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引善知識開示:


三乘菩提的關係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是佛教正覺同修會正覺教團,第一次透過影音節目,跟各位介紹佛教的修證內容,我們這一次製播一系列的節目,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跟各位介紹「三乘菩提」!因為三乘菩提的內容比較深,而且因為時間也有限,所以希望各位能夠耐心的收看,而且在收看之後能夠仔細的思惟。我們也歡迎各界的朋友,可以跟我們來一起探討佛教的修證內容!

有人可能會問說:佛教不是有談「五乘」嗎?為什麼你們只談「三乘菩提」呢?沒有錯!佛教是有五乘,也就是「人乘丶天乘丶聲聞乘丶緣覺乘還有佛菩提乘」,一般宗教或者心靈成長的團體,都有在人間教人家如何改變命運,譬如有些人他的命運非常坎坷,他希望能夠在當世改變命運!也有人在教人昇天的方法,因為在人間裏物質非常的缺乏,如果能夠往生到天堂去,那裡的物質非常的豐富,沒有任何的缺乏,這樣就可以過著快樂的生活。可是,不管是改變命運或者是昇天,昇天雖然 是更大的命運的改變,可是不管如何,他們都沒有辦法改變一個最大的命運——這就是流轉於生死之中的命運!因為一切眾生最難逃脫的命運就是流轉於生死之中,如果說我們可以在當世之中,可以解脫於生死流轉,那麼相對於其它改變命運,或者是昇天,這種比較簡單的目標,當然一定可以達到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如果在佛教的修行之中,能夠現世獲得解脫的智慧,那麼相對於其它比較簡單的目標一定可以完成,而且如果說能夠有解脫生死的智慧,那不管是命運是好是壞,或者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都不妨礙他的最後解脫。譬如說聲聞人,如果證得初果之後,他七次人天往返,他還是究竟解脫,那表示說,在人間或在天上,不管環境如何都不會影響他最後的解脫的境界!因為是這樣的緣故,所以我們只要來探討三乘菩提的內容,就足夠來證明「人丶天乘」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因為我們時間有限,所以在這一次的節目裡面,我們對於人天乘的部份,我們不能跟各位詳細的介紹,我們同修會在各地都有講堂的設立,我們也有設立兩年半的禪凈班的共修,如果說各位菩薩對於人天乘的內容,想要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歡迎各位到同修會來一起共修!

除了這個五乘之外,還有一個特別開立的一個法門叫作「凈土法門」,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們也沒有辦法在這一系列的節目裡面,跟各位介紹凈土的法門,如果有 些人想要了解如何能夠求生於諸佛的凈土,我們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有著作一本《唸佛三昧修學次第》,這本書裡面對於想要追求往生諸佛凈土的菩薩來說,這本書裡面有詳細的介紹,關於「信丶願丶行」這些資糧,應該如何修集的一些道理!我們也歡迎各位菩薩,如果有心想要求生諸佛凈土的話,可以到我們各地的講堂來免費索取。如果關於這五乘的內容,還有凈土法門的內容,如果各位菩薩想要進一步的瞭解,都歡迎到我們同修會各地的講堂來一起研討!

