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迪士尼宣佈電影《花木蘭》放棄在北美院線發行,改為在Disney+流平臺以29.99美金(約209元)的價格點播放映,上線時間為9月4日。沒有Disney+業務或者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則將繼續選擇影院發行的形式,上映時間與線上放映時間一致,為9月4日。 ?

這樣放棄北美院線票房上損失會大嗎?作為留學生本來這個月最期待的就是木蘭上映…結果現在院線放棄發行。線上看和影院票價是一樣的,所以我還是會買票看。但是考慮到比如一個家庭去電影院看的話會給每個成員買票,而在家裡看就只用買一份票。這樣的情況會對票房產生很大影響嗎?


我覺得對迪士尼的營收不一定會有太大影響

迪士尼做出這種決定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北美疫情,但影響他們做出決策的因素肯定也有《魔發精靈2》的成功。

早在今年四月,《魔發精靈2》就以網路點映的方式上線北美。

自4月10日推出租貸服務後,《魔發精靈2》在短短三週的時間內已經出租了近500萬次,取得約9500萬美元的數字租賃費。據知情人士透露,發行方(環球影業)已經通過《魔發精靈2》的租貸服務取得了7700萬美元的回報,追平了2016年首部《魔發精靈》所取得了北美票房分賬成績。(新聞來源:華爾街日報)

付費點映的市場可能要比絕大多數人想像的要大,至少環球在嘗到甜頭後表示他們希望在未來推行將兩種上映方式並行。

再考慮到在自家平臺上上映省去了票房分賬,花木蘭的點映收入真不一定比上院線的票房分賬低。如果再算上對於自家流媒體平臺的引流和造勢,這樣的選擇並不會太讓人意外

當然我相信如果沒有疫情,迪士尼會選擇在院線上映,院線下映後再轉到流媒體平臺。因為迪士尼要為股東負責,其本身也是非常保守的,所以改變的慾望是很低的。

但在保守不得的現在,迪士尼做出如此改變也不是很難理解的。可以預料到的是,如果花木蘭的點映獲得成功,必然會極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電影上映方式


既然評論區有人說我偏題,我就再來答一下。

1 如何看待放棄北美院線發行

公佈消息後,迪士尼盤後大漲5%市值暴漲612億,其實從中就可以看出花木蘭的商業價值以及這部片子對迪士尼恢復產業的一個助長作用。[圖源微博,侵刪]

電影廠說白了還是一個公司,公司的本質就是以盈利為原則來運作。而作為全球巨頭公司的迪士尼,選擇讓花木蘭平臺點播已經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就拿疫情這一方面來看,現階段全球疫情情況不定,美國確診病例今日[8月6日]已經超過481萬,已經遠遠超過所謂200萬羣體免疫數目,甚至按照發展曲線來看,導數的導數都是正數,根本沒法確定什麼時候能進25%上座率的電影院。

但是北美的院線上映對於國內有很大的影響,等到上映那天,對槍版限制不嚴的國內肯定是盜版滿天飛。因此預測迪士尼會選擇提前幾天[估計一週左右]在中國影院上映,當然這個還要看中國的疫情發展趨勢。

2 對票房影響大麼

電影說白了最後就看兩點,一是票房,二就是聲譽。

先說國內,我對這部電影票房不擔心。但是由於飯圈撕逼等原因(昨晚看微博的人應該知道),這部戲的名聲可能會在上映之初受一點影響,畢竟劉亦菲的電影豆瓣評分比其他平臺評分平均低個1.0。但我還是抱有樂觀態度的,大班底畢竟與往日不同,電影的質量要好很多,加上疫情恢複復工復產期間的報復性消費頭腦會給風評帶來很多正面影響。

國外,先說一些敏感問題,劉亦菲和幾個支持港警的演員已經被掛在外網罵了一年了,評論區問我國籍的朋友,可以先去外網轉一圈。至於劉亦菲鞏俐國籍職黑,麻煩拿著鍵盤去外網控評,祖國需要你們敲鍵盤的力量。

看到了variety發的一個投票,86%的人都不會選擇去看,這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認為29.99美金太貴了[我私以為是一家人看加上停車費爆米花啥亂七八糟的]。這個票房肯定比非疫情期間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剛才上面也說,北美疫情未定,拖一天,29w的海報就得掛一天,宣發部分就要多花錢,而且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上,預算就是個未知數。因此這樣其實算是一個確保回本情況下最好的選擇。

