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從入行門檻來講,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比硬體工程師入行門檻簡單的多。

成為軟體工程師,學會一兩門語言,常用的數據結構,就能找個薪水不錯的崗位。

但是成為一名合格的硬體工程師,不是科班出身,不好好學幾門模電數電信號邏輯的課程,沒有在學校自己焊電路做實踐,連簡歷都發不出去了。

而且軟體工程師學習資料在網上資源豐富,而硬體電路設計圖可受用資源基本沒有。

硬體工程師一般需要一定的經歷沉澱。

目前軟體工程師短期內還沒有出現飽和,畢竟薪資擺在那,並且不是說硬體產業就此會低迷下去,隨著物聯網、車聯網、智能家居的概念越來越熱,等相關的技術支持成熟後,硬體工程師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而所有的軟體產業也要依靠硬體,而硬體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只要你水平很牛,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高薪資高待遇都是屬於你的!


作為一名老硬體工程師,回答這個問題,可能不準,謝謝。

1. 硬體公司少,從招聘就可以看出來,硬體職位要遠少於軟體職位,包括某些所謂硬體職位,軟體能力佔一半或更多,也不知道算硬體還是軟體。所以需求不多,自然也要不上價錢。

2. 硬體公司不需要硬體工程師,呵呵,很拗口吧,很多硬體公司,技術能力低下,所謂硬體工程師能畫出能用的圖就行,改兩版能出東西就OK,要麼抄參考設計,要麼抄開發板,至於細節,需求不同是否適用,誰關心那個!這樣,老闆就不需要什麼真硬體工程師了,有個2年經驗的,能畫出圖來就可以了,5年就是高級了,10年就是專家了。這樣的難度下,憑什麼要高工資呢!


在半導體行業多年,隨著晶元的發展,軟體是越來越複雜,硬體反而是越來越簡單,硬體複雜的部分,都集成到了晶元中,這樣就造成了市場上對硬體工程師的技能需求沒有那麼高了,筆者就經常需要人做板子,發現很多板子,一般的硬體工程師就可以勝任了。就沒有必要高價請資深的硬體工程師了。

這裡給學生一個忠告吧,硬體和軟體讓你選擇的話,盡量選軟體,盡量選軟體,路子寬並且待遇還高。


那為什麼硬體就要比軟體高呢?理由呢

好吧,其實就是需求決定的,市場上需要軟體,軟體的崗位比硬體多得多得多,互聯網時代,什麼行業都會跟軟體交叉,但硬體不是,硬體就是為軟體服務的,有了那些設備後就是軟體的天下了,硬體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軟體最起碼還有10年紅利,硬體崗位就那些,趨於穩定了。有的人說硬體入門難什麼的,那又怎樣,就像吹嗩吶很難啊,百鳥朝鳳看過沒,市場沒有這個需求了…

再說說行業,硬體偏向於製造業,好聽點你說智能製造科技製造好了,製造業是賣實物產品為主的,是有硬體成本的並且一個產品只能賣一個客戶,利潤就擺在那裡。軟體就不一樣了,理論上賣多少人都行,賣得越多,單位成本趨向無限低。另外你看看互聯網企業估值(倍數)多高,因為蛋糕中不僅有公司的利潤,還有資本的錢,這個錢就厲害了,一級市場再賣到二級市場,跟天上掉下來一樣,企業有錢了給員工也大方了。

然後硬體廠家賣產品還要去投標,你看到哪家互聯網公司去投標舔人的,硬體廠家說金主爸爸求求你買我的吧,我的又好又便宜,軟體廠家則說,我的軟體我做主,我想給你們用什麼你們就用什麼!

看吧,軟體廠就是來錢又多又容易…哭…別不服氣,咱就是那麼膩害,就是那個感覺倍兒爽…哈哈,要被打了…嚶嚶…

硬體呢,拿什麼跟人比,硬體就像一個老實人,可能踏實些。軟體多美好,妖嬈的外表(數據),前程可期(預期),揮金(資本)如土…怎麼辦,友誼的小船要翻了。

再看看美國,軟體薪資普遍也是比硬體高的,很多做硬體的大佬都轉軟體了,大概美國年齡限制不大。做硬體的都知道在中國所謂硬體工程師和美國的區別,就算這樣,美國思科都裁員了呀!

結論就是,如果能選擇就選軟體,毫無疑問,因為硬體也要996,在同樣辛苦的程度、同樣的付出下,軟體收穫比硬體多,並且天花板軟體比硬體高很多!!這個坑尤其要注意,因為有些應屆生被起薪給蒙蔽了,一部分軟硬體可能起薪差不多,但是後面的發展完全不一樣!有些廠家為了招人或者說留下優秀的人,應屆起薪給的不錯(這裡就包括不限於硬體了),但後面漲幅一般,在中國要轉行沉沒成本巨大,還要考慮年齡問題,所以有些優秀的人才因為入錯行就只能在行業里熬了,特別可惜!

以上,希望能有給大家帶來幫助。


隨著晶元廠商的文檔越來越詳細,硬體工程師可能只需要修改官方參考電路甚至直接照抄,就能完成項目需求,技術的門檻就越來越低了。現在純搞硬體沒前途了,最好學點編程,拓寬自己的技術面,從硬體工程師升級為全棧工程師


首先,這個說法有點偏,軟體工程師上限很高,下限也很低呀。有沒有聽說過5美元做一個網頁梗?

軟體工程師有黃金年齡段一說,高也就那麼一段時間。軟體工程師真的偏年輕,年紀大一點的,經驗技術再厲害,還是扛不住身體的消耗,一天盯屏幕十幾個小時,眼到頸椎都受不了啊。 硬體工程師貌似身價與時間成正比啊,我很不理解,為什麼硬體工程師年紀越大還越扛得住了。時間拉長來看,誰高誰低很難講。

還有一個視角:軟體生產鏈短,比較集中,成本基本就是研發的人,硬體就不一樣了,整個生產鏈很長,拿晶元研發來說,設計,模擬,tp, 封測,。。。到工廠生產,那一個環節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是高精尖,都需要巨大投入資本,我想你說的硬體工程師大概是邏輯設計這一塊。這一塊的成本在整個鏈中比重並不十分突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投多得的時代,參與利益分配的各方比較多,而且別人投的也多。項目總投資是有限的,流到硬體設計的資本自然不想軟體行業那樣了,軟體不同,很短,很集中,成本基本就是人了。所以軟工可能會多分配一些資本。不過總體比較下來,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無奈。


硬體工程師的工作範圍一般有硬體安裝、調試、排除故障,這三個方面只有最後一個要做好不容易,比如伺服器、電腦如果是硬體故障,沒有廠家提供的檢測工具很難定位問題,就算知道是主板有問題,也只能找廠家來解決,一句話,深層次的問題都要靠廠家支持。

軟體工程師從學習一門軟體語言,到熟練掌握,到結合應用選擇適合的軟體架構,學習的成本比硬體工程師要付出很多,所以創造的價值也更高。

一個理工科的大學生,你要用軟體可以從0到小開發一個遊戲,估計沒有三年不行。但要會修電腦,做伺服器維護,估計一年就上手,所以硬體工程師相對待遇會低。


市場決定的。你也可以問,為什麼軟體收入比明星低?還有我們要彎道超車,那當然大力發展軟體,那玩意半年就熟練了,買個電腦交個電費就能幹活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