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好说,因为可不可悲有时候是看心情的。就比如我,差不多2岁失明,18岁彻底失去光感。我之前一直觉得我没那么可悲。但毕业之后真的觉得可悲了。今天尤其觉得。


在这个问题上我可能有些传统,浅见以为,后天失明的人更痛苦,因为ta曾看过这个世界,前几天在故事SM公众号读到了一个故事,一位优秀青年本该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确因失明而支离破碎,他鼓励自己,生活仍要继续,但我相信,这必将是他内心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纵然外表显得多么自强不息,乐观开朗,柔软的心房里总有那不为人知的角落。

每当夜深人静,那丝丝缕缕的疼痛就会涌上心头。我想,生活还要继续,这话也许只是说给别人听的吧,经历的一切只有自己知道,哪位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谓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只是为了掩盖内心那一处无人知悉的角落吧。

当他努力摆脱阴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他的孩子证明我能行的时候,他的妻子确冷嘲热讽,我猜想,彼时的他一定很无助,生活的艰难,突如其来的变故,至亲的不解,我想,那坚毅的眼神中总有那一丝迷茫和无助。

拥有的在失去,心里一定不好受。


其实各有各的悲与欢

我是先天性的,一直没能建立好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但是相比后天失明又少了一次阵痛。

后天失明的朋友需要浴火重生,走出来也就没什么事是事了,没走出来什么都不是事了/。

总之,失明只是失去一个功能并不是失去明天。要更好的明天,光看著肯定实现不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觉得都不可悲


当然是活到20岁再成盲人更可悲

打个比方吧,以前互联网没那么普及的时候你偶尔才能玩一次手机或者不玩手机差别不大吧。

但是现在让你放下手机试试,憋不死你


可悲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感觉的。

所以可不可悲也要看心态。

如果想著从来没见过多彩世界,宁可拿生命换看见三天,那么挺可悲的。如果想著从没拥有那也从没失去,那也未尝不能心安。

如果想著损失惨重,从此只有黑暗了,那么这个更可悲。如果想著好歹见过多彩世界,那又能心下略安。

总之,如果纠结著那失去的或从未拥有的,那就悲从中来。

愿世人安好。


这个很难说。

说一出生就是盲人更好的好,但是起码二十岁后再变盲人的话,他是能看到这个世界和自己亲人朋友的模样的,但是一出生就是盲人,他连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亲人长什么样子都看不到。

说二十岁以后再变盲更好呢,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得见的样子,习惯了看手机看电脑,突然盲了做不了那些平常习惯了的事,会很痛苦吧,起码一出生就盲的人不会有这个问题。

很难说


最近的2020年,我弟20岁了,当他想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时候,意外来临了,点炮时把自己的眼睛炸坏了,因为炮是劣质的。从此再也没有光明

我不知道哪个更可悲但我知道谁都不想遇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