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直博


我博士時的實驗室有兩個人都是20歲開始讀博,都是小時候早上學以及成績好跳級過。

基本上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 哇你好年輕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誰會在乎你年紀大還是年紀小呢?如果你博士一年級,20歲和30歲都是萌新,如果你都五年級了,理所當然是大師兄大師姐了。

我們實驗室那兩個,一個男生五年按時畢業了,畢業前愁得頭髮都稀疏了,他說他才25,誰信啊……另一個博士讀了7年才畢業,小時候跳級跳掉那兩年終於給補回來了,關鍵是畢業還沒文章……

少看點什麼25歲當教授28歲當博導之類的雞湯,多數人在這行不過艱難求生而已,大兩歲小兩歲有什麼區別。


年齡沒你想像的那麼重要,同行之間交流基本上都是關注你的科研工作做的怎麼樣,除了茶歇的八卦時間之外,大部分人都不在乎你是25還是30畢業的。

而且 @Ruiyi 說的很對,年齡小往往意味著心理上不夠成熟。我讀書的時候比多數同學小三歲左右。所以從小學到大學期間,在抗壓能力、情緒管理、社交能力上我都處於情商欠費狀態,在這點上喫的虧也是不少的。


本科直博挺好的,比碩博省時間。這樣可以為今後多留幾年找不到教職續博後的機會【狗頭】

但這個時間差也很容易因為一些機緣被荒廢掉。就好比打遊戲你開局佔到了優勢,但也得有本事一直把優勢守住擴大下去。不然也會因為後面的失誤丟掉優勢的。

必須認識到,讀博、做科研本身就是存在不確定性的,人吶,很多事情就都不知道。

但是有一些經驗還是可以學習一下。推薦 Kevin Haggerty 和 Aaron Doyle 的這邊書,基本上讀博常見的坑都提到了。當年我畢業,就把這本書送給了我的小弟。他今年在疫情下畢業了,去了英特爾,很棒。

57 Ways to Screw Up in Grad School?

press.uchicago.edu圖標

真好!

1、節約時間

通常本科畢業,如果順利考研成功,要讀3年,再考博,如果順利,又是3年。至少6年,拿到博士學位。

本博,一步到位,學制4~5年,節約了1~2年寶貴光陰。

2、不用勞心費力準備碩博入學考試

經歷過苦逼考研考博的兄弟姐妹們都懂,保送的本科直博生,沒有經歷2次練獄之苦啊!太tm幸運了!!!

要說缺點,就是沒有經歷過碩士課題的磨練,直接做博士課題,有點懵懂不上道……

但是,只要有好導師,自己悟性高,也不是問題!

加油,青年才俊!!!


開始讀博的時間我不關注,我只關注多少歲能博士畢業。


如果已經對自己的性格愛好、生活期許、社會環境、科研環境等都有了比較真實、全面和深入的瞭解,對職業發展路徑和人生道路有了很明確的方向和計劃,那麼21歲直博相當於乘上了人生的高鐵,在確定的軌道上快速疾馳。

如果對自己不夠瞭解、對社會不夠瞭解,只是因為人云亦云、按部就班地追求別人口中的「優秀」而盲目選擇讀博,未來至少5-6年要麼不能變要麼翻天覆地的劇變,那麼21歲直博相當於蒙上眼睛猛踩油門,可能一往無前,可能轉角翻車。

從清華本科畢業時,系裡接近一半的同學都選擇直接去美帝做博士,或者在本校直博,另一半的同學選擇保研或出國讀碩。直博的同學中有很多都是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自己想要做什麼、各行各業怎麼樣、未來究竟做什麼,只是覺得直接去個藤校或者頂尖課題組讀博是理所應當的,然後按部就班做博後攢文章拓人脈、找教職當教授、評傑青長江、當院長院士。然而實際情況當中,別說大部分同學找教職當教授遙不可及了,連畢業困難的都不在少數。

