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的差异吗?


因为宗教,或者说是新教革命。

其实人天然就是社会动物,纵观人类史,集体主义才是绝对的主流。

即使在西方,早先也讲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直到16世纪新教革命之后才发展壮大。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讲人是城邦动物,是群体的一员,不讲个人人性;

罗马的核心价值是公民美德荣誉和家族,在罗马的政治生活里面,家族是最主要的组织因素,家族本位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义大利黑手党便是对古罗马文化的一种现代反应;

中世纪的政治原则是血缘和封建义务,也没有个人的位置;

直到16世纪,发生了新教革命。

对于基督徒来说,宗教赋予了信徒人生的终极意义——死后上天堂。

新教革命之前,死后是否上天堂由教廷决定,《圣经》用拉丁文书写的,只有教皇和神父才有对《圣经》的解释权,所有宗教活动也以教堂为中心,带有集体主义的色彩。

直到现在,天主教仍然保留「弥撒」这一最主要的宗教活动。弥撒是对耶稣与门徒最后的晚餐的重演,中心部分是「成圣体」和「成圣血」,此时教徒会跪下并低头,表示最高的敬意。天主教认为,正式完整的礼仪必须在教堂内进行,且只有主教和神父才有「神权」主持弥撒,教徒参与称为「望弥撒」。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他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宣讲人人拥有自由解读圣经的权力,每个人直接被上帝召叫,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新教革命后,集体被打散,每个人直面上帝,死亡后是以个体身份上天堂(而不是某个团体中的一员),即使是集体主义最后的堡垒——家庭意识,也会因为上天堂后不再有家庭,潜移默化中被消解。

宗教革命地图

于是,个人主义兴起了,代表个人主义的理论便是「自由主义」。

所以我们看到,「自由主义」诞生于圣公会成立之后的英国,约翰·洛克是公认的「自由主义之父」,后来的大卫·休谟、亚当·斯密也是英国人;约翰·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启发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当时法国深受加尔文派影响;以康德、莫尔、哥廷根七君子为代表的德国自由主义,同样产生于信仰路德宗的北德意志。

现代西方,主张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大都是英国、德国、瑞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教国家;信奉天主教、东正教的国家,如西班牙、俄罗斯,集体主义思想仍然浓厚。

不同于看重上天堂的西方人,中国人不信上帝,讲究祭祀先祖,生命的意义在于家庭(家族)。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人生目标就是光宗耀祖,为家族的兴旺做贡献,贡献越巨大,自己的事迹就越被后人传颂,后代以为榜样,祭祀时牌位更居中,天然提供了酝酿「集体主义」的土壤。

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不只是中国独有,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便讲述了一个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亡灵节——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亡者祈福。

电影中主人公怀揣著个人主义意志想成为音乐家,但家庭不允许,由于他高祖父为了音乐放弃了家庭;后来支持他学音乐,是因为真相揭开,高祖父被人陷害,他才是传奇音乐家,成了全家的骄傲,最终还是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中,主人公才实现了个人主义理想。

《寻梦环游记》还有这样一段论述: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想在死后留下点什么的心理广泛存在于人类群体之中。为了不让自己被后人遗忘,就必须做出对集体有利的事情,如果想要被更广的人记住,就得为更大的集体做贡献。

在中国,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士人将其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一把尺子。中国还注重写史,为国家、为集体做贡献的人和事迹会被记录下来,供后人品评,位置越高就越看重自己的历史地位。于是,从家庭推而广之,以国家、天下为单位的集体主义逐渐形成。

而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个人主义者的最终选择往往是「出家」(和尚、道士),同样与宗教相关。

其实,宗教信徒天然有「个人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能否形成了广泛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取决于宗教的组织程度。

宗教将人的价值从现世中剥离,人生的意义取决于「神」而不是某个集体。如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注重死后上天堂;佛教、印度教倡导轮回,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道教研究如何不死,修道成仙。