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三乘菩提的關係」!我們在探討的時候,我們要先來瞭解 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在菩提樹下明心丶見性,而成就佛道。我們首先要想釋迦牟尼佛祂能夠明心見性而成佛,祂所修是五乘裡面的哪一乘呢?答案顯然是很明顯的,就是「佛菩提乘」!也就是說當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就佛道的時候,祂所修學的就是「佛菩提乘」。我們也可以在《阿含經》的《大本經》裡面,可以看到 釋迦牟尼佛說祂之所以能夠成佛,是由過去諸佛一起傳承下來,而且也說到當時毗婆屍菩薩,他也跟 釋迦牟尼佛一樣,觀察人間的生老病死苦之後,出家修行。所以修「菩薩道」之後而成就佛道,所以很明顯的 佛陀祂能夠成佛,就是因為修了「菩薩道」,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當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時候,事實上就已經有了大乘的菩薩的法道。所以說,有人說因為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說了聲聞乘,說了緣覺乘,再說大乘,所以有人認為說:「那一定先有聲聞乘丶緣覺乘纔有大乘」。事實上,剛好相反! 釋迦牟尼佛祂成佛之後,觀察在這五濁惡世裡面,如果要成佛的話,因為成佛的目標太高深了,所以要設立前面的這些階梯(人乘丶天乘丶聲聞乘丶緣覺乘丶佛乘),所 以 佛陀就說了人乘丶天乘丶聲聞乘丶緣覺乘,最後才說大乘。所以我們在《阿含經》也可以看到, 佛陀如果要度一個人的時候,祂都會先說施論丶戒論丶生天之論,如果這個人能夠接受這個道理的話, 佛陀就再跟他解說聲聞菩提丶緣覺菩提,最後才會跟他在未來,後面三轉法輪最後才講大乘。所以我們可以知道, 佛陀會宣說人乘丶天乘,還有聲聞乘丶緣覺乘,主要的目標就是要為五濁惡世的眾生,鋪陳成佛的階梯。所以才會宣講前面最簡單的,我們可以從這個道理知道,一定是先有佛菩提道,才會有所謂的人乘丶天乘丶聲聞乘跟緣覺乘。而且有人會認為說,先有聲聞丶緣覺,後面才會有大乘啊,這個觀念也是錯誤的!為什麼?因為事實上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能夠宣說人乘丶天乘,能夠宣說聲聞乘丶緣覺乘,代表佛菩提乘本身就包含了前面的四乘。如果佛菩提乘沒有包含前面的四乘,那 佛陀如何能夠宣說前面四乘的道理呢?所以我們可以知道, 佛陀能夠宣說人乘丶天乘丶聲聞乘丶緣覺乘,就是因為佛菩提乘,全部包含了前面四乘的內容跟它的道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一定是先有佛菩提乘之後,才會有其它的四個乘,這個是 佛陀成佛之後,為了成佛所鋪設的階梯。

也有人說,大乘似乎是在部派佛教之後才興起的啊!那這個意思就是說,大乘成佛的法道是在部派佛教之後才鋪設完的,可是這樣的說法也是有過失。我們想一下, 釋迦牟尼佛成佛,竟然說 釋迦牟尼佛沒有說「成佛之道」;然而後面的菩薩還沒有成佛,結果他說菩薩們已經說了成佛之道,這個是不符合道理的。就好比說,有人去了美國回來,結果他沒有說出如何去美國的方法;然而沒有去過美國的人,竟然可以說,他能夠說去美國的方法,這個是不符世間道理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在部派佛教時期之後所興起的大乘(不是從聲聞部派佛教中興起,而是外於聲聞部派佛教的菩薩們所復興的大乘佛教),事實上它不是第一次的興起,那個已經是第二次的大乘佛法的興起。

第一次佛法的興起,就是 釋迦牟尼佛在宣講前面的人乘丶天乘丶聲聞乘丶緣覺乘之後,有說這個大乘。當 佛陀說了大乘法之後,就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興盛!由於修學佛法,最後要成就佛道的目標太高遠,所以有些人他修學了聲聞乘丶緣覺乘之後,他的心量沒有廣大,所以說,後來大乘就有點沒落了;所以 釋迦牟尼佛,祂當時也發現這個問題,所以就在大乘的經典裡面,祂就會呵責──呵責這些二乘人。如果說他修學了聲聞乘丶緣覺乘之後,他原地踏步而不往成佛之道邁進的話,佛陀還有這些菩薩們就會呵責,說他們叫作「小乘人」,也叫作「焦芽敗種」;也就是說他成佛的芽跟苗都已經焦掉了,都已經敗掉了,這就是對二乘人的呵責。

如果說這些修學二乘法的聖人,如果他繼續邁向成佛之道,那麼在大乘裡面就說他們叫作大乘的通教菩薩。也就是說他們所修學的是通於二乘,可是因為他已經心向大乘,所以他就屬於大乘的通教菩薩。那如果說這些菩薩修學了佛菩提乘,已經回小向大,那麼他後來又實證了明心見性的佛菩提乘,那這些大乘的菩薩就稱為別教的菩薩。因為他的所修所證,已經有別於二乘的聲聞跟緣覺了,我們可以從這個道理可以知道, 佛陀對於修學聲聞乘丶緣覺乘,然後就停留在原地的這些人,會呵責他,說是小乘人。那我們可以講,如果有些人修學了佛法,他修了人乘跟天乘之後,他就停留在人乘跟天乘的階段,而不往三乘菩提來邁進的話,那這些人比小乘人更應受到呵責,所以我們從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在佛法裡面一定是先有大乘纔有其它的四乘。

