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章一直圍繞著疫情和經濟危機,估計大家都有點審美疲勞了,今天來聊點別的。

那就是關於今年另外一個可能存在的問題,全球範圍內的糧食生產安全問題。

我在2月17日寫過一篇文章,是關於今年大概率會爆發貪夜蛾蟲害的事情。

現在貪夜蛾在今年爆發的態勢已經很明顯了。

然而這還不單單只是我們國內的貪夜蛾爆發問題。

今年初在非洲爆發的世紀蝗災,目前看大概率會在夏天會形成更大規模的蟲害。

雖然從當前情況看,非洲蝗災最多還只是推進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線。

但從今年全球糧食產量安全上看,非洲蝗災+貪夜蛾的爆發,本身就會對全球糧食生產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並且在這樣一個節骨眼,疫情目前情況看在今年夏天也還不能徹底結束。

而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勢必也會加劇全球糧食生產的安全。

今天有一個新聞,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那就是越南宣布開始停止出口糧食。

大家也知道,越南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大米出口國。

越南如果真的宣布要停止出口糧食,這個影響和信號是很明顯的。

那就是如果今年出現全球範圍內的糧食危機,那麼對於當前世界各國來說,提前囤好糧食,保證糧食安全,就是頭等大事。

畢竟民以食為天,一旦出現糧食危機,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不過越南最新的回應則宣稱並沒有禁止出口糧食。

這就讓事情變得比較詭異了。

因為之前關於越南停止出口糧食的新聞,是來自於越南比較正規的渠道。

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去查找到越南是否真出了相關公告。

不過國內這幾大媒體也沒理由去造這個謠。

所以整體而言,我認為這件事應該不是空穴來風,越南可能的確出過相關消息,不過因為這個事情影響比較大,所以後面又緊急改口了。

不管越南接下來是否真的要停止出口糧食,今年全球範圍內面臨的糧食生產安全問題,都是客觀面臨的挑戰。

首先來說說非洲蝗災。

在今年初爆發之後,當前非洲蝗災進入了產卵孵化期,而上一代肆虐的蝗蟲也基本都死掉了,所以當前進入了蝗蟲災害的一個短暫平靜期,但也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但當前更大的威脅在於,上一代4000億隻蝗蟲在從非洲一路肆虐到印度的過程中,產下的大量的蟲卵。

這一點,我們國家在3月初派去巴基斯坦考察蝗蟲災害的農業專家,已經做了詳細說明。

我們派過去的專家組考察的情況來看,單單一塊10~15平方公里的沙漠,按照20%的蝗蟲卵孵化率,60%的成活率,那麼光這片區域在未來2-3個月內可產生的蝗蟲數量就可以達到上百億隻,

這其實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我在2月份的那篇文章也跟大家分析過。

蝗蟲群一旦成災,最恐怖的是急劇倍增的規模,直到大自然氣候變化得不適合蝗蟲繁殖了,蝗蟲群才會偃旗息鼓。

所以之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就曾經警告過,如果6月蝗災得不到控制,蝗蟲數量會在3600億的基礎上,再增加500倍。

而我國派去巴基斯坦的專家組實地考察的情況來看,也至少是上百倍的增長規模。

這使得今年夏天從非洲到中東,再到南亞的蝗蟲災害,可能將面臨較大的危機。

今年1月份,非洲蝗蟲群還只是在上一代剛剛遷移至印度,沒有進一步擴散就全嗝屁了。

雖然由於喜馬拉雅山的天然阻隔,蝗蟲群再能飛也不可能從印度飛進中國。

但按照之前貪夜蛾從印度→東南亞→雲南的侵襲路線看,雖然今年蝗蟲群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但明後年的威脅是需要提防的。

