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的增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代表著什么


从全国范围看,财政收入主要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组成。

在税收收入中,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等税收的收入随著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总体都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营业税和增值税,总体保持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当的增长速度。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上述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例在80%左右。总的来说与城镇化相关的税收增长速度较快。

在非税收入中,国土资源(资产)占用费的增长速度较快。与国土资源(资产)占用费相关性较高的领域之一是各个风景区,风景区的门票涨价的速度,一般人都能感觉到。

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只是一个指标,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和财政盈余(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构成了一组关于政府财政收入的指标。

特布鲁: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区财政收入?

zhuanlan.zhihu.com图标特布鲁:2007-2016 中国大陆地方财政收支?

zhuanlan.zhihu.com图标特布鲁:2007-2016 中国大陆地方财政支出?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总体来看,中国大陆各省的地方财政赤字的规模和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在恶化,因为城镇化带来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因为GDP统计,我们是拿一个基期(现在好像是1998吧,不记得不知道,不敢定论)那一年物价来衡量,但是问题来了,物价是上涨的,而且伴随GDP增长,物价上涨是很正常的,而税收是和物价以及生产量挂钩,综上。


谢邀

GDP是每年创造的增量财富,这种增量财富的分配:

居民:就是工资和股息利息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统计数据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这个;

政府:就是税收和政府各种基金性收益(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和租金),用于政府开支及重大投资,统计数据中的财政收入;

企业:就是折旧和利润,用于分红或者扩大生产。(金融也是企业,因此利息也是金融企业的收入)

这三项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财政收入高于GDP增长,意味著企业的留利或者居民收入增长的至少一项会低于GDP增长。中国为例,一直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高于GDP增长速度,也就是说,这两块都是拿走了企业本来应当留作利润积累的部分,所以中国企业宏观税负比较重,利润增速比较慢。

两年前,我们在公众号提出:有诚意的减税,应当是财政收入低于GDP增长速度。也是基于这个原理,现在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是财政收入超过预算,这说明决策层减轻企业税负的政策没有执行到位。

贴篇专栏文章供参考

【蓝海经济观察】财政收入增长6.1%,这个数字决定了未来财富分配格局

来自专栏 蓝海经济观察作者:沈奇 张玉香根据财政部报告,2018年的目标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177亿元,增长6.1%。」1、财富分配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1993年到2014年,财政收入的增速持续22年领先GDP增速,这意味著什么?

GDP是每年创造的增量财富,这种增量财富主要有几大去向:

居民:来源是工资和股息利息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政府:来源是税收和政府各种基金性收益(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和租金),用于政府开支及重大投资;企业:来源是折旧和利润,用于分红或者扩大生产。(金融也是企业,因此利息也是金融企业的收入)在过去20年间,增量财富一直是主要分配给政府,兼顾个人,因此企业经营积累不足,难以持续发展一直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2、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积累、高投资带来了中国经济20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期间,2009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就一度86.5%。随著经济结构的调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17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降至32.1%,与此同时在过去五年,「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保障「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老百姓有钱了才能进一步消费。过去五年GDP年均增长7.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

3、中国式减税: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

在2016年末我们就提出「我们看待税改不妨用更大的视野,在经济下行阶段,能保持财政收入增长水平低于GDP增长水平的税改才是有诚意的。」(1)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同时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在个税方面2018年也将进行改革,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2)从2016-2018年财政部提交全国人大的预决算报告来看,财政收入的目标增速均低于GDP增速目标,分别为3%、5%、6.1%,从实际执行来看,2016年、2017年财务收入均超额完成了目标。主动调整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意味著更大幅度地让企业留住利润,加快发展。4、正视全球减税浪潮,企业的竞争也是政府的竞争2017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自1986年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率、个人所得税都将大幅降低。特朗普上台后的税改动作引发了全球的减税浪潮。德国2017年宣布对税制进行彻底改革,通过减税政策每年为企业和经济发展减负150亿欧元。英国降低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法国取消居住税,预计到2020年减税101亿欧元; 2017年末日本政府也宣布了一项将企业税率从30%下调至20%左右的计划;印度201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的商品和服务税。

全球化企业日益壮大的今天,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让企业在阳光下赚钱,是每个政府面临的课题。

5、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加大网路提速降费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降低过路过桥费用」等,这些措施也最终指向了财富的分配调节。让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为企业减负,为个人减税,让企业有钱投资,让老百姓有钱消费。这就是财富分配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编辑于 2018-03-16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先把GDP改成名义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对比,再问这个问题,说不定改后方向就反了。


和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具体不展开说了,因为很复杂。


引用腾讯文章「我国却存在税收指标问题,即每年年初,由上级向下下达税收指标,一般分为政府和系统内两个指标,而且全部是增长性指标,一层层往下追加任务;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实施的增税「作业」,远远多于减税「作业」,也保障了税收增长的势头不减。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判断:倘若不改变现行税制,不改变税收的行政色彩,以及全面启动减税计划,至少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仍将会重复「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的旧故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