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做肉类批发,不过是猪头肉,比如猪舌头、猪耳朵、猪头骨这些。这段时间听我爸妈说了一些内幕吧。

你们说屠宰场报价高,实际上屠宰场现在每天根本杀不了几头猪,也赚不了多少钱。先是猪瘟,再是查环保,导致现在别说本地猪了,连外地猪都没有了。

我家也是这样,猪头价格一天一个价,后来没办法,去进外国猪头。差不多是半个多月前吧,当时进了五六吨,七块多一斤。

本来是先给另外一个人的,我爸和他说,家里实在是没存货了,工人都没货做了,让他先让一让。那人琢磨了一下也就让了。结果当天晚上到的新猪头,直接涨了三毛钱,把他气的,说我爸把他坑了。但是第二天,猪头价格又直接涨了9毛。

这才半个多月呢,外国猪头的价格已经从七块多涨到十一块多了(具体多少我忘了,我妈随口和我提了一下,而且是一个多星期前的价格,现在估计要十二块了)。

老外坐地起价,趁我们国内猪肉市场乱,疯狂涨价。有老板打电话问过我妈猪头骨多少价格,我妈说这个不好回答,现在一天一个报价,真的说不准。

供不应求,涨价是必然趋势,反正今年肉价是降不下来了,起码要等到明年六月吧。


环保限养甚至是禁养,打破了整个产业链的基础供应。

原来除了一些大城市外,出栏的生猪不用大距离的跨省运输,禁养后很多地区的生猪无法自给自足,只能长距离的跨省运输这是伏笔。非洲猪瘟进来后加上长途调运,所以扩散的很快,非瘟造成生猪被大量无害化处理,这是催化剂。这些因素一叠加,所以现在价格就贵,因为猪已经快变成大熊猫了,你吃熊猫肉如果合法的话,价格也会很贵,因为这东西少。

此外还有中美贸易战,美国的大豆和玉米是中国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地,现在闹别扭各种不买和加税,造成原料价格的上涨从而也抬高了养猪的成本。拿大豆来说,进口大豆往年占国内大豆消耗的九成比例,现在不买美国大豆了,转向巴西和阿根廷进口,但这两个国家的产能不够,价格涨了很多。

同样,美国,中国,加拿大是世界上三大产猪国,但中国是最大的猪肉消耗国。以往,国家会大量进口美国和加拿大的生猪,来调剂国内价格,但现在美国和加拿大进口这路子就不用想了,因为关税和禁止进口。不进口归不进口,但需求还在。所以,天才们选择从俄罗斯进口,可俄罗斯是非瘟疫区,这下就爽歪歪了。

环保禁养+长距离跨省市运输+从俄罗斯进口。。。就这也,国内猪就上天了。

此外,谷贱伤农,也是一部分原因。为什么现在没人愿意当农民修理地球去了?农民在地里忙活一年,得到的收入往好了说只够勉强维持生计的,甚至惨的时候还不够一家老小吃喝的,有别的路子的话谁还会去种地。农民都不干自己本职工作了,产能就会下跌,产能少了东西自然就贵。农民生产的不是别的,是粮食。但凡能喘气的,谁能离开粮食。

最后,很多人觉得挣100块钱很费劲需要用好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多的劳动去换,但这100块钱要花起来的话,基本看不见什么东西就没了。这里边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人口太多,所以找工作的人比干活的人要多,干活的收入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第二个原因是钱印的太多了,钱多东西少,价格就会上涨。这些因素全都有。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20日,前面有发文记录,有兴趣的可以翻一下历史。

今天重发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帮大家验证一下历史的发文,还让大家重新熟悉下,我当初推导未来物价的逻辑。

原文如下:

我们都知道,猪肉的价格波动遵循猪周期的影响,今年是猪年,恰逢猪周期的到来,换句话说,你吃的猪肉,要开始涨价了。

什么是猪周期,有人认为所谓猪周期就是行情好的时候养猪暴利,大家一窝蜂的去养,导致猪肉过剩后价格暴降被迫削减养猪数量从而引来新一轮涨价导致猪价暴跌,如此反复循环就叫猪周期,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

国家建立了冻肉收储制度,并发展出了一批如温氏股份这样的巨无霸养猪企业,各种逆周期的举措和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猪周期依然存在,完全没有被消灭,这是为什么呢?