如果說明後年我們國內也爆發上千億隻規模的蝗蟲災害,那可不是靠吃,或者靠十萬隻鴨子就能解決的問題。

不過好在這批非洲蝗蟲災,是沙漠蝗蟲,在東南亞和雲南這樣的森林茂密的環境里,能否大規模繁衍,還是個未知數。

這些沙漠蝗蟲想要入侵國內,需要克服高山和叢林的阻隔,難度比較大。

但今年夏天,蝗蟲群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災後,大概率會順著入侵到東南亞里。

那麼一旦今年夏天出現從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的一個蝗蟲災害帶的話,毫無疑問會給當地,乃至全世界的糧食生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機隱患。

而我們國內雖然暫時還沒有蝗蟲災害的實際威脅,卻要面臨更為實際的貪夜蛾的風險。

關於貪夜蛾的介紹情況,我在2月17日的文章里已經說得比較多。

那篇文章我也會在本文末尾貼出來,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可以再去回顧一下。

這裡我主要再介紹一下,我們國內當前的糧食情況。

首先因為貪夜蛾主要危害對象是水稻和玉米,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國內玉米的整體情況。

為什麼說今年貪夜蛾蟲害的爆發,來得不是時候,主要也是因為我國當前玉米庫存處於近年來的低位。

從2015年至今,短短4年來,我國的玉米庫存累積下降了近80%。

你沒看錯,就是降低那麼多。

現在的國內玉米庫存只有4年前的1/5。

2016年底,我國玉米庫存總量2.3億噸。

2017年底,我國玉米庫存總量1.8億噸。

2018年底,玉米庫存總量為7500萬噸。

2019年底,玉米庫存總量5200萬噸。

越來越多跡象表明,2020年國內玉米庫存將降至2000萬噸以下。

在這樣一種趨勢下,今年有可能爆發的貪夜蛾災害,所帶來的的影響就會更大了。

這裡面有幾個影響跟整個國內的經濟息息相關。

首先是酒精。

因為本次疫情爆發,酒精的消耗量急劇上升。

而我們都知道,酒精製造的主要來源就是通過玉米。

所以前段時間還有新聞說為了滿足醫用酒精的需求,還出現用玉米來馳援的新聞。

一般來說1噸玉米能產出360多公斤的酒精。

按照今年這個全球防疫形式,酒精的使用量必然大大增加。

而這也就意味著玉米需求量會大增。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當前玉米庫存處於近年來低位,還在今年面臨貪夜蛾的影響,玉米豐收遭遇挑戰。

這種情況下,一邊是玉米需求量大增,一邊是玉米供給量可能減少。

這個一增一減,只會帶來一個結果。

那就是玉米價格在今年大概率會出現大幅度上漲的現象。

而我們要知道,去年因為豬肉價格飛漲,已經讓國內CPI指數出現大幅度上漲的現象。

這使得實際上我國當前經濟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

至於有些人提出的把豬肉去掉實際上是通縮的說法,也就是某些地產經濟學家因為屁股坐在地產商那裡,為了給央行施加降息壓力,而提出的純粹忽悠不懂經濟學的人。

因為經濟是一個很講究實際結果的。

現實結果就是CPI指數飛漲,至於是要把豬肉價格去掉,還是房地產價格去掉,這並沒有什麼意義。

這就跟你對著一個胖子說,把你全身脂肪去掉,你就是一個瘦子,一樣搞笑。

完全就是掩耳盜鈴的說法。

所以你看為啥美聯儲都降息到0利率了,我國央行依然不敢直接全面降息。

就連3月20日LPR利率,都沒出現下調。

原因就在於,不是央行不想降息,而是不敢降息。

除非國內經濟危機的形勢真嚴重到一定程度,不然央行很難降息。

這一切都因為不斷高漲的CPI指數。

而現在,豬肉價格仍然還位居高位,回落緩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玉米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必然會帶動整個糧食價格上漲,進而直接加大食品價格上漲的可能。

這會導致糧食價格可能會接棒豬肉,成為推升今年CPI指數上漲的動力來源。

在這種情況下,你讓央行怎麼全面降息?

