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一個五年級的女孩子,看她總是做題發獃,愁眉不展便問和她私聊發生了什麼。她把我當姐姐於是就告訴我了。 說看到媽媽手機微信在和一位叔叔聊的很熱乎,並且互稱「老婆,老公」,並很肯定那位叔叔絕對不是爸爸,因為爸爸當時在看電視。她覺得心裡非常矛盾,最近那個叔叔又來接她媽媽一起出去,有時候也會帶她一起出去喫飯,而她媽媽也認為五年的小學生不會察覺這些,只和她說不要告訴爸爸,下次還能帶她出去玩。我問她,那爸爸難道沒有察覺嗎?她說爸爸和媽媽的工作時間完全是錯開的,兩個人也幾乎碰到不到一起,很少有在家裡見到爸爸媽媽說話。因為這樣的事,她學習上受到了影響。作為老師和她信任的姐姐,該如何疏導她。對於這樣的事,我覺得她媽媽讓孩子要保密會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怕之後會對她產生不好的觀念。應該怎麼幫助她呢?


做為一個五年級女孩的媽媽,結合我女兒和她朋友們,我和我朋友們的心態,提供以下意見:

第一,絕對絕對絕對不要摻和到別人的家事裏。一定一定一定幫孩子保密。並且囑咐她千萬別再對別人說,並且後續的情況也不要再告訴你。不是拒絕瞭解孩子,而是告訴她,保守祕密就是保護自己。

第二,如果你真的想幫助她,那就盡量增加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時看重師長朋友勝過父母,你對她的支持,可以戰勝她在父母那裡產生的不安。你和孩子之間要有直接的聯繫方式,以增強溝通,但不要涉及這件事。如果孩子沒有手機,讓她跟媽媽要一個,以備萬一有狀況發生時,孩子能向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求助。

第三,告訴孩子,愛情和婚姻都是父母兩個人的事,任何時候她都同時擁有爸爸媽媽。中年人都很介意家庭穩定,並不會輕易離婚,即使在婚姻以外有些想法,也未必一定會達到離婚的程度。(如果孩子追問父母離婚怎麼辦,再告訴她,父母只是不住在一起,但是依然還是她的爸爸媽媽。)

第四,告訴孩子,任何時候,如果父母發生爭吵(不是小小的拌嘴),要立刻拿著自己的手機,躲回房間自己玩。再嚴重的爭吵,只要不當著孩子的面,都有可能和解,讓孩子及時迴避,既讓孩子免受驚嚇,又讓父母有迴旋餘地。(如果爭吵持續時間太久,孩子太餓或太困,讓孩子盡量自己解決。)

最後,再次強調,你一定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你知道這件事,一定讓孩子保守祕密和保護自己。

你要告訴她,有時候大人的事情或許我們是不能控制的。最好是要學會堅強和樂觀吧。

當年夏天9歲,老爸帶我去他那過暑假。發現他有了啊姨。年紀比較小,又不像現在網路發達,像現在的小孩子那麼早熟。我不知道那叫出軌,我只知道有這個啊姨和我爸爸生活在一起。

暑假過後,被送回去給老媽。臨走之前,我老爸說要我保密,說不能說有關這個啊姨的事。我當時真的不懂。也就沒說什麼。

結果,回來後差不多一個星期的一天,老媽在炒菜,我們在聊天,就無意說漏了嘴。結果老媽當場打發雷霆,還把我打了一頓,質問我為什麼回來不告訴她。我當時根本沒有意識事情的嚴重性。

然後之後的第二天,我們就做著九個小時的火車,去找我爸。

方面對質的狀況很是尷尬的。戰爭,那真的是戰爭。家庭破裂,離婚是在所難免的。

之後還經歷過一場法律官司,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老爸老媽都在爭我的撫養權。最後老媽妥協了,我跟了老爸。也就那時候10歲,(因為老爸工作關係)我一個住,走路到學校需要10分鐘,我從一個一直被媽媽照顧的孩子,淪落到一個人自己煮麵煮飯喫。什麼都得靠自己。

其實,這裡面誰都是受害者。可是孩子纔是最無辜的,大人犯的錯,盡量能把對小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吧。

