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成都到处都能看到共享充电宝,现在入行还有干头吗


手机电池合二为一的一体机时代到来,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即使电池再耐用,也抵不住社交软体需要的电量输出。

「2013年开始移动支付逐渐普及,未来的习惯是简单出行,很多人出门连卡和钱包都不想带,谁还想著带一个充电宝?充电是一件高频刚需的事情。有的人觉得共享冲电是一个伪需求,这个设想是不成立的,只要手机是需要充电的,共享充电宝就一直有市场,永远有前途。

共享充电宝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领域,一方面有人认为它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另一方面却有越来越多共享充电宝品牌的出现,认为其前景广阔;不论是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这种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或者超市、KTV、还是餐厅、咖啡厅这些场所,都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共享充电宝租赁机器。不用担心出门没带线,没带充电宝。共享充电宝将满足全国人民想要随时随地充电的愿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行业已有10多家创业公司入局,规模较大的包括「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和「小电」等,还有「京猪充电」、云充吧、Hi电等公司。总的市场环境来看,共享充电行业依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如果有入市的想法,这个时间点是很不错的。根据在这些做共享充电得公司官网的消息,比较直观吸引人的有「京猪充电」,里面提及到可以百分百分成。另外还有街电,后面的创世团队还是挺厉害的。总之大家可以去了解下。

王思聪预言落空,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最高一小时8块钱!

随著大众对手机越来越依赖,共享充电宝也越来越流行,出门逛街、购物手机没电了,去路边店家扫码领一个共享充电宝立马复活,十分便利。

然而,最近不少消费者发现,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了,原来租金只要1块钱一小时,现在有的已经悄悄涨到8块钱一小时!

这些高收费的共享充电宝主要集中在景区、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但相对难进驻或难维护的地方。而大部分场景中,各品牌的平均租金在2-4元一小时,就在去年下半年,大多数品牌的定价还是1块钱一小时。

2017年,共享充电宝冲上风口,多个资本方竞相进入市场。企查查数据显示,聚美优品CEO陈欧出资3亿元投资街电,拿下60%股权并出任董事长。

当时「网红」王思聪还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帖,称共享充电宝能成「他吃X」,陈欧也是高调回应感谢王思聪的监督:大不了做公益。

而如今王思聪的预言落空,共享充电宝不仅活下来了,还纷纷涨价了!但也有人发现,在不同的地方,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方式是不同的。

「北京西单某餐饮店街电的桌面式机柜充电宝,租金每小时2元,前5分钟免费,每24小时20元封顶。」

「北京某区域,每小时1元,前10分钟免费,每24小时10元封顶。」

有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充电宝稳定的高频用户群体已经培养养成,过去一年有超200万高频用户,年度累计使用共享充电设备超50万次,所以价格的普遍上涨暂时并未对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客单量形成影响,共享充电宝有的一个月只能赚几十块钱,有的甚至一万多一天。

共享充电宝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充电的租金是主要收入来源,除了充电收入,各企业也在探索其他增加收入方式,比如广告、流量分发。「我们可以把线上的流量通过来点小券给用户派发商家的优惠信息,从而把用户向线下商家导流。一方面可以为商家提供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尝试也具备变现的可能性」。这名负责人表示共享充电宝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那最近共享充电宝又为什么涨价?还一次性涨价这么多呢?一家共享充电宝负责人表示,为进驻好的商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会主动提高商家的分成,甚至向热门商家缴纳进场费,这就直接拉低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利润。

近年来除了最先起步的街电、小电科技、怪兽充电等品牌,看到商机的各方资本也加入市场争夺份额,抢占热门店铺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不得不提高用户租金缓解压力;此外,行业刚刚兴起时,大多数企业为了跑马圈地争夺消费者,大量烧钱,现在市场逐步稳定,是希望回笼资金了。

写在后面:各商家也说了,这次收费涨幅不大,微调成为行业共识,那些涨到8块钱的基本是KTV、酒吧等流量大的地方。王思聪的预言暂时是落空了,但成为下一个共享单车也说不定。

有网友说了:手机没电我又必须要用的情况下,10元一小时我也能接受。你能接受8块钱一小时的共享充电宝吗?


当然可以做,共享充电宝现在行业已经成熟,回本周期只要1-3个月!