除非今年夏天世界經濟危機真徹底爆發了,而經濟危機對國內實體產業的影響,已經達到了不得不救的地步,到那個時候央行也只能冒著惡性通脹的風險去全面降息。

這裡說一下,是全面降息,而不是擠牙膏式的LPR降息。

全面降息和LPR降息的最大區別在於法定基準利率的下調。

雖然當前企業貸款利率都是跟LPR利率掛鉤。

所以LPR利率下降,可以實際降低企業貸款利率。

但問題LPR利率的下降,不會降低法定基準利率,其中包括存款基準利率。

而全面降息之所以可以有大放水的效果,主要一部分原因就是通過降低存款利率,把存在銀行里的錢給擠出來。

如果單靠降低貸款利率來放水,在經濟過熱的繁榮周期自然效果比較好,大家都敢激進的加槓桿。

但問題在於,當前這種經濟危機爆發的大環境態勢,你就算把錢硬塞給企業,企業都不一定敢貸這個錢。

因此,我們可以明確一個觀點,在經濟危機里,降低LPR利率實際並沒有太大用處。

但全面降息在CPI上升的過程里,又可能面臨惡性通脹的壓力。

這就是央行目前所面臨的一個兩難局面。

因此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過,如果說連我們央行都全面降息了,那不代表什麼利好消息,而代表著世界經濟危機真的已經實實在在爆發了。

目前全球央行里,唯有我們央行是從2015年以來沒有全面降息過。

只靠去年新推出的LPR利率,擠牙膏式的小幅度降低了一點點LPR利率。

這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我們經濟的韌性相對比其他國家要強一些。

並且我們是從2018年就開始了比較殘酷的去槓桿過程。

算是我們從2018年就開始對2020年可能到來的世界經濟危機,在未雨綢繆。

種種跡象顯示,以「金穩會」在2017年7月14日成立作為標誌性事件,代表著我國提前了整整兩年在為可能到來的世界經濟危機一直在做準備。

因為有了2018年的去槓桿,才能讓我們央行在面臨美聯儲一口氣降息到0利率的時候,仍然硬扛著不降息。

這一部分有CPI指數飛漲的壓力,另外一部分也是因為我們過去兩年這些未雨綢繆所帶來的的成效。

我們很清楚,今年就是百年未有的大變局。

所以我相信,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當然了,現實是複雜而多變的。

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

準備再多,面對這樣複雜多變的形勢,也經常是不夠用。

所以隨機應變也是很重要的。

今年這樣一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層出不窮的危機在不停的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和勇氣。

另附我2月17日寫的關於貪夜蛾蟲害的詳細分析,大家可以直接點擊閱讀。

今日分析:相比蝗蟲,我更擔心草地貪夜蛾?

mp.weixin.qq.com圖標

本文來源「大白話時事」公眾號。

作者:星相大白。


老話說「小亂避城,大亂避鄉」。意思是小的動蕩要往能保持社會秩序的地方跑,大的動蕩就只好跑到可以關起門朝天過的農業社會,跟宗親發揚「結寨自保」的中華民族傳統藝能了。

如果你的判斷是「2020年食品價格會漲價」,請不要儲存主糧。一是你沒有專業的儲存條件,糧食放上半年,生的蟲子就夠噁心你的了;二是糧食這樣決定社會穩定的民生需求,國家肯定會放糧平抑物價。目前我國雖然需要進口食品,但是主糧是可以保證自給的。半年前「暢想」豬肉價格高企的朋友們,今天的豬肉價格雖然還是居高不下,但是有你們當初想像的那麼高么?認為「2020年食品價格會漲價」,存臘肉,存罐頭,存乾貨,存可以長期保存的、高蛋白質、高脂肪、高熱量的副食品。

