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海 大佬雖然反駁了常見的唯「商鞅變法」論,但是注意,讀者不要走極端,從唯「商鞅變法」論走到了無「商鞅變法」論,我替他補充一下。

楊寬的《戰國史》裏總結的比較全面,宏觀上的原因有四點

第一:由於兼併戰爭的勝負,人民羣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政治上比較進步的秦國夠完成其統一全中國的歷史任務

第二:秦在兼併戰爭中所以能夠不斷取得勝利而佔據東方六國土地,由於推行了比較符合當地人民願望的一些政策。

第三: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建成一個統一國家。

第四,因為廣大人民羣眾迫切要求統一,使得政治上比較進步的秦國得以完成其統一大業。

但是要注意,商鞅變法是否對秦國的最終統一起作用,這裡我們都是認可的。因為秦國的「政治相對進步」有一部分原因來源於商鞅變法,也就是商鞅變法事實上對統一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列國皆有變法,商鞅變法一般被認為更徹底,但是實際上除了楚國以外其實半斤八兩)

---------------------------------------------分界線------------------------------------------------

首先,秦國並不只是用了法家學說,秦始皇在採取法家學說(商鞅---韓非一脈)的同時,兼具了陰陽家(方士團體,焚書坑儒的一部分受害者就是陰陽家),儒家(沒錯,與大眾的焚書坑儒印象不同,儒家在始皇那裡也是很有市場的),縱橫家(尉繚,姚賈)等學派。始皇並不排斥百家,只要是能夠加強他權威的都會拿來用。

從宏觀上看,統一最大的原因是「時機已至」,也就是人民羣眾希望統一,社會發展需要統一,由此,統一勢頭便不可阻擋。

從實際形式出發,統一的原因則在於始皇即位時「統一大勢已成」

而大勢已成的原因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秦在佔領敵國土地之後能夠推行當地人民期望的政策。

1:秦朝的法制是相當具有迫害性的,出現了相當多的刑徒,而在兼併戰爭之中,始皇會把這些罪人都給「赦免」然後遷移到新徵服土地上。被赦免的人民自然會對始皇感恩戴德,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他對這些土地的統治。

2:出於當時客觀能力的限制,秦在統一戰爭中佔據了土地,不可避免的要任用當地人民來領導,也就是「當地望族的利益沒有太大受損」,這個原因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注意到,這種統一方式是相當「飲鴆止渴」的,始皇死後的六國貴族大反撲就直接掀翻了秦國的統治。

3:秦國會打擊典型,殺雞儆猴。如秦攻取安邑就「出其人」,這裡的人並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大貴族,大工商業者。這些人在安邑盤根錯節,秦國的手難以伸下去,他們同時又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階級,掌握著冶鐵,煮鹽等關乎民生的行業,作為「中間商」剝削百姓,百姓對他們是有怨言的,秦國打擊他們,是符合社會生產力力發展與人心的。

當然,這一條並不與第二條觀點相悖,在一部分舊勢力最深的地方下手打壓(作為典型),但是對於大部分土地的望族以及佔據了相當分量話語權的新型地主階級,秦國是順應的。

2:秦的高容錯率,對手或多或少的都自爆了

這是客觀存在的,自爆的原因多樣,如燕國天生乏力被齊趙打壓,齊國被五國合縱魏韓趙沉迷內鬥,以及秦國最大的敵人楚國,受困於舊勢力的根深蒂固以及隨之帶來的戰國時期最激烈的階級鬥爭

戰國時期是極長的相持期,比的除了誰幹得好,還要看誰犯得錯誤小,秦國自身地理優勢高,容錯率極好(能夠相比的只有楚國,但是楚國舊勢力太過根深蒂固),加上政治相對清明(沒事就抄魏國法律.jpg)自然就更容易完成統一。

3:縱橫家的活動導致的戰國後期的局面

尉繚,姚賈等人,帶著始皇為統一戰爭準備的財力(以及可能的對於六國地方的妥協),縱橫山東六國,構造了大規模的間諜網,六國宮廷,地方大規模的變節,導致統一戰爭基本沒有太大阻力。

