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出世間還是入世,執著和精進很多時候會被誤讀。例如,對學業的努力提升是不是執著?對喜歡女孩的追求是不是執著?對學術的追求是不是執著?提升遊戲技能是不是執著?很多場合無法分清。包括對法門的修習,究竟是執著還是精進?該如何區分兩者呢


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在最開始的時候確實很容易混淆,因為還未進行合理禪修,並未能細緻觀察心導致,此時,仍然容易處在思考問題、用思維去認知上,這樣跳不出平時的思維慣性,所以很難區分,不過沒關係,這個幾乎早期都會碰到,也是非常好的警覺。

1. 佛法的修行是有次第的,大體上如同你要恢復健康,就需要先用更加無害、天然的食物代替原來很粗糙的外賣、零食之類。

所以,這裡最開始可以先用執著一些反覆確認過有意義的東西事物、逐漸代替一些粗糙的有很明顯焦灼感的執著癮頭。

比如,在對名氣大執著和對學術的追求,有時候粗糙點是難以分辨的,很多科研人員以為是在執著探究真理,實則是在逐漸在意名望。例如,有一些名望比較高的教授有時就容易出現這個問題,他們可能自己研究出來一些理論,也同時對其他事情感興趣做研究,但鑒於這件事情是被整個學術圈嗤之以鼻的,也可能研究會斷送學術地位,那就很容易因為這個而放棄研究,因為長久以來,他積累起來的學術名望就有可能因此摧毀,所以不敢輕易嘗試,即便他可能確實很好奇。

也有教授因為自己的某個研究震撼了學術界得到了很大的認可,獲取了很高的地位,但是幾年後學生髮現他的理論有瑕疵或者是結論全然有誤,提出來,很有可能他不會給予發表,甚至打壓該學生,這也是因為長久的科研積累起來的名望給予了他很大的甜頭,如果否定這個理論,相當於人設崩塌,失去了自我,所以會越發維護這個人設形象。

在這個例子裏,這個人原來是追求執著科研真理的,但是因此連帶出來了名望,也可能完全不知就自然開始維護起來(無明作用),在不知不覺中就由追求真理而轉變成了追求名望,但也可能他自己也不會承認,仍然以為自己是追求真理,但實質已經改變了。

追求名望的副作用會更大一些,因為自信心會建立在上面,認為名望是我,為了維護這個我的形象會做出很多多餘甚至扭曲的行為,這些行為會將自己逼到牆角,好像上癮一般,不停地、樂此不疲地去抓取,否則會焦急、灼燒。有了想要更多,同時也害怕失去已經有的,患得患失。

所以,這種有了會覺得享受、品嘗滋味;沒有就焦灼、急躁的東西,就屬於執著裏質量差的,力度越大,危害越大,質量越差,因此在剛開始可以分辨出什麼樣的「食物」是力度小的(尤其是失去時的焦灼感降低),用這樣的健康的執著去替代不健康的。

2. 執著

執著是一種不由自主被拉進去、憧憬想像美好故事情節、鑽進故事情節、粘上去、陷進去的感受,算計、計劃、建立、抓取的狀態。

更多是生物本能及無明的行為習慣自動觸發,如果稍微有點觀的功夫的話,就能看清是昏昏沉沉被扯進去,來不及反應就去抓取的動作,稍微清醒一點就能看清,這不是我的決定,好像是荷爾蒙、基因、習性自己的行為,那個我會沖暈了,被帶著進去了而已。

這些行為的後果,就是把自己套住,欲罷不能,這些就是苦,所以要有一股力量能拉住它,止住這種慣性,就能擺脫這樣的束縛,這些是需要不斷在禪修活動中練習的。

3. 精進

精進,廣泛來說在1中用好的「食物」替代不健康地「食物」 ,開始逐漸用健康的餵食自己,就是精進。這種替代是要逐漸不斷進行更迭,直到徹底解脫。

比如,用追求科研真理來替代追求名望,就是用好「食物」替代粗糙的「食物」。它的好處在於動作畸形的可能性降低,不會為了刻意維護一個形象中的我而做出許多多餘的動作,從而自信心也更加厚重、篤定,不會因為別人的反對而變得暴躁,也不會因為他人反駁了自己的核心成果就傷到自尊,感覺受到威脅,去傷害對方,做出這種沒有必要到事情。所以,他們自信心不會維脆,是建立在更堅實的基礎上的,因此更敢於承認錯誤,自然也不會因為害怕失去名望而去過度維護,會開放地看待別人的研究,會採取有益的摒棄無益的,也自然少了很多因為害怕失去產生的焦灼、急躁感。