如果你的判斷是「2020年天下大亂」……好了,也不是沒可能,萬一彗星撞地球了呢?如果你是城市居民,我們不考慮治安問題,考慮治安問題就陷入死結了。請問在停水、停電、停煤氣的情況下,你存的糧食打算怎麼煮熟?吃完飯要排便,抽水馬桶也不能用了吧?一棟高層住宅樓家家如此,沒等餓死先臭死了。要是離開家鄉年數不久的新市民,還可以投奔老家。老市民就別成天考慮這種問題了,徒增煩惱,還是及時行樂吧。天下大亂,越是那種需要扶貧的鄉下越安全,因為那裡習慣了不靠外界的商品經濟就能維持生產生活。偏僻地方的村長二大爺把出村的路一封,找幾個健壯後生把藏了N久的土槍鳥槍端起來就是了。

並不是所有的農村都能躲過「天下大亂」。要考慮到離開了化肥、農藥和良種——現在很多農民都不會育種了,沒有了「三機一泵」,自然經濟條件下的「高產良田」畝產量大約是幾十斤到百餘斤,華北平原這種地方的人口密度能讓馬爾薩斯收割N遍,肯定是「廢土流」了。


存肉吧。

糧食不用管,國家餓不死你。

蔬菜沒辦法,你存著也會壞。

也就是肉,各種加工肉,肉罐頭,或者你自己有技術風乾的肉,多存一些比較好。

理由很簡單。

雖然國家餓不死你,但是國家沒有去保證你必須每天能吃到肉,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存肉。

當然你要是有錢,是可以買個大冰櫃,然后里面放鮮肉的。

畢竟在冷凍條件下,肉是可以保存達到一年的,如果純瘦肉,保存時間更久。

另外記好了:

真要出現肉的購買危機,最起碼會持續兩年以上,那麼做準備,最好也做好長期儲備的打算。

PS:

我看了半天都沒看見有人推薦存肉,要麼就是說肉很容易壞。

其實吧,家裡宰豬,殺羊過的都知道。

其實肉很好保存的,數個月的儲存不成問題。

所以諸位要是不喜歡吃肉也就罷了。

但是如果和我一樣,覺得不吃肉人生就沒啥意思,那麼最好還是多存點,最起碼準備上一年消耗量比較好。

另外,我個人的建議是,肉類食物,能買到就不要動儲藏的,而且如果覺得事情沒那麼快過去的,還可以多儲存一些風乾肉,畢竟誰也不討厭蛋白質。

PS2:

差點忘了,記得儲存糖。

鹽不用擔心,中國的鹽產量放開的話足以讓全中國人每天齁死三回。

但是中國的糖產量是不足的,我們每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蔗糖是進口的,這意味著,如果一旦東南亞國家開始禁止糖出口,那麼我們將會遭遇糖價上漲和糖緊缺,所以趁著糖價格還沒上漲,多買點糖比較好。

還有,喜歡喝飲料的也記得多屯點飲料,畢竟糖漲價,飲料企業要麼停產要麼漲價,所以,飲料短缺也是可以見到的。

當然,既然要囤飲料就要囤高熱量的,別傻愣愣的去囤什麼低熱量無糖飲料,囤那玩意你還不如去囤水好點呢。

PS3:

囤貨的話,請別學美國人,某些東西咱真的用不到,也放不下。

比如說某高贊說的棒球棍,太陽能板,發電機什麼的……

請諸位告訴我這玩意屯了你放哪?

家裡總共不到一百二平米的地方,你還囤個發電機,囤個太陽能板,你放哪?放床上抱著睡?

你要囤就屯點實用的,中國這片土地上好用的。

別學老美生存愛好者們囤的那些東西。

你即用不上,也存不下。

就這麼困難上兩三年,你買個你這輩子用不了的佔地方。

有必要麼?