而且我們也可以知道,如果 佛陀只要教大家解脫於生死的話,事實上, 佛陀祂不需要再講緣覺乘,因為祂只要講聲聞乘,就可以令眾生解脫於生死啊!祂為什麼還要須要講緣覺乘呢?就是因為聲聞乘所修學的智慧,它太狹隘了,而且心量也太小了。所以聲聞菩提修完之後, 佛陀還要再跟五比丘,還要跟他們說緣覺法。如果說 佛陀只是希望能夠教各位解脫生死的話,祂不需要說緣覺法啊! 佛陀還會說緣覺法,就是因為可以幫助眾生,能夠有更好的智慧來了知這個世間,能夠最後邁向成佛之道,所以我們可以從五乘的道理可以瞭解,三乘菩提還有前面的人丶天乘,事實上都是 佛陀為了要度化眾生,最後成就佛道的一個階梯,所以說一定是 先有了佛菩提乘之後,才會有其它的四乘。

而且我們還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觀點來看,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最後入了涅盤,結果祂並沒有把佛位傳給阿羅漢。祂是把這個佛位,預記說未來世會有彌勒菩薩,於未來的增劫的時候成就佛道!這表示說未來等到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把佛位傳給彌勒菩薩。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阿羅漢他們的修證的境界,它是不等於 佛陀的,而且是跟 佛陀的修證境界差異是非常大的,因為前面的四乘,都只是佛菩提乘裡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說我們要知道三乘的關係,它們彼此的位階,就是從人乘一直到佛菩提乘,位階是如此。

我們接下來要探討一下,三乘菩提有沒有一個核心呢?沒有錯!三乘菩提它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就是所講的八識論。也就是說在探討我們有情,每一個生命都有八個識,也就是要有眼睛的眼識,同樣還有耳識丶鼻識丶舌識丶身識丶意識,除了前面這六識之外,還會有第七識末那識,也就是意根,還有第八識,叫作如來藏,或 者叫作阿賴耶識!也就是說我們有情,就是具有這八個識,可是一般人都只知道六個識。也就是說都只是知道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可是對於這個第七識跟第八識,都不了知,那我們佛法就是要探討這個問題。

可能有人也會問,我們不是被這個造物主所創造嗎?事實上,我們可以知道,如果造物主有創造人的話,那很多人有相信其它的宗教,他的造物主應該可以把如何創 造有情的這個過程講出來,這樣纔是符合道理啊!可是我們通通沒有看到,造物主如何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創造生命,所以我們很難相信這個部分,而且也有科學家在 研究這個部分,也都沒有辦法來驗證說確實有人,可以來實證這個造物主。可是我們所說的這個八個識,通通都可以實證。而且我們所說的三乘菩提,都是符合世間的因果,還有出世間的因果。譬如說我們喫飯一定是自己飽,不會因為我們喫飯,結果別人飽,也不會因為別人喫飯就我們飽了,這就是最基本的因果,我們可以來思考:我們在人間裡面,可能彼此之間都有很多的關係。譬如說,假設是殺人好了,譬如說可能是兩個對方,在晚上作戰,那結果甲方打了一個子彈,把對方殺死 掉,結果殺的人他的眼睛丶耳朵丶鼻子丶舌頭丶身體等等,都不能了知對方,乃至他的意識也不了知,他到底殺了誰。那同樣的對方,如果被殺了之後,他也不知道他是被誰殺了,因為他的前六識也都不能了知。所以我們從這個道理就可以知道,一定要有除了六識之外的其它的心,來讓這個因果能夠成立,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要成就世間的因果,如果只有六個識,還不能成就世間的因果,一定還要有在六個心之外的其它的心,纔能夠讓這個因果能夠完全的符合。