這還是基於所有同學基本上大二大三都正式加入課題組參與正兒八經的科研項目,對科研中的困難、挫折、重複、運氣都有切身體會的基礎上。然而本科畢業不要求科研成果,大家喫苦受累摔跤也就是體驗體驗,但是博士畢業對科研成果的要求很高,屆時將面臨著延遲畢業、無法畢業等困難,壓力不可同日而語。此外,教授對於本科生沒有什麼管理許可權,大多數時候還是和顏悅色悉心指導的,實在不相容的話本科生換導師很容易也很正常。但是對於門下的研究生,不論是出於對科研的高要求、還是由於個人品質問題,如果遇到不相容的導師只能勞心費力五六年,惶惶不可終日。

因此大多數多少有些職業規劃並且有選擇權的同學都會選擇讀碩士,如果想讀博再轉博很容易,如果博士想轉碩很難。國內碩博兩年差的獎學金比起幾年人生時光和道路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開始過度的吹捧年輕有為,多少歲本科畢業,多少歲博士畢業,最年輕的教授 最年輕的博士導師等等等等,這何嘗不是一種浮躁的販賣焦慮。

我一直覺得早慧的童年都是痛苦的,因為你要過早的背負很多很多同齡人所無法承載的壓力。我本科同學裡就有14歲上大學的孩子,確實,智力水平沒得說,可是大學生活不單單只有學習,本科四年她變得越來越不善言辭。因為年齡的代溝,所以也很難交到太多朋友。畢竟等到她大學畢業的時候,也不過才剛剛成年。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感覺她那四年過的似乎沒那麼快樂。

21歲讀博優秀嗎?當然優秀,毋庸置疑。羨慕嗎?多少有點兒羨慕。可本科直博的艱難,我想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其中的艱難。最要命的是一次次進度受挫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懷疑。我甚至會產生一種擔憂,一個21歲的人,他真的想明白或者說準備好了嗎?他的心智真的足夠成熟能承受著走完這條路嗎?也許他真的有足夠高的天賦足以秒殺phd這個boss。 可萬一沒有呢?

作為一個純路人,我當然希望他能在這條路走得順利走得好。可與此同時,我也要說,這條路可能要遠比他想的艱險,不過,如果通關了,必定是收穫滿滿。祝他好運


沒啥可看待的,正常

我是20歲開始讀博,感覺並不會其他人有什麼差別,況且身邊大部分都是22左右開始讀博的,沒有什麼年齡鴻溝更別說代差了。如果說有什麼不方便的,就是我剛來美國半年不能喝酒,開學各種在酒吧的social活動都沒去參加。至於學業方面的話就更沒什麼差別了,菜不菜和年齡差距(幾歲以內)沒什麼關係。

有人說以後可能申請教職啊或者title啊什麼的可能年齡會有限制,這個可能年齡小確實有優勢。個人來講其實沒什麼影響,因為我覺得等我幾年後到認識的大佬們這個年齡的時候也不一定有他們現在的成就,所以更多的是心理安慰吧


如果不是特別在乎這個博士學位的話,建議儘早讀博。

這樣可以早點認識學術與科研的真面目,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20歲直博,24歲博士畢業。其實年齡小本身不會成為優勢,但是年齡小,加上很強的履歷和成果,就會成為巨大的優勢,尤其是在就業市場上,這點我深有感觸。同樣的成果,可能比我大兩三歲,也會看起來很優秀,但是有年齡優勢加成的話,就會迅速受到領導的重視,畢竟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優秀的人太多,想要被人注意到就得有點脫穎而出的東西,那麼年齡小就能成為一個標籤。