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宣布正式对5G进行商用,电池技术,其发展速度显然没有跟上手机硬体的更新换代,至今多数智能手机还是少不了一天一充。

共享充电宝已经形成全方位的消费渗透,遍布商场、餐厅、便利店、火车站、机场及休闲娱乐等场所,逐渐培养著人们的消费习惯。

所以用户习惯已经被养成,行业市场还非常大。

不过在找品牌加盟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号称100%分润的,这种会比较坑,要不就是机器卖的贵,要不就是数据作假,不然100%公司怎么做下去?

需要的话可以了解下我们慢慢充共享充电,1台就可以代理,0门槛


有的,不仅仅是覆盖率这一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你能利用的资源,以及品牌方给你的帮助


写在最前面的总结:

共享充电宝到目前为止,如果想要入行,还是有盈利空间的。

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共享充电宝的点位布局尚未饱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正待开发;
  2. 5G时代的到来,手机电池的技术尚未得到突破,电池续航能力尚未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仍有共享充电的需要;
  3. 懒人经济的盛行,用户出行习惯的改变,也可以称为用户习惯的养成。

加上一点小建议:

如果想要入行,那么多共享充电宝企业,应该如何选择?

  1. 考察企业的实力与资质,最好能够实地考察;
  2. 考察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服务,如是否是自主研发生产,合作后是否有专业团队指导扶持等;
  3. 企业是否有相关政策支持、具体分润多少等等……

以下是详细分析:

我相信经过了2020年的一场新冠疫情,很多人都重现审视了自己现在所处的,或是曾经想要加入的行业领域。对于线下行业来说,几乎都受到重创,我想这个问题在如今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再来回答会更有意义。

根据艾瑞咨询所做的《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指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的租赁规模达到79.1亿元,呈现出141.3%的高速发展,行业红利期至少有5年,且仍将保持50%~80%的增长速度。

从这一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还算可以。但是共享充电宝是一个严重依赖线下场景的行业,2020年的疫情无疑会让人质疑,共享充电宝还有没有前途?

根据易观调查机构在2020年7月27日发布的《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洞察2020》的专题分析中提到,截至2020年5月,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订单量复苏情况优于预期,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同时5年内,共享充电宝的市场潜力将达500亿。

题主提到,现在共享充电宝随处可见。但是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显示,共享充电宝的整体线下场景渗透率在20%~30%之间,还有将近80%的点位尚未饱和。因此,题主提到的成都,包含在了这20%~30%的区域内。

那么,剩下的的将近80%的区域,在哪里呢?主要在二、三、四线城市,又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

因此,如果问共享充电宝还有没有前途,在市场空间上,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盈利的空间的。

其次,5G商用,大大考验著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相关调查显示,5G晶元的耗电量将是4G晶元的2.5倍,而我们知道,现在的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随著手机使用时间和app应用的增加,对于电池容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用户仍有很大的共享充电需求。

最后,懒人经济的盛行,用户习惯的养成。

一个充电宝重吗?会不会很占包包的空间?本来可以带上手机就出门,却要为了一个充电宝背个包?有多少次你带了充电宝忘了带线?或是带了线忘记带充电宝?还是带了充电宝却发现充电宝没电了?

试问下自己,有几次你真的愿意拿一大堆又重又占空间的东西出门?当下懒人经济盛行,出门从简,东西越少越好,更不用说一个又重又占空间的充电宝。

而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已经养成了 出门手机没电,就借一个共享充电宝 的习惯,不然共享充电宝企业也不会生存到现在。

所以总的来说,共享充电宝行业在未来5年,都是有发展潜力,并且有盈利空间的。

如果现在入行,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要知道,现在共享充电宝企业那么多,什么「三电一兽」、搜电、租电、云充吧等等。怎么选?

首先看企业实力和资质。一般来说,选择行业内前5的企业比较有保障,像是小电、街电、来电、怪兽充电(「三电一兽」)以及搜电就是行业内排名前5的行业。但是,具体选择哪家企业,还是建议题主选择感兴趣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

其次看企业的产品。行业内排名前5的企业中,「三电一兽」采用的是和供应商合作的方式,即由第三方企业生产制造产品,贴上企业的品牌;行业中第5名的搜电,则是由自己的工厂研发生产。至于两者的利弊,建议还是题主自己权衡。

最后看企业的政策。据我了解,怪兽充电的分润比例大概是在70%左右,搜电的比例大概是在90%,回本之后会变为80%,会为加盟代理商提供政策保障本金。虽然说加盟代理商都希望能有更高的分润比例,但是如果有一些企业宣传100%分润,建议题主还是斟酌一下。毕竟如果租金收益都归加盟代理商,企业没有收益来源,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