——————假裝我是分割線————

起初寫的這個原答案,並非是飯圈,我不混飯圈謝謝別給我扣帽子,單純喜歡這個演員,她粉絲羣我一個都沒加,而且當年ssss全網黑都走過來了,現在又不是電影撲街,沒必要寫什麼勵志話,單純希望這部電影和劉亦菲的努力能有個好的結果。

拿劉亦菲來說,是因為劉亦菲+花木蘭+迪士尼作為一個強強聯動,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作為一部電影,它不能院線上映的確是很糾結很尷尬的事情。

體會不到這部電影和演員先下處境艱難的,魯迅人家也說了覺得聒噪,那就聒噪吧。

另關於迪士尼票房解釋:迪士尼相對於其他廠子的確是最不擔心票房的一個,但是也只是相對。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致劉演員

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因此不再解釋時運不齊的問題。希望花木蘭大賣,希望她越來越好。


影響的何止是票房。

劉亦菲真的挺難得的。出道以來一直被各種黑,變性人,懷孕墮胎,乾爹梗,這兩年又一直被吐槽沒演技。

好不容易全民推選二十幾萬投票演了個三生,又被隔壁搶佔先機,然後又來了一波抄襲黑!

終於屏氣凝神,拿了個迪士尼花木蘭大女主,本來可以一飛衝天,結果受到疫情影響,放棄了北美院線。

要知道,迪士尼電影,北美票房很重要的。此時此刻,我已經預想到了國內的黑子們會怎麼說:

垃圾,爛泥扶不上牆,迪士尼大女主才這麼點票房,還不如讓XXX來演!

活該,國外人演國外人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

宣傳這麼久,結果就這?就這?演的太垃圾了!

以及各種對劉亦菲女士的人生攻擊……

哎,劉亦菲太難了!希望國內的黑子們,對她友好一點。


當然我會去看。不是她的粉絲,是個路人粉。但我對迪士尼電影懷有期待,也會去貢獻一份票房。我看其他回答都是因為國籍或部分腦殘粉的拉踩選擇不去看,其實真沒必要。其他迪士尼電影我也照看不誤,還有腦殘粉哪個明星都有,主要劉亦菲本人我覺得挺低調,佛系,努力。

看個電影扯到政治層面,我不知道那些人是什麼心態, 醉了

最好也不要去看美國的電影,不然這是不愛國的表現,要看就看中國人演的電影。

  1. 我想說的是,看不看都是個人的選擇。粉絲也不必強求別人,不會看的就一定不會再去看,說再多隻會拉低路人緣。
  2. 黑粉也別扯到政治來對路人進行洗腦,來進行愛國綁架,您不看是自己的事情,不要散播一種看了就不愛國的思想。合著你是沒看過美國電影。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每個人在大時代的裹挾下都太過渺小,哪怕對我來說有特殊意義的木蘭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都微不足道了。

疫情之下每日上漲的數字都讓我心驚肉跳,這不是簡簡單單的數字,這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遭難的家庭。哪怕老美和川建國做事多麼無底線,我對於將近五百萬人的新冠感染者都做不到無動於衷。

說到木蘭呀,我在想冥冥之中可能自有天定。木蘭選角一波三折,一開始如果首次海選順利可能19年就上映過了。可惜她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最終在17年底花落劉亦菲之手,定檔於2020年。

擱誰也想不到一位武漢伢能成為首位迪士尼華人公主,更想不到在她電影上映之際在家鄉會爆發疫情,影響之深遠,世所罕見。

首位北美流媒體上映的迪士尼公主電影也確定以這樣的方式登陸了,一飲一啄,皆是天定。

劉亦菲和她的木蘭就只能裹挾在中美博弈、疫情流行之下浮浮沉沉。要知道她立場鮮明的支持中國,生於斯長於斯,可惜因為美籍國內很多人並不待見她,國外認為她是中國人,港臺因為她撐警認為她是我兔的人,所以天下之大彷彿無容身之所。

我不知道國人要成長到何種程度才能容納下她這樣的人,其實從劉亦菲和木蘭電影上也許能透露出中美兩個民族之間、意識形態之下的一點微妙。

說到底花木蘭和劉亦菲在這種情況下都成了犧牲品,一個我不願放棄的犧牲品和工具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