當然你也需要在這個過程裏去分辨、撿擇一些比追求科研成果更加健康的「食物」替代,分辨的方法是不斷發現原有「食物」食用後產生的危害,哪些食物能更好的替代,危害更小,則選擇後者。

每時每刻進行著有方向感的動作,並不會沉浸在美好的被別人認同的故事情節裏,更加踏實、平穩地幹著手頭的事情。

因此,精進,是一種有方向,腳踏實地、從容地進行著的動作,不會患得患失,沒有焦灼、急躁的拉扯,也不會掉進編織出來的美好故事情節裏,警覺著周圍誘惑的事物,自主地告誡自己不會被吸進去。是穩固、篤定、從容不迫的進行著的狀態。

希望有所助益。


不執著了,就是精進。

執著是個心裡狀態,不能從表象上判斷。

是不是執著,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對學業的努力提升是不是執著?

如果不在意成績,就是不執著。

對喜歡女孩的追求是不是執著?

如果不在意是否追到手,就是不執著。

享受的是過程,放下的是結果。

其實這樣說也不太準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執著是貪。

精進是舍,是。

精進過頭也是貪,如二十億耳尊者之過分精進。

精進不夠是懈怠,懶惰。


涅槃,用最準確的科學語言來講,就是不願意輪迴,並做到了不再輪迴。通俗地說,就是,靈魂的徹底自殺。最後一次自殺。魂飛魄散,永不在生,徹底消滅,蕩然無存。 問題是,我們根本看不見有東西再輪迴,沒體驗。

很好的質疑!輪迴與涅槃,是同一問題的不同方面。這涉及人類的起源問題。 按照進化論,人類是源於最早的細菌生命!進化論,古生物學已經沒完全推翻他了!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短短的數百萬年,地球生命的種類統統產生了,進化論早就破產!

但是現代人類被進化論毒害很深,唯物論、生命斷滅論因此陰魂不散!現代人類的意識空間,基本上沒有了對【宇宙生命意識空間的認知】,不再承認生命、靈魂是一種相續過程!AI理論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此,既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今世活著的時候,幹啥都可以,殺人放火不再有害怕!【我們根本看不見有東西再輪迴,沒體驗。】,就可以殺人放火呢!

當今人類為何自我可以毀滅!

貪官為何有了100億元,要奔向1000億元,再奔向10000億元!因為大家無所顧忌,撈到了,就可以了,反正都是一死!

人不懼死,法律與道德,奈何之!只有恢復更殘忍的古代法律,凌遲,四馬分屍,株連九族,製造更加恐怖的氣氛!估計,人類是要不得不如此了!

因此,中國文明的岌岌可危,是必然的!

基督教文化,起碼有個上帝的審判!印度文化有個輪迴,因此印度文化延續10000年,依舊活力四射!

----------------------------------------------

有一個問題,心,並無實體,也無自性,不存在一個真正的心,那為什麼還要去解脫它,本不存在,解脫什麼。虛空無花,摘無可摘,虛空無玲,無玲可系,也無玲可解,解脫個什麼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可以說困惱佛學的核心問題。【心,並無實體,也無自性,不存在一個真正的心】,但是【心是存在 是一種意識空間 是有多維的架構 只是人類至今無法表達而已】。心的理解,是人類永恆的祕密!也許人類永遠無法解讀【心】【意識空間】!

因為人類文明就是【心】【意識空間】的產物!

但是人類每一個個體的【心】【意識空間】又是有著巨大的差別,因此個體與種羣文化,有巨大的差異!雖然【心】【意識空間】,是無相無形空性,【虛空無花,摘無可摘,虛空無玲,無玲可系,也無玲可解】,但他確實凡夫輪迴的根本因緣!因此凡夫,需要解脫【心】【意識空間】的無明的束縛!

-----------------------------------------------------

所謂【涅槃】就是【無生法忍】的【不落兩邊 圓融中道】。【涅槃就是徹底止息煩惱 轉識成智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的修行人在世間中而達於出世間的境界!---------------------------------------下面的回答對於涅槃,只是照本宣科,渾淪吞棗的表達!何為自性清凈涅槃!何為有餘依涅槃!何為無餘依涅槃!何為無住處涅槃!下面的回答,都是模模糊糊,不究竟的回答!

