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的缺乏究竟牽連到什麼因素?為什麼需要持續不斷地進口糧食?想要提高糧食產量有弊端嗎?如果可以該怎麼提高?國外的食品增產方法是否能適當借鑒?謝謝


看了題目說明裡的,這麼宏觀的問題,要說正經回答的話,要麼沒法答,要麼回答了也是大而無當。所以你可以把問題再縮小一下,想了解技術方面的,我們就聊聊技術;想了解政策的,我們就聊政策;想了解糧食貿易的我們就聊貿易,反正要分開,界定問題的邊界,不能這麼提問題啊。

要是隻是問問,那我覺得春運的時候,買張硬座票,上火車後但願遇上一個那種看起來有點見識,走南闖北,經歷豐富,高談闊論四五十歲的大爺,和他們聊,鐵定能給你講的頭頭是道。


  1. 我國目前不缺糧食,相反,現在是糧食過剩,糧食過剩使得政府財政補貼都快受不了了,也壓低了國內糧食價格,不利於農民收入增長。
  2. 進口糧食便宜,有利於消費者,減輕國內土地、水等資源環境壓力;負面影響是使國內農民利益受損。
  3. 現階段單純提高糧食產量沒什麼意義,因為已經是處於過剩階段,提高總產量的負面作用更大,只要保持有足夠的糧食生產能力即可。
  4. 總量問題雖然解決,但還是可以通過國內外各種技術手段來提高糧食單位產量和品質,這更應該是以後的方向。

建議閱讀:

  1. 朱滿德 等 | 建構新型國家糧食安全觀:全局觀、可持續觀與全球視野
  2. 中國糧食安全全球戰略分析 ——基於 GAMS 全球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3. 楊東羣 等:糧食減產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分析與政策建議
  4. 毛學峯 孔祥智:重塑中國糧食安全觀
  5.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糧食安全國際合作發展及展望
  6. 張雲華(2018):關於糧食安全幾個基本問題的辨析
  7. 陳勁松(2018):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年度《全球糧食政策報告》評介

  8.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糧食安全國際合作發展及展望


中國地形是三級臺階是,最高的一階是還把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哪裡紫外線強烈,含氧量低,氣溫低,常年太陽光集熱少,不適合農業生產。也不適合人類居住別想啦。

第二階是蒙古高原就是我們唱的哪個黃土高坡,這黃土層面積大厚光照充足,唯一的缺點是降雨稀少,但是跟以色列哪個全是沙漠的地方比起來,還是要好很多,這裡需要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包括儘可能多的利用地面徑流,和地下水資源,做微灌和節水農業,這裡如果有充足的淡水供應,產出的糧食可以在養幾個億的人沒問題。


中國糧倉都爆滿了,糧食儲備量遠超聯合國推薦標準


糧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民以食為天。因此我們必須把糧食安全放在國家安全的重要位置,因此我們每年儲存大量的糧食,也設立了18億畝耕地紅線來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

但是糧食安全很重要並不代表著我們一定要在全部的耕地生產糧食,我們可以種植一些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從而提升農業生產率,因此我們會在一些國家進口相應的糧食產品,目前來說我國主要的大豆進口來源於美國和巴西,小麥、玉米進口來源於美國和中東國家,大米的進口主要是巴基斯坦和泰國。

關於提升農產品產量的問題,可以有兩類途徑,一類是以提升單位農產品的產量,比如袁老等科研工作者就在不斷地研發新品種,從而使得產量增加;另一類是種植產量更高的 農作物,例如土豆主糧化策略。

但是總體來說,當今世界的主題依然是和平與發展,在這個主題下,適當進口糧食產品,提升土地的單位生產率,有助於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成本,國內的小農體制加上價格導向機制讓糧食生產成本很高,增產越多越賠錢,所以現在提保產能而不是保產量


我國的國情不同啊,舉例老美,地廣人稀,農場主經濟,而這個在我國是行不通,會導致大量失業,社會不穩定因素就會增加,各行各業都是如此,裁員過多,工人就失業了,就遊手好閒了。

增產是肯定要增長的,需要提高人民羣眾幸福感啊。

現在不就正在提倡兩減減化肥減農藥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增產不增收,農業從業人員對糧食增長缺乏積極性,不願意投入物力人力。


首先糧食安全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戰略,糧食增產也是民生頭等大事,而糧食種植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受、雨、風、病蟲害等因素會對糧食產量有極大影響,而適度規模種植就是為了讓一些有能力、會種田的職業種植者大規模經營,從而通過科技種田增加糧食產量,而我國機械化種植與收割受地形與地區限制無法進行大面積作業,那麼就意味這土地不集中完成機械化成本高,而糧食增產又是課題,玉米、水稻、大豆,是我國主要作物,而三種作物的畝產不同,在每年輪做耕種時統計的國內糧食總產量也不同,如果說要糧食大增產主要因素就是研發新的作物種子,加強田間管理和加大有效肥料的使用,但我們同時還要考慮供求關係,這個課題需要太久去研究!


1:人多,全球最大的人口沒有出現(大規模,持續性)饑荒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地少,其實我國的農業用地並沒有想像中的多(相對於人口),而且由於地理原因,各種作物的生產比例也不是能隨人願的。

2:便宜。放眼世界,你會發現有不少國家的某幾種農產品產量遠高於自身消費能力,那麼出口就成了主要目的,這往往會帶來傾銷(所以每個國家都很重視對自身保護)。可即使是加了關稅,還是比在本國買便宜(這裡有氣候,地理,技術的多重因素)。因此我國為了穩定還做了大量的儲備。

3:提高糧食產量每個國家都在做,這事關存亡。弊端相較於此,反而都是可控可解決的小問題。

4:提高方法很多。資金,政策,法律,技術,人員,管理,社會觀念....這個筐太大不涉農的都能往裡裝。

5:要承認,國外的很多東西我們都還沒學會。適不適合,先學了再說。比如管理技術,資金周轉土地流轉的方式,這些看不見的東西也是有學問的,更別提那些看得見的技術。先學到手,再試一試,才能知道那些適合那些不適合,那些能結合實際改進。


目前產量已無大礙,要提升的是生產效率。當然,小農業除外,小農業追求的不是產量和規模,而是品質和特色。


最大的阻礙是現在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全國大部分地區還在沿用小農模式,一戶兩三畝,再精細也做不到規模優勢,加上糧食價格偏低,以小麥為例,即使畝產兩千斤,按去年小麥最低收購價1.18元每斤,一畝收入不過3千6,這去掉人工施肥等等,可以說無利可圖。好多農民現在種糧完全是捎帶著掙點國家補貼罷了。

國家這些年推行的農村土地流轉,根本目的也是改變現有小農模式,以土地集中成片大規模生產,以農業產業化的方式實現集體管理集體議價,最大限度提高種糧收益。

當然,即使這樣,因為糧食收購價低,土地流轉大部分也沒心思種糧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