同樣的,我們在修學三乘菩提,所謂出世間的因果的時候,也是要按照這個道理。所以說這個第八識這個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在修學三乘菩提,我們所要探討 的核心。這個第八識,這個如來藏,祂在三乘菩提裡面有種種的名稱。譬如說在聲聞乘裡面,把這個第八識稱為本心丶本識丶本際,或者是稱為不生法丶涅盤丶阿賴耶識;那在緣覺乘裡面把祂稱為入胎藏;那在大乘裡面就把祂稱為真心丶真如丶阿賴耶識丶異熟識。譬如說,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心經》,這個心經到底在說哪個心呢?事實上,心經所說的心,就指的是真心,也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在所有的三乘經典裡面,都圍繞著這個八個識來說。如果有人說,那八識跟六識有什麼差別呢?因為也有人提出說,佛教所說只有六識,可是還有個差異,就是說如果法界之中確實有八個心,那我們不應該只瞭解前面六個心啊,我們就應該要探討法界裡面,其它的第七識意根,還有第八識如來藏,祂是不是真的存在?因為如果說這個心真的存在,我們真的就應該把祂實證出來,如果祂不存在,我們也要很肯定的來說祂如何不存在,而且也要能夠符合整個世間,或者整個出世間,它的因果的道理。所以從佛教所談論的八識,我們可以知道,佛教在談論這八個識的時候,是採用實證的方法。關於實證的方法的內容很多,我們在後面的節目,也會跟大家來說明這個實證的方法,我們在下次的節目,就會跟各位來介紹實證 佛教的內容。

那我們來總結這個單元的內容,我們這個單元就是跟各位來說明,佛法說所說的內容有五乘,我們這次只跟各位介紹三乘菩提,這個三乘菩提,事實上彼此的關係就是:從「人乘」丶「天乘」,然後一直修學到「聲聞乘」丶「緣覺乘」,還有「佛菩提乘」,它的關係就是由大乘之中,再分出其它的四乘來作為階梯,然後三乘菩 提裡面所談到的核心,就是這八個識,而且這八個識,是涵蓋了世間跟出世間的因果,所以說希望大家能夠跟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八識的內容。我們下一次跟各位介紹「實證的佛教」。

謝謝各位,阿彌陀佛!


佛說演道俗業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菩薩無數。四輩之眾。天龍鬼神阿須倫會。

時給孤獨氏 與五百居士。出舍衛城 行詣佛所。稽首足下 卻坐一面。叉手問佛。

居處治家 財有幾輩。出家修道 行異同乎。當奉何法 疾成無上正真之道。復以何宜 化眾生耶。

佛言。

善哉問也。開發曈曚將來學施。

佛言。

財有三輩。一曰 下財。二曰 中財。三曰 上財。

何謂下財。

有人治產 積聚錢財。不敢衣食 不修經戒。不能孝順供養二親。不樂隨時 給足妻子。欲其消息充饒飽賜。奴客徒使 衣裁蔽形 食系口腹。抱愚守惜 如蜂愛蜜。不信先聖 不奉高士 沙門道人。不好佈施 種福為德。心自計常 不慮對至。合者必散 禍福自追。貪慕身地 不覺惱恨。咄嗟沒過 入泥黎門。其身緣食 四大虺盛。神寄其中 假號為名。羸弱猶化 危脆不固。不解非常 倚世之榮。心懷萬憂 謂亦長生。心存吾我 不達悉空。三界尚虛 況人物乎。汲汲迭惑 貪淫嫉妒。如斯行者。

奉養父母 安和至心。出辭還返 不失顏色 晨定暮省 小心翼翼。念二親恩 而無窮極。給足妻子 應時衣食。恩情歸流 與共同歡。妻子如是也 終無私行。瞻視奴客 眷屬徒使 不令飢乏。不信死後 當復更生。謂死滅盡 歸於無形。供孝所生 念乳養恩。給足妻子 戀恩愛情。瞻視僕使 欲得其力。不能奉敬 沙門道人。不肯行善 布恩施德。後當得福 與眾殊特。是謂中財。

佛於是頌曰

常能念乳養 孝順供二親

給足其妻子 隨時不失節

奴客及徒使 慰勞不加惡

下侍皆順從 遣行不違教

不信後世生 聞之驚不喜

自計身有常 長存不終亡

三界如幻化 當識此辭章

己所為罪福 從本而受之

佛復告長者。

上財業者。

謂其人若有財寶 能自衣食。孝順父母 不失時節。恆瞻顏色 不令懷戚。出不犯禁 入不違禮。造行清白 不使污染。恭敬尊長 謙遜智者。啟受博聞 等心不邪。下劣貧厄 鹹蒙仗荷。給贍妻子 常令備豐。除諸邪念 修以正治。消息奴使 不令窮匱。不妄撾罵 加之慈愍。奉敬先聖 至學正士 出家順法 沙門賢明。夙夜行禮 不失其意。佈施所乏 使成道德。恣講經典 並化癡冥。以善方便 不失其時。自安護彼 一切眾生。猶如牸牛 食芻出乳。乳出酪 酪出酥 酥出醍醐。醍醐最柔特妙。其自安身 愍哀十方。多所慈念 多所安隱。諸天人民 皆得蒙度。是人最尊 無上無比 為無儔匹 為世大雄 獨步無侶。

