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唐诗,宋词抒发感情更加细腻。

有很多宋词能够让人为之动容,表情达意中催人泪下。

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已经逝去十年,但是苏轼回想往昔,爱妻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佳人已逝,纵使是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也只能道一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有时候想想,语言文字真的是无力的,世上真的有人能把感情道清楚,说明白吗。

究竟是何种思念,几番凄凉呢?

更悲剧的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在苏轼心中,王弗永远是青春年少,容貌姣好。

而十年过去,苏轼已然白发,岁月无情地刻下了一道道痕迹。

相比于同时期创作的另一首《江城子》,就能明白苏轼的无奈。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当苏轼骑上马去打猎,仿佛找到了年轻时候的影子。

头上有些许白发又如何,苏轼依旧怀有年轻人的自信。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而在亡妻的坟前,苏轼难掩悲情。

相比于妻子,自己这满头的白发让他有一种时间的抽离感。

妻子已经与他永别了,青丝白发,已无相聚。

转接著苏轼就开始描写和亡妻梦中相遇的场景。

王弗还是如当初一般,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最美好的时代。

年轻貌美的妻子正在梳妆,而看到妻子的苏轼已经泣不成声。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面对十年未见一面的妻子,纵有千言万语,也阻挡不了汹涌而来的情绪。

一时语塞,「此时无声胜有声」。

更让人悲痛的,就是苏轼必须接受现实。

纵使有千百般无奈,有万般抗拒。

也明白了「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绵延不绝的苦楚真是让人绝望,痛彻心扉。

这样情真意切的表达,只言片语便让人能够切实的体会到苏轼心中的千言万语。

古往今来,无数人认真阅读之后,不禁潸然泪下。


今天我求佛。佛说:『』什么事?『』我说:『』让所有为我点赞的人永远身体健康。『』佛说:『』只能四天。『』我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佛说:『』只能三天。『』我说『』昨天,今天,明天。『』佛说:『』只能两天。『』我说:『』白天,黑天。『』佛生气的说:『』只能一天。『』我说:『』每一天。『』

大家好,我就是比较喜欢催人泪宋词的那种,接下来我就个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记的宋词

1: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情节:这首词为陆游游历沈园时偶遇唐婉与赵世成所做,当时陆游已有临娶,唐婉也有临嫁。但分别多年后意外在这春日里相见,不仅都令两人不胜感慨。

2 :另一首唐婉看到陆游的词后所对的(钗头凤)但并不真实事件【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无论这些词是不是他们真是所做,但他们的爱情是真实催泪的。

我发现打诗词类的字好累啊,还有不会读的字 。我发现通过吧这些词写一遍,我对他们的词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哈哈。大家仔细读,就会发现他们的情历历在目

3: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庚信愁。

这是一首悲秋怀人之词,作为辛派词人的代表人物,此词风与他一贯的慷慨激昂相比不免有些软起,但事实上,世间的重重打击并没有让陈亮失望,他并未被击败,跟没有被击倒。

4 : 宋词最后的大家----张炎【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好累(?д?; ),用空再来更新。感谢大家的赞(/≧▽≦/)。


啊,我来更新了,为什么不能保存?我都重复打好多次了。

李煜篇

5 李煜为一国之君,打他却没有政治才能,除了写词,还能做些什么?打他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当鸵鸟,表面上什么都不管,但内心却务无比忧愁。如那首《长相思》

  •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 ,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古代有重阳节赏菊花插茱萸的习惯 他们都代表著家人的团聚。相传这首词为李煜的弟弟李从善未归所做。连一代皇子和他的弟弟都归顺宋朝,他还能有什么指望?

6:在李煜为数不多的词中,大多数为亡国之后所作,虽然多为回忆过往或感慨现实所做,但读起来极具感染力,读起来令人唏嘘。比如这首《望江南?多少恨》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宛,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7:又如《望江南,多少泪》

  •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8:寥寥数语就写出了李煜为阶下囚时的心情,还有他的字不多的《相见欢》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9:他明白自己已经一无所有,如果还剩下什么的话,那就是他那苟延残喘的生命。他除了无尽忧愁 ,和那多少泪,多少恨,还能有什么呢?

  •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这首《乌夜啼》淋淋尽致地写出了李煜内心无尽的惆怅和难以掩饰的悲痛。

下次再来~


我来了~

10:《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尽》

  • 阳和二月芳菲尽,暖景融融。戏蝶游蜂,深入千花粉艳中。 何人解系天边日,占取春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从词中所看少年人春风得意,完全不识愁滋味。但总是晏殊衣食无忧 ,也挡不住岁月的无情流逝,亲友们的生死别离,名利场的尔虞我诈,又令他生出许多感慨,这一切都被晏殊用细腻融合之笔写进词中。如《喜迁燕.花不尽》

  • 11 :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这是一首挚友赠别诗,花开了又谢,柳绿了又枯,人生也是如此。又相逢必有别离,有得意也有失意。

下次再来~


再来~

秦观

12:年轻时的秦观好爽洒脱,游历江南各地,四处交友,喝大多文人墨客一样满怀济世情怀。写出来的词也很好。《行香子?树绕村庄》

  •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淌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 圆圆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整首词朴素淡然,寥寥数语就把春意的盎然美景,写的淋淋尽致。他的词也很受当时名士的赞赏,所以他有机会与苏轼交往。