【四種涅槃】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880658

一、自性清凈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恆常清凈而不染;

二、有餘依涅槃,小乘聖者雖然已證入涅槃,不受後有,但仍有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存在,名有餘依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比有餘依涅槃更進一步,連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也沒有了,進入不生不滅之境界;

四、無住處涅槃,大乘菩薩以智慧力斷除煩惱障、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因有大智,不住於生死,因有大悲,亦不住於涅槃,常於娑婆世界度眾生,名無住處涅槃。

----------------------------------------

一種錯誤的涅槃認知!

關於涅槃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133358

涅槃本質上是無法被未實證的人所感知的。如果你能夠眼睜睜的看著眾生出生入死的輪迴,一期生命接著另一期生命的永不停息,那麼對你而言涅槃就是觀察到一個阿羅漢在最後一期生命結束後再也找不到了。這就好比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上一秒還在跟你說話,下一秒突然消失殆盡了。這其實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很神奇,因此實證涅槃,又稱為漏盡通,即神通的一種。

------------------------------------------------------

今依龍樹論說:三藏確是多說無我的,但無我與空,並非性質有什麼不同 。大乘從空門入,多說不生不滅,但生滅與不生滅,其實是一。

大乘從空門入,多說不生不滅,但生滅與不生滅,其實是一。「緣起性空」的 佛法真義,啟示了佛教思想發展的實相。釋尊本是多說無常無我的,但依於緣起 的無常無我,即體見緣起空寂的。這所以緣起甚深,而緣起的寂滅性更甚深,這 所以緣起被稱為「空相應緣起」,被贊為「法性法住法界」。

一分學者重視事相 ,偏執生滅無常與無我;一分學者特別重視理性,發揮不生不滅的性空,這才互 不相諒而尖銳的對立起來。他們同源而異流,應該是共同的教源,有此不即不離 的相對性,由於偏重發展而弄到對立。

龍樹論以為 :有情的生死,以無明為根源,自性見為戲論的根本。解脫生死的三乘聖者,體 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觀無我無我所而得悟。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三解脫門同 緣實相。這樣的三乘共空,對於從來的大小相諍,可得一合理的論斷。

本來,初期的大乘經,如『十地經』以悟 無生法忍為同於二乘的;『般若經』以無生法忍能攝二乘智斷的,以先尼的因信 得解來證明大乘的現觀;『金剛經』以「若以色見我」頌明佛身等,都確認三乘 聖者成立於同一的理證──法性空寂,那裡如執小執大者所說?

-----------------------------------------------

『中論』的 抉擇『阿含經』義;『智論』的引佛為長爪梵志說法,『眾義經』偈等來明第一 義諦,不是呵斥聲聞,不是偏贊大乘,是引導學者復歸於釋尊本義的運動。惟有 從這樣的思想中,能看出大小乘的分化由來,能指斥那些畸形發展而遺失釋尊本 義的亂說!中觀學能抉擇釋尊教義的真相,能有助於佛教思想發展史的理解,這 是怎樣的值得我們尊重!

如果有人說:佛法偏於理性,偏於出世,那佛弟子會一致的出來否認,因為 佛法是真俗無礙的。真俗無礙,是生死即涅槃,世間即出世的。

獨善的、隱遁的 ,甚至不樂功德,不想說法的學者,沈醉於自凈其心的涅槃,忽略自他和樂、依 正莊嚴的一切。在他們,世間與出世間,是那樣的隔別!釋尊的正覺內容,受到 苦行厭離時機的歪曲。

真俗無 礙,可從解行兩方面說:解即俗事與真理,是怎樣的即俗而恆真,又真而不礙俗 。行即事行與理證,怎樣的依世間褔智事行的進修而能悟入真性、契入真性而能 不廢世間的福智事行。無論是理論、實踐,都要貫徹真俗而不相礙。

依中觀者說 :緣起法是相依相成而無自性的,極無自性而又因果宛然的。所以,依即空的緣 起有,安立世間事相,也依即有的緣起空顯示出世。得這真俗相依的無礙解,才 能起真俗相成的無礙行。

----------------------------------------------

也就是說唯識與唯心主義有相似的地方但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

是的。唯識是源於因緣法的相待而成立。唯心主義,是堅持主觀客觀的實有、不變,而推論客觀世界來自主觀世界,乃是來自於上帝的一神論思想。

緣起法是「處中 之說」,不偏於事,不偏於理;事相差別而不礙理性平等,理性一如而不礙事相 差別。在同一的緣起法中,成立事相與理性,而能不將差別去說理,不將平等去 說事,這才能恰合事理的樣子而如實知。