佛於是頌曰

若有眾財業 以自好衣食

供養孝父母 不失其顏色

出遊不犯禁 還返不違禮

造行常清白 順法不荒迷

供敬奉尊長 謙遜明智者

啟受博聞士 等心不慕邪

隨時給妻子 各令得其所

慈賜奴僕使 衣食常豐足

奉沙門學士 佈施授供養

從受深妙法 棄捐癡聾盲

愍傷十方人 不獨為身行

常自安其已 亦解一切厄

譬如酥醍醐 本從芻草出

既可用安身 身和無疾疹

普哀眾生類 其心常平一

以是四等行 速逮成至佛

佛告長者。

出家修道 學有三品。

一曰 聲聞

二曰 緣覺

三曰 大乘

何謂聲聞。畏苦厭身。思無央數生死之難 周旋之患 視身如怨。四大猶虺 五陰處賊。坐禪數息 安般守意。觀身惡露 不凈之形。畏色慾本 痛想行識。怖地獄苦。餓鬼之厄。畜生惱結。人中之難。天上別離。不可稱計。輪轉無休 如獄中囚。欲斷生死 勤勞之罪。求無為樂 泥洹之安。但自為己 不念眾生。常執小慈 不興大哀。倚於音聲 不解空慧。三界猶幻。趣自濟己 不顧恩慈。是為聲聞學。

佛於是頌曰

畏無量生死 周旋之艱難

心已懷恐懼 唯欲求自安

坐禪而數息 專精志安般

觀身中惡露 不凈有若干

棄捐三界色 斷欲得自安

不能修大慈 唯志樂泥洹

佛告長者。

緣覺者。本發大意。為菩薩業。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一心 智慧。以用望想 求為尊豪 天上天下 鹹令自歸。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威神德重 巍巍堂堂 無能及者。不解如來 色身所現。因世愚人不識大道。斷生死流 不能反原。盡生死本 故為現身。相好嚴容。文辭言教 以化愚冥。顯示大明 及著相好。謂審有色像。雖行四等四恩 六度無極 三十七品。觀十二緣 欲拔其原。不解本無悕望大道。正使積德 如虛空界 不得至佛。所以者何。用不達故。何謂不達。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一心 智慧。四等四恩 有所悕望。念救一切 五趣生死。解空無想 不願諸法。曉一切法 如幻化夢 野馬影響 芭蕉泡沫 皆無所有。道慧無形 等如虛空。無所增壞 普度眾生。

佛於是頌曰

本發菩薩意 志慕大乘業

但欲著佛身 不了無適莫

佈施戒忍辱 精進禪息智

四等恩六度 惟己樂無為

慕三十二相 八十好巍巍

天上天下尊 脫五陰六衰

但察其粗事 不能觀深微

雖欲度十方 心口自相違

不了如幻化 水沫泡野馬

芭蕉如夢影 妄想甚眾多

正使作功德 猶如江河沙

心懷無上真 不解除眾魔

佛告長者。

大乘學。發無上正真道意。行於大慈 等如虛空。而修大悲 無所適莫。不自憂身 但念五趣。一切眾生 普欲使安。奉四等心 慈悲喜護。惠施仁愛 益義等利 救濟十方。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一心 智慧。六度無極 無所悕望。以施一切眾生之類。觀於三界 往返周旋。勤苦艱難 不可稱計。念之如父如母 如子如身。等而無異。為之雨淚。欲令度厄 至於大道。

