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些事只用速度、距離、振幅、頻率、強度 這些是解釋不清楚的,比如...

比如房事


把問題定在現在時,以此為基點,之前時期的歷史都是證明這個論點的。


謝邀

首先,這個辯題太喫虧了。

其次,破題的方向建議如下:

明確一點,人文知識的概念和定義:包括歷史知識、文學知識、政治知識、法律知識、藝術知識、哲學知識、宗教知識、道德知識、語言知識等。

1、先決條件:人的壽命、精力都是有限度的,因此知識的獲取就有了先後之分。對於一個工科生來說,專業相關的知識纔是他們立足的根本保證,至於說人文知識,只能位居後列。

2、人文知識對工科生的不重要是相對的(千萬不要寫成絕對的不重要,因為這個命題是錯誤的)相對的,相對的,重要的事情講三遍,是相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如果專業知識和技能都保證不了,再多的人文知識也只是讓你轉專業方便而已,失去了一個工科生的本職。

3、然後舉例子: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工科類的,基本都可以,結論:他們研究了一輩子都沒學完的知識,現在還要分心學別的,顯然是主次不分的。

4、現在是商品社會,任何人的存在都要求有價值,作為一個工科生本來專業性強,就業面相對較窄,要是連自己的業務能力都培養不好,很難實現自己作為一個工科生的價值,一定要強調工科生,為什麼,因為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一個工科生如果指望著人文知識和情商取勝了,嚴格意義上對於工科生來說,是失敗的。

這個辯題在我看來,重點在於:

1、人文知識的不重要,對於工科生來說,是相對的,說絕對的都是錯誤,因為沒有知識是多餘的,只要能用到的,都是有用並且重要的。

2、對於工科生的重要知識做出闡明和敘述。

3、針對可能出現的反駁,比如人文知識給人的提升之類的巴拉巴拉,反駁就是,工科生首先要提升的素質和能力。

4、如果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這種話的時候,告訴他們要腳踏實地,把眼前的東西先弄明白再說科學的盡頭是啥。

5、如果有人說提升個人修養啊,綜合素質啥的,就告訴他,科學的領域不是一杯咖啡,一場音樂會或者一次旅行能解決的,需要的是大量客觀的試驗和計算,需要無數人辛勤的汗水和寶貴經驗的積累,所謂的人際相處,所謂的文學、歷史、哲學、法律等知識,在事實面前,等同虛設。

想到啥就寫點,希望有用。


如果這是工科生提的問題,那就別告訴他,讓他糊塗一輩子~


謝邀。「現在進行時您在使用什麼呢"!只是個辯論。友感。


這明顯就是個界限模糊的辯題。

如果人文知識對於工科生來講,也需要仔細鑽研的話,要文科生幹什能用?


東亞作為文明外圍,接受秩序和技術輸入的順序大致如下。殷周依靠兩河輸入。秦漢依靠內亞輸入。漢魏依靠北印度輸入。北朝隋唐依靠外伊朗輸入。宋元依靠穆斯林輸入。明清依靠西洋輸入。二十世紀的東亞,是西洋、日本和康米國際三種輸入的戰場。二十一世紀的東亞,是康米國際殘餘、西洋和伊斯蘭三種輸入的戰場。

只有古典諸夏(春秋-戰國)勉強可以視為以借鑒而非拷貝的方式,東亞自身對世界文明有所創造的時期。

從《回回藥方》到《本草綱目》的道路同樣如此。乳香、硇砂、血竭、沉香很快就抹去了波斯和阿拉伯的痕跡,變成了國醫自古以來的一部分。伊斯蘭科學家對東方的次級剽竊者視若無睹,因為他們正在忙於剽竊西方的新生代技術。國粹在西亞約等於上次進口的希臘文化,在東亞約等於上次進口的內亞文化(內亞上上次消化的西亞文化)

從歷史來看,很明顯人文知識對東亞的影響遠遠小於理工技術內對東亞的影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