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SIP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爱的一个地方,没有之一(虽然我也没去过多少地方)。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苏州的山都不高,但是灵岩山,穹窿山爬一爬还是蛮有意思的,每年春秋季节走灵白线的人还是很多的,苏州的水不必说了,到处都是湖泊:金鸡湖,独墅湖,青剑湖,东沙湖,阳澄湖,汾湖,石湖…我最爱的就是去湖边散步。

虽然叫工业园区,有工业,但是环境各方面都很棒,走的也都是高端制造业等,按照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思路进行建设,比如说几个小区周围就有一个邻里中心,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里面基本都会覆盖到。

园区人民大多数都是「移民」,也就是非土著,但整体素质高,我经常自行车停路边不上锁,出来也没人动过。

我觉得在这里生活很舒服,但是消费水平也不低,毕竟房价居高不下,园区很美,高楼大厦与山水田园相结合。给大家看看我拍的一些照片吧。


今天晚上去独墅湖影剧院看了一场东吴剧社的话剧,来电狂响,门票只要十块钱,虽然之前看过同剧情的电影,这场表演还是超过了我的预期,很好看。

——————优雅的分割线—————————————

我是属于苏州最最犄角旮旯的乡下土著,父母是当地的果农,从小到大我也没见过啥世面,能去一次市里面玩相当于一次旅游了,毕竟那时候坐个公交到观前街也要近三个小时,在小时候的我看来,苏州最繁华的就是观前街了。

后来去外地读了大学,毕业回来开始找工作。2010年,很多人推荐我去园区找工作,说那里公司多,就业机会遍地。我是个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的人,别人都说园区好,那我就去园区找,只是比较担心的是,我只坐过从我家到观前的公交,还从来不知道去园区怎么走。百度攻略,知道了,坐62路到汽车南站下,再坐快线一号,就可以到园区的人才市场了。

于是每天五点多起床,尽量赶最早一班的公交,坐一个多小时到达南站,然后坐上人挤人的快线一号。快线果然是很快,穿过独墅湖隧道,就到了星湖街,经过几个十字路口,就到了旺墩路的人才市场。第一次经过独墅湖隧道的时候,有点小惊讶,这是先抽干了水再建的吗?

找工作的过程很辛苦。中午吃饭也是个问题,那时候的园区人力资源中心,好像只有个便利店,我对周边又不熟,记得我当时沿著马路一直走,边上都是小区大楼,心想怎么这么荒凉,连个吃饭的地都没有,终于走到了底,看到了一家肯德基,像看到了亲人一样,后来这个地方我就经常来,湖东邻里中心。

经历了大概半个月时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地点就在人才市场边上的大楼里。当时面试我的经理身材高挑,微卷披肩,走路带风,气质超好。心想果然写字楼的白领就是不一样。后来她成了我的领导,我一直喊她月姐,后来才得知她和我一样大,并且还是个逗比。为什么同样年龄的人,人家已经是领导,而我却这么小白,哭!

月姐工作之余和我成了好朋友,带我逛遍了整个园区,第一次去科文中心看电影,第一次去圆融时代广场看夜景,我都震撼到了,乡下人进城就是这个感觉。月光码头的夜景太美了,印象城里的服装店真的坑了我不少工资啊,虽然去不起久光,但是去里面逛逛也蛮好的,对园区满满从陌生变成了熟悉,原来他并不是荒凉的,他的繁荣和美超过了我的预期。那时候上班,还是要租房的,我一直很幸运,租房期间从来没有一个人过,都是和同事一起合租,分摊房费,合租的同事都成了好朋友。

继续更新

在湖东上班了几年,后来公司搬到了独墅湖区域。第一次坐公交车到独墅湖时,好像坐的228,经过了莲花拆迁帝国,通过松涛街一片浓密的沿街树林,到了文星广场的站台。因为公司搬了,我也要就近找房子租住,最后找到了文星广场边上的小区,感觉自己又住进了学校里。我喜欢独墅湖这片区域,它不同于湖东CBD的高大上,自带了一股文艺安静的气息,学术氛围很浓厚,帅哥美女也多,即使是开在这里的沙县小吃,我都觉得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透露著一种低调的内涵。我好喜欢这里,如果能定居这边就好了。

也许是上天知道了我的小心思,两年后,我就在租住的小区邂逅了我现在的老公,后来结婚生子,如愿定居了。

园区,住著很舒服。我很羡慕住在金鸡湖玲珑湾的人,现在窗前就可以看到金鸡湖和大裤衩,当然房价也是可望不可及;也很羡慕住邻瑞 附近别墅的人,去个山姆店太方便了。不过我更喜欢独墅湖,如果说金鸡湖是园区的繁华得一面,那独墅湖就低调但又不失体面的一面。住在高教区的感觉,就像永远待在校园,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刻,就让你想起自己上学的那会,提醒自己要保持年轻,别轻易老去。晚上或者周末可以去独墅湖夜跑,夜晚的独墅湖面有星星点点的灯光,远没有金鸡湖的繁华,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独墅湖教堂安静的伫立在湖边,沿湖通往教堂的小路,有一排水杉,景致挺好。因为高教区的学术氛围,我又给自己报了个研修班学习,环境让我需要提升。

从2010年—2020年,在园区已经待了十年,刚到园区时找不到方向,到现在下班后几分钟就到达自己的家,大裤衩从当时的烂尾楼到现在的苏州中心,园区是苏州发展的一面,也是更多年轻人发展的平台,给予了太多人机会。

刚工作那会,身边的外地同事多半都是租房,有些租的是地下车库,若干年之后的今年,不管多大面积,都在园区拥有了自己的小窝。虽然园区的房价很高,但同时也给了奋斗的平台,只要努力了,一席之地总会有。

