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合,巡航導彈的射程多少?2000公里了不起了,空射的可能更小。飛艇的速度慢,意味著導彈的加速度低,直接影響航程。做小一點用超低空突防,可以飛的更近再丟導彈,做的大一點,用艦載或者潛艇。可以在防區外對敵打擊。真的沒必要再搞一個效率不高,且生存力不強的裝備平臺。


謝邀 至少在現階段真的不適合

我知道你是想說飛艇有好多好多優點...載荷、航程、維護費用等等,但是這玩意太慢了啊,又大又慢一球球,用50年代的截擊機或者最老掉牙的地空導彈、高炮都能輕鬆打下來,實在沒啥實戰意義。

不過題主拋磚引玉,我倒是有個大膽的想法:飛艇能不能做成隱身的???

對!隱身飛艇!躲過雷達搜索,從2萬米+的高空神不知鬼不覺飄進敵國領空,可以長時間駐留、偵查、作戰,豈不美哉?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個略帶腦殘的腦洞...飛艇這玩意如果做成薄薄一片,那得多大尺寸才能提供足夠的升力T_T,然後還得把巨大的尺寸全都覆蓋隱身塗料...emmmmmm......這個價錢我造幾個B2它不香嗎...


臨空飛行器臨空飛行器,類似於航空飛艇,是可以在臨空區域使用的飛行器。近太空(臨近空間)是指離地30公里—800公里這層空間,低於衛星軌道,高於戰鬥機飛行高度,氣流溫度都比較穩定,也是一個空中盲區,可以說是有飛行器涉獵但尚未真正開發的處女地,無論科研還是國防都十分重要,是各國爭相開發的技術。臨空飛行器,介於飛機與飛艇之間,利用太陽能與電磁浮力,不是通常認為的燃料推進器火箭及太空梭。高速臨近空間飛行器飛行速度快,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從防區外對敵縱深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大為縮短作戰時間,大幅提高武器攻擊的突然性和有效性,是一種新型的戰略威懾和實戰運用武器平臺,是獲得懾止戰爭、介入戰爭、控制戰爭、打贏戰爭主動權的可靠依託。高速飛行的臨近空間飛行器,可裝載核戰鬥部或常規彈頭,能夠在10分鐘之內打擊近千米遠的目標,留給防禦系統反應時間很短,能有效遏制敵方地基、機載、艦載預警及防空武器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既可攻擊敵方戰略要地等固定目標,也可有效攻擊航空母艦等活動目標。特別是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一旦成功用於高超聲速導彈,就可能在2h內打擊全球任何目標,且迄今沒有任何手段可對其實施攔截或防禦。但是臨空飛艇作為低速臨空飛行器,其更適合於作為戰略偵查工具例如美國的戰鬥天星系統,而以現有技術水平來看以核動力巡航導彈為代表,留空時間長且具備一定攔截難度的高空長航時飛行器將逐步成為最適合的遠程打擊載具,例如俄空天軍的海燕系統。


高度可以換速度啊(●—●)


可以但沒必要。

飛艇相對於陸基發射平臺載彈少,限制多,成本高。

相對於飛機來說機動性差。

相對於海基發射平臺隱蔽性差。


謝邀,相信題主是指現在的臨近空間飛艇,一戰那種低空的沒討論意義……現代飛艇最大好處就是飛的高,但是對於巡航彈動輒上千公里的射程,其勢能帶來的優勢並不大,而且載重量過小,好大體積拉不了多少東西,所以意義不大。典型的有200-400公斤的,帶不帶的動也是問題


感覺完全沒有必要啊!飛艇這速度就是當靶子的啊!


技術上不是不可行,但是沒有價值。

提升導彈射程的是初速度,不是高度。


飛艇太慢,在有一定烈度的戰爭中生存能力為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