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鏈接: A Unique Womb-Like Device Could Reduce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for Extremely Premature Babies

(微博@翟醫師提到,研究者談到三到五年會進行胎兒的實驗,應用於臨牀需要大約十年。這個技術有倫理方面的爭議,估計會只限於極早產兒(22~23周)的救治。)中文新聞鏈接:人造子宮滋養了早產的羔羊,也將庇護人類的嬰兒 | 天了嚕!小組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英文新聞鏈接:Artificial womb for premature babies successful in animal trials

部分中文圈評論:

女權主義者認為:該技術落在人權發達的地區是福音,落在極度男權的地方是噩夢。


從業者有話說。這個其實只能算是一個類似為早產兒提供模擬環境的,類似保溫箱的存在。

距離能讓受精卵發育到胎兒的人造子宮還有很遙遠的距離呢,只能說未來可期吧。

真的發明成功的話,那就是技術引領的新的性別格命


你好!

對於不孕不育的家庭或者特殊情況的家庭來說肯定是有一定幫助的,當然,這個還是需要看國家政策來的,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但是選擇問題還是需要每個家庭自身去考慮的。


對倫理有什麼影響?我倒不覺得對倫理有什麼影響,反而可以幫助女性。

有很多職場女性就是因為生孩子導致職場事業發展受阻,脫離職場1~2年,回歸職場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容易了,所以我覺得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我的姐姐很有可能用的上它。有了它之後,男女的平均薪資差距會進一步縮小,有助於促進男女平等。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它實現


目前人造子宮技術並沒有得到完善,只是通過動物試驗,用於人體試驗風險還是非常大的,如果這一技術得以研發,可以針對22周後出生的早產兒使用,將是人類醫學技術的一大進步。


即使這樣能生孩子,估計多數人也不會選擇這樣的方式

也許未來人類的繁殖就會脫離男性和女性的合作。這兩種性別最終不再需要相互依存而繁衍,可能其中有一種會消亡。

當然,或者會分化成兩個不同的物種。沒記錯的話,科幻小說《超時空要塞》中的天頂星人就是這樣的設定——原先是同一物種的兩個性別,但後來因為生殖技術的進步徹底分化了。


這個是解決早產兒的問題,這個發明太偉大了。
它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終將在人類瀕臨絕境時拯救人類,終將會合乎倫理。極度男權的地方很顯然並不能將文明發展到能夠發明這種東西的高境界。
這個還要等五年看能不能拿到FDA的認證書再說,這種評論者太常見了,五年內肯定跟評論轉基因一樣吵個沒完還沒結果
說的好我們來克隆幾個人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