一般自以為真俗無礙的學者,不知「處 中之說」,談心說性,每不免偏於「相即」,偏於「理同」。這或者忽略事行; 或者執理廢事;或者破壞事相的差別性,時空的侷限性,落入破壞緣起事──是 非、善惡、因果等的大混沌!自以為無礙,而不知早是一邊。不知緣起法,不能 從緣起中去統貫真俗,這也難怪要不偏於事,即偏於理了!


佛學的核心是:自凈其意。

連一點糾纏和掛靠都要去除。

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不斷自凈。這就是精進。精進中,去除一切幹擾,多餘,只有通達和清醒本寂。

那麼,執著,就是抓,糾纏,糾結在一個目標上。

這就是我們需要去除的對象。


您可以把精進也當成一種執著,但這是正的執著,還是不應繞到文字裏咬文嚼字鑽牛角尖被文字繞暈為好。就好比同樣是堅持不懈,堅持不懈的好喫懶做喫喝嫖賭和努力工作,兩種情況帶來的結果一樣嗎?是否都可以叫堅持不懈?精進也分正精進和邪精進,精進有一方面的作用是對自己所追求的那個方向予以加成,就好比開車踩油門的時候是隻輕輕踩一點還是踩到底速度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如果方向走錯了,反而離自己的目的地越來越遠,大乘佛教經典《楞嚴經》中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種得因發心就不對,越努力反而越加速墮落;但是方向是對的但跑得太慢了在極其有限的時間未能走到目的地,白白浪費了人身並沒有實際改變提高多少自己的覺悟從而升華生命層次,必然會隨著往昔所造的惡業輪迴六道輪轉不息受苦無量繼續無止境的輪迴,人生看似幾十年說短也不短,但如果懈怠放逸不珍惜的話也是轉瞬之間就白白空過了。有句話講莫到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時間是不等人的。另外一個角度,精進還可以有助於收攝身心,一旦懈怠下來,懶散習氣泛濫起來各種五欲六塵都會各個來襲,沒有一定覺照力意志力是抵擋不住這些慾望和境界的考驗的。

真正的正精進是不以個人私利享受或者親近自己的一小部分眾生為所求而是發出大的菩提願心利益一切萬源早成佛道,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的離苦的發心,按照佛菩薩的教誨嚴格持戒、依教奉行行持六度萬行修持佛法自覺覺他,絲毫不敢懈怠浪費時間不怕任何苦難障礙,這種執著纔是真正的精進,是引導人覺悟解脫的是正因。您說的執著玩遊戲還是追求淫慾,都於解脫生死無關而是朝著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的方向在這些上面發力呢,浪費寶貴時間空造業以外無任何實際意義。當然如果專攻學術是為了能夠造福人類或者輔助弘揚正法,也不是沒有正面的作用,只是這些都不是讓自己真正能解脫生死的因真學佛人也不可以捨本逐末,此外科技的發展有些也被用來利用製成武器和其他方面嚴重危害人類的創造發明,不都是起到積極作用的甚至也可能會帶來很大危害。真正想要學佛後真實有所收益,需要真信佛真心恭敬佛菩薩,嚴格持戒實修實行,按照金剛經裏所開示的無我相,無人相,我眾生相,無受者相,毫無保留的深信依止三寶修學為了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究竟解脫而捨棄自己的一切,乃至更進一步不執著因為知道因果運行部分原理之後刻意行善而利益自己的這個變相的私心,而是絲毫不為己求把修學佛法和行善當成一種天經地義自然而然像呼吸一樣時時融入個人日常點滴行持絲毫不用刻意而為的時候,反而才能更好的和佛菩薩相應快速積福消業,龍天護持護法讚歎,反而不求自得得到的更多,如果有機緣能夠得到真正實修實證的善知識指導也有機會究竟證果解脫。


朝著無明努力就是執著 朝著破除無明努力就是精進


起念欲精進,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執著的是結果,精進的是過程。


知乎刪帖啊,儘管刪咯,你來刪,我再發,隨便你咯。

執著本身是煩惱,製造煩惱;精進是善法,製造善法。所以區別就在於執著製造煩惱,而精進位造善法來寂滅煩惱。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Teresa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