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吗?我看到最多的,普通人所能接触到的心理学,大多是抖音上标题配个××心理学,或者心理××,然后整一个网抑云风格的背景音乐,再配一段唧唧歪歪和爱情有关的疼痛文学。

如果要说正经的心理学的话,有几个比较大型机构的公众号,发的文章还是多少带点靠谱,但给我的感觉总是和「下三路」的事沾边,弄个怪怪的标题来吸引读者。不过这也没办法,门槛高了,不带点能让人满足窥私欲的东西,还真是没人会去看。

与其说是全社会都在学心理学,不如说是社会目前「卷」得太厉害了,大家压力都大,想通过这个学科能带来的那点神秘感,释放释放压力罢了。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首先是但不全是 。我们首先要区分大众心理学和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心理学。

现在我们大多数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很多都是由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定律,再加上大量的生活实践经历,以及个人演绎所产生的大众心理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快乐,也能缓解这种不学习所带来的焦虑,还说不定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细节能够用上。著名的大众心理学家比如武志红等,对他的一些著作感兴趣的人可以买来读一读。

然而真正的心理学作为科学,自然有其研究范式和门槛,当褪去了神秘的面纱之后,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理性主义所引导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如果想了解心理学的话,《心理学与生活》会是不错的入门书。之后如果还有兴趣的话可以按照正常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等等的路径走下去

同时还要区分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更像是心理学知识的一些实际应用,同时还有一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的扩展。现在网上经常有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广告,非但不能真正缓解中国心理咨询短缺的现象,还给更加鱼龙混杂的市场带来了一股不稳定。

不全是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我们仅仅限于对知识的了解而并没有将其投入到生活运用中。就以简单的国家推行抑郁症教育为话题,抑郁症的其中一项风险就是自杀,如果社会公众能够提高对这种心理问题的认识,在群众阶段就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的识别,那么我们相信整个大环境会变得更好。


因为他们觉得心理学有用,但是却忽视了解决现实问题,心理学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比如很热门的「两性情感关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是大众可能最需要的几个方面。

心理学能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其实处理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是你的所有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比如我告诉你,你的婆婆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情况,你该怎么怎么样,但是你缺乏沟通能力,逻辑论证能力,人际经验等等,仅仅这一方面是不够的。

所以为什么热,是因为心理学为解决问题开了一个口,但是具体离能解决问题,还有很大差距的,还需要升级个人的多方面的能力。

需要多维度结合学习,需要时间和实践的不断磨练。


并没有这样觉得,身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只知道本专业和想考研心理学的同学在学心理学。

如果整个社会都在学心理学,就不会有前天跳楼的男孩,不会有那么多痛苦的孩子和用一生治愈童年的人。

而且,只学习是不够的,要会用心理学。其实你可以问,为什么看起来整个社会都在提心理学,却没人用心理学。


每个人都「学过」心理学,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学过科学的心理学。

首先需要确定一下:大家是在学习生活心理学还是科学的心理学。

何为生活心理学?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命名,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些经验。比如说我们知道没有写作业,就会被老师批评;男人都喜欢漂亮的女人。也许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现象。

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呢?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数据支撑的学科。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就有四个目标: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但是两者往往容易混淆:因为许多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似乎都是人们的「常识」。比如说,爱笑的人更加的幸福等。当然,有时候会得出一些与我们的直觉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说相较于获得,人们对于损失更加的敏感。这也给了生活心理学或者说伪心理学更大的空间。毕竟作为科学是严谨的,需要验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乏味的——做了半天实验,得到一个我们早就知道的道理,有什么价值呢?而伪心理学,说就完事了,某音上很多,反正不用负责,娱乐即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很清楚的告诉了我们人类的动机,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当我们不再为生活奔忙到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当我们可以抬头看看星空,思考一下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心理学这门既有自然科学的实验求证,又有人文社科的终极关怀的学科自然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心理学,确实很有趣呀!

人类向宇宙探索得越深,对于自己的内心就越是好奇,毕竟宇宙最大的一个黑匣子之一就是我们自己。

Know youself。

推荐几个靠谱的心理学科普公众号:

1、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官方

2、简单心理

3、Knowyourself

4、壹心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