——————————————

PS4:

我的攻略只針對城市居民。

那些家裡有地的,有養殖場的,有大片農田的,可以養羊養豬養狗養貓吃的,別參考啊。


我給大家講一哈我真實的海外囤貨歷程。

上個月,我這邊的超市裡,大家都在瘋狂的搶罐頭,義大利面,屁屁紙。

當時我也沒有這些需求,就只是有點想自己扯點面來吃,於是就去超市裡買麵粉。

我去的是我這裡比較大型的一個中國超市。

不僅是麵粉,我發現大米(包括那種長唆長唆怪死難吃的大米),食用油,我的錦記,我的乾媽,我的碼頭,我平時吃慣的那些東西都沒有了。

貨架上乾乾淨淨。

收銀員看到我一個人孤零零拿了一包咪咪蝦條,於心不忍的對我說,明天早上九點,米面油到貨。

翌日九點零一分,我在一群中國大爺大媽中,搶到了一袋5kg的富強粉。

九點零二分的時候,米面油再次斷貨。

三十多年來,我一直自詡我是一個中國胃,看到異國他鄉那些瓜娃子排隊搶義大利面,我抱著我懷中的富強粉感到一陣安詳。

當時我這裡的疫情還沒有大規模爆發。

走在大街上戴口罩,會被視作患者或瓜娃子。

接著到了這個月初,疫情忽然就每日每日的倍增了,忽然大家就連濕紙巾都限購了。

而我是在國內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以後才出來辦事的,國內那種統一聽指揮的社會環境我是親歷了的。

來時,我自己帶了一些免洗手液和口罩。

一個商會裡的朋友給我打來電話,我想起一個月前也是他給我打電話,說他那裡有幾萬個口罩想要捐贈,問我有沒有國內的對接渠道。

想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已,再接到他的電話時,就是問我有沒有渠道,能幫他從國內買幾萬個口罩了。

畢竟國內的口罩供應已經完全的恢復生產了。

伴隨著幾次美股熔斷,伴隨著我與巴菲特的距離越來越短,伴隨著超市裡面各種東西長時間的斷貨,我覺得我可能是要慢慢囤點吃的了。

免得我遠方的家人擔心,畢竟他們也散布在地球各地,說起來大家也都還是挺難的。

於是我先訂了50kg的大米。

是那種圓鼓鼓的,顆粒飽滿的,真正的大米。

和那種長唆長唆的,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這個米還是我們一個開館子的朋友給我訂的。

他說阿嫂你放心,我帶你去我進貨的地方,我們隨習都可以去,隨習,你想買咩都買得到啦。

他的館子是賣生猛海鮮的。

而我只是一個吃回鍋肉的村姑。

是我不配,搬完米後我這樣想。

接著我就基本上每天去一趟離家最近的本地超市,很多東西依然缺貨,反正有什麼我就每天順手買一點。

有時是幾盒能量棒,有時是幾罐吞拿魚罐頭,因為除了獼猴桃,我還是一個吞拿魚三明治的狂熱者。

當時城裡所有的餐廳除了外賣,還允許人們堂食。

差不多又過了半個月,全球疫情全面爆發了。我這裡先是下了一道鎖國指令,接著州政府決定採取半強制禁令來限制人們出門。

我自己在這裡的一些副業被迫關閉,我一些朋友被迫待業,而我那個開館子的朋友也只能做外賣生意了。

他從他的店裡拿了幾瓶免洗手液和消毒液給我,全是那種超大瓶的。

我問他說你要不要口罩,我拿些口罩給你。

他擺著手說我不要我不要,說著反倒是在我的後備箱里又塞了兩盒口罩。

就是那種醫用口罩,一盒是五十個,滿稀缺的其實。

他說誒呀阿嫂,不要跟我客氣。

我說誒呀小黃,真的用不著。

我們倆在停車場推來推去的,當時是下午三點,隔壁學校放學了,一群中學生成群結隊的從我們身旁經過,就像看寶器一樣看著戴口罩的我們。

新聞天天都在說,他們與他們的父母明顯是不怎麼重視,他們都沒戴口罩,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買不到。

