的懸壺濟世的心也有關係。

坑二:癌症體檢手段驢頭不對馬嘴

因為醫療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層的醫院癌症篩選手段落後,檢測過程驢頭不對馬嘴。

最常見的兩個例子是,很多地方竟然還在用X光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

要知道X光查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用x光去查肺癌,10個裡面,九個晚期。

我這裡給大家做了一個高發癌症的專項檢查項目表,大家熟記。

坑三:包裝成「高大上」,號稱一次檢查查清所有癌症的高端體檢項目

最典型的就是兩個,pet-ct和基因檢測篩查癌症。

好多體檢機構的Pet-ct宣傳語是「一個檢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但其實它在常規體檢中的作用並沒有那麼大。Pet-ct的作用主要是在對癌症進行分期,鑒別是否轉移複發,以及癌症的預後評估上。你要說,真用它查找身上可能的癌症病灶,它並沒有比我上面列的專項檢查有任何的優勢。事實上,pet-ct在健康人群中篩選出惡性腫瘤的比例僅有1.3%。

而且有時候,他還會把根本不是腫瘤的識別成腫瘤,造成一種假陽性的結果,把人弄的心理恐慌,造成過度檢查。

還有號稱「一滴唾液就能篩查出癌症」的基因篩查檢測,基因檢測的結果只能提示一個人某種癌症可能高發的偏好,但實際上,偏好高,患癌的風險也未必高;偏好低,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如果沒有某種癌症的家族遺傳史,做基因檢測那就是白白浪費錢。

那為啥還有體檢機構推薦這兩種高大上的檢查?

因為做一次pet-ct就是上萬的體檢費呀!

坑四:體檢從業人員良莠不齊,假體檢防不勝防

醫生培訓周期長,本碩博11年,再加上3年的住院醫師規劃培訓,直接造成了醫生資源短缺。有些體檢機構招不到醫生看病例,就讓護士冒充醫生,給你看體檢報告。

之前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直接自曝行業醜聞,

有些體檢機構給你做的就是假體檢!用護士假冒醫生檢查B超,抽血沒做檢查就直接扔掉出結果。

本身影像學檢查,比如b超和增強ct,就很依賴醫生個人的水平經驗,每年認真去體檢,早發現都那麼難。那這種故意造假引發的誤診和漏診,無疑等於謀財害命了!

二 各個年齡階段到底該做什麼項目檢查?

首先無論經濟條件再差,每年的常規體檢,一年至少做一次,強烈建議不要停!

在常規體檢的基礎上,大家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專項體檢。

這裡保貝直接整理出了一份不同年齡人群的癌症篩查清單,大家可以照著做。尤其是圖中註明的高危人群,自行對號入座後,只要你符合其中任一條件,聽保貝的,一定一定一定要按照時間要求去做它對應的專項體檢,絕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

1.女性

20-29歲

備註:一級親屬就是指你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

特別說明一下這個表格怎麼用,以20-29的女性為例,三步法,

第一步,一年一次的女性常規體檢,必須做。

第二步,常規體檢之外,我建議最好能加上女性這個年齡段愛高發的宮頸癌,結直腸癌,肺癌,肝癌篩選項目,如果你正好是表裡的高危群體,那專項檢查絕對沒商量,必須做了。

注意:所謂高危人群是指你符合高危因素中的任何一項,就算高危。比如在上面的肺癌五項高危因素中,不管1 2 3 4 5你有過哪一個,你就是高危。就一定要做低劑量CT了。

另外,也要注意,我列的每次專項檢查的時間間隔,到底是三月一次,還是一年一次。

第三步,如果前兩步的檢查,存在指示性的指標異常,那麼可以再在專科醫生的建議下,加上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

比如,如果常規體檢彩超顯示有乳腺結節,那醫生可能會建議增加乳腺鉬靶和活檢等來進一步對結節性質進行評估。這個時候就一定要遵醫囑,老實去做。

以下全部表格,同樣的三步法, 不做過多贅述了。

30-39歲

40-49歲

50-59歲

60歲以上

下面是男性要做的,

20-29歲

30-39歲

40-49歲

50-59歲

60歲以上

切記如果體檢前你的身體已經明顯出現異常癥狀,這個時候就一定要以醫生面診的意見為準!

三 關於體檢的一些其他問題

1.一次全套體檢要花多錢?

