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一个盲人,他主动追求我,感觉不错,但是总是跟不上他的想法,有的时候一句开玩笑的话他也会不说出来自己闷在心里生气,这是因为他是盲人的原因吗


如果真觉得人不错,就放下「盲人」的界限尝试一下吧。

作为一个视障者,我有一个闺蜜,她对我就跟普通人一样,出门会让我挽著她,除此之外和普通朋友没什么区别,我可以为她烧开水,倒水给她喝,做早饭给她吃,她不仅不阻止我触碰比较危险的东西(比如做饭),还很期待我的手艺,如果我做不了一些事,直接说就好,比如要求她送我回家,我觉得这是最理想的关系,她也会有任性、胡闹的时候,我属于很严肃的人,不喜欢瞎胡闹,不过我也会包容她,并感激她对我的平等对待,感激我们毫无阻碍的相处。当然这是需要时间培养的,不要急。

我也遇到过不是那么舒服的环境。我参加一个群体的时候,他们真的特别友好,每次有活动或者外出的时候都有人在我旁边领著我,他们也很欢迎我。但是也许是一开始就出了问题,他们习惯照顾我,我也习惯一言不发跟著他们走,时间长了好像我还游离在他们之外,只是跟他们一起,但不在他们内部。偶尔有一次我称赞了一位小姐姐打扮好看,她就特别惊讶,问我是从哪知道的,并且觉得有点滑稽,并不太把我的赞美当回事,笑笑就不理会了。其实我只是个低视力而已,不是全盲,看不到全部细节,却能看个大概,美丑还是分得清的。这让我觉得在这群人里面我的身份很尴尬。

最后再讲个故事,有个全盲男生跟明眼女朋友因为很小的一件事大吵一架。男生觉得他女朋友看得见却不肯体谅他,女生觉得她屡次提醒,他都不当回事,毫不在乎,屡教不改。在生活中这种小摩擦特别多,踩到东西啊,碰倒什么啊,或者其他的,都要有准备。互相提供方便,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关于生闷气,这个与视力无关了。根据经验,我觉得跟家庭环境、家人性格甚至遗传有关。作为视障,我总能在我的行为背后发现与家人行为模式之间很多的相似之处包括心思细腻,容易生闷气。这并不是我的专利,家人也这样,所以把某些性格特征归结到「盲人」其实是不妥的。需要他自己慢慢调整,也需要你跟他好好磨合。


个人的心理和人格塑造成怎么样,不能单独归因到「盲人」这个身份上,这和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关键的人生经历,情感经历都有关,这些经历自然也包括了视障这个因素,但不等于都是视障这个特点导致的性格。建议你请求他本人和你进行一场更坦诚的沟通,好好聊一聊性格缺陷这件事,看他愿不愿意改变,或者获得外界的心理成长支持。如果拒绝沟通,我想你们可能是不太适合在一起的。推荐一本书给你,《非暴力沟通》,学习如何表达需求,还有彼此倾听吧。


很难谈不上


不是的,盲人,这类弱势群体可能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把她们分到困难户的一方,从心底里一提到盲人可能就会觉得她们一定是那种情绪低落,生活不便,不好相处,与她们说话都要更多考虑她们的感受等等,其实真的还好的,我是大三的学生,我跟我的小伙伴做了一个关于盲童的科研项目,我们就在上一周专门去盲校居住了一周,与那些小朋友一起上课,一起聊天,真的,他们很开心,也会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当我们第一次跟他们聊天,她们并没有抵触反而很喜欢跟我们瞎聊,我们问的一些问题她们也欣然回答,有的小朋友真的很懂事,懂事的让人心疼,他们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能感受到这个世界,能够通过听觉触觉和其他感官,在这个世界里活的跟正常人一样。希望大家不要对这类群体有偏见吧,他们或许比正常人更干净,更简单,更纯真。


太累了,意外不知道怎么就到来了,我还以为是因为生活的圈子小所以才不大度


是人和人很难相处。总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不管他是盲人还是明眼人。


有一些人的确会有这样的反应。我作为一个后天视障者。

能说的是有些盲人对一些话题会比较敏感。所以。。。


「不是黑夜也不是白昼,只是空虚将时空吞噬。

世界一片死寂,没有时间、星辰、大地,没有挫折、变化、没有好也没有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光明,本该是唾手可得的存在,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奢望。

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至少22亿人正处在视力受损或失明的状态。

36年前的10月15日,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属于自己的节日——国际盲人节。

今年的10月15日,就让小贝成为你们的眼睛,感受这个世界的爱与温暖。

今天的主要内容如下:

