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詩「最是人間留不住」兩句,我覺得似乎反過來更好。因為直接說「最是」一句,稍顯突兀,其後跟「朱顏」一句只是說明上句,並不見奇;不如由現象「朱顏」一句推結論「最是」,更為傷感。

以上看法恐多有謬誤,希望指正。


簡單來說,這是一首詞,詞有詞譜,必須依譜填詞。這兩句話是不同的句式,不可以顛倒。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 , ⊙○◎●○○▲

另外, 先拋出觀點,再用意象比喻說明,如此倒敘纔是詩家語言。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最是人間留不住,恰似「朱顏辭鏡花辭樹」,先製造懸念,再解釋,使用形象化的語言結尾,留有餘味,朱顏辭鏡以後為怎樣?花辭樹以後會怎樣?

例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附:《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作者:王國維 (清)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這是一首蝶戀花,蝶戀花是詞牌名。以下是蝶戀花的格律。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括弧裏寫韻的地方是需要押韻的。中代表這個地方既能用平聲也可以用仄聲。

如果兩句顛倒了就出律了。


他並不是由朱顏辭鏡花辭樹推出的「最是人間留不住。」而是先有了最是人間留不住的感慨,朱顏辭鏡花辭樹只是個小例子,可以補充說明結論,但不能推出結論。如果把它放在前面,就容易給人朱顏辭鏡花辭樹去證明最是人間留不住的錯覺,就會顯得很單薄。而把朱顏辭鏡花辭樹放在後句,就有一種豐富與落歸之感,由假大空落到了實處,更增感慨。


一方面是製造一種猜謎感,使讀者先有一定的思考傾向,然後看到下句滿足心理預期的同時感到震動。

另一方面,將景物放在最後,意境具體形象,更容易創造餘韻悠長的藝術效果。


第一,詞的格律要求

第二,第一句直抒感慨,能直接將情感推向讀者。第二句解釋說明,進一步引導讀者體會你的情感。先感受強度,再品味深度,更有共鳴感。


這是一首什麼詞,久別重逢,有相逢之喜, 有久別之痛。

詞分上下兩闕,上闕寫久別的苦楚,下闕寫相逢之喜但這個喜呢,只有一縷,時節又是春暮。

詞上下兩闕要收尾,怎麼收,一個最是人間留不住,收不住。

兩人春暮孤夜燈下,發出的感慨,也是上下闕的總結。如同下面的對話:你說這世間最留不住的是什麼?兩人不語,眼裡看到的是鏡子中老去,不再年輕的容顏,還有窗外,燈火闌珊處依稀可見的落花。

總一句朱顏辭鏡花辭樹,完美收尾,頭尾兼顧。


因為這樣一顛倒,成了平鋪直敘,毫無懸念,毫無餘味。


如果順序變成 :

朱顏辭鏡花辭樹,最是人間留不住。」

那麼這句話就是平鋪直敘,沒有一點懸念,少了幾分韻味。

我覺得不如改成 :

朱顏辭鏡花辭樹,正是人間留不住。」


按照《蝶戀花》詞牌的格律韻調。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這個不需要分析,看看上下文就好,看不出來就是看得少了,背個幾百首下來會好點。另外,王國維的還不算清詞裏的上品,讀點公認的好的。可能人間詞話名字比較討巧,現代人,文青嘛,你懂的。


參考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最後兩句也是如此,按照白話口頭方式,應該這麼說:雲霧太濃厚了,不知師父去了哪裡,但就在這座山中。

可是這是唐詩,尤其注重文字凝鍊和意境。

你試著倒過來讀: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

直敘的方式很容易破壞原有的意境,當然其中還關乎詩句本身平仄的問題。


這是文章(不僅詩)架構(起承轉合)中,很簡單的「轉」與「合」,

簡單的我都懶得細說。


錢老說過一句話「人生的刺,就在這裡,留戀著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相對的來說就是你留不住的都是那些美好的事物。這兩句說的最是留不住的並不是朱顏和花的本體,只是中代指。這首詞的背景是作者久別歸來與妻子重逢,王妻原本就體弱,重逢後愈發覺得妻子身體虛弱,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朱顏和花,都是指的自己的妻子。所以作者是感慨妻子才說了一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感慨完再加上一句表面意義上的解釋,這也是詩詞常用的手法,含蓄。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簡單啊,作者是 王國維。哪個詩人,沒有任性的時候。想如何寫,就如何寫。


看了一下下面的回答,只有一個老哥和我的想法契合....

前一句中的「朱顏辭鏡」和「花辭樹」,可以看做兩個事件,或者說兩個動作。如果說你把這句詩反過來,理解起來就是——

這「兩個事件」,「最是人間留不住」/這「兩個動作」,「最是人間留不住」

品一下,是不是不對味了。

原句為「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後面一句是配合前面的一句,兩個「辭」都對應的是前一句的「留不住」,留不住什麼呢,不可能說是「鏡」和「樹」,只能是發起「辭」這個動作的「朱顏」和「花」了,所以這兩句上下是合一的。

往下說就要說到結構上面去了,就先說這些。

哦,謝邀。/OK


整首詞的精心安排就被你這一換打亂了。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暮。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一般詞的最後一句都是點睛之筆,收束全詞,餘韻悠長。整首詞兩條線交織並行:人事和花事。人是主角,花是場景。人聚散,花開落。你該注意到,從開始作者在寫人事的同時,就一直把「花」放在顯眼的位置。

整首詞六十個字,前五十三個,人管人的事,花管花的事,頂多是一個主角與場景的關係。

最後七個字,總結規律,統一現象,直接升華,直接結題、點題。把主旨「咔」——戳到心裡,眼淚一下子就迸出來了。

朱顏辭鏡花辭樹。

以景作結乃詞家之語。

你自己先填幾首蝶戀花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附上一張圖,理工科思維是危險的。


自問自答的標準答案

應該是的。


和白居易的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的感覺有點像


因為真正留不住的不是紅顏易老,花開花謝。愛恨離別,王國維未說的情感類的纔是他最想留住而留不住的。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詞人只是類比兩個留不住的常態,真正留不住的有點類似「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無以語言訴說的悽苦與無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