而且年齡小確實能夠有更多的試錯機會,哪怕在讀博過程中覺得很絕望,大不了就多延幾年,出來還是跟人家差不多大,保住下限,就業後如果選擇失誤,那也可以回來再來個博後什麼的,多出來的幾年就是機會。當然,如果沒有這些錯誤,那麼後續的發展上也會有巨大的優勢,多出來的幾年就夠攢不少成果了,所以同樣的年齡能夠取得的成績會多得多,就算是保持跟其他人同樣的工作水平,年齡優勢也會一直在。

不過雖然我個人喫了年齡小學歷高的紅利,但是我並不認為這就應該成為一種風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路徑,都有自己的時區,在自己的時區裏都是準時的。年齡小意味著在少年時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迅速地成長,也有一定的風險。21歲開始讀博很好,25歲開始讀博也不晚,30歲開始讀博也是一種選擇,人生很長,這個過程也就是一段而已,或早或晚,各有優劣,平常心看待就行了。


我看到一位回答21歲博士畢業然後宣揚肯定是越早讀博越好的,emmm我不太認同,雖然我個人確實如那位答主所說工作家庭都非常順利,但我不認為越早讀博越好。人生閱歷確實還是需要一定時間去積累的,13歲讀博和20歲讀博心智肯定不一樣。凡事還是不能太極端來看。


中國這種什麼都設置年齡線的社會中,無疑是非常有優勢的(當然也看什麼專業什麼學校的博)。

但是在很多其他國家,卡線卡的不是年齡,而是你博士畢業多少年。換言之50歲畢業的博士和25歲畢業的博士都一樣。這種社會環境的話,我覺得就無所謂了。頂多是21歲的博士以後試錯的成本低一點而已。


巧了,我就是21歲本科畢業,開始讀PhD,然後4年之後,25歲拿到PhD的

現在畢業N年了,正好適合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先說結論吧,根據我的人生經歷來看,如果真的想讀博的話,越早越好

那些高贊答案要麼就是自己讀博年齡大,出於面子不想承認早讀博的好處,要麼就是有錢,或者運氣好,成功了,然後站著說話不腰疼。要麼就是讀博年齡早,但是由於種種其他因素,人生髮展不盡如人意,然後反過來把黑鍋扣在讀博早上面。

早早讀博,早早畢業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1. 最大的好處,就是結婚和生育的優勢。眾所周知,讀博的時候很忙碌,很難有時間認真考慮結婚。而人類生育的最佳年齡是26-30歲。如果博士不能早畢業,則畢業的時候很可能已經奔著30歲去了,即使這時候準備結婚,也要至少一年之後才能懷孕生育,已經是踩著生育年齡的尾巴了,這還不算很多博士由於壓力過大,生育能力下降,想懷孕都要努力好幾年的情況。更不算很多人博士期間都沒談戀愛,畢業之後才開始相親的情況。所以除非你想做丁克家庭,否則早讀博,早畢業,對於生兒育女絕對是好處大大的,尤其是對於女博士來講。
  2. 如果你博士畢業,想去中國的高校發展。眾所周知,中國高校入職,是有絕對年齡門檻的,為什麼?因為青年基金,青千,優青,都是有年齡限制的。如果你博士畢業已經30多歲,那麼意味著這個招你進去的高校,要冒很大風險,一旦你入職3年之內不能拿到青年基金,青千,優青,則一步錯,步步錯,你的前途會無比灰暗,而招聘你的高校也會跟著遭殃。所以很多高校,一旦看到你是大齡博士,索性就直接不要你。這時候你就知道早讀博,早畢業有多好了。
  3. 文章積累先人一步。眾所周知,國內高校招聘,就是數文章數量和影響因子。你25博士畢業,別人30歲博士畢業,意味著你可以做5年的博後,然後和他們30歲畢業的博士同臺競爭。這時候你的文章數量,質量,你的被引數,你的基金申請經歷,實驗室管理經歷,都是碾壓30歲才畢業的博士的。為什麼?因為你有5年都在做高產出的博後,而30歲才畢業的博士,那5年,有2年是浪費在了上小學晚,3年浪費在了讀碩士,浪費的5年幾乎沒有學術產出。
  4. 思維活躍。眾所周知,人類的創造力和記憶力,在30歲之後開始下滑。你早畢業,早進入職場,則你還能趁著思維能力巔峯的時候,多出成果,早早奠定early career的基礎。而30多歲才博士畢業的人,一進入職場,創造力就已經開始下滑,在early career的競爭上,處於劣勢。
  5. 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你很年輕就去高校任教,則你和你學生之間的代溝就會小不少。別小看這一點,學生面對年輕人,和麪對中年人,溝通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溝通的越好,你們組的產出就越高,從這一點來講,也要儘早博士畢業。更不用說,男性婚戀的優勢,我就見過很多男性,因為博士畢業的早,早早任教,然後和學生(沒有conflict of interest)談戀愛,最後結婚的。
  6. 精力充沛。眾所周知,人類的精力,在30歲之後開始下滑。20歲的小夥,熬兩夜,像沒事人一樣,精神的很。35歲大叔,熬一夜,就累死累活,一半會緩不過來。而學術工作,熬夜趕deadline是家常便飯,這時候如果你年紀輕輕博士畢業,和大齡博士比起來,在精力上就佔據了絕對優勢。
  7. 賺錢多。大家退休年齡都一樣。也就是說,都是博士畢業,誰能先入職,誰一輩子賺的工資就高。
  8. 如果你不想留在國內,想移民,則年輕+博士學位是最大的優勢。絕大部分積分制移民國家,年齡小於29歲,並且擁有博士學位,都是有額外加分的。