  • 1、 多少人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
  • 2、 你必须知道的3种致盲眼病
  • 3、 有爱,世界便不再黑暗

一、多少人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

盲人,或许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个群体的存在。

人行道上的盲道,电梯里的盲文,按摩店的盲人按摩师傅……

但是大部分人对于他们的了解又十分有限。

盲人分为全盲和半盲,全盲对于颜色没有概念,他们不存在「看见」。

半盲又叫弱视,他们的视力低于正常视力的60%,但是也是可以「看见」的,只是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例如放大镜。

而且我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

根据中国盲人协会官方网站数据显示,我国视力残疾人数达1731万,每100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视障人士。

我国每年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人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

二、你必须知道的3种致盲眼病

盲人还可以分为先天的和后天的,在后天致盲的人群中,除了外力,疾病是导致盲人数量增多的重要原因。

可能不少人都觉得跟自己无关,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失明的情况。

这三大致盲性眼病,是大家必须要了解的:

1、白内障

白内障是我国排名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

据全国眼病防治协会统计,我国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60-80岁白内障发病率近80%。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眼睛内晶状体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

晶状体内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是无法自行恢复的。只有通过手术,将已经浑浊的晶状体替换为透明的人工晶状体才能治愈。

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往往因为没有明显的影响视力,而被人忽略。一拖再拖导致视力持续下降,错过最佳手术时间。

因此,当我们出现视线受阻,感觉眼睛有异物阻挡视线,看不清东西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2、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

预计到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将达到2182万(占全球27.4%),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将达到3.05%,居世界首位。

出现青光眼主要与病理性的眼压升高有关。增高的眼压通过机械压迫,和引起视神经缺血两种机制导致视神经损害。

眼压增高持续时间越久,视功能损害越严重,而且是不可逆的损害。

和白内障不同,青光眼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不限于中老年人,存在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应高度重视。

如果长时间感觉眼睛胀痛,头疼,一定要谨防青光眼的侵害。

3、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近视度数达到600度以上,称为高度近视。度数越高,眼底病变风险越大。

据统计,我国有3000万高度近视人群,因高度近视导致眼底病变的致盲人数超30万。

眼底病变主要症状就是,眼球前后径明显变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球凸出来了」。

眼球壁变薄,视网膜变薄变性,出现裂孔,加上玻璃体液化,使得视网膜发生脱离,造成出血,导致眼盲。

护眼意识的缺乏,致使越来越多的人近视,而且度数一步步加深。

对于高度近视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度数越高,检查频次也要提高。

三、有爱,世界便不再黑暗

我们在关爱自己的眼睛的同时,也要注意照顾身边这些视觉有障碍的人。

对于盲人来说,四季变化、日月轮替,都不过一片虚无的漆黑。

我们不能点亮他们眼前的世界,但可以用爱与尊重照亮他们心中的黑暗。

在日常生活中,与盲友相处时,我们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1、不占用盲道、不损坏助盲设施、尽可能接纳导盲犬。

2、提到盲人时的措辞,要避免使用「瞎子」等歧视性辞汇,用「失明者」「视障人士」代替。 3、在距离盲人一两米的时候应该发出声音提示,然后再进行交谈或帮助,在帮助陌生人时,要征得他的同意。

4、第一次见面时,要尽可能告知对方你的信息,让他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5、当谈话完毕离开时,要告诉盲友。避免让他陷入不知道你已经离开,还继续说话的尴尬境地。 6、切勿事事代办,尽量引导盲友去做一件事而不是替他办,这是对其的尊重。 7、多一分细心与耐心,就能让盲人的世界少一丝黑暗。

小贝有话说

眼睛,心灵的窗户。它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光明,又有多少人正肆意挥霍。

护眼知识的缺乏,使很多人陷入无边黑暗,追悔莫及。对眼睛的保护,一定要尽早做起。

我们无法感知盲人生活的不便和痛苦,但我们可以用一个关怀的举动,一声温暖的话语给予盲人爱与尊重,将黑暗的世界照亮。

有爱,世界便不再黑暗。

如果有疑问,您可以添加顾问菲菲的微信号(feifeida meng01)进行咨询。

关注小贝保险公众号(i小贝保险)领取你专属的私人订制服务。


不是的,这主要是因人而异的。


因为他们看不到一些东西,所以不懂一些东西。不算很难相处,有时候需要开导和帮助


谢邀啊,不难啊,人的交际总是不同的吧,就是是明眼人遇上明眼人也不一定很融洽,请问盲人和明眼人会因为眼睛问题而产生水火问题变得不容嘛,不会,要看个人性格,和有不有心交朋友(阿弥陀佛)(今天也是胡说八道的一天,必要时请忽略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