先看一張我總結的各個癌症專項體檢項目的表,各地有出入,但是差別不會特別大。

因為我的這個三步法,是根據不同年齡,不同風險人群來定製的,所以很難給大家一個統一價格。

大家可以對照上面的表格,自己算,比如一個28歲的小姐姐,長期吸煙,有性生活史,那麼她的體檢花費大概就是,一個常規必選項目300到400元+一個肺癌低劑量螺旋CT 200-500元+一個宮頸癌TCT檢查200-300元。

當然了,醫生根據體檢結果實際情況,要單獨再做的項目,另算錢。

2.保貝,我按照你說的方法,老實定期做專項體檢,是不是一定保證篩查出癌症早期?

這個,你真想多了。

這套專項體檢的三步法,只能說可以大大增加癌症初期的查出率。對宮頸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胃癌等高危人群,確實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但是想依靠一種體檢或者一套體檢,就能把所有癌症一網打盡,,至少現階段在中國,是不大可行的。

絕對不是說,我給你做個計劃,你照著執行,就可以百分百的測出所有癌症。

在癌症早期篩選的字典里,永遠請記住,沒有保證這兩字。

3.體檢到底是去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體檢機構?

如果你只是想走個形式,比如入職體檢,可以考慮體檢中心;

但如果你是真的想對身體負責,那我的建議是,最好選擇公立醫院。

體檢中心的優勢主要集中於服務、環境、專業設備等等,全程體驗感也會更便捷、舒適,

但是他們只是負責體檢的機構,不負責診斷治療,和後續的醫療服務是斷層的!

說白了,就是你服務再好,設備再先進,也要有專業負責的醫生幫你看結果啊,癌症早期篩選這個事情,上面說了,真的很依賴醫生的臨床經驗和觀察力。

4.去公立醫院體檢能用醫保報銷嗎?

原則上,體檢只要不住院,是不能用醫保報銷的。

但是可以刷自己醫保卡賬戶里的錢。

5.有必要去國外做體檢嗎?

老實說,像日本還有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的癌症早期檢出率,確實要比中國高。

在日本,80%的癌症患者發現時都處於早期,在中國則一翻,,80%以上的癌症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這是現實差距。

那麼就一定有必要去別的國家做體檢嗎?

這個就要看你的經濟基礎了。

如果你有條件,當然可以去。畢竟國外一次體檢可能就上萬起步,還不包含往返機票。

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我覺得如果你能從一開始就採取常規體檢+專項體檢相結合,在國內做也夠了。

文章寫到這,基本上尾聲了,最後是我作為一個相關行業從業者,給大家的兩點誠摯建議。

在這個行業里,每天都得面對死亡,它從不問我想不想面對。

看到過年輕媽媽失去1歲半的女兒,從此鬱鬱寡歡;看到年方半百的父親,失去23歲的兒子,從此酗酒混世;也看到過八尺大漢,任憑母親躺在自己懷裡走去,無能為力嚎啕大哭,和他們相比你我都是倖存者,病魔尤其是癌症有時候真的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你不知道它會砸到誰頭上,一旦被砸中,它摧毀的就是整個一個家庭,改變那些最愛你的人的往後餘生。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復旦講師于娟《此生未完成》,2011年死於乳腺癌,33歲

第一點建議,別嫌小姐姐我啰嗦,答應我,一定一定要定期專項體檢,不要對自己的身體太過自信。癌細胞都是從小到大慢慢生長的,剛開始你是絕對不會直接感受到的,你一疏忽,等它大到壓迫神經給你一個疼痛麻木的意識了,十有八九就已經是中晚期了,想處理你都來不及處理了。

而如果早期能查出來,即便是大家印象里的絕症,其實治癒率可以是中晚期的十幾倍。癌症治療的關鍵,就在於早發現。

我朋友的舅舅從檢查出來腹內腹水,到胰腺癌到去世,短短的六個月。

十幾年來,朋友引以為戒,每兩年做一次全面的專項體檢,前年乳腺鉬靶發現早期結節,醫生建議切,就切了,現在該幹嘛幹嘛。

第二點建議,體檢這個事情上,一定要聽醫囑。不要拿自己的固執偏見去挑戰醫生的專業,醫生建議檢查什麼,就抓緊時間檢查,醫生建議定期隨檢,就一定按時隨檢。我的老父親老母親,他們做了一輩子的人民教師,雖然不像書本里說的那麼偉岸光輝,但是我知道他們肯定不想任何一個孩子成為社會的廢人。當醫生的也一樣,要相信他們既然選擇穿上了那身白衣,就肯定不會輕易讓一個生命從自己手裡墮落。

寫在最後:

保險信息不對稱嚴重很容易被坑,買保險前仔細閱讀以下攻略可以讓你買對保險、立省幾萬冤枉錢。

  • 保險知識科普:

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到底該買哪些保險?

