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環礁原本有非常豐富的珊瑚礁生態,1998年因為氣候影響,海水溫度升高,當地珊瑚大規模白化、死亡,歷經二十年多的時間,海洋生態復原了嗎?東沙的環境又面臨哪些轉變與危機?

搭乘研究船出海,準備去探訪東沙的海底世界,東沙位在南中國海的北邊,距離高雄450公里,整個環礁面積約有500平方公里,接近兩個臺北市的大小,而東沙島是唯一突出水面的島嶼。估計要形成這樣完整的環礁地形,需要兩千萬年以上的時間。

潛入海中,遇見成羣的珊瑚礁魚類,不時還可以見到魟魚、鯊魚悠遊而來,東沙有豐富的珊瑚礁生態系以及茂密海草牀,不同樣貌的棲地型態,可以提供各種海洋生物棲息。不過早期的東沙更精彩,是世界級的珊瑚天堂。

資深記者柯金源說:「這裡的珊瑚大概有四百種、魚類有六百多種,聽以前的研究人員說,下去就像看到一座森林,然後人就像小鳥一樣在上面飛。」

1998年,東沙經歷了一場大崩壞,因為聖嬰現象,海水溫度升高,珊瑚發生大規模白化,最後環礁內有九成的珊瑚死亡。

臺大海洋所教授戴昌鳳回想當時,「白化過後我們去看,一跳下去全部完全變樣,都是黑的,就像是火燒過的森林一樣,看起來真的是又沒有什麼魚,所以看起來,哇,真的是非常難過。」

歷經二十多年,東沙環礁的珊瑚生態還沒有完全痊癒。

臺大海洋所教授戴昌鳳表示,「百分之九十幾的珊瑚都死掉的時候,牠根本沒有種苗的來源,所以牠前面十年的復原非常的緩慢。」

不過長期以來,仍有外籍漁船越界捕魚,以掠奪性的漁法進行捕撈,甚至盜採珊瑚,對生態造成長遠影響。不只如此,來到海岸邊,可以看到許多廢棄的漁具以及塑膠垃圾,隨著海流漂送到東沙島,成為處理上的難題。

而東沙島的海岸原本還有獨特的沙嘴地形,因為會隨著季風與海流季節性的擺動,被稱為龍擺尾,但因為海岸工程,龍擺尾景觀早已經消失。

資深記者柯金源解釋,「因為在1994年的時候,當地的駐軍為了要保護碉堡跟避免海岸侵蝕,就放了消波塊,然後有一些是蓋突堤,有一些是跟海岸平行,1995年之後龍擺尾就從此消失。」

另外,氣候變遷的威脅仍持續發生,2020年夏季暖水團來襲,臺灣附近海域經歷了數十年最嚴重的一次珊瑚白化事件,東沙也難逃劫難。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指出,「水溫已經到32度了,環礁內的珊瑚都一直在白化了,我所知道應該快四成了,那這樣的情況是很令人憂心。」

隨著天氣轉冷,有些珊瑚慢慢恢復健康,不過仍有不少珊瑚敵不過高溫已步入死亡,東沙環礁不只是海洋生物棲息繁衍的庇護所,更是全球氣候變遷的前哨站,它的環境變遷,需要更多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