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道(前身叫格鬥空手道):拳擊、空手道、柔道

桑搏: 國際式摔跤、柔道、拳擊、蘇聯原始部分格鬥術

散打:中國式摔跤與國際式摔跤部分技術+中國武術北派拳腿

空手道中的和道流:日本古柔術(非巴西柔術)+柔道+松濤空手道。創始流祖柔術柔道段位比空手道高。流務祖空手道只學了10年

還有不成體系和規模很小的,例如手搏


桑搏。

日俄戰爭之後俄國人學習柔道結合本土摔跤而來。


巴西柔術就是地面技為主的技術。

現代的綜合格鬥也是有摔跤和柔道的賽事。

如果你要說武術,中國武術,福建的地術拳,就有地面技和站立技。

還有山東的地功拳也有地面技。


有,降服式摔跤,也可以稱為擒拿式摔跤,國際上也稱無道服柔術,簡稱nogi。

準確來說,降服式摔跤不是一種武術,而是一種規則,核心就是降服為勝,不能擊打。

在這種規則下,各種摔柔派系,如中國跤、柔道、古典式、巴西柔術、桑搏、自由式等等,都在同一規則下同場競技。

我經常說,遊戲規則很重要,開放式的規則,能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共同進步,MMA是一個,NOGI也是一個,這是現代武術的重要特徵之一。

沒能夠融合進來同場競技的,無法獲得提高和進化,就成了,傳統武術。。。


國術館系統的摔跤可以

1930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派遣編審處長唐豪偕五名優秀教員赴日,實習日本柔道及劍術等,以借鏡強鄰,足資效法,為將來學成歸國後傳習國人,不但可作為技術上之互相印證,也可知己知彼。中央國術館一行人在抵達日本後,除觀摩遠東運動會等相關事宜外,由楊法武、楊松山、郭世銓等精通於中國摜跤的教員前往東京神田區神保町的前田道場學習研究柔道,並參加了前田道場的紅白試合。此次比賽中凡獲勝的一方,需連續接戰,直至敗於新的對手或與新的對手不分勝負時方能罷手。其中如中央國術館的楊法武以精湛的中國摜跤技術在紅白比賽中一連戰勝三名日本柔道家。

唐豪事回憶述,雖然楊法武所用摜跤技法極之巧妙,但遇對方一倒地便無計可施,不敢進行地面糾纏。並發現柔道一本比賽的時間往往超過中國摜跤三回比賽時間,柔道家因此大多體格粗壯,體力十分持久,如楊法武在柔道比賽中體力較日人略顯不足,至戰到第四人時僅能勉強持平。而當天比賽日本柔道家金子則在連勝五人後,體力仍然綽綽有餘。王子平也曾對唐豪言明:「武術中的點、打、摔、拿,日人佔有了摔、拿,日本摔法的優點為耐久力和地下法,中國黏跤、脆跤他們早學去了,但是連環絆子和破法恐怕未學到,如馬良曾要部下立誓不教破法給日本人。而中國摜跤家往往失敗於日人手中,多是吃了耐久力和地下法這個虧。」

赴日人員郭世銓回憶當時前田道場的柔道師範藤昌憲對中國學員授課時熱誠教導而出乎意料,不僅與學生對摔,雖汗流浹背,也決不馬虎過去,所以當時每日至少可學到兩三個技術。而對於柔道技藝非常熱衷的郭世銓等人雖然正值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本擬設法多留日幾年研究學習,回國後對中國跤有更切實的貢獻。

郭世銓在回國後於湖南國術館及第四路軍技術教導大隊教授搏擊、摔跤期間,整合多年對摔跤心得編寫了《摔角教本》一書。提倡科學的對於原來的中國摜跤結合柔道進行改變,其中如對倒地防護法、於地毯上赤腳摔以及摔跤衣的改善等等。並且郭世銓在教本中所述:「民國十九年,我在前田道場和日本人摔過,對於兩人對立成自然體互相應用的方法,都還應自如,比較上有把握,但是一將日人摔倒,就不敢再去壓他,絞他,鎖他,我當時就感覺到,我們的摔角無地下方法是最大缺點,這是一個明例。所以我始終贊同最後一合,能使對方屈服的勝利,才是勝利。」

作者:徐帆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31752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另外《擒拿》(鄧德達,1944)由朱國福弟子鄧德達所編著,內容體系結合中國摜跤、日本柔道、擒抓式摔跤(Catch wrestling)及劉金聲的軍警擒拿法等而成,並由武術家朱國福及體育家王復旦進行了校訂

=====================

解放後,這些都歸併到軍方武術的體系下面。


這個問題不太準確啊,摔跤是個類別,裡面起碼有古典式、自由式、蒙古跤、中國式等等。柔道本身是個單獨的項目。


柔道就是摔跤的一種好么……還結合個啥……柔道就是摔跤啊

摔跤里包含但不限於:古典跤,自由跤,哈薩克跤(克拉申柔術),蘇聯跤(桑博),蒙古跤(博克),藏族跤(背嘎),維族跤(切拉西),中國跤(京跤),日本跤(柔道與相撲),朝鮮跤等

所以……怎麼結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