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眼里看,他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生,如果不是他告诉我,我都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心态。前几次跟我说的时候我甚至以为是开玩笑。因为一个月内说了五六次才引起我的警觉,这是我的失职。

从他能向我倾诉可以看出我家的氛围是很和谐的,我和他之间的相处像朋友一样,我觉得这对我们良好沟通应该很有帮助。

但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引导他,有朋友说这是讨好型人格,我感觉好像是。但是成因实在不明,家庭包括家族内相处都很融洽。

现在想知道怎么样帮助他克服这种过于谨小慎微的心态。


查理·芒格最打动我的话是哪一句?是下面这一句:

说起来挺伤心的,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

看到大佬自嘲不被人人喜欢,是不是瞬间会爆笑?自我嘲讽有时不失为一种幽默,有时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有时呢,又是一种自我反省。

但这句话背后,还展示了一种诚实的自我认知,以及一个暗含的人际关系真理:我们没有可能得到人人的喜欢;既不需要被人人喜欢,也不需要喜欢人人

认识到这一点后,世界一下子就变轻松很多。

比之于努力赢得他人的喜欢,我更倾向于让孩子学会理解不同的人和事,以及,无论是否喜欢,都能做到彼此尊重:即使我不喜欢一件事,我仍尊重你,也值得你以尊重相待。

问题是,怎么把这些态度传递给孩子呢?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吧。孩子对信息的消化吸收,自我的观察和思考,其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家长做好自己,保持与孩子的互动和交谈,浸润以文,以武(体育运动等),就差不多了吧。

具体到题主的问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真正倾听孩子,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偏见会强化孩子的认知

「有朋友说这是讨好型人格,我感觉好像是」,讨好型人格就是一个标签。标签容易让人对号人座,但弱化了人格,使得千人一面,如果觉得孩子在讨好他人,不如静下心来与孩子交谈,就一个具体的事例,比如孩子说完了哪句话后,心里有了对方会不高兴的担心。那么就与孩子一起探索内心升起的感觉,分辨出哪些对方的真实反馈(哪些是自己需要做到和优化的友善,哪些是每个个体需要自我消化的),哪些是自己的无谓担心和猜测等(包括对方不合理的指责和要求)。

2、去了解孩子,但不通过孩子对自身的看法和想法总结出他的人格

怎么去理解呢?就是我们可以综合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而去更好理解他的人格特征,但不能仅凭他对自我的评价而得到某个结论。为什么呢?因为不仅说对孩子,即使对大人,了解自己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不是否认一个人对自我、他人了解的尝试,而是要区分主观与客观,局部与整体等的关系——人格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内含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处于动态的相互塑造中。

就孩子的感受而言,是要无条件接纳的,但对于他的结论,家长可以辩证的观察

具体到题主的问题是:当孩子表达了人际关系上的困惑,这种困惑感受即是真实的;但是不是情况正如孩子说的那样严重,或是孩子真的有讨好型人格倾向,或是孩子是否处于不当的自我否定…… 如果有条件,不妨去专业的心理咨询;即使先观察,也不要给出定论。

综上,这个答案是告诉我们:

  • 不被所有人喜欢是正常的
  • 不必喜欢所有人
  • 题主所描述的信息,无效判断孩子遇到的是什么问题(要结合孩子的全面生活才能得知)
  • 假如这个问题给孩子带来的困扰很大,建议去三甲医院心理咨询科就诊

通常来说,(得到过良好养育、被家长充分爱护的)建立高自尊的孩子,是比较自在的。也能承受人际关系中的一些挫折,并有很强的调适能力。

大人不必过于担心。

再说一点不讨喜的话:家长对自我养育状况的描述,有时候是有盲区的。非批评,这种情况广泛存在,我就不能保证能真实全面评估自己的养育风格。

多看一些心理学类的书籍,可能潜在里会有很大的帮助。


13岁青春期,更关注他人意见是正常的。

我建议父母懂得就引导,不懂的就不要乱做乱想。就算是什么讨好型人格,也不是引导两句就能好的。

好好做你的听众,让孩子在你面前自我表达,支持他无害的讨好别人,等他自己长大、吃亏、明白,或者永远不明白。

就行了。


回避一件事其实是在回避这件事可能带来的结果。

担心自己不经意间说的话会让别人不舒服,其实是在担心自己让别人不舒服之后别人的反应。

而别人不可控,自己是可控的。

所以为了回避那个可能无法接受的结果,大多数人选择都会改变自己。

你想让他走出这种心态,首先要知道:如果他让别人不舒服了,他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要回避的是什么场景。

比方说,如果他是沮丧于自己没有做到完美,丢脸,那就让他明白没有做到完美也没有关系。

如果是担心让家里人丢脸,会失去家人的喜爱,那就展示你的接纳。

事出皆有因,对症才能下药。


挺有意思的案例,我只能字面理解哈。

好奇的是,孩子说的「会让人不舒服」是特指还是泛指?这个如果弄明白,至少搬书本就容易了。

如果是特指,而且是异性,恭喜。孩子正常健康发育。

怎么办不难,积极开导安慰,给予需要的陪伴支持,甚至出点「男人之间」的小主意。因为我知道开明一点的母女之间这种事属于规定动作。

……所以男性处理关系多吃亏啊?

如果特指,是同性小伙伴们。正常。这就是心理学上12岁以后标准的「同一性和同一性混乱阶段」。

同一性(self-Identit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的一个心理发展概念,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埃里克森认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是青少年期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会任务。马西亚(Marcia)提出了同一性状态模型对自我同一性理论进行阐释,他根据个体的经历探索和投入程度的高低划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别为同一性获得(identityachievement)、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和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

说白了,心里懵懵懂懂有一个标准,都想像那个「偶像模板」去靠,成为「理想的人「,这是同一性。混乱就是因为做不到就走了另一个极端,消极放弃自我否定等等。

虽然题目文字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同一性和混乱情形,毕竟描述简单。但是从我个人复习旧课的私心出发,我认为这个因素是一定而且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说,可能牵强哈……孩子理想的人格目标,就是受欢迎得到认可得到积极回应,然后达不到这个目标期望效果时,就会过于敏感和失望……「我什么都不行,我说话别人都不喜欢,我是个不受人欢迎的人……我讨厌我自己……」这种表现,青春期(12-18岁)属于普遍正常现象。

怎么办?其实办法不多。也就上面那些,外加转移注意力法,孩子忙别的,或者别的地方充实了表现得意成功了,也许就无所谓这种失意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了。


谢邀,如果是最近一个月才频繁和你说,这和讨好人格无关的,人格是长期发展且从幼年开始的,你们家庭关系不错,而且你也是很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之前有问题早就发现了,所以不用太焦虑。

有可能最近发生了一些被打击的事情,你可以问孩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事情处理了,然后告诉孩子遇到挫折很正常,我们可以想办法处理,通过问题的处理让我们心理更强大,能力更突出,变得更自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