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手机的常见尺寸来说,1080P RGB排列已经可以实现足够细腻的显示效果,而OLED因为采用pentie排列,钻石排列等共用子像素的缩水方案导致需要2K才能达到足够细腻的显示效果。但2k同时会带来性能开销的增加,续航的减少,在便携设备上显的非常奢侈。那么为什么不通过生产带有完整RGB子像素(但不一定是传统的等大小并排)的1080P屏幕作为手机屏幕的最佳选择。


我也有著和题主相似的疑问,不过看了很多的文章后,感觉核心问题还是生产效率和生产难度问题。

为什么现在主流的排列是钻石和delta(含周冬雨)?我认为和生产过程有关系。

首先,像素大小要稳定,如果绿色像素大小统一性不高,结果就是偏色/抹布。而这种尺寸的生产,可能会有较多的表面化学的问题,形状和排列也会有这方面的制约。

然后,三星在新的galaxy tab尝试了rgb排列,b站胜利文绉绉讲过。

最后,我也不知道为啥不能做成rbbg类似摄像头bayer排列那样,作为一个像素。亮度不够可以数量来凑嘛,比如一个像素用好几个蓝色子像素不可以吗?估计我能想到的他们不可能想不到,但是做不到肯定是有原因的。

希望国产oled能尽快发展,不要再拖累周冬雨小姐姐了(笑)~


如果没记错的话 rgb就是rgbg 就是两个绿色像素 那屏幕就偏得离谱了 再加上寿命严重不行 自然就不行了

最早三星应该是进行过类似的尝试,才知道了p排的香


也许你再玩玩数码圈,会听说过子像素渲染,虽然其实也不能达到RGB水平,但是毕竟也差不多了。

主要还是怕烧屏。


首先题主都已经了解到pentile排列 钻石排列 那为什么没有再往后看一下呢?

作为有机体自发光屏幕 OLED屏幕的工作温度比LCD屏幕高出许多 高温带来的不仅仅是降频 更多的是高温带来的材料老化 也就是烧屏 这也是为什么不做标准RGB布局的OLED屏幕的主要原因 使用寿命短 同时容易导致老化后色彩失准

那么如何降低温度 延长寿命就是第一要务

所以 三星最初的解决方案就是pentile布局 因为蓝色在高亮度做工时的电流较大 所以 pentile增大了蓝色和红色的像素面积以降低工作电流 减少热量的产生 延长使用寿命

接下来就是经过优化的钻石排列 能达到LCD 81%的显示效果


不仅要色偏的问题,还要考虑寿命

rgb三色是三种不同材料,所以,寿命注定不同,需要不同的像素大小匹配,才能达到寿命合格

其实在寿命匹配中,色偏也是少不了的,并且应该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不能用著用著颜色变了,手机则太次了!

推荐看看我写的显示杂谈系列,有具体答案,关于像素排布的用法,为什么会用各种像素排布,


因为OLED的红绿蓝是用不同材料实现的,而现有蓝色材料寿命差,如果都一样大的话会产生烧屏问题,所以只能发展各种排列尽可能容得下更大的蓝色材料


跑个题,许多年前索尼出的psv1000游戏机,居然是rgb排列的oled屏,而且还是dc调光!!!简直黑科技!!


RGB三种发光材料的寿命不同,记忆中蓝色比其他两种发光材料衰减快,使用rgb排列容易烧瓶。各种变形的排列主要是增大蓝色像素,降低蓝色亮度来延缓衰减,保证色彩。

可能某些细节记忆有误


三星生产过,结果蓝色子像素寿命明显短于红绿,导致最终屏幕偏色严重。所有才有后来的Pentile和钻石排列。BOE的周冬雨排列也是为了解决蓝色子像素寿命短的问题。


其实就是为了省钱

我过去用过的几台A屏手机GalaxyS2/S3,Nexus6/6P,初代Pixel。

GalaxyS2是RGB排列。和另外几台一样都是半年左右就烧得很明显了。如果说不用RGB是为了缓解烧屏,那少做1/3子像素换来这样的缓解效果还真是不值得。


1080P的RGB只是数码圈公认的清晰

大部分人不经过已知且仔细的对比在1080p下是看不出pentile还是rgb的

总之屏幕细腻程度这件事就是奉行五个字 差不多就行了

真有追求的直接买lcd就完事了

至于技术原理 还是要结合成本考量,既然能共用像素点就没必要再加料


我其实不是来回答问题的 我只是贴个图 顺便感慨一

下面的图是2000平屏 标准的RGB和两个钻石 原谅我用的手机比较差 拍的不清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