翌日,我睜開眼睛就對自己說,不得行哦朋友,你看哈別個小黃囤了好多東西,你再看哈你櫃櫃里有啥子東西,你就只有一百斤大米,幾提擦屁屁的紙。現在餐廳又不讓進,再過幾天lockdown了,你啷個辦,喝西北風啊。

沖了個澡,我決定出門買菜。

天是麻麻亮,年輕人都還在睡瞌睡,而那些買菜的大爺大媽們,哼,他們也不可能是我的對手。

我告訴自己,堅強的小寶貝你可以的。

堅強的小寶貝先是殺到肉店,豬都還沒有來,就對賣肉的說,給我來個豬腿。

前腿還是後腿,賣肉大媽扶了扶眼鏡這樣問我。

炒回鍋肉要用前腿,我也扶了扶眼鏡這樣回她。

我可是專門戴著近視眼鏡出來買豬肉的,生怕沒看清楚買到了瘟豬肉,我的近視眼鏡深藏功與名。

她點著頭道,OK, 豬還沒有來,你先去買點別的東西。

天漸漸大亮了,對面的菜店已經排起了很長的隊伍,我在人山人海中買了一些瓜果,接著又拐去亞洲超市買了一些納豆,泡菜,白果,海帶,午餐肉,紅豆薏仁等我日常吃的雜貨。

貨架上的雞蛋每個人只能拿四打,我四處看了看,見別人都拿了四打,於是我也拿了四打。

因為來的比較早,我的錦記,我的乾媽,我的碼頭,他們也都安安穩穩的待在貨架上。

接下來的很多消費亦都是從眾心理。

比如說恰恰瓜子,我其實不吃瓜子。

比如說衛龍辣條,我其實不吃辣條。

比如說旺仔小饅頭,好吧旺仔小饅頭我可以。

基本上每樣我認識的東西,我都拿了一點。

結賬的時候我問收銀員說,你們最近供貨商都供應得過來么。

收銀員說,除了廁紙沒有,其他每天都有。

我猜想這裡的人一定是每天都要便便好多次吧,看把他們急的。

推著購物車走在街上,路過一個非法擺地攤的中國婆婆,我蹲下去撿了幾把她自己種的蒜苗,告訴她說我在前面的肉店買了一根豬前腿,我要回家炒回鍋肉。

她一臉認真的對我說,回家,快回家。

再次步回肉店,剛一進門,眼鏡大媽就朝我招著手說,豬來啦,豬來啦。

旁邊有兩個買肉的撲哧就笑了,我看了一眼豬肉的價格,不知道為什麼,心裡還有點得意起來了。

眼鏡大媽問我說,靚女你還要不要別的,多買一些啦,過幾天又要漲價了。

我問她說,那你們之後會關店么。

她搖了搖頭。

我亦搖了搖頭。

當天我用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冰箱和儲物櫃收拾好,又把一些冰箱放不下的東西放到了花園裡,拿一個洗衣籃子裝起來,在上面蓋了一隻鍋蓋,不放心小動物成精後掀鍋蓋,還在鍋蓋上又壓了一塊石頭。