4:長期的列國相持期秦國的正確操作帶來的國力

這點要敘述就太多了,主要是2,3點原因結合起來帶來的第四點,秦國在縱橫家的戰場上表現相對較好,可以調和大臣與國家的共同利益,然後容錯率高,哪怕「秦趙戰爭」的慘敗也不足以動搖秦國的根本(對比齊國),長期的相持階段秦國沒有犯不可挽回的大錯,這帶來的秦國的高國力,到了始皇時期,秦國已經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兵源充足,武器先進。巨大的國力壓制也是秦國能統一的原因。

暫時先總結這四點,看看能不能想起來更多


楊寬《戰國史》總結秦國統一的4條原因,不見商鞅變法的內容。

林劍鳴《秦史稿》指出商鞅變法是對秦國的統一「有積極的作用」,並不見有論證兩者有直接因果關係的段落。

這裡,我們不排除有可能歷史學家寫錯了或者沒寫全。但考慮到商鞅變法距離秦統一有一個半世紀,反正我是認為上述兩位歷史學家寫的沒錯。

個人雖然不排斥營銷號,不過,即使站在營銷的角度,我也認為有些東西如果過分迎合大眾的話還是十分明智。


當然是秦始皇這個人啊!


一更: 針對自三家分晉至秦孝公即位這41年裏(修正, 原答案寫成了43年), 秦國除了對內的皇權更替, 對外戰爭(無論是討伐還是防禦), 秦國未嘗一敗. 這一結論的討論:

先給出時間範圍: 前403年(韓趙為初稱侯)-前362年(秦獻公即位)這個時間內.

先說前389年的陰晉之戰, 也就是評論區說的秦惠公出兵50W的論點, 出自吳子, 以及林劍鳴教授於1981出版的《秦史稿》.

這裡我比較理解為什麼司馬光沒有把秦侵晉, 秦惠公出兵50W記錄在資治通鑒裏. 因為魏文侯和魏武王的死亡登基時間和吳子的記錄不符合.

首先魏文侯二十二年的時候稱侯(前403年), 死於魏文侯三十八年(前387年). 這個是司馬遷寫的史記魏世家明確記載的. 同年魏武侯即位.

陰晉之戰是發生在魏文侯三十六年(前389)年. 史記和資治通鑒的描述如下:

資治通鑒: 秦侵晉. 資治通鑒胡三省注: 沒有特別注.

史記·六國年表: (魏文侯)三十六年,秦侵(魏)陰晉。史記·魏世家: (魏文侯)三十六年,秦侵我(魏)陰晉。

吳子中的描述:

.....行之三年,秦人興師,臨於西河。魏士聞之,不待吏令,介冑而奮擊之者以萬數。武侯召吳起而謂曰:「子前日之教行矣。」......於是武侯從之,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眾,此勵士之功也。

也就是吳起起初勸諫魏武侯, 魏武侯遵從. 魏國將士積極性提高. 三年後, 魏國破秦五十萬眾.

眾所周知吳起死於前381年, 也就是這場魏國破秦五十萬眾的戰役起碼發生在前385-前381這4年之中, 還要排除吳起在楚國變法的時間. 而這4年之中, 秦魏之間的戰爭記載是0.

這裡有幾種可能:

1.司馬遷記錯了魏文侯的死亡時間和魏武王的登基時間.

2.吳起在魏文侯在世時即輔佐魏武王, 且魏武王在太子士氣即掌握軍政大權.

3.吳起在口嗨.

4.秦魏在前385-前381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役但是沒有除吳子以外的史料記載.

哪個都不太符合邏輯. 所以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具體結果真的不好說. 但是時間是肯定對不上的. 讀史料我一般傾向於已經被歷朝歷代驗證過的記載, 因為我不是歷史學家, 考古學家, 歷史上的一個個細節都親自考證, 真的沒有時間. 等我閱讀《秦史稿》之後, 再做論證. 以當前來說, 我堅持陰晉之戰的結局是秦國未敗.