當年他們親戚朋友所有大人都覺得,還好孩子還小,不懂事。可是老爸老媽,知道,所以一直把對我的傷害降到最低。

不過現在我活得很樂觀啦。老爸老媽都有各自的家庭了,也都很愛我,我也還是很愛他們。

謝邀。

好棘手的問題。

還是盡量讓孩子別攪和進去,想辦法疏導孩子做個「旁觀者」,做好自己的事情,大人的事隨他們去,是最明智的做法。

當然,凡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如果孩子比較成熟,又放不開這件事,還是個「鬼機靈」的話,也可以參與到她媽媽和那個男人中去「攪和」一下,表明一下堅決捍衛家庭的態度。

比如偷偷拿她媽媽的手機,給那男的回一條類似:「事情已經敗露了,咱們不要再見面了……」的信息……

然後趕快刪掉(≧▽≦)

謝邀。

我不知道那些回答是怎麼想的,

想說家庭裏的矛盾終於要回到家庭中去,不是有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就能抵消家裡的負面事件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影響的。

想說十歲孩子基本沒啥邏輯思維,有些回答要讓她如同大人一般思考利弊,認識婚姻關係,她做不到。想說這種問題必須得有讓她和她媽兩個人談一談的機會,她媽媽可以知道她女兒的想法,她也可以對她媽說。否則,這事情會不斷造成兩人的隔閡,母女關係會越來越差,會有越來越多隱藏的矛盾,也會給孩子的性格造成不良影響。說了之後,她媽媽可能會因為對小女孩的愧疚而停止這段婚外戀(看情況不大可能)。也有可能會自己跟她說她在這段婚姻關係的角色,她想要一個出口巴拉巴拉。但是這些話由她母親對她說,比其他回答裏建議的,你來說這些要好得多。不管如何她媽媽帶她出去和叔叔玩這行為也能停止。她就是個用來掩人耳目的幌子,可想而知頂多給她買點東西讓她自己玩,如果他倆在她面前接吻亂摸呢?

最重要的,是小女孩的想法

她的不安是因為瞞著父親覺得對不起父親?

還是潛意識裡討厭出軌的母親而和自己想要的母女關係相衝突了?還是甚至那個叔叔不尊重她甚至可能有些不好的行為?連這點都不清楚,你上知乎一百多字的描述,大家亂七八糟說什麼的都有你撿一條你認同的去這麼做了,我覺得這是善良但不覺得這是負責

她開始向你求助,這是一個她不能忍受她情緒的信號

她 想讓她生活出現一個好的轉折點

要知道,解決這種 即時性 的心理諮詢問題,只有去心理諮詢室,

那些給你建議去做的,在我看來雖是好心,也是隻管自己說而不負責了她母親的疏忽輕率,不負責任,她父親的心理未明,那個叔叔對她潛在的威脅性(小女孩會覺得這個叔叔將來某一天有可能取代自己父親)我建議是帶著她去心理諮詢室一次,後面再讓她母親也去,這是我最終的最重要的建議。
不宜參與他人家務事,最多告訴她做好自己該做的,學習上照顧一下就可以了。
我初二那年,我爸爸有一個舊手機不用了,我就討來用,我也不知道我當時是什麼想法,本來是在玩遊戲的,手一賤點進簡訊箱,在「已發」那一欄就看到兩條沒被刪除的簡訊。我反覆確認了發件人的的確確是我爸,而收件人的的確確不是我媽。我爸媽當時就在我前面不到半米的地方依偎著一起看電視,我安靜地關掉了簡訊箱,重新打開貪喫蛇玩。簡訊我沒刪,不過我再也沒提過要用手機的事情。

大概過了半年吧,有一天我回家,就看到我媽癱坐在地上,手裡握著那隻舊手機,我坐到學習桌前面做題,我媽就在我身後接連不斷地打電話,打給我在通訊公司的表姐讓查電話號,打給親戚,最後打給我爸。

他倆鬧了大約有一週吧,突然有一天就消停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我猜他倆已經商量好在我中考後離婚了。按理來說故事在這裡就該結束了,但老天很喜歡開玩笑的,就在我中考的前一個月,我爸得了腦血栓。這一關我爸最終熬過來了,而他倆始終在一起。聽起來似乎很溫暖浪漫,其實很多年後的一天晚上,我媽跟我說,她說真是造孽,從你爸得病的那一天起我就註定不可能跟他離婚了,因為拋棄病夫,人言可畏。我永遠記得我媽說這話的絕望表情。——事實上這個故事在這裡還沒結束。高二那年的一天晚上,我拿起我媽手機玩遊戲,突然來了一條簡訊。我反覆確認了,發件人的的確確不是我爸。
邀請我回答的是這個女孩子的老師嗎?我想知道你多大?


