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已经将这首歌解释得很充分了,总不能像中考翻译文言文那样一句句译成比白乐天的诗还直白的话?

我听了20年也没听出些什么猫腻,不过建议从每一句歌词引申出更多的歌来听听:

明月光为何又照地堂——夜静更深对朗月,朗月清辉亮,行遍天涯离开家园,沉痛看月亮

宁愿在公园躲藏 不想喝汤——大红花轿I Love You,最怕日日要煲靓汤

任由目光 留在漫画一角——在天空上,用我的爱去画长虹,情话绮丽缠绵,留在白云中

为何望母亲一眼就如罚留堂——学生哥好咪书啰,咪日夜挂住拍拖

孩童只盼望欢乐 大人只知道寄望——阿哥佢听教阿妈就开心晒咯,阿哥佢唔听话阿妈就唔安乐

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体恤对方——别再做情人,做只猫做只狗不做情人,做只宠物至少可爱迷人

大门外有蟋蟀 回响却如同幻觉——但万法好比电光的幻影,入静了心境挂念难道靠眼睛

Shall we talk Shall we talk——你瞒住我我亦瞒住我太合衬

就当重新手拖手去上学堂——来操场游戏,我共你一起,明日志愿要牵手去做风纪

陪我讲 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我爱过虾佬桔涕吗?似乎没有

谁怕讲 谁会可悲得过孤独探戈——学跳舞有福气,手差点扑地,犹如自卑水银泻地

难得 可以同座——不同年的他,人人都很多功课未完全毕业吗

何以 要忌讳赤裸——你又晒,我又晒,剥晒衫裤剥晒鞋

如果心声真有疗效——谁轻轻叫唤我,唤醒心中爱火

谁怕暴露更多 你别怕我——然后撕裂躯壳,欲断难断在不甘心去舍割

粤语有句俚语「我对你吆心吆肺,你对我心肝唔揦肺」,讲的就是表面上沟通不畅实际上思想已经是南辕北辙。要Talk,谈何容易。唔系系人都可以裸聊。


《Shall We Talk》创作于2000年初,那时夕爷深陷焦虑症漩涡。据说,这歌词他花了10天反复修改,是其创作时间最长的歌词。

Shall We Talk?翻译过来是:我们谈谈好吗?初中英语老师称其为祈使句,有请求的意思。

整首歌都围绕「沟通」主题展开。重点讲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先讲的是孩子小时候「宁愿在公园躲藏 不想喝汤」,母亲精心煲好汤,去喊孩子回家喝,而孩子却躲在公园不理睬。我们甚至可以脑补出母亲如何精心挑选食材,如何焦急呼唤的画面。

镜头一切,还是农村老家的地堂,这次已经没有明月光。当初的孩子已经长成大人模样,他想和母亲talk,想与母亲沟通,想看看「眼泪谁跌得多」。然而,母亲已失去了能力触摸!

子欲养而亲不待,哀大莫过于此。

镜头闪回,孩子在公司加班,母亲打来电话,给他准备了汤。你猜忙碌的青年会怎么说?以什么态度说?「忙著呢,没空!」「知道啦,知道有营养,说多少遍啦!」「我不爱喝,从小到大喝得够够的,你别再煲了」……

如今,他只想心平气和地和母亲说一句:「孩儿在公司很忙,不需喝汤。」可是农村的老家里,他再也听不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音和喊他喝汤的呼唤,「唉,沉默令我听得见叶儿声声降」,他慨叹。

亲情如此,爱情又何尝不是呢?没了沟通,何必恋爱。所谓爱情,更多的是自我边界的崩溃,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肉体上。

所以既然有冲动,既然知道应该去沟通,就不要躲避,不要轻轻带过,要勇敢,要正视,要相信心声真有疗效,别怕袒露心声,别忌讳赤裸,别怕暴露更多。

去吧,就算牙关开始打震,别说谎!如果你还有沟通的机会的话。

门外蟋蟀的叫声仿佛幻觉,一切又好像回到最初,那时孩子多么依赖母亲,手拖手去上学堂。

以上。

PS.这首歌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首先就是煲汤,典型的广东风格,要是在北方估计就是包饺子了。再有「明月光为何又照地堂」,应来自粤语儿歌《月光光照地堂》。地堂:广东对晒稻草开阔地的称呼。

夕爷,真是小母牛坐飞机——牛13上天了!