再說吳起伐秦的時間點. 比較詳細的記載:

於是魏文候以(吳起)為將,擊秦,拔五城.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

西攻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 (史記·魏世家).

這個事件的發生時間是約前409年-前408年. 魏文侯17年, 這個時候韓趙魏還沒有分晉.

但是在閱讀史記的時候我確實發現了一處明確的在史記·魏世家記載的敗績:

前394或395年, (魏)敗秦於注。

也就是自三家分晉至秦孝公即位這41年裏, 秦國除了對內的皇權更替, 對外戰爭(無論是討伐還是防禦), 秦國未嘗一敗, 的確有誤. 秦國在這個期間有明確記載得就有一次敗績, 只是這次敗績沒有進入收錄在資質通鑒裡面而已.

還有一點是 @太初 說秦獻公死於前362年秦魏大戰. 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 印象裏大秦帝國這麼演過. 歡迎用史料打臉.

但是總的來說秦國是一個老牌的軍事強國的事實是不變的. 這體現在秦國多次發動侵略戰爭, 防禦戰爭. 除了阻止韓趙魏的侵略戰爭, 保護了本國的領土, 還掠奪了部分蜀地。

同時代的魏國經過李悝(克)變法和吳起變法, 軍事實力大增, 陸陸續續攻佔了秦國的河西之地. 但是這部分拓土的工作基本上是在魏文侯時代完成的. 三家分晉之後, 韓趙魏楚齊互相攻伐, 大國兼併小國. 但是還沒有出現某個崛起的強國可以發動一場傷筋動骨的滅國戰爭. 這都給了秦國崛起的機會. 沒有秦獻公的改革, 守土, 秦國很有可能在變法完成之前就被韓趙魏合縱滅國了. 恰恰因為忌憚秦國頑強的軍事實力, 導致滅秦短期收益不大, 成本和風險極高, 才導致韓趙魏之間互相攻伐, 給了秦國變法富強的歷史時機.


我先給大家看看秦國的真面目:

每當看商鞅變法時, 都會記得史記/資質通鑒中寫的秦國弱小, 以至於所有人都知道:

以夷翟遇秦,擯斥之,不得與中國之會盟。(前362年).

大家普遍認為秦國是七雄中最最最弱小的國家. 然而現實中秦國並沒有那麼弱小.

前403年, 周威烈王分封晉國大夫魏斯, 趙籍, 韓虞為諸侯國君. 同年吳起入魏,

前401年, 秦國伐魏(至陽狐), 明確記載. 資治通鑒, 魏世家, 六國年表.

這個時代魏國變法, 國力強盛, 秦國在前403年之前(三家分晉之前)丟失河西土地, 前401年伐魏至陽狐, 沒有取回河西之地, 但陽狐之戰的結果,也就是雙方的拓土失地, 斬殺都沒有記載.

前393年, 三十二年,伐鄭。城酸棗(有明確記載). (魏)敗秦於注(僅在魏世家記載).

前391年, (秦)伐韓宜陽,取六邑(有明確記載).前390年, (秦)與晉戰武城(有明確記載). 前389年, 秦侵(魏)(陰)晉(有明確記載).

前387年, 秦伐蜀, 取南鄭(有明確記載, 但是六國年表的記載與之矛盾).

前387年, (魏)伐秦,(秦)敗我(魏)武下,(魏)得其將識(有記載, 秦勝, 但是秦將識被魏抓).

關於前387秦國南鄭之戰, 資質通鑒, 秦世家是這麼些的, 唯有六國年表寫的是蜀取我(秦)南鄭。可以認為司馬遷筆誤. 因為史記之前記錄的, 前441年, 秦躁公二年,南鄭反. 也就是南鄭不是秦國屬地. 因此前387年應該是秦伐蜀, 取南鄭而不是蜀取我(秦)南鄭.

前366年, 秦敗魏師師於洛陽(有明確記載).

