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退的曾經也滿腔熱血,熱愛過機械,努力過,堅持過,奈何投入產出並不線性,非線性回報基本沒有。

從本科讀機械專業這種工科,課程課設實驗排的滿滿的,這學費交的挺值。學完了,發現基本沒什麼卵用,還得去工廠的車間,收入不及中專學汽修的老師傅,中專技校大專的一線工人靠加班都能加出比本碩更高的收入。能去先進的車間也就罷了,沾設備的光,恆溫恆濕的車間可能比家裡還舒服,可是大部分機械廠的車間是什麼水平?

機加工車間大部分是老舊設備,蘇聯援建的還在服役,齒輪箱的齒輪都斷了一個齒根了也不修。切屑滿地堆,火花到處飛,還有冷卻油熱的冒煙。當然數控機牀有罩子,安全性好些。然鵝,重工業,為了加工直徑十米的齒輪,重型機牀基本是原始的手搖機牀,因為產品品種少,產量少,數控不合算。

鑄鍛焊車間要更慘烈一些。鑄造車間不僅有液態金屬冒煙,還有砂型受熱後的煙塵。鍛造車間有氣錘的噪響,還有飛濺的火花與渣皮。焊接車間的各種射線輻射,亮瞎24k鈦合金狗眼的強光就不談了。我當然知道有0.1mm以內的金屬模精密鑄造,也見識過半自動鍛壓設備、埋弧焊和氬弧焊機。可是,畢竟是少數。現在有多少車間用上了點焊機器人?有多少車間還在手工焊接?起碼我們小縣城的廠全部是焊工在露天地焊接(也省了建廠棚和佈置照明系統的費用),不服的可以談談。

同樣是跨越了高考的獨木橋,家庭條件好、分數還能上個普通一本的,在校期間認真學習,反倒要比那些家境貧寒(別自稱寒門,祖上3代沒有個出名的人物,那麼家族連門第都沒有,簡稱沒門)、初中高中一直玩到高考,分數只夠二本三本甚至大專的混的更差,甚至階級滑落,哪些專業可以?別的不清楚,機械可以。

普通一本機械(一般都會稱機械是本校的王牌專業)本科畢業,大多是4000(過了四級基本沒問題)~6000(還得是比太原好的城市),對比同一個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比本校更差勁的分校區的也可以拿來對比),我認識的沒有低於6000的(我認識的還有去了二手東的,早在2018年就上w了)。

機械廠(或者廣泛點,整個製造業)都有2班倒(8~20,20~8)或者三班倒(0~8,8~16,16~24)的愛好。加班費一般是別想了,你不幹有的是人幹,這是China,最不缺的是啥?最不缺的不是人,而是學機械的人。不管廠子給多低的待遇,總是能招到人,我們小縣城的廠1800都能招到人(力工,焊工鉗工機修都會的能有6000,機械類的本科生去了卻是隻有3000),只有20來塊的工傷保險。機械本科如果去了最對口的機械廠,是不如大中專技校一線工人的。同樣是3000塊,貧困潦倒,對比賣房,跑保險,銀行櫃員,小學初中教師,哪個不比去對口的機械廠好?起碼同樣是3000,工作環境和日後的機遇都更好。起碼是沒有兩班倒,三班倒。起碼不用每天看到一堆鐵疙瘩,還是比老爹老媽還古董的鐵疙瘩。

還是那句老話,大專搞銷售,本碩計算機,都是好出路。普通一本學機械(或者學醫),連二本學工商管理後因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考公上岸的都不如。學機械的不得不去廠裏,學醫的考慮要不要去當葯代(表哥當葯代提了40w的寶馬),考公上岸的立即拿到beijing戶口和到手6000。這麼多年的苦讀是不是日了狗了?

熬過夜,挨過16載寒冬春夏,突然發現,讀書時喫過讀書的苦,本科畢業後,要不先繼續喫讀書的苦日後再去廠裏喫苦,要不馬上去廠裏喫苦。以為機械讀博就逆天了?普通一本大學2015年也學會了用非聘即走教你做人的道理(先給副教授職稱,然後每年簽合同,要求「自願」保證一年寫不夠x篇sci就自覺領低保或者接受解僱,美其名曰解決了高層次人才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做科研)。

合著,從小一直在背誦,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直在背誦,喫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直在自我暗示,舒服是留給死人的,活著就要不舒服,就要努力;多少年被那些發現學生聽寫抽背不會,考試錯了不該錯的題扣了不該扣的分,就喜歡用木板(或者說桌子腿,黑板擦,鋼板尺)打學生手心的小學初中老師管教(SM);多少月被高中老師忽悠去了大學就是天堂,報志願一定要先報985再去看專業:又是多少日被大學的輔導猿大媽,叫獸教育機械越老越喫香。。。握草,沃日。。。又如何?

