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好說,因為可不可悲有時候是看心情的。就比如我,差不多2歲失明,18歲徹底失去光感。我之前一直覺得我沒那麼可悲。但畢業之後真的覺得可悲了。今天尤其覺得。


在這個問題上我可能有些傳統,淺見以為,後天失明的人更痛苦,因為ta曾看過這個世界,前幾天在故事SM公眾號讀到了一個故事,一位優秀青年本該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確因失明而支離破碎,他鼓勵自己,生活仍要繼續,但我相信,這必將是他內心永遠無法癒合的創傷,縱然外表顯得多麼自強不息,樂觀開朗,柔軟的心房裡總有那不為人知的角落。

每當夜深人靜,那絲絲縷縷的疼痛就會湧上心頭。我想,生活還要繼續,這話也許只是說給別人聽的吧,經歷的一切只有自己知道,哪位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所謂自強不息,積極向上,只是為了掩蓋內心那一處無人知悉的角落吧。

當他努力擺脫陰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他的孩子證明我能行的時候,他的妻子確冷嘲熱諷,我猜想,彼時的他一定很無助,生活的艱難,突如其來的變故,至親的不解,我想,那堅毅的眼神中總有那一絲迷茫和無助。

擁有的在失去,心裡一定不好受。


其實各有各的悲與歡

我是先天性的,一直沒能建立好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但是相比後天失明又少了一次陣痛。

後天失明的朋友需要浴火重生,走出來也就沒什麼事是事了,沒走出來什麼都不是事了/。

總之,失明只是失去一個功能並不是失去明天。要更好的明天,光看著肯定實現不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我覺得都不可悲


當然是活到20歲再成盲人更可悲

打個比方吧,以前互聯網沒那麼普及的時候你偶爾才能玩一次手機或者不玩手機差別不大吧。

但是現在讓你放下手機試試,憋不死你


可悲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感覺的。

所以可不可悲也要看心態。

如果想著從來沒見過多彩世界,寧可拿生命換看見三天,那麼挺可悲的。如果想著從沒擁有那也從沒失去,那也未嘗不能心安。

如果想著損失慘重,從此只有黑暗了,那麼這個更可悲。如果想著好歹見過多彩世界,那又能心下略安。

總之,如果糾結著那失去的或從未擁有的,那就悲從中來。

願世人安好。


這個很難說。

說一出生就是盲人更好的好,但是起碼二十歲後再變盲人的話,他是能看到這個世界和自己親人朋友的模樣的,但是一出生就是盲人,他連這個世界和自己的親人長什麼樣子都看不到。

說二十歲以後再變盲更好呢,可是我們已經習慣了看得見的樣子,習慣了看手機看電腦,突然盲了做不了那些平常習慣了的事,會很痛苦吧,起碼一出生就盲的人不會有這個問題。

很難說


最近的2020年,我弟20歲了,當他想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時候,意外來臨了,點炮時把自己的眼睛炸壞了,因為炮是劣質的。從此再也沒有光明

我不知道哪個更可悲但我知道誰都不想遇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