1000多配齊孩子的全套保險,買對立省幾萬塊!

支付寶里的相互寶到底怎麼樣?要不要加入?

如果大家對自己的癌症體檢、或者對保險投保、核保、理賠有什麼疑問,歡迎在留言區留言或者私信諮詢,保貝能幫的一定幫~


目錄

乙肝疫苗接種的建議

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療建議

預防AFs暴露的建議

避免其他環境因素和相關行為危險因素的建議

結語

首先,早期的肝癌癥狀是非常不明顯的。另外,預防和延緩肝癌的發病至關重要,中國肝癌患者的病因相對還是比較明確的,主要的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s)、藍藻毒素、吸煙、飲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等。據此,我們應該繼續做好新生兒和兒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同時避免致癌物質的暴露,改變高危致癌風險相關的生活方式,積極治療慢性肝炎,以預防和延緩肝癌的發病。

為什麼早期的肝癌癥狀不明顯,這和肝臟的特點有關。健康的肝臟大約只需要四分之一就可以讓人體正常工作。肝癌早期,肝臟功能往往是夠用的,所以人體很可能不會有明顯異常。

肝癌是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2012年全世界新發肝癌病例和因肝癌而死亡的患者都有半數以上是在中國。

目前,中國早期肝癌的篩查從人群水平而言效果仍不理想,很多肝癌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術後複發率高。這就意味著肝癌的預防至關重要。不過,中國肝癌患者的病因相對還是比較明確的,主要的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s)、藍藻毒素、吸煙、飲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等。所以,針對這些病因採取措施,肝癌是可以預防的。

2018年中國專家制定了《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發表在《中華腫瘤雜誌》。這份共識對於中國肝癌患者常見的病因,提出了針對性的預防建議。

乙肝疫苗接種的建議

慢性HBV感染是中國肝癌的最主要病因,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一項納入約8萬名新生兒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新生兒期接種乙肝疫苗,對成年期慢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攜帶的保護率超過72%,對30歲以下人群肝癌發生的保護率為84%。

推薦意見:

  1. 所有新生兒應按0、1、6月的程序接種3劑乙肝疫苗,未完成全程接種的兒童應及早補種乙肝疫苗。
  2. 對於母親為HBsAg陽性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後24 h內儘早(最好在出生後12 h內)接種乙肝疫苗,同時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1個月和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肝疫苗。在接種第3劑乙肝疫苗1~2個月後進行HBsAg和抗HBs檢測,如果HBsAg陰性、抗HBs&<10 mIU/ml,再接種3劑乙肝疫苗。
  3. 對高病毒血症孕婦,應按照最新相關共識接受治療。繼續口服核苷(酸)類藥物藥物的產婦一般不建議哺乳。已經停葯的產婦,在其新生兒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免疫以後可以哺乳。
  4. 如果母親為HBsAg陽性,新生兒期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完成後,在抗HBs轉陰後應再接種至少1劑乙肝疫苗,而母親為HBsAg陰性者,抗HBs轉陰後無需再接種。
  5. 在保持新生兒和兒童高水平免疫接種率的基礎上,以下這些人員需接種乙肝疫苗: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受外傷者、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男同性性行為者、有多個性伴侶者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

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療建議

臨床實踐中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長期正規抗病毒治療可減少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中國台灣進行過一項抗病毒治療的大樣本隊列研究,共納入15萬多例慢性乙肝患者和6萬多例慢性丙肝患者,顯示抗病毒治療可顯著降低肝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預防AFs暴露的建議

AFs是黃曲霉菌和寄生麴黴菌產生的一類毒素。熱帶和亞熱帶的濕熱氣候有助於黴菌生長,中國華東、華南、西南、華中地區食物中AFs污染較為嚴重。AFs主要污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主要為花生和玉米,此外,大米、小麥、豆類、堅果類、肉類、乳及乳製品、水產品、干制食品(如干辣椒)和發酵食品(如豆豉、醬油等)等也可能存在AFs污染。

1993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已將AFs確定為1類人類致癌物。有研究表明,中國高發區肝癌發生的主因是慢性HBV感染,AFs是主要輔因。

在肝癌高發區江蘇省啟東市,通過政府宣傳,引導高發區居民改變主食結構,降低AFs暴露;並通過改變收割、晾曬和儲存方式,減少AFs產生,證實了改糧防霉措施能顯著降低居民AFs的暴露水平,顯著降低了這個地區的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青年人中尤為明顯。