宗教的组织程度越高,这种「个人主义」被宗教组织的「集体主义」压制,如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举个例子,伊斯兰教的集体主义便与东亚不同,是神本位的集体主义,东亚国家讲究家国情怀,穆斯林的目标是上天堂,导致了双方在国家发展上的差距。

宗教的组织程度越低,「个人主义」便放飞自我,如新教、道教。新教国家往往发展较好,一方面存在先发优势,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价值观鼓励创新,先富带动了后富,与东亚集体主义的发展模式也不相同。

综上,东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产物,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宗教组织衰落后的一个副产品。


其实这个也不是那么准确,德国人冬天穿的都一样,乡下房屋装饰保持一致,每家院子都长差不多,有很强公共意识,同一化的舆论这算不算集体主义呢。中国老一辈人我行我素,自我的心态,年轻一辈对自已内心的关注,剩男剩女孤独一人的农民工北漂丁克上班族现象,算不算个人主义呢我们常常拿闯红灯过马路举例中国低素质和日本的集体主义。其实东德人真的爱闯红灯,因为街上车少,闯红灯没什么风险,反正撞不死人,就闯呗,基本也是一个人跑了后面就都跟著。为啥这方面中国日本事情多呢,因为中国车多,马路乱风险大,日本人多,一跑起来蔚为壮观。

所以什么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呀,两边都一样的,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谈政治时大谈特谈,涉及到自身上谁还顾的上主义,单纯是想利用社会的规则活得轻松点罢了。


表面上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本质上是社会形态塑造了价值观。

我强烈推荐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此书很薄,一百页,1930s成书,到今天,我觉得仍然适用,其分析之深刻可见一斑。对于你的问题,尤其应该读下「差序格局」、「家族」这两章,对于中国社会形态、群已界限、自私等问题做了很好的描述(集体主义价值观人却很自私,讽刺吗?),将中国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做了很好的对比。

有人认为人地关系紧张会形成集体主义,我认为不是。此观点可能从原始社会的集体主义、公有制印象而来,也可能是从当今(漫长历史中的一瞬间)中、美、欧的富裕程度印象而来。但东亚(中华文化圈)的集体主义与此(即原始的集体主义)有别。确切地说,这种集体主义,并不是大公无私的,而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家族主义,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你的老却永远不如我的老重要。这种家族主义推而广之,即成了君臣父子,成了「孝而好犯上者鲜矣」的论断,是对族长、首领的服从,但却夹杂著自私、公私不明。

这种差序格局怎么来的,《乡土中国》没有论述,但他对这种格局与西方团体格局的分析实在精彩,看我这说的,远不如拿起这本书读一读。

至于怎么来的,我觉得这要扯到地理环境了。中国所在位置,相对世界上其它地区更为封闭,东南西北都有屏障,所以稳定,少外族入侵。另一方面,这块封闭的大面积土地却农业发达,富饶,能养活非常多的人口,自古中国这块地区人口都是世界前列,营养水平也在前列。关于这些论述,可以读一读《全球通史》。所以,中国自古并不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地方,恰恰相反,欧洲——个人主义发源地——才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地方,它的农牧业并不发达,中世纪时,欧洲人均热量摄入还比不上狩猎和采集为生的祖先(同见《全球通史》)。

中国自古相对更安宁、农业发达,自然会是个农业社会,这种社会非常稳定(或者说无活力),家族式的管理非常合适,与欧洲必须与外部频繁通商、征战导而致的社会结构当然会不同,这就导致了需要的价值观不同。从这里,可以与《乡土中国》的论述接上了。


当个体主动选择集体是最高价值,这才是集体主义。

当个人内心为自己,嘴上不敢说,只能说集体利益至高无上,这不是集体主义,这就是集体口号对个体的绑架,压抑个人主义的成长而已。


一个的祖先在辽阔草原放牧,一整天见不到一个人,一个的祖先在拥挤稻田插秧,一整天见到的全是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