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词,趋利避害是人乃至所有生物的本性。而短视又是人常犯的问题,当人疲惫于劳动时,本能的会认为劳动是害,安逸是利,而选择性忽视长远角度上的利害比较。从而展现出好逸恶劳的状态(君不见,每每期末考核或者效绩评测时人们自发努力的样子:D)。


当然。人所有一切所谓的善行,都是后天作伪的结果,都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基础的。


不是,主要是不饿。


本性算不上,算是一种趋势,毕竟社会上那些科研疯子值得我们敬佩,真的是拿生命科研。而人类最开始研究捕猎的直接目的地以更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如何偷懒/省略步骤也是进步的动力之一。你要说一个人懒吧,不可能天生就懒嘛,最多是不好动,后天培养也得背锅。


好逸恶劳也就是懒惰,懒惰是圣经中七大原罪之一。


好逸恶劳不等于追求舒适,好逸恶劳后面还有一个恶劳,这才是问题所在。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会使用工具。人从诞生的开始,就和劳动密不可分。哪怕随著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变的极为丰富,劳动这个意义也在不断的扩大。

比如我问你,画画,算不算劳动?摄影,算不算劳动?酒吧的气氛组,算不算劳动?

如果你对于劳动的意思还是停留在人们用苦力,用艰辛去耕田建筑的话,那你对于劳动的理解,我就不敢恭维了。

人当然会在繁华中迷失自己,变的不想动手去做任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但那是迷失,没见过有人会说在这些贬义词中找到自己本性的吧。

所以嘛,好逸恶劳,最起码恶劳,绝对不是人性的本质。


毫无疑问当然是啊,要不是有生存啊、繁衍啊、还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或者欲望在逼著,谁不是好逸恶劳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