推薦意見:

  1. 糧油中AFs水平監測應作為食品監測的常規項目。重點監控地域為華東、華南、西南和華中等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區域;重點監控和監管的食物為花生及花生油、玉米、散裝食用植物油等。
  2. 在當前食品衛生標準體系中,除已有的AFB1限量標準,再增加AFs總量限制標準。
  3. 對於個人而言,在溫暖潮濕的南方地區,應注意糧油食品的乾燥和通風保存與儲存,並盡量減少儲存時間。還要注意避免廚房竹木製廚餐具的霉變,特別是竹木製菜板、筷子、筷籠、飯勺等廚餐具的清洗和乾燥儲存,避免AFs產生。
  4. 對於已經有過AFs高暴露的人群,可考慮食用西蘭花等化學預防食物。

避免其他環境因素和相關行為危險因素的建議

  1. 吸煙:研究顯示,吸煙可能增加肝癌的風險。吸煙可加重肝纖維化程度,增強HBV和HCV的致癌作用。
  2. 飲酒:有研究顯示,飲酒會升高肝癌風險,並且飲酒越多,肝癌風險越高。
  3. 肥胖和糖尿病:國際上多項研究確定了肥胖與肝癌的相關性。近幾年中國的大型隊列研究結果提示,糖尿病可增加肝癌發病風險。
  4. 飲食和營養:研究顯示,以蔬菜為基礎的膳食模式可顯著降低肝癌發病風險。

推薦意見:

  1. 飲水質量監控:建議對水源為地表水的飲用水將MC-LR的監測列入水質常規指標,在藍藻大量繁殖暴發地區,當地自來水廠可強化深度凈水工藝。
  2. 淡水水產食品質量監控:在藍藻大量繁殖易暴發的夏秋季節,將淡水水體生產的水產品(魚、蝦、食用藻等)或水生禽類(鴨、鵝等)的MC-LR監測作為食品監測的常規項目。
  3. 個人和家庭可採用家庭終端凈水器保證水質安全,避免食用藍藻大量繁殖水域的水產品;家用飲水機和桶裝水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綠藻生長;避免桶裝水長時間儲存。
  4. 戒煙限酒。
  5. 有肝癌發病風險者應定期檢測血糖,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6. 通過良好飲食習慣、增加身體運動等措施來控制體重。
  7. 提倡以蔬菜為基礎的膳食模式,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適量補充芹菜、蘑菇類、蔥屬類蔬菜、豆類及豆製品等。

結語

目前,中國腫瘤登記數據分析結果顯示,中國肝癌發病率率平均每年以1.8%的幅度下降,可見過去採取的病因學預防措施已經初見成效。

但是最近有數據顯示,美國近年的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上升,這說明一旦疏於防範,肝癌的發病率仍會反彈。

因此,我們應該繼續做好新生兒和兒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同時避免致癌物質的暴露,改變高危致癌風險相關的生活方式,積極治療慢性肝炎,從而預防和延緩肝癌的發病

參考資料
2018年最新的肝癌預防專家共識來了! Retrieved Nov 24 ,2020,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UyMzUwNw==mid=2247489282idx=1sn=928f737472bddb38ec87ccfb02d42d1echksm=e885075edff28e483cd0f37205db488780e549b68bbd837d881bbc8bf640c2ae612cbaf4f0c1scene=21#wechat_redirect

▎葯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

??覺得內容不錯,歡迎關注!或者點贊、評論、分享給其他讀者吧!


肝癌早期基本上沒什麼癥狀,

有癥狀的基本上是中晚期了。

靠癥狀來識別肝癌很不靠譜,

肝功B 超甲胎CT核磁才靠譜。

肝癌患者有八成是乙肝患者,

乙肝患者的肝癌發病率很高。

乙肝患者本來就該定期檢查,

既能監測肝功又篩查了肝癌。

這樣一舉兩得的事何樂不為?

雖然花錢花時間但心裡踏實。

肝癌高風險人群都該做檢查,

比如家族裡有肝癌患者的人。

或者本身就有肝部疾病的人,

比如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

或者常吃發霉變質食物的人,

因為黃曲霉素容易導致肝癌。

正常人群沒必要很在意肝癌,

發病率確實不高沒必要擔心。

做啥事都有成本要算性價比,

根據自身情況做針對性檢查。

如果自己患某種癌的風險高,

就要針對這種癌做專項檢查。

肝癌風險高的人應常做檢查,

正常人常規體檢其實就夠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