我感覺我出了一趟門,把我過去三年加起來的菜都買了。接下來一整天我都沉浸在囤貨和回鍋肉帶來的快樂里。

過了一天,我蒸了一盆雞蛋羹,打了八個蛋,邊打邊想,瓜娃子,趕緊吃喂,放久了會變質。

又過了一天,我炒了一盆蒜苔肉絲,切了兩斤蒜苔,邊切邊想,瓜娃子,趕緊吃喂,放久了會變質。

以前的我吃獼猴桃是四個四個的吃,這幾天的我吃木瓜是四個四個的吃。

好不容易把木瓜吃完了,我發現我又買了好多好多的柿子和桃子,我把它們塞在角落裡,好幾天後才看到。

還有那些罐頭為什麼我也不看看日期,明明今年下半年就過期了,我這次走之前吃不完,明年再來就不能吃了。

還有那麼多糧食,米面放久了會發霉吧。

要不給流浪漢,可是那些排華流浪漢會嫌棄我的亞洲臉和圓圓米啊。

不知不覺就到了今天。

今天。

我秤了一下自己。

啷個說喃。

除非當地政府宣布垮台,否則我再也不會囤任何吃的。

—————————

老鄉們,

炒回鍋肉的時候,我個人是比較偏愛前夾子的。

因為坐墩兒對我來說稍微有點兒死,有點兒肥。

容易把我打來mèn起。

物無定味,適口者珍。

莫爭了哈。


有必要,現在就可以開始有序囤積一些食品和慢性病常用藥、家庭常用藥。

倒不是真的會有什麼災難、有什麼變故,而是今年必然是一個恐慌情緒高發的年頭,你很難預測這種恐慌情緒的高峰會是什麼時候,恐慌起來會導致什麼物資短缺。那麼咱們就從自己生活需要出發,囤積一些生活必需品,先確保生活正常開展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生活必需品,國家都是有戰略儲備的。恐慌情緒完全不必要,支持生活開展的物資都是有天量儲備的,不用擔心完全枯竭。比如糧食儲備,國家的戰略儲備量是高度機密,但是根據猜測在18個月到5年的正常消耗量。像2011年日本海嘯引起的食鹽搶購,實際上中國的食鹽根本都不需要儲備,玩兒命開工的話,一天的產量夠你吃一年。

所以恐慌完全沒必要,你就按照預防搶購的標準來就是了。

請嚴格記住:我們的儲備是為了防止恐慌情緒引起的物資暫時性短缺

這種暫時性短缺,最多只會持續一個月時間,一個月之內國家一定會動用儲備物資平息恐慌。我們只需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確保有儲備物資,不參與搶購就行了。因此現在我們需要有序的進行物資儲備,不要臨時抱佛腳,也不要煽動增長恐慌情緒。

我們只需要嚴防恐慌。物資本身並不會短缺,無論是糧食還是別的生活必需品。

我個人建議儲備以下物資:

1、一個月的主糧,大米還是麵粉就看你個人口味了;

2、家庭常用藥,包括外傷用藥,酒精碘伏這些,紗布、繃帶;感冒藥;止瀉藥;廣譜抗生素;多元維生素片(藥用標準)。

3、慢性病人用藥,高血壓病人的硝苯地平類藥物;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其它慢性病的必需葯。建議根據藥品的保存條件和保質期,自行決定儲備量。

4、家庭清潔用品和洗滌劑、消毒劑,牙膏、洗衣液、洗潔精、潔廁劑、衛生紙可以儲備一些,一兩周的量就足夠了。

5、足夠的知識,保持冷靜理智,不要隨大流,不要恐慌!要相信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不會真的出現物資短缺,任何情況下、面對任何困難,中國都至少能夠保證人民正常生活!

恐慌情緒有可能來自於民間自發,也有可能來自於別有用心的人炒作,甚至有可能來自於境外敵對勢力的挑唆、造謠、攻擊。

因此我們在現在還沒有任何恐慌情緒的時候,有序的儲備一些生活必需物資,也有助於抵抗這種謠言進攻,有助於保持社會穩定。

我個人的影響力有限,知乎這個平台也不像微博那麼不理智,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能夠理智冷靜儲備一些生活必需物資。在您自己完成儲備之後,再通知、提醒您的朋友、親戚進行物資儲備,提高我們國家民間抵抗造謠、恐慌的整體能力。這樣我們可以把物資擠兌控制在一個很合理的區間,不對市場造成大的影響。

恐慌情緒是一個值得警惕的敵人,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希望我們能夠萬眾一心,共同應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