而很多高贊答案說的早讀博的心智問題,我不敢苟同人的心智,或者叫情商?並不是和年齡正相關,而是和人生閱歷正相關。一個一直住在山溝溝務農的60歲老頭,並不會比一個外交官的兒子,18歲上了清華,遊歷各國,22歲本科畢業的心智和情商高。因此,如果真的在乎心智問題,最重要的是多去世界上闖蕩,多接觸新鮮事物,虛懷若谷,多虛心學習,而不是寄希望於晚上學,晚畢業。至於讀博的難度,就更和年齡沒有一毛錢關係了,我從來沒見過誰讀了碩士,再讀博就比本科直接直博的做的好。讀博順利與否,取決於一個人是否適合做學術,不適合做學術,就算讀過好幾個碩士,也一樣無濟於事


這不就是正常的時間嗎。。。。。

你怎麼不問「如何看待18歲成年」呢。。。。


21歲畢業應該是正常水平吧?我畢業時還不到21。

但是有啥用?

最多迎來一句感慨——「你真年輕」。

真正讓年輕變得深入人心的、引人讚歎的,是後面的「有為」二字。

年輕有為得捆綁著纔行啊。

「為」是結果,等你按時畢業了再來問,應該會得到幾個你想要的回答。

——

當然,年輕也是有著實打實的好處的:

可以試錯、有機會試錯,延期時心態會比其他延期的博士生心態好一些。

至於其它,和22讀博、23讀博沒什麼區別。


南方讀書年齡普遍比北方年齡小,所以推測題主是南方人。

南方正常是6歲上學(讀一年級),6+6+4=16,所以6+14=22歲大學畢業,22歲開始讀博或者碩博連讀。

所以21歲讀博比正常人快了一年,但也還是有辦法的。

像我這種4歲多覺得幼兒園太無聊了非要上一年級,我爺爺跑了好久才給我開了個旁聽生的後門(後面轉正了),有點費勁。

我有個師姐大我一屆,97年的比我大一歲,也是弗南人。

一般讀書小要麼是上學早,要麼就是跳級,兩者的共同點在於家人絕對有當老師的,一般還是中學老師,且家裡不止一個老師。

因為家裡有人教,小孩才早慧嘛

至於後期成長,家裡有老師都會重視培養孩子,跟孩子溝通,疏導,所以也沒啥大問題。

好處就是心裡會很爽,就算一時幹不過人家,都會自我安慰,ta現在比我大一歲/兩歲,我再長兩歲年齡很大概率比人家強哈哈哈


有一說一,我是佩服這種英才的。

個人小學一年級復讀一次,高三複讀一次,大學專升本比普通本科多一年。讀博士時候我27歲。個人6歲讀的一年級,沒有學前班和幼兒園。

去除這三年,我應該24歲讀博才能和他水平相當。我需要3歲讀一年級才能追得他的水平。

所以我佩服這種厲害的人物,要麼跳級要麼有非凡的才能,否則很難在21歲讀博士的。

以上。


本科直博有啥可看待的,太正常了,你看申請美國PhD的基本全是這個歲數。

你比如說我,到休斯頓的時候還沒滿22歲,連個啤酒都喝不成,又因為長得顯小,幹啥都要被檢查ID。我兄弟,長得比我還顯小,到了快畢業的時候還要被查ID,你說上哪兒說理去。

這其實都不算啥,後來比我矮一級,來了個新生,韓國人,在國內拿了碩士,又工作了好多年,跟著老婆出國讀書,他老婆讀了個生物PhD,他閑的慌也申請了個化學的,後來老婆快畢業他才入學,一問年紀好傢夥,42歲。

我當時就理解了令狐沖看勞德諾的心情了。

我叫你叔你喊我師兄,咱倆各論各的。

後來啊,後來我博士畢業走上了琦玉老師的路線,再也沒有人check我的ID了。去年陪內子跑越野,在一個補給站等她下山,旁邊工作人員看著說,你看老爸心疼你啦。


我是19歲開始讀,讀了半個月後選擇gap了一年,所以實際上差不多20歲開始。

我覺得年齡小開始還是有優勢的,主要體現在心態上。因為自己知道自己比較有時間,所以遇到負反饋的時候能比較好的用年齡問題來自我調節,同時平常也能比較好的保持自己的節奏,不太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

再有就是年齡小開始讀,各方面的生活壓力也會小點,可以多專註科研一段時間。如果25歲開始,可能面對的生活壓力和比較壓力會更大。

大體就是如此,當然年齡小開始多少別人會另眼相看一點,對交朋友找合作者爭資源之類的事情有些細微的信號效應吧

當然,也可能是負面的信號效應。我當時申請的時候就有不止一個學校和我說覺得我年齡太小了不穩定不成熟…


說明這批人大概率可能是……

小學沒早上、高中沒復讀、大學沒延畢,是博士羣體中最平凡無奇、普普通通的一員。

北京大學2020年研究生新生大數據?

mp.weixin.qq.com

事業有成的非全日制碩士vs起點最低的博士

我是1998年10月出生,目前博一,即將22歲。看過本專業直博同學年齡,大部分集中在1997年9月-1998年8月出生,少部分是1998年8月後出生,畢竟各地都是6歲讀小學。

實話說,我們當年直博有兩部分人,一種志向高遠勵志讀博做博後搞科研的大佬或者有清晰目標就是想要博士學位,另一部分因為成績差求穩填的直博,或者被老師一忽悠稀里糊塗就填了直博。

從直博發月錢也看得出來,中期答辯前學校1550+導師800,答辯後學校1550+導師1300,大家更認為直博前兩年更像是碩士,只是初步具備科研基礎,距離獨立科研想idea還早著嘞。

21歲讀博挺普通的,比起這個,25歲博士畢業更讓我敬佩,畢竟英雄不問出處,只看結果。

中午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交給我幾十本作業讓我當助教好好修改,交代完任務後語氣一轉:你最近看論文怎麼樣?

「我...最近忙著上課寫作業,論文看得少。」

「研究生不要像本科那樣只上課,看論文也很重要啊。」

「嗯嗯!」

其實像我這樣本科入學21、22左右的直博生基本剛進入研究生都在摸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