明月光为何又照地堂
宁愿在公园躲藏 不想喝汤
任由目光 留在漫画一角
为何望母亲一眼就如罚留堂

孩童只盼望欢乐 大人只知道寄望
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体恤对方
大门外有蟋蟀 回响却如同幻觉
Shall we talk Shall we talk
就当重新手拖手去上学堂

陪我讲 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
谁怕讲 谁会可悲得过孤独探戈
难得 可以同座
何以 要忌讳赤裸
如果心声真有疗效
谁怕暴露更多 你别怕我

荧幕发光 无论什么都看
情人在分手边缘只敢喝汤
若沉默似金 还谈什么恋爱
宁愿在发声机器面前笑著忙

成人只寄望收获 情人只听见承诺
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珍惜对方
螳螂面对蟋蟀 回响也如同幻觉
Shall we talk Shall we talk
就算牙关开始打震 别说谎

陪我讲 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
谁怕讲 谁会可悲得过孤独探戈
难得 可以同座
何以 要忌讳赤裸
如果心声真有疗效
谁怕暴露更多

陪我讲 陪我亲身正视眼泪谁跌得多
无法讲 除非彼此已失去了能力触摸
铃声 可以宁静
难过 却避不过
如果沉默太沉重
别要轻轻 带过

明月光 为何未照地堂
孩儿在公司很忙 不需喝汤
Shall we talk 斜阳白赶一趟
沉默令我听得见叶儿声声降


很久以前就很喜欢这首shall we talk,不光觉得旋律好听歌词也同样很有深意。7.15eason在唱这首歌,勾起了很多的回忆。

歌中贯穿始终的孤独,以及那种时光无法倒流的无奈感,「成人只寄望收获,情人只听见承诺,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珍惜对方」。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歌词,如果在谈恋爱时多去沟通,多去交流,会不会现在结果就会不一样。一首歌当开始听懂的时候,那往往心中已经产生遗憾了。


听出了无可慰藉的孤独感,歌词中的主人公从小时候与家人无法沟通,到恋爱的年纪与恋人感情疏离,再到最后以工作很忙为借口,无法与家人享受一起喝汤的「温馨」时刻,孤独贯穿始终,并不会随著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也不会随著对象的改变而改变,亲情,爱情,友情大抵如此,如果双方不去主动交谈,又何时能够脱去心中的镣铐,坦诚相见呢?

我又听出了我自己,曾经最叛逆的时刻,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家人,老师的沟通,人际关系紧张,从乖巧懂事的好学生变成了乖张顽劣的问题少女,想念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她们温柔,善解人意,理解我,尊重我的想法,主动与我谈心,学习生活上的困惑都能从她们那里找到答案,使我的高三生活不那么苦,不说了,要落泪了。


互相在乎的人们总是在互相伤害。明明在乎,却逃避坦诚,无法坦诚。

那种相爱却不能亲密相处的无力感吧。

无论是在意的父母亲,还是爱著的恋人。每个人之间总是会有不同的观点或是计划,每个人也设置著个人边界和对打破边界的亲密关系的恐惧。想要沟通想要坦诚,可能是觉得对方不会理解自己,也可能是害怕自己失去边界暴露虚弱。

失望与希望,这些渴望被对方理解的心路历程又是多么孤独。等到最终或许这世界都没有人懂得自己,也或许自己从来没有完全信任过对方,说话也终究有所保留。

可是你没有办法。即使是夫妻,也终究相敬如宾。即使是父母,也需要考虑说话分寸。到头来在本来看似可以坦诚相待的爱的关系中,体会到更深的孤独。


有童年,母亲,还有情人,叙述了曲终人前半生


曾经坦诚相待的恋人,如今为何躲躲藏藏。


这首歌获得当年十大劲歌金曲的金奖,当年的评委称它为香港乐坛的良心之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