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1、降酸功效方面

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分别属于不同机制的降尿酸药物,因此有不同的适应证,降尿酸效果很难比较。非布司他属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苯溴马隆则属于促进尿酸排泄的药,一般来说,应结合痛风患者的尿酸排泄情况、有无尿路结石和肝肾功能等情况来选择降尿酸药物。

非布司他是特异性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药,较小剂量就能发挥强大的抑制尿酸合成作用。非布司他连续给药3天即可达到稳定的降低血尿酸作用,给药7天平均降低约52%,并稳定在低值状态。健康受试者在停药后48小时后,血尿酸指标即恢复到正常值范围。

苯溴马隆能够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用药后,肾小管中尿酸的浓度将增加60%以上。苯溴马隆降酸起效较快,在推荐剂量下,多数患者在7到10天血尿酸就能达标。

2、副作用方面

因为降酸比较强效,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都容易引起痛风的动员性复发,临床上痛风患者也称这种情况为「溶晶」。

作为一种新药,非布司他药物说明书的不良反应罗列较多,但最常为人诟病的有两类,分别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肝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合并脂肪肝的,这三类痛风患者在应用非布司他时应更加慎重。

苯溴马隆是比较成熟的降尿酸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时间较长,相关的副作用也比较清楚,主要是尿路结石风险(合并有尿路结石的痛风患者要慎用苯溴马隆)。西方医学界认为苯溴马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但这一情况在东方国家并未出现。所以,在西方的痛风指南中,苯溴马隆并没有得到推荐或者被列为二线降酸药,位于非布和别嘌醇之后(西方人的别嘌醇超敏反应发生率要远低于东方人)。

总的来说,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是两种不同降尿酸机制下的代表药物,降酸都很强效,副作用也是可控的。更多两种药物的信息,可以参考以下几篇文章《痛风防治药物的肾毒性对比:苯溴马隆,我们都误会你了!》《痛风问答:担心非布的副作用,能不能一直都小剂量用?》《痛风科普:做好两件事,或可减轻止痛药和降酸药的肾损害!》


对于长期患痛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患者来说,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这几种常见药一定并不陌生。

但这三种药物有何不同,该如何选择呢?今天好药师就一次性为大家讲解清楚。

作用机制

1、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属于抑制尿酸合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

2、苯溴马隆:属于促尿酸排泄药,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适应症

1、别嘌醇:可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继发于恶性肿瘤的高尿酸血症、器官移植后高尿酸血症,以及草酸钙性结石病。

2、非布司他:尚无应用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包括器官移植)的研究,因此不建议应用于尿酸盐大量升高的患者,如恶性疾病、Lesch-Nyhan综合征。

3、苯溴马隆: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

如何代谢

1、非布司他、别嘌醇:经肾脏排泄。

2、苯溴马隆:经胆道排泄。

三种药物都在肝脏中代谢转变活性,但排泄器官不同。由此可见三种药物对于肝脏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且可能造成不良反应,而非布司他、别嘌醇尤其对于肾病患者要慎重使用。

药效强度

通常来讲,非布司他药效>别嘌醇。小剂量(40mg)的非布司他降尿酸的有效率高于常规剂量(300mg)的别嘌醇,但非布司他药量过大有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因此非布司他、别嘌醇都要由小剂量逐渐增至常规剂量。

苯溴马隆在肾功能正常患者中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但本身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效果可能不明显。

安全性

1、别嘌醇:可引起致死性剥脱性皮炎等超敏反应综合征。HLA-B*5801基因阳性、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是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国汉族人HLA-B*5801基因阳性率为6%~8%,而白人仅为2%。因此建议,国人在使用别嘌呤醇前,应该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禁止使用。2、非布司他:相比于别嘌醇,非布司他具有较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虽然与非布司他的因果关系还未确定,但服药时应监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3、苯溴马隆:最应关注的不良反应是肝毒性。2003年,苯溴马隆曾因此退出欧洲市场,但在2004年又在一些国家重新注册。200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曾警示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

降尿酸药治疗策略

1、确定血尿酸目标值

2016年版《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认为,将血尿酸降低至360μmol/L以下,可控制病情,促进已有痛风石的溶解,同时可预防肾病的发生。

2、选择降尿酸药物

国外指南:肾功能正常的痛风患者,首选别嘌醇;当无法耐受别嘌醇时,或增加剂量后血尿酸仍然无法达标者,考虑换用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

国内指南:对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非布司他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较别嘌醇更具优势。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非布司他的心血管风险大于别嘌醇;HLA-B*5801基因阳性者禁用别嘌醇;有肾结石的患者禁用苯溴马隆。

3、降尿酸疗程

关于何时应停止降尿酸治疗,学界仍无定论。

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无临床症状且每年复查血尿酸保持在&<420μmol/L的患者经过5年治疗后停止降尿酸治疗,痛风复发的风险未明显增高。

好药师温馨提示: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属于抑制尿酸合成药,虽然不会增加尿液中尿酸浓度,但会增加尿液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浓度。为了预防黄嘌呤结石的形成,在服用别嘌醇和非布司期间,均应增加饮水量,必要时碱化尿液

特别提醒:

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都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开始用药前需测定肝功能,长期用药时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究竟选择哪一类药物,亚洲地区的指南,对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都是同等推荐,均为一线治疗药物,建议大家综合考虑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肝肾功能、合并症及经济能力,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传统的抗痛风药品种只有5个,分别是苯溴马隆、别嘌醇、秋水仙碱、别嘌醇+苯溴马隆复方和丙磺舒。苯溴马隆的副作用对比起别嘌醇要小,但是苯溴马隆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因此对肾脏和肝的不良反应比较突出,因此在美国2012年痛风诊治指南中没有苯溴马隆。

而非布司他片作为新型的治疗痛风的药剂,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上的表现比起苯溴马隆都要更加优秀,已列入美国ACR痛风诊治指南,作为降尿酸首选药。


都有副作用。

苯溴马隆因为年头比较长,副作用相对研究得比较清楚了。

非布司他一直宣称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最小。但是前不久美国FDA把它禁了,原因是心血管风险。所以家族有心梗脑梗的病友,还是慎重对待吧。


苯溴马龙完全通过肾脏促进排泄,长期服用对肾脏的损伤非常大,我吃了两三年的苯溴马龙,结果查B超发现有肾结石结晶了,所以立马停药了。非布司他是目前降尿酸药中副作用最低的,因为它是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来控制尿酸,而且通过肝脏肾脏多渠道排泄。


相比非布司他副作用小一些。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合适自己的。


具体情况听医嘱!要看肝肾功能情况。


我把我作为一个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进程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本科时发现尿酸高,B超做出来肾有小结晶,当时还没有发现有结石。校医院的大夫给我开了苯溴马隆,血尿酸指标的确很快降下去了。有一个问题是,吃这个药是要一刻不停地喝水促排,但工作中总有些任务做的时候是没法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小便的,这就不行,这样极易造成肾结石的形成。服用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后血尿酸正常挺久了就停药了。

现在想想可能不应该停,因为再过后去查血尿酸指标反弹。还发现有肾结石。这个时候校医院竟然还给我开苯溴马隆。我强烈要求换别嘌醇,但医生担心会有可能致命的副作用——剥脱性皮炎。我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发现可以去做基因检测看看服用别嘌醇会不会过敏。我去做了这个基因检测(1000左右),发现自己是别嘌醇过敏高风险,于是改用非布司他。中国汉族人别嘌醇过敏风险要比白人高。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经历,而不是用药建议。诊断治疗均应前往正规医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