你是一個好老師。

這個學生的心理我們誰也調整不了。

據我所知,一些有拓展業務的心理諮詢室有勸分出軌的業務。去打聽打聽,如果閣下非要管這事。

另外我不知道哪有。

——————惡意分割線————————————

為什麼我昨天心情不好會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女生的處境不是典型的父母一方出軌、家庭不和這麼簡單。

她現在因為1知道了母親出軌2跟著一起出去玩了。算是上賊船了。一旦事發,所有人只能將她視為同母親一夥的。

基於題目的人物分析:

父親,筆墨不多,姑且視為一個普通人。

母親:1,出軌,姑且不做道德批判。2,微信聊天記錄被發現,做事無所顧及。3,明目張膽介紹女兒、情人認識,仨人一起出去玩。要麼是太豪爽(道德上貶義),要麼是存心拉女兒下水,這已經是壞了心腸了。

情人:同母親的第3點,又壞又沒腦子,和社會爛崽沒有區別。

有一天真東窗事發,真離婚了,女孩和母親一起生活不是好事。

女孩現在得站隊了。

站媽媽這一邊,這個不難。不多說。

站爸爸這邊的話。

1,媽媽的事不能說,透露也不行。上了賊船就是上了賊船,洗不了。

2,不和他們出去,從此撇清幹係。不聽他們勸,口吐蓮花也不行。

3,多和父親溝通親近,除了告知那件事。盡量催著父親早回家、多待在家。撒潑打滾那種。

4,疏遠母親,不理不睬那種。尤其當父親的面時,更要對母親橫挑鼻子豎挑眼,往水火不容上走。就是做給父親看,就是告訴父親:我就是恨我媽,我就是看她不順眼,具體為什麼我不告訴你。

依此類推。

以上4項,不說是演戲,不說是戰略,其實這纔是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最正常的反應。不要認為我在教唆。

可能的結局:

1,東窗事發,父母離異。跟著父親還好一些。

2,東窗事發,父母湊和過。父親視女孩自己人,母親也不敢造次。至少不能以曾經喫喝玩樂綁架女兒。

3,敲山震虎,父親始終不知,母親暗暗收斂,我是不是太樂觀?

總之,以上措施是有利的,總好過現在這樣,眼睜睜看著自己捲入最可怕的事件。

退一萬步,女孩若都做到做好,父母離異,誰都不要女孩,女孩寄人籬下,抑人鼻息,那是她命該如此,怨不得別人。

另外,女孩子要注意安全。

心理諮詢?這種情況不需要心理諮詢。因為誰遇上這種事,不做為、不焦慮、不抑鬱纔是不正常,才需要諮詢。

如果她真需要心理上的自我調整,讓她研讀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讀懂、能背下來、能解釋小說主人公的動機,能闡明主人公的心理。

若能做到,她成年之前的問題能自己解決六成以上。

閣下的問題,我相信不光我們幾個看到,但真不好解。平常的我看到,絕對不答。

昨日在下心情苦悶,隨手塗鴉。今早見閣下回復,羞愧難當,只得錯上加錯。

閣下誠心求問,在下既然答了,就要答完整。

閣下之善意與閣下的職責,閣下自行取捨。我只是說出我的看法。

另外請不要再提供題目的其他信息。今天的更新是為昨天的亂說做的補充。原則上我不會回答此類問題。寫這種邪惡的答案折壽。

還是要慎言慎行啊,以後我生理期還是喝多了睡好。

謝謝觀賞。
我不懂太多,但是我覺得這對你來說太難。因為這很可能是一個孩子的人生岔道,你只是課業老師,而不是人生導師,這樣的責任你能否承擔?只能祝你好運,加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