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意思,這是從根源、本源、本性、佛性看世界的一種方式。通過修行可以切身感受到這種事實。普通人是只能通過現象或前人言傳歸納出這種人生觀,直接實踐應用。

整體觀的依據:1、宇宙大爆炸。2、全息學。3、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4、一葉知秋。5、進化論。6、物演通論。7、多維時空理論。8、物理學的玄理論。9、大同世界觀(依據有道家的,佛家的,儒家的,科學界的,理論有完備的不完備的)

這種觀念的優點:根源處看世界,能夠擴大胸襟格局視野。道家講逍遙,佛家講解脫,儒家講仁。由於沒有分裂的整體觀,擁有這種人世界觀的人會變得洒脫、慈悲,仁愛,不偏激。

不完備整體觀(這類人往往有一定知識素養)缺點:世界實際雖然是整體的,但卻是分化演變的。不完備整體觀的人容易忽略事物分化的細節和分化事物對立的矛盾,進而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保守,僭越(聖母婊如是也),無作為或不根據客觀事實反作為。

普通人大多是分化式看問題的,忽略整體性一體性,容易自私,偏激,對立,衝突,也容易無作為或不根據客觀事實反作為。

世界真實的存在是:整體分化式發展,整體中分化,分化里有整合。普通人要不就是自卑盲從,要不就是個人主觀盲動。

世界不複雜,但確經常是矛盾而又統一的。少有人能還原客觀,抓住主要矛盾認清世界,做好決策。

例子:柴靜PK丁仲禮_騰訊視頻

丁仲禮是整體觀代表,柴靜就是不完備整體觀的代表,我們吃瓜群眾是自卑盲從或衝動盲動的代表。


一樣


天下一致而百慮,百慮而一致。


論證與辯證的關係.


萬物一體,你即我,我即你。你是存在的,我是存在的,宇宙萬物相加融合,便不存在。

山川草木星晨,善惡美醜是非,皆是你我,一切無中來。

寂兮寥兮為永恆,自有太一判鴻蒙。兩儀正負相伴生,陰陽交泰便是空。

無中生有(可由弦論對稱,量子漲落方面理解)。 最初物質姑且稱之陰陽二氣,或可理解為弦對稱波動。 頻率相近者吸引,土聚為山,水聚為川,物以類聚,產生更多物質。飛禽走獸,日月星辰,你我之軀,皆是開天物質演化,萬億年前為一家。

諸君清空雜念,或躺或坐,閉目一念不起。不消半月,自有體會。 若雜念紛擾,可多修德修心,多包容他人,凡做事或專註、或不起心,勿一心多用。長此以往,即生智慧。


莊子這句話說的是生命的誕生 精神與物質是同時存在的 是樸素的中國古典哲學思想 要真正達到這種境界就要真正參透宇宙生命一體的奧秘 我想這次預言中聖人來就是達成這個境界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