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大佬的回答,感觉大家都买的是丐版的air,是不是大家都在等未来M2/M3晶元?于是我看了看购物袋里的16G+1Tpro,有点犹豫是不是不应该买这个配置。

文科专业,性能党,有轻微剪片需求,打算用至少两年+(如果没有跨时代类的晶元进步是不打算换机的)


回答一下评论:

1:答非所问,回答问题了吗?

希望你仔细读,一般来讲我觉得你读完了就知道是买pro还是air了,仔细看原答案第一句话。

2:什么配置?

我下面说了,这个air是最低配。 有人在评论里抬杠,8g各种不够,我和ThinkPad i9 32g对比,air不但不卡相反更流畅。下面有软体全开是,cpu和内存占用的图。如果只有一台电脑,我还是建议16gb,毕竟要future proof 一些。

3: 我推荐13 m1 pro 但为什么自己买air?

13 pro 的m1 是8核gpu 相比air多了一个核心。 而且pro比air多了一个风扇。 air这个m1虽然不如pro 的m1,但是相信我完全完全完全完全足够了。这俩货都能剪辑8k不卡。当然这个还要见仁见智,有人买电脑希望安静轻办公,有人希望买个「大杀器」,还要看自己。

4:价格?

我的价格是走加拿大的教育优惠,按照5.2的汇率换成人民币的。 所以和中国官网有出处。如果有在海外的小伙伴,黑五去抢商场的打折卡,买苹果的时候,可以叠加教育优惠和商场优惠,都算下来折扣在75折到8折左右。在国内的小伙伴不要急,等一等,也许某平台的价格会跌破发行价。总之都别急。

以下是原回答:——————————————————————

来来来! 先说结论 买M1版本 13寸 pro! M1 air 也可以!

为了证明不是没用过看参数瞎扯淡 先上个图:

左边是:M1 Macbook Air 8+256 (6700元)

右边是: Thinkpad X1 Extreme i9 + 32 1t(2.4 万)

虽说跨平台可能显得有些不专业但好在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毕竟配置摆在这里。 我也用过上一代i5 air 和 16 寸 i7 pro,总体来说这次air的性能惊艳到我了,这绝对不是一个6000的电脑应该有的性能(主观感觉),我觉得日常流畅度排序:m1 air &> TP x1&> i7 16 pro &>&>&> i5 air

咱们今天先瞎唠一下M1~

首先 M1非常快,我看二楼回答什么pro生产力… air主打娱乐… 醒醒孩子,那时之前~ 这次air m1 和 pro m1 就差了一个gpu核心 和风扇,区别不是特别大。但其他部分都是一样的,所以说M1有多快呢:索尼8k素材,一段连iMac Pro(黑色台式机)剪辑都卡的素材,在M1 (13寸 pro版)居然流畅运行。不信? 我开始也难以接受,来上跑分:

自己看吧,过于残暴,不忍直视。一个能吊打台式机的M1肯定比16寸 Pro强,而且强很多! 但是!!划重点,M1 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软体适配不好,你要有心理准备,而且bootcamp 也不让用 lol 所以有windows需求的就算了…

所以…

如果您只使用Mac OS 也可以接受暂时的软体问题 我还是很建议 也 很看好 苹果 silicon晶元, 建议跳过因特尔直接 M1!

———————使用6小时后—————————

感受1:

强大!M1!太牛x了!!!

软体全开,丝滑流畅。连续使用,续航超好。没有风扇,全程安静。注意 这可是个乞版air。 keep in mind。

放个cpu占用参考一下~

感受2:

能用iPhone ipad的app! 虽说arm版的mac很多x86软体不支持,但是能在Mac上用ipad和iphone上的软体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美滋滋~

这是个银行软体,不用每次网页版很开心~

爱奇艺,qq飞车什么的也有了!可以下载

感受3:

屏幕的提升(主观感受) P3广色域表现优秀,对比x1 extreme~

感受4: 合盖重启时间快了!变得非常快!!基本上只要不关机,你根本没有机会看到黑的屏幕!你还没完全打开的时候,它就已经亮了~ 参考iPad 和 iPhone的使用感觉~

有个小彩蛋,买mac送了3个月免费Arcade 哈哈哈

先写到这里,会持续更新~ 边用边写 拒绝云评测~

————————-11/21 号外!!———————

苹果计划上架一款128gb的m1 air,价格为$799!!

