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好奇,心理學家是怎麼解決自身問題的,自我分析診斷和治療有效果嗎,還是因為無限放大的觀察者效應導致心理學現象和方法對於越瞭解心理學的人的潛意識就越不起作用?


在這裡我們就把精神科醫生、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臨牀心理學家,一起討論。姑且統稱『心理醫生』 吧。其中只有精神科醫生有處方權可以開藥。

①一個很好的『心理醫生』,懂得預防,也就是說不會讓自己發展到需要『醫療』的地步。要能夠治未病。

②根據病症的不同而定。如果是精神分裂、雙相障礙等明顯有生理、遺傳基礎的病症,任何人都需要喫藥。精神分裂症往往會損害自知力,所以這個恐怕無法自醫,因為根本無法識別自己病了。雙相障礙可能會被自己識別出來,可以自己去找同行開藥喫(情感穩定劑)。

③一般的情緒問題,確實可以自己調節。


心理學家幾乎不能自醫。從心理學開始誕生之起,除了弗洛伊德,在他隨後的弟子都接受心理分析。弗洛伊德雖然沒有接受別人的分析,但他通過寫作,對自己有大量的自我剖析以及夢的解析,對自己有了深刻的瞭解。

歷史上最經典的,他與榮格之間的愛恨情仇,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也是相互分析。最著名的一次是兩人同船前往美國,相互分析對方的夢。其實在分析的過程中,都是在瞭解自己,探索自己,治療自己的過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只有接受分析,才能對自己更加了解。精神分析或者動力取向的諮詢師,是要求做個人體驗,實際上就是一個心理治療的過程。

當我們跟來訪者之間的關係走得越深入,就會有越多的移情發生。弗洛伊德說,沒有移情就沒有治療。在移情與反移情之間,我們能夠區分,哪些是來訪者帶給我們的,哪一些是因為我們自己未處理的情節。否則我們可能會將自己內心的創傷,帶入諮訪關係中,讓來訪者陷入二次創傷。

精神分析和動力取向對於諮詢的設置相當的嚴格,他要求避免雙重關係,否則諮詢師會過度的捲入而無法保持中立。

最近讀了《共情的力量》這本書,書中的作者,作為一個心理專家,因為未能共情到弟弟的感受,導致弟弟自殺,這讓他非常的內疚。

我們發現,有時心理專家也很難幫到自己的身邊的人。所以假如自己有病,或者自己身邊的人有病,請去找專業人士做治療,而不是自己給自己做治療。


首先,心理學家跟諮詢師、治療師未必是一回事,對那些研究大腦、神經系統或基礎研究的心理學家來說,跟物理學、數學的沒什麼區別,甚至對心理諮詢也是一竅不通。

另外,本身對瞭解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的人來說,能不能也不是完全的。

主要取決於什麼性質的問題,對那些需要正確認識、認知改變、覺察性所能改變的某些情況,在足夠瞭解的情況下,附以一些專業的處理方式,是有可能的,以神經症性的問題為代表,而有些必須需要他人(外力影響)的問題,既然不是孤立個體能夠處理的,那無論了不瞭解,自然也沒什麼辦法,不是一個人能處理的,知道是沒用的。

還有一個問題,沒人保證心理學是正確的,公認的東西,也可能是羣體的迷醉,所謂心理專家自認的「正確」,恰恰是這個東西阻礙了所有一切的可能性。

簡單說,不是所有問題都是個體獨立能解決的,如果確實瞭解「正確」的關於心理和大腦的東西,相應的處理能力和應對能力自然要強的多,但這不可能是無限的。有些東西,必須是在環境中和關係中才可能的,實際沒什麼複雜,就是現實條件不具備,那是不可控的,可控的就是花錢有個按科學原則施加有益影響力的氛圍和關係。不過90%以上都是廢物中的極品,垃圾中的戰鬥機。

更何況,目前,不知道多少打著「心理學」的名義,和心理學無關的東西。

至於某些一直流傳的東西,似乎越瞭解心理學好像對諮詢有負面影響,就比較搞笑。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是有其自然規律的,包括認知、情緒的改變在內,還要具備相應條件,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雪上加霜。要解決問題,自然這是必須的前提,如果真的瞭解,更利於遵循這個規律,如果可以隨心所欲,那乾脆閉著眼睛瞎忽悠好了,還研究探索什麼。其實無非就是腦子裡弄了一堆垃圾、製造出更繁雜的圈圈,自以為那是心理學,所以才起了幹擾作用。

在《自控力》裏提到一個患有抑鬱症的大學生向唯一知道的哈佛的科學心理學教授維格納求助,結果他並不知道如何處理,只是告知一個自己的「白熊效應」的試驗,因為這就是他所知道的,未了解諮詢與治療領域的心理專家,是不瞭解臨牀諮詢與治療這玩意的。

在心理學領域搞出成就,除非是在大腦、生物學、神經系統方面弄出新發現,實踐應用上,無論怎麼搞的好,也不會顯出什麼太大建樹,因為看不出什麼新鮮玩意。


醫者不能自醫?外科醫生當然難以給自己做手術了,但是內科醫生不能給自己治感冒?中醫不能給自己調理身體?心理健康的恢復,一方面靠矯正性體驗,另一方面也靠自我認知和覺察。絕對化的答案,一定是有問題的。


臨棋只恐迷當局,袖手還輸不著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