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些事只用速度、距离、振幅、频率、强度 这些是解释不清楚的,比如...

比如房事


把问题定在现在时,以此为基点,之前时期的历史都是证明这个论点的。


谢邀

首先,这个辩题太吃亏了。

其次,破题的方向建议如下:

明确一点,人文知识的概念和定义:包括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1、先决条件:人的寿命、精力都是有限度的,因此知识的获取就有了先后之分。对于一个工科生来说,专业相关的知识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保证,至于说人文知识,只能位居后列。

2、人文知识对工科生的不重要是相对的(千万不要写成绝对的不重要,因为这个命题是错误的)相对的,相对的,重要的事情讲三遍,是相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如果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保证不了,再多的人文知识也只是让你转专业方便而已,失去了一个工科生的本职。

3、然后举例子: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工科类的,基本都可以,结论:他们研究了一辈子都没学完的知识,现在还要分心学别的,显然是主次不分的。

4、现在是商品社会,任何人的存在都要求有价值,作为一个工科生本来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要是连自己的业务能力都培养不好,很难实现自己作为一个工科生的价值,一定要强调工科生,为什么,因为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一个工科生如果指望著人文知识和情商取胜了,严格意义上对于工科生来说,是失败的。

这个辩题在我看来,重点在于:

1、人文知识的不重要,对于工科生来说,是相对的,说绝对的都是错误,因为没有知识是多余的,只要能用到的,都是有用并且重要的。

2、对于工科生的重要知识做出阐明和叙述。

3、针对可能出现的反驳,比如人文知识给人的提升之类的巴拉巴拉,反驳就是,工科生首先要提升的素质和能力。

4、如果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这种话的时候,告诉他们要脚踏实地,把眼前的东西先弄明白再说科学的尽头是啥。

5、如果有人说提升个人修养啊,综合素质啥的,就告诉他,科学的领域不是一杯咖啡,一场音乐会或者一次旅行能解决的,需要的是大量客观的试验和计算,需要无数人辛勤的汗水和宝贵经验的积累,所谓的人际相处,所谓的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知识,在事实面前,等同虚设。

想到啥就写点,希望有用。


如果这是工科生提的问题,那就别告诉他,让他糊涂一辈子~


谢邀。「现在进行时您在使用什么呢"!只是个辩论。友感。


这明显就是个界限模糊的辩题。

如果人文知识对于工科生来讲,也需要仔细钻研的话,要文科生干什能用?


东亚作为文明外围,接受秩序和技术输入的顺序大致如下。殷周依靠两河输入。秦汉依靠内亚输入。汉魏依靠北印度输入。北朝隋唐依靠外伊朗输入。宋元依靠穆斯林输入。明清依靠西洋输入。二十世纪的东亚,是西洋、日本和康米国际三种输入的战场。二十一世纪的东亚,是康米国际残余、西洋和伊斯兰三种输入的战场。

只有古典诸夏(春秋-战国)勉强可以视为以借鉴而非拷贝的方式,东亚自身对世界文明有所创造的时期。

从《回回药方》到《本草纲目》的道路同样如此。乳香、硇砂、血竭、沉香很快就抹去了波斯和阿拉伯的痕迹,变成了国医自古以来的一部分。伊斯兰科学家对东方的次级剽窃者视若无睹,因为他们正在忙于剽窃西方的新生代技术。国粹在西亚约等于上次进口的希腊文化,在东亚约等于上次进口的内亚文化(内亚上上次消化的西亚文化)

从历史来看,很明显人文知识对东亚的影响远远小于理工技术内对东亚的影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