对于内存需求不大的朋友是个福音~ 可以等等入手!到时候,更低的价格,更好的arm软体适配,一样的处理器,想想就很香~

———————-12/18————————————

看评论很多人关心硬碟大小所以再来写一点点:

256gb有点捉襟见肘,尤其是M1很强大,剪视频肯定不够用的。 给大家推荐外接ssd,我用的是三星的t5和t7,如果不嫌麻烦可以一直插著,Mac的软体是可以直接装到SSD里不需要占用本机容量。实测t7写入可以到700mb/s左右,给大家推荐一下哈哈哈。 两块加一起(1.5T)加上mac本身的容量(0.25T)大概不到2T,日常肯定够了,速度不慢,而且经济实惠~ (推荐T7,T5有点老了,而且一步到位直接买1T/2T的版本,T7理论速度比T5快了一倍,实测大幅度领先)

peace out??


我就是那个传说中买了8GB乞丐版的MacBook Air M1的人,从我目前的角度来看这代MacBook Pro 13其实还不够Pro,除非每天的工作都是炼丹、剪片子,不然建议MacBook Air 13就可以。

Apple MacBook Air 13.3 新款八核M1晶元 8G 256G SSD京东¥ 7999.00去购买?

M1这个晶元在Air或者Pro上的短期性能释放是相当的,唯一的差异是长时间负载后,Pro因为具备风扇,烤鸡时会比Air 快50%附近。所以考虑Pro性能的人,可以估算下自己是否真的有很多时间,是需要一次跑半个小时以上的,没有的话其实Air就真的够了。这代M1剪片子的很多加成来自于集成的ASIC,目测这部分功耗不会太高,不一次压几个小时Air应该没多差。

来自The Verge

如果是Air剪片子的话,16+256+外接移动SSD或许是性价比最佳的选择吧。8+512的Air在这个场景下觉得还是挺尴尬的,不加内存而是加价1500的SSD话还不如Pro 13。不过最后无论选谁,我觉得1TB都不值得投入,外接吧。

Apple MacBook Pro 13.3 新款八核M1晶元 8G 256G SSD京东¥ 9999.00去购买?

Apple iPad Pro 11英寸平板电脑 2020年新款(128G WLAN京东¥ 6229.00去购买?


轻微剪片需求就air吧,省钱买个移动硬碟,吃几顿好的,享受下无风扇和实体键的体验(辣鸡touch bar


个人买了 16G + 512G Pro。

题主的诉求是「文科专业,性能党,有轻微剪片需求,打算用至少两年+」

从题主的诉求,虽然丐版对题主似乎是性价比最高的,但考虑题主诉求,个人反而觉得题主选择和我一样的 16G + 512G 的 Macbook Pro 最合适。

原因如下:

  • 性能党且预算够的时候,虽然 M1 功耗低,发热小,但 Pro 多出来的风扇和多出来的一个核肯定更符合性能党的诉求,我对性能党的理解之一是,即使平时不用,也希望这个机器在性能上是相对更好的。
  • 有轻微剪片需求,这种情况下 256G 可能会在用一段时间后遇到空间问题,所以 512G 可能更合适,但如果真的预算充足,1T 就更有保障,毕竟 512G 比 256G 多 ¥1500,而 1T 比 512G 也是多了 ¥1500,多了 ¥1500,容量翻倍。
  • 丐版肯定是不推荐的,虽然看起来也能满足题主诉求,但估计题主买了心里一定是不甘心的,从 16G+1T 的 Pro 降级为 8G+256G 的 Air,消费降级跨度有点大。

至于 M2/M3 之类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出,新一代有什么升级?至少我自己是不会选择等这种非常大不确定性的东西的。

16G 版本现在除了苹果官网,京东也可以买到了,实体店里也可以打电话问问,之前有实体店说自己有 16G + 1T 版本的。

Apple MacBook Pro 13.3 新款八核M1晶元 16G 512G银色京东¥ 12999.00去购买?

Apple MacBook Pro 13.3 八核M1晶元 16G 512G深空灰京东¥ 12999.00去购买?

(完)


丐版的就已经足够好了,这次M1用的不是传统的内存,不要拿老观念来评价内存容量,就好比现在iPhone 12 3G内存跟安卓旗舰12G内存相当或者更胜一筹。7000左右先买个入门机器,用个两年再换机器时候折价也要比加钱定制损失小,很多人换机器只是因为新款更好,并不是旧机器完全不能胜任工作。理性选择吧。省下来的钱置办个NAS升级WIFI 6网路,云剪辑完全比苹果256G卖1500大洋来的实在。你要随时剪片子?拜托,你要真是业务好到这个程度就不在乎机器多少钱,考虑性价比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