13:秦观有一段时间无牵无挂,生活朴素淡然,故而曾留下一些韵事。正如《满庭芳?山抹微云》

  •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谡得青楼薄幸名村。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此词一经写出,秦观的声明便更加响亮,而且还应为这首词得了一个山抹微云君的雅号。但是他的老师毕竟还是苏轼,苏轼说:「这首词太过细腻」。当遇到秦观时候就对他说:「为何学柳七作词」。秦观立刻心慌说:「我的学识短浅,那能做柳七词」。苏轼说:销魂当此际。怎么解释?秦观当时哑口无言。

14、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秦观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秦观出杭州通判。在京城几年间,曾经有一位大官大摆宴席,将秦观也请去了。秦观在这些达官显贵中,卓然不群,别有一种绝世风姿。大官的一个宠姬碧桃频频向秦观劝酒,秦观都一饮而尽,毫不推辞。碧桃的倾慕之情已有所流露。当秦观也为她斟酒时,那位大官慌忙阻止道:「碧桃是不饮酒的。」可是没想到,碧桃竟接过酒杯说:「今天我就为秦学士拼了这一醉了!」举杯一饮而尽。秦观领会这一片深情,但却不能有别的表示,只能当场写下这首《虞美人》。这使得那位高官恼怒万分,并且说:「以后永远不让她出来见客了,满座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赏析:这首词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妓碧桃侑觞,劝酒惓惓。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意不欲少游强之。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拼了一醉!」引巨觞长饮。少游即席赠《虞美人》词曰(略)。合座悉恨。贵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满座大笑。」(《绿窗新话》卷上)

  是否真有此「本事」,不得而知。但它对理解此词的蕴意、寄托却颇有启发。生于非地的一支碧桃,在乱山深处孤独自开,不被人赏,那正是美人命运的象征。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首句化用唐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语。先声夺人,高雅富丽。那是只有天宫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啊!又况和露而种,更呈其鲜艳欲滴之娇情妍态。如此光艳照人,自然不是凡花俗卉之胚数。词人从正、反两面对其褒扬至极。「不是」二字颇耐人玩味。诗歌理论家们常常强调中国诗词在不用系词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就,并认为这种成就正是得益于系词的缺失。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系词的出现,从语法角度看,它表示的只是两个词之间的等同,但当其运用于中国古典诗词之中时,它却传达出某些与这种等同相抵触的言外之意,换言之,「是」暗含了「不是」或「也许不是」,「不是」又暗含著「已经是」或「然而却是」,以其内在的歧义达到一种反讽的陈述。「不是凡花数」越是说得斩钉截铁,越是让人感到隐含有不愿接受的现实在。事实正是如此:「乱山深处水萦回。」一「乱」一「深」,见其托身非所、处地之荒僻。尽管依然在萦回盘旋的溪水边开得盈盈如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没人欣赏没人问,美又何然?也许可以保持那份高洁与矜持,然而总是遗恨!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杜甫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陆游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意蕴与此略似,而此篇吟咏之深沉过之。杜诗、陆词皆正面点出花之「无主」,而秦词只以「为谁开」的探询语气,将「无主」之慨妥婉出之,音情更显得低徊摇荡。

  上片以花象征美人,然著笔在花。高贵不凡之身无奈托于荒山野岭,盈盈如画只是孤独自开,洁爱自好也难禁凄凄含愁,款款妙笔传其形神兼备。

  下片始转写美人。前二句见其惜春之心。微微春寒,细雨霏霏,这如画一枝桃花更显出脉脉含情。然而也许女主人公的忧虑太深重了,春天宜人的风物也很快从她忧伤的目光底下滑过去,终于发出了「不道春难管」的一声伤叹。是啊,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它已经是「寂寞开无主」了,有何人来怜爱它呢?到了明年此时,它是否还是「依旧笑春风」呢?叹之、怜之、伤之。伤春也是自伤。即如此般芳洁光艳,终是青春难驻,年华易往!尾末两句写惜别。「为君沉醉又何妨。」难得知音怜爱,却又要匆匆行别,为报所欢,拚却一醉,应是理所为然,何况更是欲借以排遣愁绪。醉意恍惚中也许能减却几分离索的凄凉吧!可是转念一想:「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如今一醉颜红,自然是容易的,然而,酒醒之后呢?心爱的人儿不见了,不是更令人肠断?不,不能沉醉,哪怕只是一起度过这短暂的离别时分也是好的啊!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只怕」二字委婉出之。「何妨」是为了他,「只怕」也是因为他,惜别之情深自见。

  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词情亦进亦退,亦退亦进地委婉曲折地前进,每一份情感,都紧紧地跟随著它的否定:「不是凡花数」却是凡花命;乱山深处「一枝如画」,依然无人赏识;「轻寒细雨」,风物宜人,又恨留春不住;为君不惜一醉颜红,又怕酒醒时候更添愁,只好任凭愁来折磨她了。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收到了凄咽恻断的艺术效果。

  词作在艺术表现上运用的是传统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花,为美人之象征,在美人身上,我们又不难看出词人自身的影子,亦花亦美人亦词人。词人本是一位「少豪俊,慷慨溢于言辞」(《宋史·秦观传》)的才俊之士,却不为世用,仕途抑塞,历尽坎坷,自然是满腹怀才不遇的不平。然而在那埋没人才的社会里,这不平,向谁去诉说?诉说又有何用?只好「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于是当词人为美人的命运深情叹咏的时候,他其实正是在寄寓身世,抒自身怀抱。也正是词人身世之感的打入,使得此词的意义大大超越于这则「本事」。词心所系,寄托遥深,乃是香草美人手法极其成功的运用。全词处处紧扣,而又不著痕迹,极尽含蓄委婉之致,表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读者可知,骚赋之法,「衣被辞人,非一代也」。(林家英陈桥生)。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鹧鸪天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 ,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清 顾贞观《金缕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