佛於是頌曰

發無上大意 行慈悲喜護

大哀如虛空 行等無適莫

立德不為己 唯為十方施

度脫諸羣生 使至大道智

又有四事 得至大乘。

一曰 佈施給諸窮乏。

二曰 不擇豪劣行輕重心。

三曰 所可施與 無所悕望 不求還報。

四曰 以此功德 施於眾生。

佛於是頌曰

佈施攝貧窮 不行輕重心

志慧無悕望 不求還得報

愍念於羣黎 往來周旋者

以此功德施 悉令至大道

佛告長者。

奉戒 有四事 疾成大乘。

一曰 守口護身 心不念非。

二曰 出入行步 不失禮節。

三曰 不願生天 轉輪聖王 釋梵之位。

四曰 以是禁戒 惠施眾生。

佛於是頌曰

常護身口意 心堅如太山

若出入行步 未曾失禮節

不願生天上 釋梵轉輪王

則以此正行 用惠一切人

佛告長者。

忍辱 有四事 疾成大乘。

一曰 若罵詈者 不計音聲。

二曰 若撾捶者 計如無形。

三曰 若毀辱者 謂如風吹。

四曰 有加害者 常懷大哀。

佛於是頌曰

撾罵令默然 自計本無形

設有恨意起 心輒還自止

和心顏色悅 眾人鹹恭敬

用是得成佛 三十二相明

佛告長者。

精進 有四事。

一曰 夙夜奉法 未曾懈廢。

二曰 寧失身命 不違道教。

三曰 勤諷深典 不以懈惓。

四曰 廣欲救濟 諸危厄者。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夙夜奉大法 未曾有忽忘

寧自失身命 不敢違道教

誦習深經典 不以為懈惓

救濟眾危厄 不使心懷怨

佛告長者。

禪思 有四事。

一曰 樂習精修 閑居獨處。

二曰 靜身口心 令不憒亂。

三曰 雖在眾鬧 常能定己。

四曰 其心曠然 而無所著。

佛於是頌曰

恆好於精修 志閑居獨處

靜其身口意 未曾念憒鬧

數處眾亂中 心定無忽變

一心見十方 道慧起神足

佛告長者。

智慧 有四事。

一曰 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 本無主名。

二曰 其生三界 皆心所為。心如幻化 倚立眾形。

三曰 了知五陰 本無處所。隨其所著 因有斯情。

四曰 曉十二緣 本無根原 因對而對現。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悉解其身空 四大而合成