機械越是火熱,組團考機械的研,機械的分數線水漲船高,實驗室主任可高興了,壯丁一年比一年素質高。

被無知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老師一路忽悠,後來又被天真的還有點迂腐的父母迫害著,最終學了機械。合著,這輩子就是為了喫苦?為了免費的義務加班?勞資就是工具人?呵呵,都想多了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機械給不了滿意的待遇,能像當年那樣,高歌猛進呼喊工人階級無產階級萬歲那還值得奉獻。現在,猴為251奉獻了誰?羣發huanreqiqusenbin服務了誰?此時的他們光彩奕奕,清風拂面,彷彿站上了歷史的高臺,仰望不仁的天地,俯瞰萬物芻狗。善於遺忘的國人,如果記不住這些光榮的時刻,勞資關係將永遠向著強勢的一方,馬太效應下,毛毛預言的「血真的就白流了」不會很遠。

在郭嘉淘汰完低端落後產能,全面中高端化之前,一直都要勸退普通一本的本科生從事機加工(尤其是機加工工藝,以及機牀,刀具這類上游),重工,鑄鍛焊相關的行業。這些低端落後產能不應該長期存在,禍害了幾十年好幾輩人,還想禍害後人。什麼時候人工費漲到需要機械自動化來取代人工,這些行業才能真正興盛。那會兒才值得勸進機械,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角落。現在進機械的坑,流的血,流的汗,流的淚,真的是白留了,也不值得紀念。明知是天坑,還要加入內卷大軍擠得頭破血流,這是奴性。內卷壓低了從業人士的待遇,讓血盆大口的傢伙們喫到攻城獅紅利,反倒是自動化普及的障礙,越看越像火中取栗的猴子。

不是誰都能那麼幸運,入了機械坑,因為機緣,因為背景,因為一切能力以外的因素,成為人上人。任何人,好運來臨時,總是認為運勢差的人不努力,強調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可知,什麼都沒有的普通人,連機會都沒有,準備的再充分也是打工的。

勸進的主要是這羣人,得了便宜還賣乖。某刀具廠hr宣講說過,實習期多1000少1000一年撐死差3w,不重要。說的很對,有這3w發不了財的,可是。。。這就是你們刀具廠招聘工藝技術員,最差普通一本,985優先,方向是激光和真空加工的研究生優先,然後不管本碩去了都是先下車間半年當普工,還只有3500的理由?問及本科學歷收入上萬的什麼比例,居然說你應該問我公司年薪百萬的人有多少。。。好吧,那有多少?不能說。。。年薪百萬,一時半會兒實現不了,1w的小目標總應該是要有的,隨手去liepin,招聘機加工10年經驗的7000,5年經驗的5000。。。呵呵了。試用期5000包喫包住包路費的公司不少。。。不管是誰,年薪百萬,走向對立面,就成為階級的敵人,想方設法忽悠。說的話也愈發好聽。

我不信,一個良心還沒送給餓狼當珍饈,上崗多年還在機械廠做機加工工藝的人會勸進。在刀具廠實習時,畫圖員也反覆強調,一定不要去車間,能畫圖一定要畫圖,別去搞什麼車間的機加工工藝。我勸退,也是延續這份溫情。

等到2050年後,機加工,重工,鑄鍛焊,熱處理,不像現在這麼坑了,我可能會勸進,不過,那時候,入行的會比現在更少。有些大勢是不可逆的,工科傷了一代人的心,逃離工科的不止會有一代。

這是一篇很陰翳的正能量文。滿滿的正能量。隱於表,流於心。悲劇總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勸退的正能量文將見不得光的,最真實的一面揭出來給人看,不加以裝幀華裱。說的話不好聽,給不了奶子樂的歡愉,這是一篇不合格的正能量文。gongqintuanzhongyang的正能量文特別優秀,尤其是那篇買不起房沒關係,重點是無私奉獻的文章。

機械勸退文,和合格的正能量文,唯一的區別是,一個太過真實,一個太過偽善。只會看表面現象的人,總覺得偽善也是善。他們的偽善,充盈了滿滿的惡意。


不請自來。

我大學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而現在從事的工作也大抵與專業相關,薪資待遇什麼還過得去,基本餓不死,但和金融、IT根本沒法比,我想簡單說說為何這些專業淪為勸退專業。