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猪周期的历史,看完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今年猪肉肯定会涨价了。

始于2003年的猪周期

中国是世界第一肉类消费大国,而猪肉又是所有肉类里面的绝对大户,所以猪肉价格的涨跌,能直接影响我国的物价走势,中国到底消费了多少肉类呢,看看下面这个视频你就知道了。看中国的那根柱子的时候,小心别扭到了脖子。。。

2018年全球各国肉类消费量一颗青木的视频 · 1674 播放

中国的肉类消费量是随著经济的增长而逐步提升的,在加入WTO以前,中国并没有那么富裕,肉类消费量也不大,猪肉的主要提供者是农村的散养农民。

对于这些农民而言,养猪是一个业余时间搞搞的事情,家里就养那么几头猪,挣个零花钱,根本不指望养猪发财,肉价高也不会多养,肉价低也不会少养,大不了自己做成腊肉吃。

所以在2002年之前,中国的肉价非常的稳定,基本和通胀成正比。

但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经济出现了大腾飞,这对猪肉的价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影响分为二方面,首先是中国人越来越富了,猪肉的消费能力大幅度增长,到今天吃肉都快吃吐了。

其次是农民大量进城打工,散养猪的农户越来越少,猪肉的养殖开始专业化,规模化。

生猪养殖被大规模集中之后,降低了猪肉的养殖成本,提升了猪肉的养殖规模,但是坏处也随之而来。

在农户养猪的年代,猪被高度散养,即便有什么瘟疫,也很难大规模扩散。

而养猪的主力变为养殖场之后就不一样了,一旦有瘟疫,极易大规模传播,以养猪为生的养殖场也不像农民那样说停就停。

所以,从中国肉猪养殖开始规模化集中化之后,中国就开始了所谓的猪周期,猪周期并不是散户过多引起的,相反是散户过少引起的。

因为中国的猪周期,本质上是猪瘟疫的周期。

2003-2006年的故事

2003年春季,中国爆发了非常有名的非典疫情,为了遏制非典,卫生部要求尽最大程度的减少全国范围内的人员和物资的流动,防止病毒扩散。

这导致生猪主产区的毛猪完全无法外运,被迫在产地销售,严重供大于求,养殖场出现了巨额亏损,被迫削减养殖数量,全国生猪存栏数大幅下降。

大量杀猪的行为,就算是最普通的农民都能预测到未来猪价会大涨,但是你扛得住么?

你敢继续养么?

大型养殖场一个月能亏损一百万甚至几百万出去,仔猪4~6个月就可以出栏了,速度极快,而且养猪行业从来都是高杠杆的一个行业,根本扛不住消耗。

所以,为了能熬到猪肉涨价那一天,大家纷纷减少存栏的数量,让自己能活的更久。

随著非典疫情的解除,猪肉价格迎来爆发式上涨,2003年7月开始,全国毛猪价格从5.83/公斤的价格开始快速上涨,到2004年10月涨至9.66元/公斤,涨幅达到66%。

和丰厚利润一起到来的,是逐步回升的养猪数量,2005年生猪出栏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在市场力量下,猪肉价格开始逐渐回落。

2006-2009年的故事

到了2006年的春天,「高热病」出现在江西,这是中国养猪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浩劫,这次的猪瘟疫蔓延全国,整整肆虐了大半年,这场瘟疫死猪无数,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采用强行隔离和灭杀活猪来终止瘟疫,强行终结瘟疫时卫生部都没弄明白到底是什么病毒引发了瘟疫,一直到到2007年初卫生部才搞清楚病原体是蓝耳病病毒。

这次的瘟疫,将中国猪肉价格直接打回到2003年7月的最低点,并从源头上直接消灭了中国大量的存栏猪,不管你养殖户是否愿意,你都无猪可养。

随著瘟疫的结束,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猪肉价格出现了暴涨,毛猪价从6.26/公斤暴涨到2007年底的16.34元/公斤,涨幅达160%,熬过去的养殖户,都发财了。

在暴利之下,养殖场都疯了,拚命的扩产能,你不养猪我养猪,于是在2008年,出栏毛猪数量和存栏母猪数量都达到了天量,远超历史峰值,毛猪价格一路走跌。

跌了多久呢,跌了整整2年,猪价就这么慢慢的一点点阴跌不止,大家都死扛著,赚一点点钱我就卖,不亏本就行。

所谓大起大落,没有大落哪有大起,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猪肉价格可能就稳定在这上面小幅波动了。

但是2009年底,中国养猪业连续遭受口蹄疫和卷土重来的高热病的袭击,生猪大量死亡,养殖户大批破产,2010年中国的存栏猪数量大幅度下降。

2006-2012年的故事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初步的结论了,猪肉价格下跌养殖场都很难破产,养猪之所以被称之为高风险行业,就是因为怕猪瘟,一旦爆发疾病就是大亏特亏,染病的养殖场血本无归,疯狂各种偷偷甩货打击市场,黑心商贩甚至用1元/公斤的价格甩卖病死猪,这导致侥幸没事的养殖场也因为肉价下跌亏的不要不要的。

既然存栏猪数量不足,那后面该涨价了吧,没错,又是一轮暴涨,2010年底开始,毛猪价格从9.75元/公斤暴涨到2011年9月的19.78元/公斤,直接翻倍。

又是老道剧情,暴利引发各路养殖场疯狂扩产能,补充多少猪合适呢?不清楚,我先把自家的补到最大吧,这么赚钱的生意错过了就是傻子。

2012-2015年的故事

很自然的,老道剧情,从2012年开始,猪肉价格一路下滑,又是不断的阴跌不止,跌了2年多,猪价不断的下滑,不出意外的话,猪价会在盈利线附近小幅波动。

这次没有瘟疫袭来,这次强行杀猪的是政策,2014年出台政策,鼓励大规模集中化养殖,清退不符合环保政策的小规模养殖场,大概有500万家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在2015年被迫关门,退出养猪行业。而养猪的巨无霸企业温氏股份,就是这一年被扶持进创业板的。