散滅無處所 從心而得生

五陰本無根 所著以為名

十二緣無端 了此至大安

佛告長者。

智慧 復有六事。

一曰 解色 如聚沫。

二曰 了痛癢 如水泡。

三曰 思想 如野馬。

四曰 曉生死 如芭蕉。

五曰 察識 如幻。

六曰 心神 如影響 計本悉空 皆無處所。

佛於是頌曰

解色如聚沫 痛癢如水泡

思想猶野馬 生死若芭蕉

了識假譬幻 三界無一好

分別悉空無 爾乃至大道

佛告長者。

慈有四事。

一曰 慈念十方。

二曰 如母育子。

三曰 極愍念之。

四曰 如身無異。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慈念於十方 如母育赤子

常懷極愍念 如身等無異

佛告長者。

哀 有四事。

一曰 愍之。

二曰 為之雨淚。

三曰 身欲代罪。

四曰 以命濟之。

喜 有四事。

一曰 和顏。

二曰 善言。

三曰 說經。

四曰 解義。

護 有四事。

一曰 教去惡就善。

二曰 常訓誨歸命三寶。

三曰 使發道意。

四曰 開化眾生。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愍念為雨淚 身欲代其罪

捨命而濟之 不以為懷恨

和顏演善言 講法分別義

教去惡就善 誨歸命三寶

佛告長者。

有四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

一曰 解空 學無所求。

二曰 無想 無所悕望。

三曰 無願 不慕所生。

四曰 常等三乘之業 無去來今。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解空無所求 無想悕望報

不慕願所生 常等三世行

佛告長者。

有四事法 疾成佛道。

一曰 一切皆悉本凈。

二曰 而解萬物普如幻化。

三曰 生死斷滅皆從緣對。

四曰 計其緣對本亦無形。

佛於是頌曰

一切悉本凈 解物如幻化

生死從緣對 計本亦無形

佛告長者。

有六法 疾成正覺。

一曰 身常行慈 無怨無結。

二曰 口常行慈 演深慧義。

三者 心慈仁和 調隱哀念十方。

四曰 護戒不造想 求大乘之業。

五曰 正觀見十方空 道俗不二。

六曰 供足乏食 救身之業 以濟危厄。

是為六。

佛於是頌曰

身常行慈心 未曾捶怨結

口恆修言愍 演深慧之誼

心和仁調隱 哀念諸十方

護戒不起想 正觀十方空

佛告長者。

有四事 疾成佛道。

一曰 奉精進業 悉無所著。

二曰 教化眾生 道心不斷。

三曰 遊於生死 不以患厭。

四曰 大慈大哀 不捨權慧。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精進無所著 教化未曾斷

不患厭生死 不廢舍權慧

佛告長者。

開化眾生 有四事。

一曰 不信生死者 則以現事禍福喻之。

二曰 不信三寶 顯示大道。

三曰 迷惑邪徑 指語三乘。佛道獨尊 而無有侶。

四曰 三界所有 悉如幻化 無一真諦。

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不信生死禍福示 墮邪見者顯大道

佛道獨尊而無侶 三界悉空如幻化

佛告長者。

開化 復有七事。

一曰 慳貪者 教令佈施。

二曰 犯惡者 誨令奉戒。

三曰 嗔恚者 勸令忍辱。

四曰 懈怠者 化令精進。

五曰 心亂者 誨令定意。

六曰 愚冥者 教令至學智度無極。

七曰 不知隨時 顯權方便。

是為七。

佛於是頌曰

慳者教佈施 犯惡令奉戒

嗔恚勸忍辱 懈怠勸精進

亂者使定意 愚冥教令學

智慧度無極 隨時發善權

隨時菩薩問佛。

何故學者 有上中下。不悉普等至大乘乎。

佛言。

學者其心 見有遠近 解有深淺 志有優劣 故示三乘。計本無三 假引為喻。

譬如有人為國大臣 聰明智慧。王之所重 參誼國事。一以委託 不懷疑慮。

又斯大臣 有三親友。一曰 太子。二曰 尊者。三曰 凡人。

大臣舉治國之政 頗有漏失。眾人潛入 白之於王。謂圖逆闢。

王聞懷疑 問諸臣曰。當何罪之。

諸臣得便 各重罪之。或言斫頭。或言截手斷足 或言割耳及鼻。挑眼去舌。

王察眾臣 所議甚重。告曰 不然。此人明達 偶有小失。不宜乃爾 當捉閉著獄。

諸臣唯從 不敢復言。告邊臣曰。速下文書 令收敕臣 閉在刑獄。

時凡親友 聞之悲念。欲使出獄 力劣不任。唯以衣被 飲食所乏 日日供之。亦不能令 不見考治。

尊者又聞 心用辛酸。往至其所 解喻獄吏。不令搒笞 痛苦休息。不堪出獄。

至太子聞 以為罔然。是吾親親 無有重罪。眾臣憎之 讒之於王。不宜取爾。往詣王所 具陳本末 謂無逆肆。當用我故 願赦其殃。

王用愛子 即赦使出獄。與王相見 令業如故。

其國王者 謂如來。

其太子者 智慧度無極 善權方便菩薩 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權慧之宜。乃能得出於三界獄。得成為佛 廣濟眾生。

尊者親友 謂行凈戒。免三惡趣 不助三界。可受天上人間福 不得至道。

凡知友者。謂佈施業。此適能脫餓鬼之界。不免地獄畜生之厄。所以者何。如其所種 各得其類。

發無上正真道意。奉於大慈 無極大哀。開化一切 故得至佛道。

本典大道 不達深法。不解進退 中止自廢。故為緣覺。

畏生死難往返周旋。但欲自濟 不念苦人 故墮聲聞。

各隨本行 而獲致之。

說是經時。給孤獨氏居士 五百長者。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有數千人 遠塵離垢 諸法眼生。

箜篌樂器 不鼓自鳴。飛鳥走獸 相和悲聲。當是之時。莫不歡喜 自歸佛者。

居士復問。

初學道者 始以何志

佛言。

先習五戒 自歸於三

何謂 五戒

一曰 慈心恩仁 不殺

二曰 清廉節用 不盜

三者 貞良鮮潔 不染

四曰 篤信性和 不欺

五曰 要達志明 不亂

何謂 三自歸

一曰 歸佛無上正真。

二曰 歸法以自御心。

三曰 歸眾聖眾之中 所受廣大。猶如大海 靡所不包。

復有四法。

一曰 道跡。

二曰 往還。

三曰 不還。

四曰 無著。

緣覺至佛無上大道。得天人身 皆由之生。

次行四等四恩 四辯六度 無極大慈大哀 得成大道。前知無窮 卻睹無極。教訓十方 何智不逮。

阿難問曰。

此經何名。云何奉行。

佛言

名曰 解俗家。業三品之財 出家修道 無上正真。其要號曰 演道俗業。

佛說如是。賢者阿難。給孤獨居士。五百清信士。莫不歡喜。


仁清法師:對於大乘行者來講小乘屬於共道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二十八廢自大乘修小乘