前364年, 與晉(韓趙魏)戰於石門,斬首六萬(有明確記載). 前362年, 魏敗韓趙, 秦魏少梁之戰(魏敗, 公叔痤被俘). 秦獻公去世. 秦孝公即位(有明確記載).

前359年, 商鞅變法開始.


所以雖然秦孝公在求賢令中把秦國姿態放得很低, 實際上秦國是一個老牌軍事強國. 甚至在364年, 秦國可以擊敗韓趙魏的聯軍並斬首6萬, 兩年後又再次大敗魏軍, 並俘虜公叔痤.

前358年, 秦敗韓師於西山.

此時變法剛剛一年, 面對聯軍秦國都打得贏, 何況僅僅是韓國.

商鞅變法的本質是加強集權, 同時把全國人民全變成了職業農民+軍人. 同時軍功爵制, 進一步提升國家的軍事能力. 簡單來說科技點全加到集權和軍事了, 讓整個秦國擁有了戰國時代頂尖的戰鬥力.

簡單來說秦國再也不會缺軍糧, 軍人, 和作戰經驗豐富的高級軍事將領. 有了變法, 秦國能出白起, 王翦, 王賁, 司馬錯, 蒙驁, 蒙恬等頂級軍事將領其實是不奇怪的, 因為秦國有提供了最好的軍事將領孵化平臺. 這個是秦國的底氣. 也是商鞅變法最主要的貢獻. 商鞅變法二十年(對比吳起變法六年, 趙武靈王變法十二年)是戰國時代持續時間最長, 也最為徹底的自下而上的變法. 當然了除了商鞅提供的變法具體內容, 變法成功還要歸功於秦獻公負責給平臺, 秦孝公負責支持, 秦惠文王負責殺商鞅以保留變法成果.

有了變法提供的軍事底氣, 秦國需要的就是外交官和持之以恆的君主了. 秦惠文王配張儀連橫破合縱, 秦昭襄王配范雎遠交近攻, 都使得秦國在武力擴張的道路上避免了被諸侯合縱以至滅國的命運. 這說實話秦國要感謝魏國王, 商鞅, 張儀, 范雎都是白送的.

秦國的權臣也是非常強大的, 秦昭襄王時代的魏冉, 秦始皇時代的呂不韋, 軍事內政外交能力都是頂級的. 這樣的頂級人才最終也沒有反叛/顛覆秦國政權, 也側面證明瞭秦昭襄王, 秦始皇把持皇權, 壓制外戚/權臣的能力. 當然這也離不開商鞅變法之後, 秦國的中央集權到達了封建王朝的一個新高度.

軍事, 農業生產, 外交, 中央集權這四個維度上全面發展, 導致秦國的綜合國力在秦昭襄王時代已經全面領先其他諸侯國了. 簡單來說秦國是在用封建王朝3.0版本去徵討封建王朝2.0版本, 三本科技無限人口打二本科技有限人口, 怎麼打怎麼贏.

除了以上因素, 秦國能統一天下最重要的原因是運氣. 封建王朝, 君主對國家強弱的影響是最大的. 沒有一個賢明的君主, 再強的國士將才, 也會被埋沒; 再強的軍事經濟基礎, 也會被揮霍.

一個賢明的君主的能力和特質包括且不限於戰略目光, 識人用人信人能力, 帝王心術, 挑選賢明的繼承人, 勤奮, 胸懷, 毅力, 克己, 然後還要身體健康(起碼繼承人成年了再嗝屁)和心理健康, 晚年之後還要自我反省防止自己我慢(佛家用語, 英文最準確的翻譯叫ego, 就是自傲的意思, 很多人晚年都有這個問題).

以上能力和特質雖然很難全部做到, 但是缺的太多就不行. 然後你再看看秦國的國君:

秦獻公秦孝公秦惠文王, 基本沒啥大問題, 全是功績.

秦武王, 舉鼎給自己舉死了, 但是三年內也拓了土, 王位也傳給了異母弟弟手裡.

秦昭襄王, 中晚年有點我慢(對待趙王的態度, 對待白起的決策), 但是功大於過, 奠定統一的基礎.