园区欠缺的,可能是烟火气。苏州的老城区,小桥流水,古巷错综,一个电瓶车就可以穿街走巷,好多特色的小吃,都悄悄地隐藏在了深巷中,老苏州的吴侬软语,时不时得在街头巷尾传来。园区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小区归小区,买菜健身就去邻里中心,购物逛街就去商场,散步吹风就去湖边或者公园。规划得太过整齐,有时候会觉得有点枯燥。在园区住久了,有时候很想去市区逛逛,想走走小巷子,喝点糖粥,去花鸟市场溜溜,可是想到市区的交通,停车费难,想想还是作罢。

不管怎么说,园区是个让人向上的地方,所有人在这里成长。也许等我老了,我会回自己的小镇,或者在老城区买个房,但在奋斗的年龄,园区最合适不过。


苏州土著。

2000年前后,父母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买了湖西的一套三室两厅。当时自己年纪太小了,记忆不太准确,记得是一平米2K多,总价不到30W吧。最近听父母回忆的时候说起,那时候这个价位也是苏州城里偏贵的了。

住进去的时候大概是2002年,那时候的园区马路上不要说人了,天一黑连车都不太有。那会好多公交线路都只到湖西就终点站了,有好几条线我们还戏称是园区的小区专线,过了中央公园,剩下的站头几乎都是小区名字命名的。

后来到了2009年,父母这次一半是出于投资一半是再次改善居住环境(想要停车位和电梯),再加上父母特别喜欢园区的绿化,又在湖东买了一套高层的三室两厅。我记得当时的房价一平米不到1W,这套房子差不多100W出头。正式搬进去是2012年,我也是从那年开始出国至今。虽然湖东的家没有长住过,但是每年回家的时候,总还是要感叹下园区的绿化真是太好了。

今年回国的时候,留在本地的初中高中同学差不多都已结婚生子,到了开始操心学区的问题的时候了,却发现园区的房子已经买不起了。所以我真觉得我们家是运气好,湖西的家就是星海的学区房,小时候看对面邻居把房子卖了100W还觉得简直天位数字,今年听说中介的开价已经上了700W了。还跟父母开玩笑说如果当年多买几套湖西的房子,现在就可以躺著花钱了!湖东的家在地铁1号线沿线终点站前几个站,好像学区一般所以涨幅没那么夸张。虽然都没打算卖,但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一旦出手就能有一大笔钱的保障真的是非常安心。

写了一大堆,就当成是在园区上车早的体验吧。

-----------------0702更新---

看苏州学区房的高房价又被高考推上了风尖浪口。

高考离我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啦,不过苏州的高考一直都不怎么吧,当年偶尔苏高中还能出个省状元,后来怎么样了我也没再关心了。

说回学区房,星海那个地段,我想没有学区房价也不会低到那里去的。现在是苏州整个房价都水涨船高了,或许我妈之前说想去无锡买房是可行的。


园区很大,大到你怀疑你自己来到了好几个城市。沿著地铁一号线往东走,你会看到不同的世界。

从东环路出发,你会发现这边跟别的城市没什么区别,各种老小区商场银行,跟其他城市看不出任何区别。

往东一点,到了中央公园,你会看到一些园区的特征:绿化很好、马路很宽敞、周围建筑密度不算很高。

继续走到星海广场、东方之门,时代广场,博览中心,你会以为自己来到了上海。各种商业银行,艺术中心,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完全有种国际大都市的感觉。

好了,然后你往南,过了金鸡湖,会发现又来到一个充满学术气息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大学,图书馆,研发中心,写字楼,会议中心,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欧洲哪个大学旁边。

继续沿地铁向东,到了湖东地区。这里或许跟你家乡的城市也差不多,周围都是住宅区,居民楼密度非常高,唯一跟你们那不同的可能就是小区周围没那么多小门面店,马路边也没什么小摊,似乎闻不到多少烟火气息。

从这边往东往南往北那都差不多了,一眼过去全是工厂,但都不是那种小作坊,通常规模都比较大。这里容纳了多少万人的就业,可能统计局那边才有数据。

园区的最东南北,反而基本上都跟乡下一样。北边的唯亭,东边的胜浦,南边的车坊,以动迁房居多,有种城乡结合部的气息,这里也是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

有人爱她大都市的感觉,他可能在时代广场那个写字楼里。

有人爱她交通方便,学校医疗等公共服务都很好,他可能住在湖东

未完待续


最舒服的地方,没有之一

繁华和生态并存,我爸每次去散步都感慨,住这儿太幸福了,吃完饭绕金鸡湖散个步,月光码头听个歌吹吹湖风喝点小酒。

我们家是最早一批买的玲珑湾06年,在那个时候其实房价并不便宜5000一平,我爸妈买不起天域就只能买了玲珑湾。后来一直待在这里见证著高楼拔地起,看著星湾逐渐壮大,看著生活设施逐步完善。

我是土生土长苏州人,市区和园区各有各的好。但园区金鸡湖周围真的很像新加坡了,生态环境好,规划整齐,道路宽敞。这必然导致所谓的烟火气不浓,没有特别多小贩大排档啊之类的。但说实话沈浒路一条街其实非常有生活气息,商业体很多人也很多,人口很密集(星湾星海周边)

过了金鸡湖,道路还是宽敞的,生态环境还是好的,但就没那么繁华了,不过真的单纯从居住角度讲,真的很不错。

我去过世界上不少城市,最让我感觉到「住这儿真舒服」的只有苏州工业园区,我对其感情很深,高中去外国交流,箱子上有贴老师发的巨大的SIP的标一直没有撕下来,带著它走过大大小小的地方,它是我永远骄傲的家乡。

当然,这是一个在孩提时期就搬到园区的苏州土著的喃喃自语。

翻了翻相册,一些日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