  《集頌》:「於菩薩藏未精研,一切棄捨斷學修。

  一向勤習聲聞藏,是名違犯而非染。」

  《梵網經》第八:「背大向小戒」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如果行者「於菩薩藏」的大乘經典尚未研究精通,而中斷、捨棄對它們的聞思、修證,或退失「大乘菩提心」,專門勤修「自我了脫法門」的「聲聞」經法,則是「非染的違犯」。因為,對於大乘行者來講,小乘屬於共道,應在精勤修學大乘的基礎上,對小乘經法進行修學,而不是對大乘經法進行「棄捨」。

  在《梵網經》中,不單有心裡「背舍」大乘的「經律」論藏,而且懷有「非佛說」的邪見,去修學小乘的「聲聞教法」,或持有外道的邪見、惡見,而去持外道禁戒,修學外道的經法,此即犯「輕垢罪」。

  ——摘自仁清法師《佛教大乘正覺道之戒律、戒相疏義》之 菩薩四十六輕戒


層層遞進。一方面,菩薩道是解脫道的延伸和圓滿。另一方面,沒有解脫道的菩薩道也是空中樓閣。你自己都沒度明白呢,還想度別人去,是不可能的。這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今天有人人為的把他倆對立矛盾起來,這些人是愚蠢的,沒安好心的。。。


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佛乘。

所謂的大乘小乘就是那些有意或者無意的人對佛法的一種人為分裂。

不存在不行菩薩道的阿羅漢,因為阿羅漢已經證得無我,在世間的一切行持,必定都是自覺覺他的,如果止步於所謂自了的,也沒有達成真正的阿羅漢,還屬於增上慢人。

也不存在斷煩惱的菩薩,因為自無珍寶,何以予人?所以菩薩一定親身從所謂的小乘也就是自覺之路走過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金剛經·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究竟無我分》

譬如禪宗語錄有一則公案,一位師父悟道了,但是衣缽還沒有傳,大弟子功夫好,打坐、不倒褡樣樣行,認為師父應該把衣缽傳給他,不料師父臨走前把師弟叫回來,把法印傳給了師弟。大師兄心裡很不高興,增上慢來了。師弟回來接方丈位,一看便知道師兄不高興。當然,這些人修養很高,表面上看不出不高興,其實修持到他們那種境界,別說面子上,念頭一動,立刻感應得知,他心通的本事很容易。眾弟子替師父焚化時,接法的弟子接了位,等於皇帝傳位給小太子的道理一樣,小太子登上寶座,大太子照樣要下跪叩首。師弟看看師兄的態度說:

『師兄啊!師父傳位給我沒有錯,你還要好好努力。』師兄說:『師弟,你不認可我嗎?』師弟:『不管認可不認可,我問你,師父平常教我們參禪作功夫,要一條白練去,這是什麼意思?』師兄喊:『點香來。』古代叢林的香有小指頭那麼粗,禪堂打坐點一支香要兩個半鐘頭。師兄說:『香煙未斷,我就走了。』師弟笑而語。當然,生死來去自如,說走就走,要來就來,可沒那麼簡單,難上加難。香未點完就要走了,這個本事有多大!是否能要生就生?我們看不出來,但至少他說走就走,當然不是喫安眠藥,也不是上吊。師弟在他身上拍一拍說:『師兄啊!你這樣搞沒有用啊!「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尚未夢見在。」』『坐脫立亡』,腿一盤或站著,說聲走啦!就死了。這個本事只是定力的功夫而已,不是悟道。『先師意尚未夢見在。』師弟說:『你對佛法的正見,作夢連影子都沒有夢到,你以為說走就走,就叫佛法嗎?』這一段公案就在說明,這位師兄修道能到達『坐脫立亡』的境界,仍未得正見。以佛法而言,證到聲聞緣覺的羅漢果位,不算得正見,乃至成就了辟支佛果還不算;唯有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彈指之間,當下徹悟,這纔是正見。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五》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金剛經》


「複次,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持空性之法教眾生令精進,教告之言:『善男子,當善精進於施、於戒、於忍、於進、於禪、於智,隨意所能於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善男子,莫於是法起二念亦不離二念。何以故?是法性空,空性之法亦無有二亦不不二故。』須菩提,是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漚和拘舍羅習菩薩之行,教授眾生凈佛國土,次建立眾生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建立眾生乃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七-- 信本際品第八十


大乘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入紅塵傳話。小乘是自覺自救,不入紅塵傳話。


小乘修自身,大乘度世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