大量的养殖场被清退产能,不管这个产能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毕竟都是产能,产能没有了,市场供不应求了,价格自然暴涨。

所以在2015年,全国毛猪价格直线上升,从10元/公斤开始上涨,在2016年6月涨到了21元/公斤,突破了历史最高点。

2015-2018年的故事

又双叒叕是老套的剧情,养猪暴利之后,各路神仙都纷纷增产能,超巨型养殖企业又怎么样,在利润面前还不是疯狂的扩产能,你不养猪我来养,没看到武钢和碧桂园都开始打算养猪了么,与其把市场让给这些门外汉,还不如自己把猪价砸下去,赶走竞争者呢。

从2017年开始,猪价再一次的开始一路阴跌,跌啊跌,大家都死扛著,不出意外的话,猪价会在盈利线附近小幅波动。

但是居然又双叒叕出意外了,2018年中下旬,非洲猪瘟来了。

中国的养猪业经历这么多次瘟疫,这是第一个以猪瘟命名的猪瘟,可想而知这肯定是最厉害的猪瘟了。

事实上,非洲猪瘟也是世界上让所有国家谈之色变的一种病毒,这是一款专门针对猪的病毒,效果奇佳,无药可治且感染力和生存力特别强,大家看新闻就知道,过去的几个月里,被防疫部门给灭杀的活猪到底有多少。

按历史规模进行计算,大规模猪瘟爆发的次年,由于存栏猪数量的大幅减少,猪肉价格都会直线上涨,所以2019年,猪肉价格必涨,会慢慢的一路上涨,最终涨幅会达到50~100%左右。

中国的猪周期本质上就是猪瘟周期,每一次的剧烈波动都是因为猪瘟导致的大幅减产导致的,中国的农民没有你想的那么傻,就算他们算不清周期,温氏股份和碧桂园这样的大型企业,也会有足够的人才来算清这个周期。

超巨型养猪企业为什么也没办法逆这个行业周期,因为他们逆不了瘟疫。

对于我们而言,这是最后的吃廉价猪肉的机会了,接下来的一年里,吃肉会越来越贵,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你吃的猪肉,要涨价了


去年先有环保强制去产能,后有猪瘟死亡超过40%的存栏,(券商统计说真实死亡数据可能在70%左右),当某商品供应直接短缺40%以上时,价格暴涨根本无法避免。

市场价格,供求关系说的算!!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涨。并且缺口越大,幅度越大,这就是商品涨跌的根源。社会中到处都是这种情况,最近一些年结婚彩礼的暴涨,也和适婚女性数量小于男性有直接关系(供应小于需求)。当供求失衡时,暴涨可以有效提升供应和压缩需求,暴跌同理,可以提升需求同时压缩供应。这就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基本核心。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力和作用。当然,最终,供求都会形成平衡。

~~~~~~

于:2020年12月22日。既然生猪期货下个月就要上市,那么对于生猪产业的研究,明显更深入了点。对于未来的猪肉问题,补充下吧:

关于何时猪肉价格可以回归正常,按照现在卓创给的数据,大概是2022年。

从上面的存栏走势说,2021年2022年将是本轮生猪周期的主要大跌阶段,生猪价格,将从现在的33元/公斤,震荡下跌到2022年的13元/公斤以内。幅度将超过50%,对于商品期货来说,未来两年是一次典型的大熊市,战略上,长期反复做空即可,理顺了,这也是下一个100万,甚至更高利润的机会。


我家在江西北部的一个小县,爸妈从09年开始一直在家养猪。包括母猪小猪所有一起,大概100头左右。爸爸身体不是很好,只能偶尔出去帮村里人建建房子,就这样维持生活,在村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供我和弟弟上完大学。

说说今年的情况吧,今年猪瘟大概是5月份到我们家那边的。开始是母猪流产,小猪不吃食,后面整个圈的猪都染病了。后面越来越严重,附近养的猪都死光了。我们家有两个圈,一个专门养母猪和刚出生不久的小猪,已经全军覆灭了。还有一个圈养半大的猪,剩下40头左右。

由于附近几个镇都没有了猪,现在11月份,出栏的猪已经涨到了20块一斤,往年都是六七块一斤,到十块就很赚了。我问我爸,我们家还剩一点猪,是不是要发财了。我爸说并没有,相当于这里的猪腾空,也就十多万,只能作为明年的本钱,从头开始养到之前的规模。在出栏之前,每天还提心吊胆染上猪瘟。不过相比附近死光猪的猪农,我们家已经是很好了。天灾人祸面前,能全身而退已经是福中之福了。

猪肉为什么这么贵,反正猪农说了不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