大約在10多年前,我剛上大學的時候,父母輩的,經常說的一句話是: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當時天真的我認為這句話無比正確!因為數理化等工科代表了技術,代表了手藝,代表了安身立命的本事。機械、化工、材料等專業學好了就是一輩子的本領,它不會因為公司效益不好而失業,就算失業了,再另外找工作也簡單,而當時的工人,待遇也不錯。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因此,在我讀大學選專業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機械專業,幻想著學好技術,走遍天下的一天。

結果呢?在我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瞬間傻眼了。機械專業找工作確實簡單,但都是低薪的工作,都是一些處在盈虧邊緣的小公司,偶爾有大公司,一般競爭激烈,也都是處在邊緣崗位。像阿里巴巴招機械的,你只能去做簡單的信息搜索,華為招機械的,你只能去做手機外殼等等。

而那些學經濟,學IT的同學呢?要麼去銀行、要麼去各種大型互聯網公司,起薪基本是我們的3-5倍。對,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直接。

圖片來源於網路

私以為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有很多,但無外乎幾下幾點:

  • 知識的普及

如今的社會不再是落後無知,文盲遍地的社會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基礎教育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人民羣眾的平均知識水平越來越高。各種基礎的,簡單的知識絕大多數人都開始慢慢掌握了,很多課程互聯網上都能搜得到。

而機械、化工等專業有相當部分的知識都是比較基礎的,這些知識不像金融、IT看著那麼高深,那麼高科技,因此,在人們的眼裡,專業性有限,當然也就不那麼重視了。

  • 工業的進化

有人說,現在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已經進入了後互聯網時代。以後的社會將會是物聯網、智能演算法的天下。而機械等工科則恰恰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發展到現在,這些專業早就已經被研究得透徹了,很多沒有研究透的地方即使研究出來了,作用也比較有限。就以SCI/EI論文來說,有醫學的,有生物的,有多少機械的嗎?

因此,工業的進化逐步使得機械等工科專業淪為了基礎專業,既然基礎了,當然應該是人人都會的,其重要性就不那麼凸出了。

  • 社會的因素

當然機械等工科專業仍然有一定的技術,按理說,只要老老實實學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實踐水平,無論是職業還是待遇,應該還是會有一定的上升。

可惜,錯就錯在我們身處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有人做直播,有人開網店,有人自媒體,哪一項工作不來的比老老實實做技術來錢快。甚至去開滴滴,去送外賣都比工廠打工要來錢快。

因此,講究日積月累的工科專業完全比不上,也就漸漸淪為勸退專業了。

當然,既然身為工科專業,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從做設計到做檢測,包括現在的工作,自認為還算對得起曾經作為一名機械專業的學生。而我的同學,有一畢業就專業做程序員的,有考上公務員的,當然也有和我一樣庸庸碌碌的。

我們能夠做的,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能力,努力去彌補曾經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


勸退的全是畢業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人,都是在講待遇,講普遍情況。

正能量全部都在講個例,在講我211、985出來多少錢多少,我認識XX


正能量文就是拿個人事例,以偏概全的,這種屬於正能量文。顯著特徵:描述主人公基本為x總,或者我表哥,我同學,我鄰居

勸退文太多了 ,不舉例子,我倒是覺得某些對勸退文免疫的人,應該最好經歷機械廠的毒打,才能醒過來


寫勸退文中的一部分人根本不懂機械行業,他們有的轉行很早,有的甚至是外行,只是從收入上比較從而得出一些結論。

然而真正悲哀的是,機械正能量文的作者,如果真的是從事製造業的話,當他真正看懂這個行業之後,往往又會成為勸退文的作者。

因為這個行業的問題由來已久,很多行業內的黑幕與落後無時無刻不在消磨熱血青年的敬業心。國內製造業中很大比重仍然是落後的產能,在重工業尤甚。而大型製造業,屬於典型的泰勒式組織企業,組織嚴密,行動低效,非常像行動緩慢的爬行動物。重資產的特點壓制著管理層的思維,使得技術革新遠不如墨守成規收益大。

這種壓制下,入行的青年才俊又難以在行業內發揮,漸漸的形成逆向選擇,也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製造業一定會崛起,但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這個行業需要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傷筋動骨或可生存,小修小補死路一條。作為普通從業者我還看不了那麼遠,但是行業的困境,只怕是下一個十年依舊困擾國民經濟的難題。

下面附上一些勸退文吧

Benjamin:作為機械工程師,你對工作滿意嗎??

www.zhihu.com圖標Benjamin:如何評價一汽大眾 2020 屆校招,幾乎砍掉了所有機械,車輛等專業的招聘需求??

www.zhihu.com圖標Benjamin:在機械行業的專業人士眼裡,機械行業目前的情況如何??

www.zhihu.com圖標Benjamin:那些三十歲還沒有走到管理崗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