秦孝文王秦莊襄王, 都是身體實在太差了, 不過提前立褚, 保住秦國基業. 秦莊襄王還有拓土的功績.

秦始皇, 清除外戚, 執行統一的國策, 晚年PTSD, 立褚不佳導致秦二世而亡, 於秦是罪人, 於中華是偉人, 千古一帝.

自秦獻公即位(前365)-秦始皇統一六國(前221)的142年間, 秦國八代君主幾乎各個賢明, 不忘初心, 堅持不懈的為秦國強大而努力著, 從概率上來說本來就是運氣. 封建社會的君主是不被制約的, 一整個國家的資源都屬於你, 尤其秦國後期那麼強大, 秦始皇能不被各種慾望誘惑就已經配得上孤家寡人這四個字了.

你想想假如你定了一個目標, 並以此目標奮鬥終生. 等你走後, 發現100年後你的子子孫孫任然以你當時的目標不懈努力著, 你會感悟說你教子有方嗎? 你肯定是感謝這是老天保佑啊. 所以秦國統一天下最大的原因, 本質上來說是運氣. 賢明的君主自然而然會吸引優秀的外交家, 改革家, 軍事將領.

秦國為什麼滅亡? 本質上不是秦法嚴苛. 也不是意識形態不一而導致矛盾激增. 簡單來說戰國時代幾乎沒有不使用武力而統一全國的可能. 但是統一之後要保證國家暴力機器的運行和君王的中央集權. 以秦國的綜合國力, 壓制一場農民起義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但是秦二世能力相對太弱了, 竟然輕信宦官, 此乃君王大忌. 最後竟逼得秦國最後的稻草章邯投降.

當然秦始皇晚年也犯了大錯. 秦始皇在統一過程中背負了六國無數條人命, 患上PTSD, 不僅需要四處巡遊放鬆自己, 同時對立褚問題處理不當. 要麼廢了扶蘇, 要麼自己出遊的時候留太子在國都, 簡單來說還是當皇帝沒有經驗. 而且始皇帝晚年秦國最能打的將領幾乎只剩蒙恬王離, 秦國將領居然斷代了. 偏偏這個時代還誕生了項羽這種中國歷史硬剛陸戰最猛的男人. 只能說秦國國運如此.


其實秦國最終能滅亡和鉅鹿之戰是有點關係的. 秦軍王離率領的是蒙恬的部曲, 是北上駐守邊疆防守匈奴的一支軍隊. 從理論上來說, 王離軍隊的戰鬥力應該是秦國頂級的. 王離又是秦國著名的將領世家, 爺爺王剪, 爸爸王賁. 王離如果沒有一丁點戰功就能當上北疆總司令是不太現實的. 所以很難評判王離是不是第二個趙括. 但是光從戰績上來說, 王離可是比趙括輸更難看. 我個人認為項羽是中國歷史硬剛陸戰最猛的男人, 沒有之一. 鉅鹿這場仗, 白起和韓信肯定是連打都不打的. 但是項羽的僅侷限於將才了, 論帥才, 和白起韓信還是差一個級別.


秦夷統一天下有東夷商王朝之根基

中國史學界不知秦人是東皇子曦之苗裔

所以從《過秦論》之始到今天視秦人為暴發戶

周滅商後奉行「興滅國 · 繼絕世 · 舉逸民」之政治理念

得到了夏朝故國九州百國的擁護

當周王朝式微之春秋夏王朝後裔楚人看到了機會

畢竟九州百國諸侯是夏王熊禹分封的

中國史學界不知楚人是北皇高陽帝之苗裔

所以連楚文王遷都襄陽也不知道

但楚人的「滅國建郡縣」的政治理念導致了「戰國紛爭」

秦人與楚人一樣燃起了復興氏族的慾望

夏商周就是北皇 · 中皇 · 東皇三大氏族的搏奕

華夏 · 華族 · 華人就是從夏到秦二千多年搏奕中融合的多數民族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讀者所有

轉載無須聯繫作者

(一己之見 · 僅供笑閱)5,498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